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整合dfil.docx

上传人:zhang****gqing 文档编号:6349531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9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整合dfil.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整合dfil.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整合dfi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整合dfil.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引 言本章作为论文的开始,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论文安排等内容。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发轫于二战之后、初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规模性信息时代在短短十年间创造的生产力,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及信息经济辉煌得益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IT、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然而作为人类社会上层建筑国家政府部门如果全面实行政务电子化,由传统政府形式转型为电子政府,无疑会使社会生产力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如虎添翼,迅猛的创造出更加伟大的人类辉煌。因此,早在1993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他的搭档戈尔便首倡电子政务。尤其最近几年,虽然纳斯达克的狂风席卷了com公司、电子商

2、务也频频告急,但电子政务却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蓬勃发展。因为电子政务虽然不能提供什么赢利模式,却可以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增加政府透明度,推进廉政、勤政建设,政府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方便公民与政府打交道,所以它早已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青睐。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被列为全球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大应用领域中的第一位,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正在为构建电子政府、

3、实施电子政务而争分夺秒。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正不遗余力地开展电子政务和构建电子政府的今天,在国人对信息社会、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新经济等时髦词汇以及电子商务这种崭新商务交易形式开始了解并逐渐接受之际,我们着实感受到了在中国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府的紧迫性,感受到了开展这方面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同样是发展迅速。电子政务的建设可分为网络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建设三个阶段,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很多各级政府已经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网络化办公。第一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重心集中在政府专网的建设上,现在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继续呈快速发展之势,

4、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普遍开通了局域网,部分地市县政府信息网络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在我国城市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上海,率先于全国提出“信息港”概念,于1996年正式启动“上海信息港”工程,经过四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上海现已提前一年实现信息港建设的阶段性计划“1520工程”,即建成了1个网络平台框架(ATM宽带信息主干网络)、5项骨干工程(上海信息交互网、上海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上海社会保障网、上海社区服务网、上海金卡与收款系统),以及20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项目(行政决策服务、城市规划、财政税务、工商管理、就业培训、人才培养引进及公共信息服

5、务等)。作为2000年上海市一号重大建设工程的“信息港主体工程”(集约化信息管线工程、宽带网络建设工程、宽带信息交互中心建设、超级计算中心建设以及包括政府网上办公、智能小区、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平台等应用工程项目)已经完成,由此形成了一个国际出口带宽总容量达到1000兆以上,信息主干网传输和交换速率分别达到2500兆和4万兆的国际先进的宽带、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上这些实践既为中国在新世纪里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政府机构在成功地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后,开始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更全面的电子政务建

6、设上,而进行更全面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就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具有竞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确实向各级政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来建立一个能够更好地为居民和企业服务的政府,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各项决策活动的政府,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全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与服务部门,掌握着大多数社会信息资源,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政府部门

7、制定标准和法规,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外已经非常重视对电子政务中涉及的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问题进行研究。1.2 课题研究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甚至应该说,政府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根据联合国教科丈组织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在我国现阶段的电子政务建设中

8、,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其核心内容。电子政务涵盖工商、税务、财政、审计、行政等等几乎所有政府相关机构。可以说,中国有多少政府机构,电子政务的“版图”就有多大。这些机构、部门的信息资源数量非常巨大,包括经济信息、产业信息、农业综合信息、能源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人才资源、地方法规、政策管理、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及各种文化资源,这些信息资源都是办公与决策的要素。而这些信息的采集、加工、整合、存贮和利用的有效性就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电子政务的目的就是最终实现这些政务信息在政府内部、政府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大众间的自动化交换和处理,从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掌握

9、着社会资源中80有价值的信息以及3000多个信息数据库,由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其中大部分信息资源没有被政府加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大部分数据库也都还是死库,没有在市场流动中发挥出应有的增值作用。这种尴尬局面导致国家的信息市场长期处于混沌状态,垃圾信息、失真信息随处可以见到,政府部门的职能无法得以正常行使,企业与个人也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各项信息与服务,从而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损失,大大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一个政府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信息意识的提高以及对信息深层次的迫切需要,从过去旧的管理体

10、制和机制中建立起来的政务信息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网络、系统重复,系统条块分割,阻碍了信息共享及其功能的进一步的发挥的矛盾日显突出,这对于21世纪我国各级政府的建设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一切使得信息整合已经成为信息建设中的战略问题之一,成为不可回避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对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进行研究,建设和发行政务数据库,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将有助于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推动政府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将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进行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整合

