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477—202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350047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7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4477—202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37∕T 4477—202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7∕T 4477—202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山东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T 4477—202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山东省).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13.060.50 CCS Z 16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4477202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diamide insecticides residues in water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2021-12-29 发布 2022-01-2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T 44772021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原理.1 5 试剂

2、或材料.1 6 仪器设备.2 7 样品.2 8 试验步骤.2 9 实验数据处理.4 10 精密度.4 11 定量限.4 附录 A(资料性)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中英文名称、CAS 号及分子式信息.5 附录 B(资料性)质谱仪参数.6 附录 C(资料性)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监测离子对、碰撞电压和保留时间.7 附录 D(资料性)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及质谱图.8 附录 E(资料性)实验室重复性限(r)数据表.10 附录 F(资料性)实验室再现性限(R)数据表.11 DB 37/T 4477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

3、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DB 37/T 44772021 1 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

4、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原理 水样中残留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经聚合物亲水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然后用有机溶剂洗脱,浓缩定容,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5 试剂或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试剂 5.1 5.1.1 甲醇(CH3OH,65-56-1)。5.1.2 甲酸(HCOOH,64-18-6)。溶液配制 5.2 5.2.1 甲醇-水溶液(5+95):量取 10 mL 甲醇

5、,加入 190 mL 水中,混匀。5.2.2 0.1%甲酸(5.1.2)水溶液:移取 1.0 mL 甲酸于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现配现用。标准品 5.3 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标准品:纯度95%,化合物中英文名称及CAS号等信息见附录A。标准溶液配制 5.4 DB 37/T 44772021 2 5.4.1 标准储备溶液:分别称取约 0.01 g(精确至 0.1 mg)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标准品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约为 1 000 mg/L 的标准储备溶液,0 4 保存,保存期为 6 个月。5.4.2 中间标准溶液:准确吸取适量标准储

6、备溶液(5.4.1),用甲醇稀释配制成约 10 mg/L 的中间标准溶液,0 4 保存,保存期为 1 个月。5.4.3 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准确吸取适量的中间标准溶液(5.4.2),用甲醇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现配现用。材料 5.5 5.5.1 有机滤膜:0.22 m。5.5.2 聚合物亲水固相萃取小柱(Hypersep Retain PEP1),500 mg,6 mL)。5.5.3 定性滤纸。5.5.4 聚四氟乙烯样桶:500 mL。6 仪器设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6.1 分析天平:感量为 0.1 mg。6.2 氮吹仪。6.3 固相萃取装置。6.

7、4 真空泵。6.5 量筒:50 mL。6.6 刻度离心管:10 mL。6.7 7 样品 取水样品约1 L,将样品通过定性滤纸过滤,分三份倒入洁净的聚四氟乙烯样桶中,每份约250 mL,密封并做好标识,于-18 以下冷冻保存。在试样制备过程中,应防止样品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8 试验步骤 提取和净化 8.1 8.1.1 依次用甲醇和水各 3 mL 对固相萃取小柱(5.5.2)进行预淋,使每种溶剂在小柱中停留 3 min4 min。8.1.2 准确量取 50.0 mL 水样上柱,调节固相萃取装置(6.4)压力控制阀,使水样以 1 mL/min2 mL/min的流速通过小柱,待水样全部通过小柱

8、后,继续抽真空约 1 min,然后用 3 mL 甲醇水溶液(5.2.1)洗涤小柱,再抽真空约 1 min,弃去上述溶液,最后用 10 mL 甲醇淋洗小柱,将淋洗液收集于刻度离心管(6.7)中。定容 8.2 1)Hypersep Retain PEP 柱是 Thermo Fisher 产品的商品名称,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文件的使用者,并不是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DB 37/T 44772021 3 在50 水浴加热下,将淋洗液以氮气吹干,用甲醇定容至1.0 mL,经0.22 m滤膜(5.5.1)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测定 8.3

9、 8.3.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参考条件 参考条件如下:a)色谱柱:C18液相色谱柱 2.0 mm(i.d)75 mm,1.6 m,或相当者;b)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见表 1;表1 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 min 流速 mL/min 流动相 A(甲醇)%流动相 B(0.1%甲酸)%0.50 0.35 15 85 5.00 0.35 95 5 7.00 0.35 95 5 7.50 0.35 15 85 c)柱温:40;d)进样量:1.0 L;e)质谱仪参数:见附录 B;f)监测离子对、碰撞电压:见附录 C。8.3.2 定性测定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

10、标准样品相对误差在2.5%之内,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目标化合物的质谱定量和定性离子均出现,而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基质标准溶液相比,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目标农药。表2 定性测定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20%至50%10%至20%10%允许的相对偏差 20%25%30%50%8.3.3 定量测定 本文件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以待测物峰面积为纵坐标、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对样品进行定量。样品溶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以内;

