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_走出去_与_一带一路_的思考_李新创.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352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_走出去_与_一带一路_的思考_李新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铁_走出去_与_一带一路_的思考_李新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_走出去_与_一带一路_的思考_李新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_走出去_与_一带一路_的思考_李新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李新包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711) 摘要:全球钢铁发展进入新一轮平台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也进入新常态,面临机遇 和新发展。钢铁业面临国内消费和产量下降,钢铁产能全面过剩矛盾突出。为实现我国资源保障、 消化钢铁产能过剩、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回避贸易摩擦,走出去是必然选择。目前铁矿走出去、钢 铁厂建设、钢材出口均初具规模,但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等问趣。一带一路战略为钢铁走出去 带来历史机遇。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钢铁投资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铁矿石投资、钢铁建厂投资 心及 钢铁出口分别重点需要关注的 10个国家及投资风险和对策。 关键词;铁矿石钢铁供求形势走出去 一带一路 投

2、资环境 Thinking about the Going-Out Strategy of Steel Industry and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LI Xi打 chua打 g (Ghi打 a Metallurgical I打 dustry Pla打打 i打 g a打 d 民 esearch I打 stitute, Beiji打 g 100711 Ghi打 a) Abstract: D evelopm ent of the global steel industry has en佑; ned a new platfoim period. Chinas

3、econom ic growth and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have also en 佑 red a sta 佑 of new noimaX and are feced with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H owever, C hinas st eel industry is confo)n佑 d w ith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oveiaU excess steel production capacity w ith the declination of steel consumption

4、 and production. To realize guamnteeing Chinas resource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n the enviionm ental protection and ciicum venting trade frictions, im plem en估 tion of the G oing-out strategy is the sure choice. N ew the G oing- ut stia佑 gy

5、of iion ore, construction of steel m ills and lolled steel export begin 位怡 ke shape, but pioblem s such as bw quantity and quality rem ain. The 0 ne B elt and 0 ne R oad strategy creates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for realizing the G oing-out strategy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6、 the steel investn ent enviionm ent i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countries, and enum eia佑 10 countries where the iron ore investn ent constnictbn investn ent of steel m ills and steel export need 1D be particularly concerned. Investn entrisks and coun佑 im easures are piovided. Keywords: Iron Ore; S

7、佑 el;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versea 虹 vestnent; 0 BOR;虹 vestnentC lima 佑 1我国钢铁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上世纪 7年代初, W西方国家为 主导,钢铁产业出现了长周期的快速増长;第二阶段是 1.1全球钢铁发展进入新 轮平台期 上世纪 70年代棚上世纪末,挪次石油危机、西方国 二战 W来,全球钢铁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家经济结构调整、苏联解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钢铁 收稿日期: 2015-06-2日 网络优先出版日期: 2015-07-0目 第一作者简介:李新创 ( 1964-),男,教授

8、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现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钢铁及铁 矿石相关研究。 E-mail:lixinchuang 钢铁 走出去 与 一带一路 的思考 发展处于平台期,总体保持波动、平稳、低速上涨的态 势;第三阶段是 2000年 W来,中国钢铁生产消费的高速 发展带动了世界钢铁的新一轮发展,在 10余年时间里, 世界粗钢产量从 8亿吨増长到 16亿吨,其中中国増量 6.5亿吨,占全部増量的 82.9%。站在当前时间节点上, 我们判断世界钢铁又进入了第四阶段,即新一轮的平 台期。钢铁产业将迎来漫长的调整过程。 1.2中国经济形势及钢铁生产消费 1.2.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我国经

9、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 从模仿型排浪式转为个性化多样化等趋势性变化。送 些趋势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 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増长速度从高速 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増长转向质 量效率型集约増长;经济结构从増量扩能为主,转向调 整存量做优増量并存;发展动力从传统増长点转向新 的増长点。 1.2.2中国钢铁进入新常态,面临新机遇和新发展 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钢铁将处于 三低一高 ,即 低増长、低价格、低效益状态和高压力,生产消费量在 峰值平台波动下行发展。钢价总体处于绝对低位,而矿 价处于相对低位;环境保护治理保持高压态势,金融环 境不利于钢铁