11、研究,以期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提供总体思路,为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参考。1.3 论文的安排本论文鉴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已取得的成果,根据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和世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组织管理和系统的最新思想、最先进的IT技术,对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为基本出发点,整合政府各部门各系统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互相补充、方便用户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结构。根据以上思路,论文组织编排如下:第一章 引言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组织安排第二章 电子政务及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电子政务概

12、念、意义及总体框架和运作模式;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国内外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三章 电子政务中信息整合的管理体系结构研究本章融合政府管理模式的最新思想,在电子政务运作的基础上,进行政府流程再造,构筑一体化的电子政务系统,并提出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的组织架构。第四章 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电子政务中信息整合的模式研究:对政府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一些模式进行研究。电子政务中信息整合的原则研究:信息整合的原则是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坚持的法则,是电子政务中信息整合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对政府公共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如何实现面向信息的整合:介绍了如何实现面向

13、信息的整合信息共享的几种关键技术:元数据技术、GILS 技术、Clearinghouse 技术、Shared Subject (Topic)Tree 技术。 电子政务中公共共享数据库规划研究:公共共享数据库是系统中各子系统共享信息的桥梁。本论文将对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关键的公共数据需求、对政府部门间,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共享数据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关键公共共享数据库的规划框架和总体构架。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上海市社会保障卡项目为例,说明如何理解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本文的整体框架可以用下图1-1来表示,其中论文的第三、四、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第六章课题研究的背景

14、电子政务中信息整合的管理体系结构电子政务中信息整合的研究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研究实 证 研 究总结与展望信息整合的原则如何实现面向信息的整合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一章信息整合的模式公共共享数据库规划研究图1-1 全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 电子政务及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研究本章简单介绍了电子政务概念、意义及总体框架和运作模式;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国内外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信息集成这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关键技术。2.1 电子政务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政府在倾力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信息

15、化建设也显得尤为迫切。电子政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应用领域,受到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关注。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统计数字,在接受调查的联合国成员国中,89的国家在采取行动发展电子政务。2001年3月15日,以E-Government为主题的第三届全球论坛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举 行,来自122个国家利联合国等15个国际组织的多达900余名代表与会,会场的热烈气氛与到会人员的规模,俨然一场有关政务革命的“奥运盛会”;同样,2002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以“消除数字鸿沟电子政务与城市信息化”为主题,共商电子政务发展大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利前副总统戈尔早

16、在1993年便首倡E-Government。戈尔继发动“绩效考察运动”之后,于1996年授命发动“重塑政府计划”。该计划在2000年克林顿总统即将离任的前夕为其赢得了当午的“政府创新人奖”。戈尔在后来参与美国总统竞选的过程中, 将E-Govemment当作自己拉选民最具号召力的口号之一,声称要让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年全部实现上网,使美国民众能够充分获取联邦政府掌握的各种信息。布什总统更是将其积极推进,加速建设。据美国德勤研究公司2000年公布的权威研究数字表明,英国在建设E-Government方面己领先于美、法、加拿人等250个国家利地区的政府机构,居世界前列。英国目前已有60的政府机构在

17、互联网上开通或正在建设其服务网站,而其他国家这一比例最高仅为53。其中,居于前列的包括加拿大为40;澳大利亚为34:美国则为31。世界各国在构建“e政府”的竞争中,纷纷提出各国的计划时间表,如:欧盟政府首脑会议要求所有成员国应该在2003年前确保能将主要的公共服务推向互联网、英国政府计划到2005年建成电子政府、日本政府计划到2003年建成“电子政府”、新加坡计划在2003年建成电子政府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朱绍基总理指出,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势在必行。并在2002年2月27日举办的科技知识讲座上再次强凋指出: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2001年1

18、2月,重新组建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实行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相继建设的“金关”、“金税”等一批“金”字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1999年的政府上网工程促进了政府信息化建设。北京、上海等城市已提出要在2005年实现电子政务,并在大力推进。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意义一、电子政务的由来电子政务的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程度而不断变化和扩展的。在20世纪7080年代,人们提出办公自动化,其主要是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处理办公室内部业务,偏重文字片是及文件的制作、传送和贮存。从80

19、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重点是支持决策是满足政府管理职能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是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集成。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深入,人们才提出电子政府或网络化政府这一概念,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但在我国大多数人称之为电子政务(鉴于此,本文化文采用“电子政务”一词)。目前,政府信息化正进入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如图2-1所示。图2-1 政府信息化发展过程二、电子政务的概念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这里泛指政府、党委、人大、政协、和司法监察以及委托管理等城市各级政务部门)在管理和服务中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与企业和公众