11、如果超出线性范围,应用甲醇(5.1.1)进行适当稀释后测定。5种农药标准物质的参考保留时间见附录C,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及质谱图见附录D。平行试验 8.4 按上述步骤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空白试验 8.5 DB 37/T 44772021 4 用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作为空白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9 实验数据处理 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定量,试样中每种被测组分含量按式(1)计算:=10001000 (1)式中:Xi 试样中每种被测组分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升(g/L);VS 试样溶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Ci 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试样溶液中每种被测组分浓度,单位为微

12、克每升(g/L);V 样品溶液所代表的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重复性限(r),大于重复性限(r)10.1 的情况不超过 5%,重复性限(r)按附录 E 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大于再现性限(R)10.2 的情况不超过 5%,再现性限(R)按附录 F 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11 定量限 本方法中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苯虫酰胺在水中定量限均为0.1 g/L,环溴虫酰胺、四氯虫酰

13、胺在水中定量限均为0.5 g/L。DB 37/T 44772021 5 A A 附录A (资料性)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中英文名称、CAS 号及分子式信息 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中英文名称、CAS号及分子式信息见表A.1。表A.1 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中英文名称、CAS 号及分子式信息 序号 附录 BE 中序号 农药中文名称 农药英文名称 CAS 号 分子式 1 2 氯虫苯甲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 500008-45-7 C18H14N5O2Cl2Br 2 1 溴氰虫酰胺 cyantraniliprole 736994-63-1 C19H14BrClN6O2 3 4 环溴虫酰胺

14、 cyclaniliprole 1031756-98-5 C21H17Br2Cl2N5O2 4 5 氟苯虫酰胺 flubendiamide 272451-65-7 C23H22F7IN2O4S 5 3 四氯虫酰胺 tetrachlorantraniliprole 1104384-14-6 C17H10BrCl4N5O2 DB 37/T 44772021 6 B B 附录B (资料性)质谱仪参数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质谱仪参数:a)扫描方式:正/负离子扫描;b)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c)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d)电离电压:4.0 kV;e)加热块温度:400;f)DL 管温度:250

15、;g)检测器电压:1.74 kV;h)碰撞气:氩气;i)碰撞气压力:0.23 MPa j)雾化气流速:3.0 L/min;k)干燥气流速:10.0 L/min;l)加热气流速:10.0 L/min。DB 37/T 44772021 7 C C 附录C (资料性)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监测离子对、碰撞电压和保留时间 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监测离子对、碰撞电压和保留时间见表C.1。表C.1 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监测离子对、碰撞电压和保留时间 序号 中文名称 保留时间 min 扫描方式 定量离子 碰撞电压 V 定性离子 碰撞电压(V)1 溴氰虫酰胺 4.473 正离子 474.70/285.85-18 4

16、74.70/443.95-18 2 氯虫苯甲酰胺 4.849 正离子 483.90/452.90-19 483.90/285.90-17 3 四氯虫酰胺 5.260 正离子 539.00/507.80-20 539.00/319.90-15 4 环溴虫酰胺 5.320 正离子 603.10/286.00-20 603.10/284.85-25 5 氟苯虫酰胺 5.318 负离子 681.00/254.05 28 681.00/273.80 16 DB 37/T 44772021 8 D D 附录D (资料性)5 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及质谱图 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多反应监测(M

17、RM)色谱及质谱见图D.1D.5。图D.1 溴氰虫酰胺 图D.2 氯虫苯甲酰胺 图D.3 四氯虫酰胺 DB 37/T 44772021 9 图D.4 环溴虫酰胺 图D.5 氟苯虫酰胺 DB 37/T 44772021 10 E E 附录E (资料性)实验室重复性限(r)数据表 实验室重复性限(r)数据表见表E.1。表E.1 实验室重复性限(r)数据表 序号 农药名称 含量 g/L 重复性限 含量 g/L 重复性限 含量 g/L 重复性限 含量 g/L 重复性限 1 溴氰虫酰胺 0.1 0.020 0.5 0.092 1.0 0.17 5.0 0.65 2 氯虫苯甲酰胺 0.1 0.017 0.

18、5 0.074 1.0 0.25 5.0 0.77 3 四氯虫酰胺 0.5 0.12 1.0 0.15 5.0 0.76 4 环溴虫酰胺 0.5 0.096 1.0 0.11 5.0 0.67 5 氟苯虫酰胺 0.1 0.011 0.5 0.061 1.0 0.14 5.0 0.53 DB 37/T 44772021 11 F F 附录F (资料性)实验室再现性限(R)数据表 实验室再现性限(R)数据表见表F.1。表F.1 实验室再现性限(R)数据表 序号 农药名称 含量 g/L 再现性限 含量 g/L 再现性限 含量 g/L 再现性限 含量 g/L 再现性限 1 溴氰虫酰胺 0.1 0.031 0.5 0.11 1.0 0.19 5.0 0.66 2 氯虫苯甲酰胺 0.1 0.027 0.5 0.10 1.0 0.28 5.0 1.1 3 四氯虫酰胺 0.5 0.14 1.0 0.34 5.0 0.75 4 环溴虫酰胺 0.5 0.11 1.0 0.13 5.0 1.2 5 氟苯虫酰胺 0.1 0.015 0.5 0.077 1.0 0.17 5.0 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