10、产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营困难长期 存在。钢 铁的根本出路在于持续创新发展,包括理念创 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 W及技术创新。 中国钢铁业也面临着新机遇,即新常态是钢铁行 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是钢铁行 业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机遇期,是我国钢铁 工业加快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机遇期。 中国钢铁业的新发展体现在六个转变:由钢铁制 造向材料服务转变;由国内发展向国内国际协调发展 转变;由要素投入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由高消耗 高排放粗放式发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变;由钢 铁一业独大向多元协调发展转变;由无序盲目竞争向 有序协调竞 争转变,加快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11、, 实现有序发展。 中国钢铁业把握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 展的关键是抓市场、提质量、増效益、调结构、重服 务、强环保、控产量、降成本、防风险、转观念、推改 革、促转变。 1.2.3钢铁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1) 粗钢产量増长和増速大幅回落 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 8.227亿吨,同比増长 1.2% , 増速同比下降 7.73% (按快报口径,则为同比増长 4366 万吨,増速 5.6%,増速下降 3个百分点 ) 。 20巧年 1-巧 全国粗钢产量 3401访吨,同比降 1.6% ;巧全国粗钢日 均产量 225.化万吨,环比下降 1.8%。 (2) 钢材出口高速増长 2014年,我国累计出

12、口钢材 9378万吨,同比大幅増 长50.5%,进口钢材 1443万吨,同比仅増长 2.5%,折合 粗钢净出口 8441.5万吨(同比増长 64.5%)。 20巧年 1-5 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 4352万吨,同比増长 28.2% ;累计 进口钢材 54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10.3% ;累计净 出口 3803万吨,同比増长: 36.7%。 (3) 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 2014年 W来铁矿石价格总体呈持续下行走势: 12月 31日直接进口铁矿石 62%品位干基粉 矿到岸价为 70.39美元 /A屯,较年初降幅约日 0% ; 2014年全年平均 进口铁矿价格 100.42美元 /吨,同比下降

13、 28.67美元 /吨,降幅 22.2%。2015年 4月 10日,直接进口铁矿石 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为46.84美元沖屯,较年初下降 23.册美元。 (4) 钢铁产能全面过剩 2014年钢铁从板材结构性过剩,发展到板材长 材全面过剩。螺纹钢价格下降幅度超过板材,建筑用 长材也呈现过剩。普通产品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全面过 剩。珪钢价格由每吨4万多下降到 1万多,汽车板随着 大量新建项目的投产运营,价格也要重蹈管线钢的覆 徹。主要市场和偏远区域市场均出现过剩。新疆、四 川、昆明等地钢材价格明显下降,价格总体降幅甚至超 过东部主要市场,尤其是新疆,目前钢价全国最低,产 能利用率只有 40%多,广

14、东等华南地区可能要重蹈新 疆覆徹。 我国粗钢生产已处于峰值弧顶区,从中长期、整 体的角度看,已呈现 弧顶 + 下降通道 的走势,但 不排除个别年份的波动回升。生铁生产呈现同样特点, 且随着废钢资源量的逐步増加,生铁产量在长周期内 的平均下降速度将 比粗钢要快。 估计我国粗钢产能在 12.5亿吨左右。综合考虑我 国炼钢的钢铁料消耗情况、铁钢比, W及转炉、电炉钢 比例,和铸铁生产,测算 2014年我国生铁产量应超过 8 亿吨,远大于统计的 7.12亿吨,折合铁矿需求超过 13亿 吨。从长周期角度,铁矿需求处于进入下行通道的转折 阶段。 1.3钢铁 走出去 是适应新常态的有力举措 1.义 1走出去