20、(指个人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间的互动系统,不仅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信息网络和资源共享化,使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有效,而且以更有效率的行政流程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平、公正的服务,把政府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和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作者认为有必要强调指出:当人们在强调政务信息化的同时,同样需要对政府机构自身 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即财务、人事工劳、物资采购等后勤保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 重视,并积极加以实施。三、电子政务的意义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政府的信息化将为全社会的信息化发挥重要的引导和表率作用;另一方面,一个信息化的政

21、府才能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中履行有效的政府职能。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开展反腐倡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掌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准确、可靠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判断、制定正确的决策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利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2)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政务信息化,必将对政府组织结构利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冲击;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打破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使传统的科层组

22、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使行政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山原来按部门串行办公转变为多部门并行办公,加强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效能。3)形成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通过建立跨越政府机关、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政府为公民提供24小时每周7天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而政府亦可及时了解民众的 合理需求,从而促使政府更有问应力和责任性。4)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开放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经由网络系统,政府信息除个人隐私

23、、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等不宜公开外,依其性质向社会、组织、企业公开使用,不仅可以促使政府信息增值利用,更为重要的是,便于社会大众、新闻媒体监督政府施政,起到透明和公开的作用。正是由于电子政务只有如此重大价值和作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构筑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田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 2.1.2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电子政务不仅包括为政府服务的网络软、硬件设施、网站,更主要的应当包括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工商、电子税务等系列应用子系统利决策支持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在物理上分布于各个政府机关及其职能机构中,在逻辑功能上实现有机地集成以共同完成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24、。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如图2-2所示,其简化模型如图2-3所示。图2-2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图2-3 电子政务简化模型一、基于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政务网络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是电子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高速、宽带城域专用网络(称之为政务网或公务网)是电子政务重要的通讯基础设施,Internet/Intranet/Extrnet技术是电子政府重要的技术支撑。基于国际互联网Internet,政府可以广泛地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宣传有关的方针政策,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基于稳定、安全、高效的各级政府机关及其职能机构的内部网络Intranet,不仅可以满足其内部办公要求,而且

25、可以将内部文件及资料通过适当的安全措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及时提供给有关人员查询使用,进行双向沟通;基于各级政府机关及其职能机构内部网之间的网中网(Extranet),为各级政府机关及其职能机构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安全区域。实现多部门联合办公,如区工商局与市工商局之间、区工商局与政府之间可以通过Extranet进行信息交换,并进行处理公务。如图2-4所示。图2-4 Internet/Intranet/Extrnet的网络环境二、基于电子认证机制和信息安全稽核之上的电子政务 按应用类型可分为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交流服务系统三大类。 政务管

26、理信息系统:这是一类服务于政府日常行政管理的信息系统。它以数据库开发利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协同办公,不仅提高政务系统的整合度,而且通过网络化手段,以公众为导向提供便民服务。如: 电子公文系统:在“电子签章”等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公文拟定及签发过程中跨处室、跨岗位、跨层面的无纸化流转和全过程控制电子会议系统:通过利用影像和多媒体技术,使与会人员可以直观地获得生动形象的文字、图像和声音等信息,从而对所讨论的问题、决策的事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决策。 电子采购和招投标系统:实现网上信息发布,咨询和招投标:开在电子商务的安全环境下实现政府以电子化方式与供

27、应而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电子税务系统:不仅实现对纳税人口工商登记之日起到终结经营活动正全过程的税收征管,而且还应通过网络或其它渠道提供电子化表格,为人们提供足不出户就可以从网络上中报纳税的途径。 政务决策支持系统(DSS):这是一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融管理科学、行为科学、运筹学、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于一体,辅助政府各级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系统。一般说来,面向政府部门的决策支持系统大致可分为支持战略规划问题研究的DSS(如基于G1S技术的城市交通规划的DSS)、支持特定的管理决策的DSS(如用来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DSS)和直接面向政策

28、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DSS(如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分析的DSS)三类。可以预见,伴随着群组决策支持系统(GDSS)、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1DSS)、决策支持中心利智能型、交互型、集成化决策支持系统(I3DSS)等新一代DSS的研究新进展,将会进一步为领导决策提供更为先进和快捷的支持服务。 信息交流和服务系统:这是一类政府与政府、企业、公众互动的应用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便民服务电子窗口:这是政府为方便公众信息查询和服务申办、延伸政府服务地点及延长服务时间(24小时*7天周)而把不同的信息及服务加以集成而形成的一种创新型服务措施。它将政府部门的行政

