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355419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战国时期合纵连横分析战国时期合纵连横分析概 述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在大国角逐博弈之间,一批纵横家穿梭其间。他们运用合纵连横策略为各自君主服务,替他们博取最大利益。合纵策略的横空问世催生了连横策略,使得战国外交异常频繁。合纵连横策略以外交为主,辅以军事、经济手段;二者俱是诉诸于恐怖诉求,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本次总结从合纵连横策略的兴起、高潮、衰落三个阶段分析,希望我们一起学习。一、兴 起 苏秦向赵肃侯提出合纵。基本策略:韩、魏、齐、楚、燕、赵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诸侯从亲以摒秦,秦甲必不敢出

2、于函谷以害山东矣!目的:便是利用各国对秦的害怕,联盟以抗秦的一种策略。效果:合纵策略使得六国达成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虚势,秦国时刻处在六国的包围和威胁之中,使得秦惠王坐立不安。在这种形势下,张仪出现在秦王面前,面对顽固守旧的秦国本土派大臣,口若悬河地阐述连横策略:远则交,近则攻。这种远交近攻策略精髓是:与远方的楚和齐结盟,攻击邻近的三晋。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合纵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中以韩、赵、魏等为主,北连燕、南连楚,形成一条纵线。连横韩、赵、魏等国东连齐或西连秦,形成一条横线。这两种策略是针尖对麦芒,带有兼并和反兼并的意味。这一策略一经提出,便改变了当时的外交格局:起初混战的三晋变得团

3、结,齐燕关系也稍微亲密些;秦国内部,国际主义势力抬头,外来说客涌入秦国,为秦国出谋划策,试图摆脱合纵带来的危境。二、高潮 合纵:苏秦能言善辩,切入六国要害,有效地利用恐秦症,说服了六国君王。待到他身挂六国相印,成为六国合纵长,合纵策略也达到了顶点。标志事件:标志事件:公元前288年,秦昭王与齐湣王决定同时称东、西帝,并准备联合五国攻赵,三分赵国,约定了出兵日期。但这一计划被苏秦破坏,苏秦劝齐主动去帝号,用以孤立秦,拉各国反秦,以便乘机灭宋。齐湣王采纳了这一建议,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连横张仪带着金银珠宝潜入到六国,贿赂权贵,离间六国关系。

4、这招使得,六国内部冲突不断,苏秦到处灭火,拆东墙补西墙,可口子越来越大,没有弥合迹象。连横策略后发制人,在苏秦被刺时超越了合纵策略。标志事件:标志事件:公元前313 年,秦国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肯献地,以为秦王担心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骂齐王。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绝交,并且与秦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使再次向张仪索讨献地

5、时,张仪却说:哪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一定是听错了,只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大败而归。三、衰落 物盛必衰,千古不变的真理。物盛必衰,千古不变的真理。风光过后,苏秦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名义上还是六国相国,实际上只是寄居在各国的一个说客而已。还好其兄其弟继承了他的衣钵,在他死后,合纵策略得以苟延残喘,继续发挥余热。标志事件:标志事件:史记载,苏秦与燕易王母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以乱齐。(燕召公世家)齐王不知而厚之。齐诸大夫妒其获宠,乃命刺客刺之。刺客刺苏秦未死。齐王通辑刺客,多日不得。苏秦垂死时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

6、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杀苏秦者果自出。(苏秦列传)至此,合纵策略大致消亡,后虽有苏厉、苏代的宣扬,但已不能掀起大的风浪。随着合纵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对手的连横策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秦国的威胁既以解除,张仪也就失宠了。两位结局都不算好:一个被刺身亡;一位累死在异地。两位师兄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掀起了一股外交风云,实属罕见,足见其才矣!可悲的是苏秦本意是想通过恐秦症使六国 抱成一团,共同讨伐秦国,没想到帮了倒忙,反而使秦国声势大增,六国支离破碎,再也无力对付强秦。四、策略分析 如果说苏秦的合纵是出色的联盟战略,那么张仪的连横便是相当出色的威慑战略了。在合纵的进程中,六国各怀鬼胎,斤斤必较,意志和行动不统一,动作迟缓而萎缩,使得联盟效用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联盟的效果,虚的声势往往比实的声势要大,就像古谚语“三个和尚没水喝”;联盟的背面经常是勾心斗角,各怀鬼胎。张仪的迅速成功,则在他能巧妙地运用苏秦所建立的国际恐秦症,再加上外交上的欺敌手段,分化各诸侯国,使秦国的影响力急速攀升。合纵的失败、连横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不可阻挡,这也是合纵失败的历史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说,合纵反而加速了统一进程,使得秦国的力量得以虚化,这正应验了那句古话 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柳成荫。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