15、的驱动力 为实现我国资源保障、消化钢铁产能过剩、缓解 环境保护压力、回避贸易摩擦,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我国钢铁业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 自给率不足 30%,而且成本高、竞争力弱。钢铁和矿山 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铁矿石资源勘探开发,在境 外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供应基地,是提高资源 保障能力的主要出路。向海外转移存量,是整个钢铁 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现实路径, 走出去 是化解 过剩产能 转移一批 的具体实践。中国钢铁具有较强 竞争力。我国钢材出口是消化产能的利器。但大规模低 价钢铁的出口加剧了贸易摩擦,多国密集对中国钢铁 产品发起 双反 。向海外转移产能,不仅能更加贴近 原料

16、产地,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可 W降低中国钢材出口 遭遇国际贸易保护 主义的几率,是促进出口的有效手 段。我国钢铁行业排放总量大,超标排放仍然存在,相 当部分企业的环保装备水平或过程控制不能达标,部 分地区己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新环保法的实施给 处于产能过剩,同时又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和排放大 户的钢铁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中央政府要求高污染产业 (如钢铁、混凝 、玻璃产业)减产而保护环境,大量 优势存量可 W转移海外。 1.义 2走出去的竞争力 我国钢铁走出去有政策有力支撑、生产技术成 熟、人才国际化水平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提高等多项 优势。转移一批是化解产能过剩 四个一批 重要一 环。稳外贸 国十六条

17、促进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具 备上百万綱熟的钢铁技术工人,拥有各类高中低挡 钢材产品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类海归人员持续増 力口, 2014年达 36.5万,増长 3.2%。近年钢铁企业走出去 培养大量专业化的国际人才。拥有设计、采购、施工、 安装调试一体化服务能力, W及铁前、冶炼辑钢、深加 工生产装备集成能力。 2我国钢铁 走出去 现状 2.1铁矿投资情况 2006年 2014年中国各类企业海外铁矿权益投 资累计超过 250亿美元,参与了 35个大型海外铁矿项 目的勘探、设计和建设。截至 2014年,中方渉矿项目 探明和控制储量约为980亿吨,获得规划权益矿产能 合计 2.77亿吨左右,占参

18、与项目成品矿总产能 5.26亿 吨的 52.67%。中国海外投资铁矿,在西澳大利亚州,合 作项目共 19项,几乎占全部海外项目的50%。铁矿石 品位高,资源丰富。加拿大魁北克省,主要是武钢集团 公司等 5个项目。西非主要有中国铅业等投资了几内亚 西芒杜铁矿等 3个项目。 2014年,中国海外权益矿产量 7300万吨左右,仅占全年进口量的 8%左右。近年日本 海外权益进口铁矿约 7400万吨,占其全年进口铁矿量 50% 60%相比 ,中国差距太大。 2.2钢铁厂建设 我国钢铁企业海外之路,从上世纪 90年代至今没 有停止。海外项目投资目的地主要是印度、印度尼西 亚、老巧、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

19、南非、己西等国 家,走出去的驱动因素包括全球布局的需要、优势产 能过剩转移、产业转型升级、接近市场、回避反倾销惩 罚、回避原矿石出口禁令等。我国钢铁海外投资的项目 特点是,单独工序钢铁项目多,全流程项目少;海外钢 铁冶炼项目多配套矿山资源开发;拟投资项目多,实施 困难大,搁浅多。 2.3钢材出口 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 9378万吨,同比増长 50%, 创历年新高。其中主要出口地是亚洲,出口 63化万吨, 占 67.4% ;欧洲,出口 883万吨,占 9.4% ;北美洲,出口 719 万吨,占 7.7% ;非洲,出口 691万吨,占 7.4% ;南美洲,出 口 68巧恥占 7.3% ;大洋巧

20、 1| ,出口 79万吨,占 0.8%。 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超过 200万吨的国家 13个, 占出口总量的 57.8%。韩国、越南、菲律宾、印度、泰国 位列前五位,分别占出口量的 13.8%、 7.1%、 5.1%、 4.1% 和 3.9%。 出口 品种 W板化棒线材为主,其中板材出口 4367 万吨,占 46.6% ;棒线材出口 3086万吨,占 32.9% ;管材 出口 1006万吨,占 10.7% ;角型钢出口 460万吨,占 4.9% ; 其他钢材出口 459万吨,占 4.9%。 2.4钢铁 走出去 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铁走出去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缺乏海外 经验。企业对国外法律、