29、审批、登记注册、行政备案、年度检验、报税和交税、户籍管理等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行为网络化,不仅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透明度,而且公众通过电脑、电话、传真或公用信息服务站等不同的信息设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及服务,免除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往返奔波之苦。 电子信箱:建立政府的电子邮刊: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之间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效率。 信息资源库: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制度,建立政务信息、政策法规、经济信息、地理环境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库,公众通过Internet等渠道可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提高全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电子信息处理中心:通过设立政府论坛等形式畅

30、通政府与民众间的意见交流渠道,以便政府可以更好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利交流,对民众的来信利意见做出及时有效地处理,推进市民网上参政议政。 2.1.3 电子政务的运作模式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为主体主要有四个:政府(这里泛指市政府、党委、人大、政协、和司法监察以及委托管理等城市各级政务部门)、企业、社会公众和公务员。因此,电子政务的运作也主要围绕这四个行为主体展开,即包括政府与政府(G to G)之间的互动:政府与企业(G to B):政府与社会公众(G to C)的互动:以及政府与内部公务员(G to E)的互动。如图2-5所示。图2-5电子政务四种模式1、政府与政府(G2G)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包括:

31、城市政府首脑机关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组成的部门之间、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这个领域涉及的主要是政府内部的政务活动,包括国家和地方基础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如人口信息、地理信息、资源信息等;政府之间各种业务流所需要采集和处理的信息,如计划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经济统计、公安、国防、国家安全等:政府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各种紧急情况的通报、处理和通信系统:政府内部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公文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以及政府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执行信息系统等。2、政府与企业(C2B)政府与企(事)业的互动主要包括:政府向企事业单位发布的各种方针、政策、法规、行政规定,政府向企事业单位颁发的

32、各种证照等,实质上都是政府向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企业面向政府的活动包括:企业纳税、填报各种统计信息和报表、参加政府采购、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反馈等。3、政府与公众(G2C)政府与公众的活动,实际上是政府面向公众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信息服务(比如让公众知道政府的规定、办事程序等)、各种证件的管理和防伪、公共部门(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的服务、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等福利提供。公众对政府的活动,除了包括个人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款利费用,按政府要求应该填报的各种信息和表格,以及缴纳各种罚款等,更重要的是开辟居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使政府的各项工作得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4、政府与公务员(G2E

33、)政府通过Intranet、E-mail和能够在线管理工资、福利、预算、会计和其他功能的信息应用系统来增加与内部员工(公务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间的电子交互。2.2 国内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信息作为一种智力型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能源、材料并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信息与知识的生产、传播、使用能力的差异。2.2.1 国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本世纪末最为壮观的历史现象,就是世界信息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使世界变成地球村

34、。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掌握信息意味着权利、机通和发展,拥有信息资源的多少将作为区分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的标准。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拥有总信息量的20。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资源和知识的匮乏是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国难。现简要阐述国外一些国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便对我国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美国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更是备受关注。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就已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和

35、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规措施促进信息的公开化、自由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化、数据库化、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信息资源逐步过渡到现代的、以电子为主的信息资源。CDROM等电子信息源以其独特的优势使得人们对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信息资源管理,尤其是政府和企业等电子化信息的生产、传播、获取和利用逐渐被当作美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广和实施。例如1980年OMB颁布了文书削减法,旨在信息公开和流通政策,指导各级政府部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1985年又发布了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政策,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36、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987年OMB又发表“电子信息收集政策指南”,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1986年众院政府运作委员会编写了一份政策综述联邦机构的电子化信息采集与传播。1990年全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发表了公共信息准则1993年美国政府又率先制定并颁布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即NII计划),这是美国政府集几十年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先进经验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政府在NII中提出9项原则作为新时期信息资源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1)通过税收和法规政策,促进民间企业投资;(2)扩展“全民服务”概念,保护所有美国人的利益,让他们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享用信息资源;(3)以“催化剂”

37、的作用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应用,责成政府拨款帮助民间企业开发和应用NII所需要的技术;(4)促进NII以完备、交互和用户驱动的方式进行:(5)保证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可靠性:(6),改进无线电频谱的管理,这是日趋重要的资源;(7)保护知识产权:(8)协调各级政府和其他国家的行为:(9)提供利用政府信息的机会并改善政府的采购活动。可以说多年来美国的信息业所以能一直迅速、持续发展,牢牢保持世界信息资源“超级大国”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信息资源开发战略。 新时期美国政府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政府和私营企业的密切合作,保证资金投入,(2)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

