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五脏课件doc资料.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355051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象五脏课件doc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藏象五脏课件doc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象五脏课件doc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象五脏课件doc资料.ppt(1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藏象五脏课件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一、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一、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 的生理特点的生理特点 一、一、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一)藏象(一)藏象 1 1、出处、出处素问素问六节藏象论六节藏象论 2 2、含义:、含义:藏藏象象的的概概念念含含有有“藏藏”和和“象象”两两方面。方面。最宝贵的器物最宝贵的器物 cngcng生理之象生理之象喻指人体喻指人体的内脏的内脏象象藏象藏象解剖形态之象解剖形态之象五脏五

2、脏内内脏脏与与自自然然界界相相通通 应的事物和现象应的事物和现象 zngzng藏藏狭义狭义广义广义泛指内脏泛指内脏深藏于内深藏于内贮藏贮藏神神精精狭义的脏狭义的脏应象应象表象表象形象形象病理之象病理之象以以象象测测藏藏 藏藏象象,主主要要是是指指藏藏于于体体内内的的内内脏脏及及其其表表现现于于外外的的生生理理病病理理征征象象,也也涉涉及及内内在在脏脏腑腑的的解解剖剖形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形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张张介介宾宾:“藏藏居居于于内内,形形见见于于外外,故故曰曰藏藏象。象。”“藏藏象象”把把形形与与象象有有机机地地结结合合起起来来,较较确确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

3、理活动的认识方法。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方法。3 3、关系、关系(1 1)藏与象的关系)藏与象的关系藏象相通,藏变象变藏象相通,藏变象变有藏才会有象,藏和象是相通的;有藏的功有藏才会有象,藏和象是相通的;有藏的功能改变,才会有象的变化。(有诸内必形诸能改变,才会有象的变化。(有诸内必形诸外)外)司外揣内,以象测藏司外揣内,以象测藏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2)藏象、脏腑与脏器的关系三者名称相同,实质不同。藏象是以生理病理征象为主的概念。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每一个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

4、概念,而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的综合概念,可能包括许多脏器的功能,如脾。脏器是纯粹的解剖学概念,其功能散在于许多脏腑之中。如大脑。J(二)藏象学说(二)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采用藏象学说,是采用“以象测脏以象测脏”的方法,的方法,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生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与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与体、华、窍、志、液,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体、华、窍、志、液,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学说。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二、藏象学说的形

5、成(一一)古古代代的的解解剖剖学学知知识识藏藏象象理理论论的的形形态态学基础,并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学基础,并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二二)对对人人体体生生理理病病理理现现象象的的长长期期观观察察藏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三三)反反复复的的医医疗疗实实践践经经验验的的总总结结藏藏象象理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四四)古古代代哲哲学学思思想想的的渗渗透透藏藏象象理理论论的的说说理工具理工具 藏藏象象学学说说是是古古代代医医家家在在长长期期生生活活医医疗疗实实践践中中,以以古古代代解解剖剖知知识识为为基基础础,认认识识了了内内脏脏的的某某些些功功

6、能能,在在此此基基础础上上,运运用用司司外外揣揣内内、取取象象比比类类、整整体体观观察察等等方方法法,观观察察到到内内在在脏脏腑腑反反映映于于外外的的各各种种征征象象,经经过过概概括括、抽抽象象、推推理理,逐逐步步归归纳纳出出来来的的。藏藏象象理理论论正正是是古古人人将将客客观观所所见见的的形形态态与与主主观观推推理理所所得得的的认认识识结结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论体系。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论体系。影响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影响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藏象的概念和结构源于古代藏象的概念和结构源于古代 的解剖观察的解剖观察 内脏的部分直观功能源于其内脏的部分直观功能源于其藏象学说藏象学说 形态学的认识形态学

7、的认识 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 的形成的形成 而赋予而赋予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 修正和完善修正和完善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 哲学思想的渗透哲学思想的渗透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 1、五五脏脏与与六六腑腑阴阴阳阳表表里里配配合合,构构成成一一个个整体。整体。2 2、五五脏脏与与体体、华华、窍窍、液液联联结结成成一一个个整整体。体。3 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4 4、五五脏脏之之间间的的协协调调平平衡衡不不仅仅