21、政策、环境了解不够;缺乏整 体战略,盲目投资,一哄而上;投资观念落后,自产自销 自用;控股欲望过强,片面追求独资或控股;投资方式 单一,直接要素投入为主,资本运作较少;高级人才匿 乏,管理、技术、语言综合的人才严重不足。 3 带一路 战略对钢铁 走出去 带来的历史机遇 3.1给资源开发带来机遇 一带一路 对钢铁 走出去 的机遇主要表现 在;资源开发、转移优势产业、解决钢材贸易争端、输 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 一带一路 沿线一些国家铁矿 资源十分丰富,但铁矿作为大宗商品,对交通运输条件 要求高,一些国家现有交通条件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导 致铁矿开发缓慢。 一带一路 明确指出要 W交通基础设施为突 破

22、,这将对开发这些国家的铁矿资源带来机遇;另外, 一带一路 还将 W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这也将为需 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铁矿开发提供金融支持;此外, 一 带一路 还提出 W人文交流为纽带,这将加深两国文 化、习俗的了解,有利于中国企业到国外进行工程项目 建设及运营。 3.2转移优势产业 一带一路 沿线主要国家钢铁生产成本较高、 规模等较中国落后。基础设施投资大,能源、高铁、核 电等装备制造会带来大量钢铁需求。 一带一路 沿线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部分由中国投资,国内钢铁无疑 会是首选。海外建厂和钢铁出口,产业转移有利于抢占 国际市场。另外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落后, 一带一路 战略的推进必然带动铁路、公路、

23、油气管道等基础设 施的建设,从而会带来大量钢铁需求。 钢材、水泥、玻璃等行业虽然国内产能过剩,但世 界上产能短缺, 一带一路 沿线主要国家要改善基础 设施必然需要送部分产能,因此可 W借助 一带一路 战略,利用当地巨大市场需求,转移到海外去,把已经 固化的产能变成新的投资。 3.3解决钢材贸易争端 近年来包括美国、欧盟 W及东盟等国频频对中国 的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2014年共有 22个国 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97起,涉案金额达 104.9亿美元。其化涉及钢铁和钢铁 类产品案件最务 全年累计 27起,占贸易摩擦案件总量的 27.8% ;涉案金 额 23.2亿美元,占总涉案金

24、额 22.1%。 2014年钢材出口总量创历史新高达 9738万吨,但 也仅占钢材产量的 10%,未来出口压力巨大。 一带一 路 沿线国家中,钢材净进口国占 70% W上,是我国钢 材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除钢材直接出口外,我国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建设,将带动钢材间一。开发条件包括开发难度、可选性、经济性、成本等。 接出口。 据估计,每亿元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大约能够拉动 钢材需求 0.333万吨,此外,能源产业链建设将会带来 大量油气管钢材需求;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 的稳步推 进,将带动与新疆接壤的周边 6个国家约化 00万吨的建 材需求。 3.4输出技术和装备 一带一路 中的能源通道,必

25、然带动铁路、公 路、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能源基础设施相 关的燃煤、燃气设备出口,工程基建需求将在国际市场 放大。在油气管道建设上,我国已经形成西北、西南、 东北、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包括中俄、中亚天然气 管道,中铜油气管道、海上进口通道。 重 大装备 走出去 ,高铁与核电又是 当仁不 让 的主角。整合行业资源,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 资运营方式,为有需求的国家提供工程设计咨询、施 工建设、装备供应、运营维护等全方位服务。 国内产能过剩,而且技术过关,借助 一带一路 战略开辟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投资空间,输出技术和装 备。国内钢铁普遍资金紧张,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 局势不稳定,招商政策