8、是是保保证证人人体体平平衡衡的的关关键键,也也是是人人与与自自然然、人人与与社会协调平衡的关键。社会协调平衡的关键。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分类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分类 脏脏 腑腑名称名称 结构特点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功功 能能 特特 点点阴阳阴阳表里表里经络经络络属络属五五 脏脏肝、心、脾、肺、肝、心、脾、肺、肾肾 实体性器官实体性器官(中满)(中满)化生贮藏精气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满而不实有有有有六六 腑腑胆、胃、小肠、大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肠、膀胱、三焦中空性器官中空性器官受盛传化水谷受盛传化水谷泻而不藏,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实而不满有有有有奇恒奇

9、恒之腑之腑脑、髓、骨、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女子胞中空性器官中空性器官贮藏精汁贮藏精汁藏而不泻藏而不泻无无(除(除胆)胆)无无(除(除胆)胆)素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腑病多实”,治疗上,治疗上“五脏宜补五脏宜补”、“六腑宜泻六腑宜泻”。第二节第二节 五脏五脏 五五脏脏,即即心心、肝肝、脾脾、肺肺、肾肾的的合合称称。在在经经络络学学说说中

10、中,心心包包络络也也作作为为脏脏,故故又又称称为六脏。为六脏。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1 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 2、五五脏脏与与形形体体官官窍窍及及情情志志、五五液液、五五时等的关系。时等的关系。(一)概述(一)概述位置:位于左胸腔,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外有心包。位置:位于左胸腔,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外有心包。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外应:虚里外应:虚里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主血脉,主藏神。S外在联系:外在联系: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在志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在志为喜。为喜

11、。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别称:心为别称:心为“君主之官君主之官”、“生之本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六腑之大主”。属性:阴阳属性为阳中之太阳,五行属性为火。属性:阴阳属性为阳中之太阳,五行属性为火。经络: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经络: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特性:喜清静内守,恶热 一、心一、心(二)(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自明明李李梴梴医医学学入入门门提提出出心心有有“血血肉肉之之心心”和和“神神明明之之心心”以以来来,一一般般认认为为血血肉肉之之心心主主血血液液运运行行,而而神神明明之之心心主主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体的生理活动和

12、心理活动。1 1、主血脉 (1)含义: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促进血液的生成、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 而为血(浊气归心)而为血(浊气归心)主血主血 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心主心主 的运行(诸血者,皆属于心)的运行(诸血者,皆属于心)血脉血脉 主脉主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 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2)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心血脉的关系心血脉的关系脉为血府,血养脉脉为血府,血养脉构成闭合系统,心气鼓动脉搏构成闭合系统,心气鼓动脉搏心行血,心生血,血养心心行血,心生血

13、,血养心心与血心与血血与脉血与脉心与脉心与脉心的阴阳平衡心的阴阳平衡是主血脉的重是主血脉的重要条件要条件心气充沛心气充沛血液正常运行血液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的必备条件脉道通利脉道通利血液充盈血液充盈多个器官的参与多个器官的参与心神的调节心神的调节心气心气推动推动心阳心阳温煦温煦心阴心阴滋润滋润心血心血濡养濡养肝肝脾脾肺肺生理活动的最高主宰生理活动的最高主宰心心推推动动血血液液在在脉脉中中运运行行形成整体观形成整体观阴阳平衡促进心脏正常搏动阴阳平衡促进心脏正常搏动(3)意义 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脉象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和缓有力、节律均齐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红润光泽 舌质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舌体红活

14、荣润 胸部感觉胸部感觉-舒畅舒畅尤其尤其虚里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映的部位。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映的部位。此外,此外,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亦为反映其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心气虚心气虚-行血无力:行血无力:心悸,气短,胸闷,脉微,心悸,气短,胸闷,脉微,心阳虚心阳虚-血寒则凝:血寒则凝:胸闷,胸痛,唇舌青紫,面色晦暗,脉涩胸闷,胸痛,唇舌青紫,面色晦暗,脉涩 心血虚心血虚-失于濡养:失于濡养:心悸,面色淡白无华,脉细,舌淡心悸,面色淡白无华,脉细,舌淡 心阴虚心阴虚-阴虚则热:阴虚则热: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

15、心火旺心火旺-胸中烦热,舌尖生疮,脉数胸中烦热,舌尖生疮,脉数 2 2、主神明(心藏神藏神)(1)含义: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是指心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具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2)神的含义: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分。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广义之神广义之神狭义之神狭义之神(3

16、)机理:心主血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生血、行血心生血、行血 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血生神、养神、藏神血生神、养神、藏神 血者,神气也血养脏神御脏 心藏神心具有接受外来刺激,并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充分说明了心为心理活动的中枢,对各种心理活动起着整体调节作用。(4)意义: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心主神明正常心主神明正

17、常精神振奋,神识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精神振奋,神识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 捷,寤寐正常捷,寤寐正常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健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健 忘,思维迟钝忘,思维迟钝 心阳暴脱心阳暴脱意识模糊,甚则昏迷意识模糊,甚则昏迷 心火亢盛,内扰心神心火亢盛,内扰心神心烦失眠,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心烦失眠,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 痰浊蒙蔽心神痰浊蒙蔽心神癫病:精神抑郁,表情淡薄,喃喃自语癫病:精神抑郁,表情淡薄,喃喃自语 痫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痫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 痰火扰乱心神痰火扰乱心神狂病:狂越妄

18、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狂病: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 笑无常笑无常(三)(三)心的系统联系心的系统联系 体体脉脉脉为血府脉为血府 华华面面面部血管丰富面部血管丰富 手少阴心经别络通舌手少阴心经别络通舌心在心在 窍窍舌舌 心行血以濡养舌体心行血以濡养舌体 舌功能与心主神相关舌功能与心主神相关 液液汗汗“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志志喜,喜,“喜则气缓”1、在体合脉(1)含义:是指全身的血管与心连通,并与心脏配合,共同完成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2)机理:解剖上:心有四大血管支撑 生理上:心与血脉相连,心搏推动血行 病理上:心脏有病可表现于脉象 诊断上:观察脉象变化可诊断心脏病(3)

19、意义: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心功能正常心功能正常 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象和缓有力脉象和缓有力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心气亏虚心气亏虚行血无力:行血无力:脉微脉微 血行不畅,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心血瘀阻:脉细涩或结、代脉细涩或结、代 心血亏虚心血亏虚血脉空虚:血脉空虚:脉细弱脉细弱 心气暴脱心气暴脱脉微欲绝脉微欲绝2、其华在面(1)含义:华,指荣华、精华、光彩。所谓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在面部的色泽变化上。(2)机理:心主血脉,面部血脉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故从面部色泽变化可探知心血的盈亏和心气的盛衰。面部表情反映了心主神志活动状况。(3)意义:生理表

20、现生理表现 心功能正常心功能正常心血充盈,面得血荣:心血充盈,面得血荣:面色红润光泽,面色红润光泽,表情丰富自然表情丰富自然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心气亏虚心气亏虚血行不畅,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心血瘀阻:面色青紫晦暗面色青紫晦暗 心血亏虚心血亏虚面失血荣:面失血荣:面色淡白无华面色淡白无华 心气暴脱心气暴脱面色苍白或暗滞面色苍白或暗滞3、开窍于舌(1)含义:又称“舌为心之苗”,是指舌为心之外候,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明的功能状态。(2)机理:经络上:手少阴心经及别络联系于舌 舌的血脉极其丰富 主血脉生理 舌面无表皮覆盖功能上 舌主言舌者,音声之机也”主神明 舌主味觉心气通于舌,心和

21、则舌 能知五味矣”(3)意义: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正常心主血脉正常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 心主神明正常心主神明正常味觉灵敏、语言流利清晰味觉灵敏、语言流利清晰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心阳不足心阳不足舌质淡而胖嫩舌质淡而胖嫩 心血不足心血不足舌质淡白舌质淡白 心阴不足心阴不足舌红瘦瘪舌红瘦瘪 心火上炎心火上炎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 心血瘀阻心血瘀阻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 心神失常心神失常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 4、在液为汗(1)含义:又称汗为心之液,是指心与汗有密切的关系。(2)机理:津液入脉化血 主血脉 汗血同源 汗