26、、投资环境不熟悉,因此,国内 钢铁更倾向于输出技术和装备,国外企业出资金的合 作模式。 4钢铁走出去的必要条件和 一带一 路主要国家分析 4.1资源开发 41.1矿山项目 走出去 的必要条件 资源禀赋是判断矿山项目可行性的必要条件,决 定了项目的好坏。资源禀赋包括资源的可靠性、资源品 质等。资源可靠性主要从目前矿床的地质勘查程度进 行评价。资源品质主要从矿石类型、矿石品位、杂质含 量等进行评价。开发条件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条件之 规模、采矿方法、选矿工艺等开发条件对项目的成本和 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外部配套基础设施也是项目可行 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对项目投资、成本和经济性有很大 影响。基础设施包括铁

27、路、港口、供水、供电、油等。投 资环境包括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市场经济水 平、劳 动力、金融环境等。投资环境决定着项目是否能顺利 实施,如战乱、审批限制、劳动力限制等。 4.1.2钢铁项目 走出去 的必要条件 市场条件是钢铁项目 走出去 的首要条件。市场 容量决定着钢铁项目的规模、选址等方面。资源条件 决定着钢铁项目的可行性。铁矿、煤炭、焦煤、辅料矿 (石灰石、白云石、虽石 ) 等。钢铁项目是材料 大进大 出 项目,物流量大,物流条件决定着项目是否能顺利 实施, W及项目建成后的生产和运营。原料运输,成品 运输,建设材料运输等。投资环境是决定着项目是否 能顺利实施,如战乱、审批限制、劳动力限

28、制等。投资 环境包括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市场经济水平、熟练 劳动力可得性、金融环境。 4.2 带一路主要国家投资环境分析和建议 4.2.1确定沿线国家 目前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尚无明确说法,根据相 关报道和统计,选定 71个国家,包括东北亚 5国(俄罗 抓蒙古、日本、韩国、朝鲜 ); 中亚 5国 (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 坦 ); 独联体 6国 ( 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 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 ); 中东欧 17国(波兰、罗马 尼亚、捷克共 和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拉 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己尼亚、 塞尔维亚

29、、马其顿、波黑、黑山、德国、荷兰 ); 东南亚 11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抵菲 律宾、铜甸、柬捕寨、老抱、文莱、东帝巧 ); 南亚 8国 (印度、己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旧 泊尔、马尔代夫、不丹 ); 西亚北非 16国 ( 沙特阿拉伯、 阿联苗、阿曼、伊朗、止耳其、 W色列、埃及、科威特、 国 资源情报 表 1分国家铁矿资源开发潜力因素 铁矿资源因素权重一览表 因素 资源储量 生产规模 铁矿消费量 铁矿出口量 权重 0.日日 0.1日 0.1日 0.1日 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己嫩、己林、也口共和国、叙 利亚、己勒斯坦) 11及太平洋沿岸 3国(澳大利亚、新

30、西 兰、己布亚新几内亚 ) 。 4.2.2矿山项目 投资矿山项目,按照影响一国铁矿开发潜力的主 要指标,根据代表性、重要性、可获得性及可量化性 原则,主要考虑 4个指标,即资源储量、生产规模(即 产量)、铁矿消费量和铁矿出口量。将这 4个核也指标 进行无量纲化,即标准化,然后进行加权,再求和得出 (表 1,表 2)。计算公式为: 式中, V巧核也指标无量纲化标准值, W巧核屯、指 标权重。 该指数取值范围为防, 1,分值越高,说明投资潜 力越大。 根据 W上分析,在沿线 71个国家中确定前 31名的 国家,得出资源开发潜力指数(表 3)。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送些国家的宏观环境、基础 设施水平、

31、劳动力等非资源禀赋因素,并赋予不同的 权重,同时参考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竞争力报告(表 4)。 根据 W上分析,在己确定的 31个国家中,最终得出 应重点关注的 10个国家的铁矿投资项目 ( 表田。 表 3 带一路 国家铁矿资源潜力指数(前 31位) 排名 国家 资源开发潜力指数 排名 国家 资源开发潜力指数 1 澳大利亚 0.8日 17 亚美尼亚 0.24 2 俄罗斯 0.78 18 马来西亚 0.23 3 印度 0.67 19 老拙 0.23 4 乌克兰 0.63 20 己基斯坦 0.21 白 朝鲜 0.47 21 埃及 0.19 6 伊巧 0.4日 22 也 n共和国 0.18 7 哈萨克