22、为心 津液出于皮肤为汗 心之 主神明调节卫气,司汗孔开合 液(3)意义: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心功能正常心功能正常汗液正常排泄汗液正常排泄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心气虚心气虚自汗自汗 心病出汗异常心病出汗异常 心阴虚心阴虚盗汗盗汗 心阳暴脱心阳暴脱绝汗绝汗 多汗多汗伤津耗血伤津耗血血不养心血不养心 出汗异常影响心出汗异常影响心 大汗大汗亡阳亡阳心阳暴脱心阳暴脱(如中暑)(如中暑)5、在志为喜(1)含义: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的情志活动有密切的关系。(2)机理:心为君主之官,喜为良性刺激归心喜悦的心情,可使气血和调,营卫通利,全身舒适,益于健康(3)意义: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心功能正常心功能正常情志安和,欢

23、喜适度,身心健康情志安和,欢喜适度,身心健康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喜乐过度喜乐过度心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心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损伤心神,重者可损伤心神,重者可 见精神错乱,甚或心气暴脱而亡等见精神错乱,甚或心气暴脱而亡等 如范进中举而疯,牛皋大笑而亡如范进中举而疯,牛皋大笑而亡 心气逆乱心气逆乱喜笑不休喜笑不休 心气不足心气不足令人悲伤令人悲伤心包络别称:“心包”,“膻中”,“心主之宫城”部位:心的外围经络: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功能:具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病理意义:“代心受邪”思考题1心的别称有哪些?心的系统联系有哪些?2何谓心主血脉?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哪些因素有关?其

24、生理病理意义为何?3心主神明的含义是什么?其生理病理意义为何?4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5为什么说“心者,生之本”?二、肺二、肺(一)概述(一)概述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华盖华盖”。形态:肺叶白莹,虚如蜂窠,质地疏松。形态:肺叶白莹,虚如蜂窠,质地疏松。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外在联系外在联系: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其华在毛,在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其华在毛,在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其华在毛,在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志为悲。志为悲。志

25、为悲。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特性:特性:华盖,娇脏,肺喜润恶燥华盖,娇脏,肺喜润恶燥v别称:肺为别称:肺为“华盖华盖”、“娇脏娇脏”、“气之本气之本”、“相傅之官相傅之官”。S属性:属性:阴阳属性为阳中之少阴,五行属性为金阴阳属性为阳中之少阴,五行属性为金。经络: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经络: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 (二)肺的运动特征1 1、肺主宣发、肺主宣发 (1 1)含义: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向外布)含义: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特点。散的特点。(2 2)体现:)体现:通过肺的宣发,呼出体内浊气通过肺的宣发,呼出体内浊气肺主肺主 布散脾

26、气布散脾气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濡养头面濡养头面宣发宣发 转输的转输的 水液水液 滋润皮毛滋润皮毛 宣发卫气于皮毛宣发卫气于皮毛 温养肌肉皮毛温养肌肉皮毛 向外周布散血液向外周布散血液 调控汗孔开合调控汗孔开合 2 2、肺主肃降肺主肃降 (1 1)含义:是指肺气有向下沉降、向内收敛的特点。)含义:是指肺气有向下沉降、向内收敛的特点。(2 2)体现:)体现:通过肺的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通过肺的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 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和津液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和津液肺主肺主 向下布散向下布散 肺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肺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肃降肃降 多余水液及代谢产物多余水液及代谢产物 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

27、的洁净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使外周血液汇聚于肺使外周血液汇聚于肺 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三)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一身气主一身气含义:含义:是指肺主持并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是指肺主持并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内容:内容:(1 1)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 含义:含义:肺主呼吸之气,又称肺主呼吸之气,又称“司呼吸司呼吸”,是指肺主管呼吸运动,是指肺主管呼吸运动,为体内外清浊之气交换的场所。为体内外清浊之气交换的场所。过程:过程: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纳新,