32、斯坦 0.43 23 巴布亚新几内亚 0.1日 8 波黑 0.38 24 沙特阿拉伯 0.1日 9 印度尼西亚 0.38 2白 菲律宾 0.14 10 蒙古 0.3日 26 阿塞拜疆 0.13 11 吉尔吉斯斯坦 0.34 27 塔吉克斯坦 0.13 12 耳其 0.33 28 白俄罗斯 0.13 13 德国 0.33 29 摩尔多瓦 0.13 14 越南 0.31 30 叙利亚 0.13 1呂 新西兰 0.29 31 保加利亚 0.13 16 阿富汗 0.2目 标准值 资源储量(亿吨 ) 生产规模百万吨 /) 铁矿消费量(百万吨 /) 铁矿出口量(百万吨 /) 0-0.2 0-1 0-1 0

33、-1 0-1 0.2-0.4 1-10 1-10 1-10 1-10 0.4-0.6 10-50 10-50 10-50 10-50 0.6-0.8 50-100 日 0-100 50-100 50-100 0.8-1 100封上 100封上 100臥上 looyA上 表 4 一带一路 非资源賣赋因素权重一览表 4 2.3钢铁项目 根据国际钢协 2014年统计年报,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钢材净进口量、市场需求量(大于加万吨 ) 和 人均钢铁消费量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出 31个具有钢 材消费潜力国家,并按照钢材市场规模进行排序。根 据世界经济论坛 2014-20巧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 界银行 2

34、0巧年全球经商环境报告,对上述 31个具有 钢材消费潜力国家分别在政府工作效率、基础设施、 教育水平、宏观经济环境、营商环境、科技水平、技术 创新等十个方面进行加权评分,综合计算出上述国家 的投资指数,并对可投资的国家进行排序 ( 表扮。 一带一路 战略主要包括中蒙俄经济带、新亚 欧陆桥经济带、中国 -南亚 -西亚经济带、海上战略堡垒 四条线路。根据沿线国家的钢材净进口量、市场需求量 和人均消费量数据,对送些国家钢材市场进行了需求 分化梳理出 31个具有钢材消费潜力国家读 9)。 从市场规模来看, 31个国家的市场需求量共计 2.55亿吨。其中,消费量超过 100妨吨的国家有 8个, 分别是印

35、度、泰国、伊朗、印尼、沙特、越南、马来西亚 和波兰,占市场总需求量的 72.9%。市场规模最大的 国家是印度,需求量为8143万吨,占市场总需求量的 化 9%。 从人均粗钢消费量来看,消费量超过 30化 g/人的 国家有 7个,分别是阿联苗、捷克、科威特、阿曼、沙 特、 马来西亚和 W色列。剩余 24个国家中,消费量在 100 300kg/人的国家有 13个,分别是波兰、泰国、澳大 利亚、哈萨克斯坦、伊朗、黎己嫩、约旦、克罗地亚、王 库曼斯坦、阿塞拜疆、越南、老巧和伊拉克。根据发达 国家发展经验,当某国人均钢材消费量超过 10化 g时, 将进入工业化阶段,钢材需求激増,具有较大的钢材消 费潜力

36、。 从净进口量来看, 31个国家的净进口量共计 7660 表 6钢铁建设投资国家排名 序号 国家 消费量(万吨 ) 人均消费量化 g/人) 净进口量(万吨 ) 投资指数 1 阿联茵 785.9 957.5 日 32.日 7.4目 2 马来西亚 1169 392.3 510.4 7.03 3 沙特 1370 467.3 目 41.7 7.01 4 泰国 2047 291.4 1436 6.3日 白 印度尼西亚 1524 目 1.目 1164 自 .23 6 波兰 1124 293.3 309.8 目 .03 7 菲律宾 779.6 79.日 181.5 日 .88 8 印度 8143 目 3.目