28、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自然界自然界全身全身肺肺外通息道内朝百脉浊气浊气清气清气意义生理:肺的呼吸功能正常呼吸运动均匀和调生命活动正常病理:肺司呼吸功能异常气的生成、气血、津液运行异常 肺气不足: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弱、疲倦 乏力 病邪犯肺,宣降失常:胸闷、咳嗽、喘促(2)主管气的生成主管气的生成 含义:是指肺主持一身之气生成的作用。含义:是指肺主持一身之气生成的作用。体现:(见下图)意义:肺的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气的生成减少: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弱、肢倦乏力 肺吸入肺吸入的清气的清气 脾胃运化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

29、之水谷精微宗宗气气在肺中在肺中生成生成积于胸中积于胸中“气气海海”肺主管气的生成影响一身影响一身之气的盛之气的盛衰衰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中贯心脉而行气血 下行丹田以资先天之气 宗气的功能宗气的功能(3)调节全身气机调节全身气机 含义:是指肺调节一身之气运行的作用。含义:是指肺调节一身之气运行的作用。体现:意义:气机宣肃失司胸闷、咳喘无力,动则尤甚(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主一身之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气的运行呼呼升、出(宣)升、出(宣)吸吸降、入(肃)降、入(肃)调节气的调节气的运动运动2、通调水道通调水道(1)含义:)含义: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肃降对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和排泄起着

30、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以体内水液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2)机理:)机理:头面诸窍头面诸窍肺主肺主 布散脾转输的水液布散脾转输的水液 肌表皮毛肌表皮毛宣发宣发 输布到肌表之水液输布到肌表之水液 汗液汗液肺主肺主 向下布散脾转输的水液向下布散脾转输的水液 濡润诸濡润诸脏脏肃降肃降 将脏腑代谢后的水液转输到肾将脏腑代谢后的水液转输到肾 尿尿 部分水液下输大肠部分水液下输大肠 粪便粪便卫气卫气三焦三焦“肺主行水肺主行水”肺为肺为“华盖华盖”,诸脏中最高,主调节水液,诸脏中最高,主调节水液,故称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3)意义

31、:)意义:生理:生理:水道通调,水液输布正常水道通调,水液输布正常滋养、濡滋养、濡润润病理:病理:肺失宣降,行水无力肺失宣降,行水无力水液输布排泄水液输布排泄障碍障碍水液停聚水液停聚湿、痰、饮湿、痰、饮咳喘、咯痰、咳喘、咯痰、浮肿、尿少(浮肿、尿少(“肺为贮痰之器肺为贮痰之器”)治疗:治疗:水肿水肿宣肺利水(提壶揭盖法)宣肺利水(提壶揭盖法)3 3、助心行血助心行血(1)含义: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含义: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运行。(2)基础:结构基础)基础:结构基础 肺朝百脉 生理基础生理基础 肺司呼吸 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肺气助心

32、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促进血液运行。全身血液全身血液 肺(清浊交换)肺(清浊交换)全身全身 肺生成的宗气肺生成的宗气 贯心脉以行气血贯心脉以行气血 宣发宣发肃降肃降肃降肃降宣发宣发(3)意义:)意义:生理:肺功能正常生理:肺功能正常宗气充沛宗气充沛血行正常血行正常病理:肺气虚弱病理: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宗气不足血行障碍:血行障碍: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绀、舌质青紫绀、舌质青紫 肺主治节肺主治节 肺可治理调节全身之气、血、津液的代谢。肺可治理调节全身之气、血、津液的代谢。肺主呼吸:肺气肺主呼吸:肺气 肺肺主主 全身气机全身

33、气机 :调控气的升降出入,保证气机条畅。:调控气的升降出入,保证气机条畅。治治节节 血液:辅佐心脏,推动调节血液的运行。血液:辅佐心脏,推动调节血液的运行。津液:肺气津液:肺气宣发宣发肃降肃降维持呼吸,保证体维持呼吸,保证体 内外气体交换内外气体交换调节调节肺朝百脉肺朝百脉宣发宣发肃降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输布和排泄(四)肺的生理特性(四)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称华盖。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上,位置最高,称华盖。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