37、 -268.6 日 .73 9 越南 1369 151 131.3 日 .66 10 伊巧 18日目 243.3 274.3 日 .31 因素 权重 资源开发潜力 0.3 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0.08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0.1 宏观环境稳定性 0.1 市场经济水平 0.08 熟练劳动力可得性 0.08 金融环境 0.0目 科技水平 0.0目 技术创新能力 0.0目 营商环境 0.08 序号 国家 投资指数 1 澳大利亚 日 .42 2 马来西亚 日 .12 3 沙特阿拉伯 日 .01 4 哈萨克斯坦 4.6 白 蒙古 4.日日 6 俄罗斯 4.53 7 止耳其 4.4日 8 印度尼西亚 4.

38、4日 9 印度 4.38 10 吉尔吉斯斯坦 4.11 表 5 带一路 铁矿项目重点国家 万吨。其中,净进口量超过 200万吨的国家有 12个分 别是泰国、印尼、沙特、阿联苗、马来西亚、伊拉克、埃 及、波兰、伊朗、孟加拉国、 W色列和己基斯坦,占市场 总净进口量的83.1%。泰国和印尼净进口量分别是 1436 万吨和 1164万吨,分别位居前两位。 从各国投资环境看, W下国家投资钢铁项目可予 W重点关注:马来西亚、沙特、泰国、哈萨克斯坦、印 尼、菲律宾、越南等国。 消费量超过 1000万吨的国家中,印度(第 17位 ) 、 泰国(第 9位)、伊朗(第 22位)、印尼(第 10位)、沙特 (第

39、4位)、越南(第 18位)、马来西亚(第 3位)和波 兰(第 13位 ) 。 4.2.4钢材出口 (1) 分国家钢材进口量排名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材进口量,并对其进行 排序。选择排名前 30名国家,分析钢材进口结构,结合 我国钢材出口政策导向,推荐重点关注的出口目的国, 供钢铁企业参考(表 7)。 2013年,世界各国进口钢材 20520万吨,其化上 述前30位国家进口钢材化 8閒万吨,占 92%。 (2) 带一路国家钢材进口结构 从 2013年排名前 30位国家进口钢材分品种情况来 看,长材进口量占比 16% ;板带材进口量占比 53% ;管材 进口量占比 9% ;其他进口量 22% (

40、表 8)。 (3) 我国钢铁出口导向分析 2014年 12月 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 知,自 20巧年 1月 1日起正式取消含棚钢的出口退税。 2015年,钢筋、普通盘条出口关税巧 ;铁道用材 出口退税率 9% ;热轨合金钢板、冷化中板、冷社薄板、 冷社薄宽带钢等出口退税率为 13%。锻层板、彩涂板出 口退税率为13%。 目前有效的钢铁贸易 双反 措施,全球共 333 项,其化 W我国为对象的 84项,占比 25.2%为全球最 多。仅 2014年 W来,美国、东盟、俄罗斯等先后发起对 我国 双反 案件近 30起。 20巧年,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对中国部分钢材产 品做出反倾销终裁和调整

41、反倾销税率。中国 2014年对 泰国出口钢材 6.9万吨,同比増长 33.8% ; 2014年对马 来西亚出口 24访吨,同比増长 41.7%。 (4) 小结 选择国内供不应求,进口量大的国家作为出口目的 国。结合我国钢材出口导向,限制普通长材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国首先选择板材进口量大的国家。钢材出口 尽量减少贸易摩擦,警惕对我国钢材出口反倾销反补贴 表 7 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材进口量排名前 30位国家(千吨 ) 序号 国家 钢材进口量 序号 国家 钢材进口量 1 德国 21881 16 伊拉克 4480 2 韩国 19033 17 埃及 4237 3 泰国 15866 18 新加坡

42、 3167 4 止耳其 14462 19 伊朗 3111 曰 印度巧西亚 12297 20 匈牙利 2899 6 越南 8191 21 罗马尼亚 2784 7 波兰 7993 22 孟加拉国 2458 8 印度 7392 23 白俄罗斯 2342 9 马来西亚 6722 24 澳大利亚 2208 10 沙特阿拉伯 目 664 2白 色列 2164 11 俄罗斯 6571 26 己基斯坦 2062 12 荷兰 6144 27 菲律宾 1880 13 捷克共和国 日 791 28 乌克兰 1767 14 阿联茵 日閒 0 29 保加利亚 1513 1白 日本 日 413 30 黎己嫩 1500 表

43、 8前 30位国家进口钢材分品种情况 序号 国家 板带材 序号 国家 板带材 1 德国 12353 16 沙特阿拉伯 2056 2 韩国 10783 17 伊朗 1728 3 泰国 9029 18 己基斯坦 1690 4 越南 巧 2目 19 斯洛伐克 1367 白 止耳其 7117 20 孟加拉国 126日 6 印度 日 648 21 罗马尼亚 1217 7 印度尼西亚 日 231 22 乌克兰 120目 8 波兰 日 08日 23 白俄罗斯 1151 9 日本 3908 24 菲律宾 1118 10 捷克 : 366 日 2白 匈牙利 1008 11 马来西亚 3463 26 埃及 8白白

44、 12 荷兰 30巧 27 色列 804 13 俄罗斯 2950 28 保加利亚 目日 9 14 新加坡 2172 29 澳大利亚 目 29 15 阿联茵 2151 30 伊拉克 433 调查较多的国家。最终确定 W下 10个国家为钢材出口 互补性。因此,应积极推动区域经济 - 一体化进程。 重点关注目的国;韩国、泰国、越南、王耳其、印度、印 尼、日本、马来西亚、沙特、伊朗。 5风险和应对策略 5.1主要风险 尽管我国企业 走出去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训 也很深刻,而且仍有一些国家对 一带一路 战略持怀 疑或反对的态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 走出去 的风 险(表 9)。 5.2应对策略 一般情况

45、下,企业在投资海外矿业的决策、运作的 过程中,可通过遵循 W下基本原则, W减少相关风险。 5.2.1项目条件与政治环境相结合原则 投资者需结合项目条件,并充分考虑所在地的政 治环境是否稳定、与中国外交关系是否良好等因素。 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地 区在中国的全球战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从 资源方面看,上述 4个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 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其矿产与中国具有很强的 5.2.2政府和企业 分工与协作 的原贝 该原则指的就是 政企分开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 明,全球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跨国公司 来实现的。由于资金、机制等问题,中国目前

46、还没有实 力超群的大型固体金属矿业公司,因此,在控制和分配 全球矿产资源上声音微弱。政府服务做到何种程度, 企业才能或才敢介入国际市场, W及企业如何协调好 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系是二者协作的关键。 5.2.3专业审慎的尽职调查与恰当巧妙的商业交易模式 相结合原则 专业审慎的尽职调查应当涵盖东道国政治立法体 串 IJ、民族感情、矿业和外商投资法律政策、执法惯例、 环保税收政策、出口管制、社区劳工、本国其他机构的 案例、第 =国的经验、投资或并购对象的资质、权利瑕 疵、项目前景等方面。对上述基础性信息的收集与掌 握,是做出正确决策、判断的基础,保证企业长期稳定 运营的必要前提。综合中国近年矿业

47、海外投资成功失 败的案例,目前矿业海外投资比较典型的模式为:首先 在境内组建合资合作投资主体,然后境外资本运作收 购矿业公司或 直接购买矿权。前者可分为 =种模式:金 融机构与矿业公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或者地勘单 表 9 走出去 风险一览表 位与投资公司合资合作。后者之资本运作收购矿业公 司主要是针对加、澳等发达国家的大型矿业公司或上 市公司,矿权购买主要针对非洲、中国周边、南美等不 发达国家或地区。 5.2.4本 化原则 外国投资者的项目要在东道国顺利地推进,离不 开当地政府的同意、支持、甚至是同情。劳动用工、合 作伙伴本王化、收购中留住关键的本地业务能力、本地 团队及客户等,径一系列举措既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