34、作用。2、肺喜润恶燥肺喜润恶燥。3、肺为娇脏肺为娇脏:外感外感病邪病邪皮毛皮毛口鼻口鼻肺失肺失宣肃宣肃内伤内伤病因病因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失调失调在体合皮息 道治节失调(五)(五)肺的系统联系肺的系统联系 体体 皮皮 华华 毛毛 窍窍 鼻鼻肺在肺在 喉为肺之门户喉为肺之门户 液液 涕涕 志志 悲和忧,悲和忧,“悲则气消”时时 秋,为阳中之少阴。秋,为阳中之少阴。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控体温,辅调控体温,辅 助助 呼呼 吸,吸,感觉功能。感觉功能。金实不鸣金实不鸣金破不鸣金破不鸣功功能能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1)含义)含义:肺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肤:肺

35、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肤有密切的配合关系有密切的配合关系。肺其华在毛是指肺的功能肺其华在毛是指肺的功能盛衰可以从毫毛的色泽上得以体现盛衰可以从毫毛的色泽上得以体现。防御外邪防御外邪 调节津液代谢调节津液代谢(2)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功能:调控体温调控体温 辅助呼吸辅助呼吸 感觉功能感觉功能(3)机理:)机理:肺宣发精气津液滋养皮毛肺宣发精气津液滋养皮毛 温养皮肤温养皮肤 肺宣发卫气肺宣发卫气 调节汗孔开合调节汗孔开合 助皮肤抗邪助皮肤抗邪 皮毛上的汗孔,可宣肺气,助呼吸皮毛上的汗孔,可宣肺气,助呼吸 皮肤受邪,内舍于肺皮肤受邪,内舍于肺(4)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的功能正常肺的功能正常宣发有力宣

36、发有力皮毛得养皮毛得养皮肤致皮肤致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邪力强,触觉灵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邪力强,触觉灵敏。敏。病理病理:肺气虚弱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卫表不固畏寒、多汗或自汗易感畏寒、多汗或自汗易感冒、皮毛憔悴枯槁、触觉迟钝冒、皮毛憔悴枯槁、触觉迟钝肺阴虚弱肺阴虚弱皮毛失养皮毛失养皮毛干燥,憔悴枯槁,皮毛干燥,憔悴枯槁,瘙痒瘙痒外邪侵犯皮毛外邪侵犯皮毛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发热、无汗、气喘发热、无汗、气喘2、开窍于鼻(1)含义)含义:是指鼻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呼吸之门户,主通气(2)鼻的生理功能)鼻的生理功能:司嗅觉 助发音(3)机理:)机理:解剖结构上解剖结构上:鼻与肺相通:鼻与肺相通 经络联系

37、上经络联系上: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 鼻之呼吸是肺主气司呼吸鼻之呼吸是肺主气司呼吸 的先决条件的先决条件 生理功能上生理功能上:肺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养鼻:肺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养鼻 肺气生成宗气是鼻主司嗅肺气生成宗气是鼻主司嗅 觉的物质基础觉的物质基础(4)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调和肺气调和呼吸平稳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声音清晰病理:病理:寒邪寒邪鼻塞,流清涕外邪犯肺外邪犯肺肺气不利肺气不利 热邪热邪鼻塞,流黄浊涕 燥邪燥邪鼻干 肺气虚弱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宗气不足嗅觉减低,甚至失嗅3、喉为肺之门户、喉为肺之门户(1 1)含义)含义:是指喉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是指

38、喉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2 2)喉的生理功能)喉的生理功能:呼吸之门户,主通气:呼吸之门户,主通气 发音器官发音器官(3 3)机理)机理:喉属肺系,是气体出入之通道,喉属肺系,是气体出入之通道,与肺相通。肺为发音动力,喉为与肺相通。肺为发音动力,喉为发音器官发音器官(4 4)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充沛肺气充沛喉咙通利喉咙通利发音清晰响亮发音清晰响亮 病理:病理:肺气虚弱肺气虚弱肺阴不足肺阴不足喉失所养喉失所养声音嘶哑或失音声音嘶哑或失音金破不鸣金破不鸣外邪犯肺外邪犯肺肺气失宣肺气失宣喉部不畅喉部不畅喉痒喉喉痒喉痛,声音嘶哑或失音痛,声音嘶哑或失音金实不鸣金实不鸣4 4、在液为涕、在液为

39、涕(1 1)含义)含义:是指肺与涕有密切的关系。是指肺与涕有密切的关系。(2 2)涕的生理功能)涕的生理功能润泽鼻腔润泽鼻腔 湿润吸入的空气湿润吸入的空气吸附异物吸附异物防御外邪防御外邪源于肺宣发之津液源于肺宣发之津液(3)机理:解剖结构上:鼻与肺相通解剖结构上:鼻与肺相通经络联系上: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经络联系上: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生理功能上:肺津是涕化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上:肺津是涕化生的物质基础 肺气可控制涕的分泌肺气可控制涕的分泌(4 4)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充沛肺气充沛肺津充足肺津充足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 病理:病理:寒邪寒邪鼻塞,流清涕鼻塞,

40、流清涕肺受邪时涕分泌异常肺受邪时涕分泌异常 热邪热邪鼻塞,流黄浊涕鼻塞,流黄浊涕 燥邪燥邪鼻干鼻干 肺气虚肺气虚涕自出涕自出肺阴虚肺阴虚鼻干、痒、失嗅鼻干、痒、失嗅5 5、在志为悲(忧)、在志为悲(忧)(1)含义:悲指悲伤,忧指忧愁,二者均属情感活动,但略有差异,悲自外感,忧自内发,都为非良性刺激。(2)机理:外界刺激精气聚积于肺发生悲忧情感(3 3)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调和,则遇事悲忧适度肺气调和,则遇事悲忧适度病理病理:肺气不足肺气不足悲伤情绪悲伤情绪过度悲伤过度悲伤耗伤肺气:少气懒言、呼吸气耗伤肺气:少气懒言、呼吸气 短、体倦乏力短、体倦乏力 (悲则气消)(悲则气消)思考题思考题1

41、、为什么说肺为、为什么说肺为“娇脏娇脏”?2、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3、何谓肺主宣发?何谓肺主肃降?各体现、何谓肺主宣发?何谓肺主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二者关系如何?于哪些方面?二者关系如何?4、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5、何谓肺朝百脉?何谓肺主通调水道?、何谓肺朝百脉?何谓肺主通调水道?三、脾(一)概述(一)概述位置:位置:位于膈下,腹腔左侧,位于膈下,腹腔左侧,“与胃以膜相连与胃以膜相连”形态:形态:正脏形如刀镰,色紫赤。副脏散膏半斤,色灰白。正脏形如刀镰,色紫赤。副脏散膏半斤,色灰白。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举,主统血主运化,主升举

42、,主统血。S外在联系:外在联系: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其华为唇,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其华为唇,在志为思。在志为思。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Y特性特性脾喜燥恶湿脾喜燥恶湿X别称:脾胃为别称:脾胃为“仓廪之官仓廪之官”、“后天之本后天之本”、“气血生化气血生化之源之源”。属性:属性:阴阳属性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属性为土阴阳属性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属性为土。经络:经络: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主运化(1)含义:)含义: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运,即转

43、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所谓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所谓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2)体现:)体现:运化食物运化食物: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输其精微。帮助胃肠将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帮助胃肠将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促进胃肠吸收水谷精微促进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转输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转输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运化水液: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输布的作用。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输布的作用。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 大肠吸收的水液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回吸

44、收的水液肾气的蒸化回吸收的水液 运运化化谷谷食食 水谷精微化生精气血,水谷精微化生精气血,以濡养脏腑组织,促进以濡养脏腑组织,促进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故称故称“脾脾为后天之本为后天之本”、“气血气血生化之源生化之源”。上输上输至肺至肺运运化化水水液液脾气转输脾气转输(2)意义:)意义:脾气健运脾气健运机体消化机体消化功能不良功能不良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生化有源水液代谢正常水液代谢正常气血生气血生化乏源化乏源精神充沛、肢体精神充沛、肢体强壮、面容红润强壮、面容红润生生理理病病理理脾失健运脾失健运精神萎靡、头晕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形体消瘦眼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体倦面色萎黄、体倦乏力、气短声低乏力、气

45、短声低食少、腹食少、腹胀、便溏胀、便溏运化水运化水液失常液失常运化水运化水谷失常谷失常水湿停留水湿停留湿、痰、饮湿、痰、饮2 2、主升主升 (1 1)内容:)内容:包括升清和升举两个方面包括升清和升举两个方面。脾脾主主升升脾主升清脾主升清脾主托举脾主托举 头面头面气血气血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水液水液上输上输维持内脏位置维持内脏位置恒定恒定,防止其下垂,防止其下垂心肺心肺脾升胃降以调节中焦气机脾升胃降以调节中焦气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2)意义:)意义:脾主升脾主升清气不升清气不升精微上输精微上输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肺头面五官得养心肺头面五官得养生生理理病病

46、理理脾气不升脾气不升泄泻(飧泄)泄泻(飧泄)中气下陷中气下陷头目失养头目失养浊气不降浊气不降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内脏位置恒定内脏位置恒定胃主降胃主降升降相因升降相因气机正常升降气机正常升降饮食物正常消化饮食物正常消化胃气不降胃气不降腹胀(腹胀(胀)胀)升降反作升降反作3、主统血主统血(1)含义:)含义: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控制血液在脉内流是指脾具有控制血液在脉内流是指脾具有控制血液在脉内流是指脾具有控制血液在脉内流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2)机理:)机理: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健旺脾气健旺

47、运化正常运化正常 气血化生充足气血化生充足 气足固摄有权气足固摄有权血充脉络得养血充脉络得养(3)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脾气健运脾气健运气血充盈,运行正常气血充盈,运行正常病理:病理:脾不统血脾不统血是指脾气亏虚,血液失去气的固摄,即可导致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各种出血。(三)脾的生理特性(三)脾的生理特性喜燥恶湿1、与自然界湿气相通应。、与自然界湿气相通应。2、外感湿邪易于伤脾。、外感湿邪易于伤脾。3、脾不健运,易生内湿困脾。、脾不健运,易生内湿困脾。(四)脾的系统联系(四)脾的系统联系 体体 肌肉,主四肢肌肉,主四肢 华华 唇唇 窍窍 口口 液液 涎涎 志志 思思 “思则气结”时时

48、长夏,为阴中之至阴。长夏,为阴中之至阴。脾在脾在主司运动,保护主司运动,保护内脏,防御外邪。内脏,防御外邪。“治痿独取阳明”1、在体合肉,主四肢、在体合肉,主四肢(1)含义)含义: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和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和四肢的功能。四肢的功能。保护内脏保护内脏(2)肌肉的功能)肌肉的功能:抗御外邪抗御外邪 进行运动进行运动 主管运动主管运动 四肢的功能:四肢的功能:支撑身体支撑身体(3)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脾气健运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盈水谷精微充盈四肢肌肉得养四肢肌肉得养肌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轻劲有力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轻劲有力病理病理:脾失健运脾失健运水谷精微

49、亏乏水谷精微亏乏 四肢肌肉失养四肢肌肉失养肌肉消瘦、四肢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肌肉消瘦、四肢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治疗治疗:肌肉病变肌肉病变,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 从脾胃治从脾胃治疗疗2、开窍于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华在唇(1)含义)含义:脾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是指食欲口味等与脾的运化,是指食欲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功能密切相关。脾其华在唇脾其华在唇,是指口唇色泽形态的变化可,是指口唇色泽形态的变化可反映脾的功能正常与否。反映脾的功能正常与否。消化(2)口的生理功能)口的生理功能:辅助发音 辅

50、佐呼吸 产生食欲(3)机理:)机理:脾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 解剖结构上解剖结构上:口是消化道的最上端:口是消化道的最上端 经络联系上经络联系上: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生理功能上生理功能上:咀嚼是完成消化的第一步:咀嚼是完成消化的第一步脾其华在唇脾其华在唇口唇为口腔的起始部分,由肌肉组成,而脾主肌口唇为口腔的起始部分,由肌肉组成,而脾主肌肉肉口唇要依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气血以滋养口唇要依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气血以滋养(4)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脾气健运脾气健运食欲旺盛,口味良好食欲旺盛,口味良好,口唇红润,口唇红润光泽光泽病理:病理:食欲不振食欲不振 脾气亏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