38、依托,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3)重点建设数据库资源,促进信息网络资源的开发,(4)加强信息政策法规研究,创造信息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5)重视人才开发,吸引外国科研人员。欧共体国家一直比较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法国政府一直奉行信息自主独立的政策,重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避免依赖别国的信息资源,同时注意保护本国的文化和国家主权。联邦德国从70年代起就开始制订有关信息工作的长远规划。在1994年第三个信息发展计划中强调了五项政策:(1)加强和改善电子信息系统,建设高质量的数据库:(2)改善技术信息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提高德国产品的新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39、3)加强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4)加强信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5)增强信息政策和法律的指导和调节功能。1996年通过了信息2000年,为信息社会制订新的法律框架。近来,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出台,为利用电子信息和通信服务的各种可能性规定了统一的经济框架条件。 作为西欧国家联盟组织的欧共体还与西方七国合作开展以下三个信息资源开发项目:(1)电子图书馆计划: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公众提供世界文化和科学遗产,使人类知识实现分布或虚拟系统,使广大公众通过网络获取这些数字式资源;(2)多媒体博物馆与画廊:采用多媒体技术处理和管理世界文化遗产,使之实现数字化和多媒体存取,成为大中小学的教学资源;(3)网上政府

40、项目:从三个方面调查网络技术对政府的影响,即用电子邮件取代传统邮件,在复杂事务中提供交互式网上服务,采用网上技术处理日常事务。其目的是促进公众对政府信息和服务的获驭与利用。 日本的信息资源开发战略,主要体现在其数据库产生的态度方面。据通产省的数据库台帐总览提供的统计数字,1982年,日本只生产了120个数据库,而到1990年,国产数据库达807个,且数据库规模都较大,投入到信息服务市场(联机服务)中去。数据库产业的营业领从1973年的76亿日元增长到1990年的1886亿日元。 从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兴国和社会的信息化有着十分密

41、切的联系。 2.2.2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分析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电子政府”。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署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息化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与信息资源的共享。1999年,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其目的也在于推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政府上网工程第一阶段“形象展示”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绝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已建立互联网站,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42、各政府网站上发布了大量政府信息,已成为承载当地政府信息资源的主流网站。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稳步发展,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及共享发展迅速,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开发与共享环境初步形成,但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重硬轻软、信息资源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值的最大引擎,在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基础设施三个要素(计算机、通信系统和信息内容)中的核心要素,是目的。从国外信息化进程的成功经验看,注往是三分信息技术,七分信息设备,十二分的信息资源。任何政府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时,其直接目的都是使全社会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使用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创造财富,实

43、现经济增长和知识创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信息基础设施的硬件方面投入很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在“九五”期间,全国邮电投资规模达到6329亿元,建成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综合利用,固定电话、移动通讯、数据通讯、多媒体通讯多网并存,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大容量、高速率,安全可靠的电信网。但对软件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只有15亿元左右。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投入不足会导致政府的巨大硬件投资效益递减。因为,第一,如果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很先进但信息资源数量有限或质量不高,会使先进设备的功能闲置;第二,信息资源不足就难以吸引用户使用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目的吸引更多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来利用,知识和信

44、息的流动和共享无法实现;第三,硬件的发展趋势是时效短、更新快、价格下跌,随着时间延长,投资效益呈递减趋势。 (2)缺乏全局性的管理协调机构。信息资源与各个行业密切相关,每个行业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利用者,电子信息的有效流动促进各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因此,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作战,而这又需要各级政府有效地参与,作出有效的管理、规划与协调,保证这一产业链条的有效转动。在我国,缺乏国家层次的全局性、跨行业、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这对实施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发展协作性的生产体系、规范行业行为等不利。 (3)政府部门对信息资源的独占性较为严重。据统计,目前国内约80的

45、社会信息资源由政府部门控制,这种局面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信息服务供给面、信息资源开发以政府为主,信息系统建设为政府服务,相关投入由政府资助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不仅如此,经过20世纪80年代一系列政府信息应用系统和90年代金字系列工程的建设,政府部门的信息采集与加工能力更加强大,以致目前包括市场信息在内的信息采集的主渠道仍是政府部门及其属下的信息机构,这使得信息资源进一步集中于政府手中。民间公司若要形成覆盖比较广泛和有权威性的信息采集网络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基础上,尽管国内信息咨询服务市场在开放竞争方面没有政

46、策限制,但信息流上游环节的封闭状态远不能令人满意。大量的信息资源如果不能从政府手中及时转移到市场上,国内的信息咨询市场则很难健康发展,民间咨询公司总不免要受无源之水的困扰。在供求很不平衡的状态下,信息服务市场所需的正常价格机制和经营秩序也很难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政府手中的社会信息资源上网开放与市场化。 (4)受现行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驱使,许多政府信息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共享性较差。一是信息共享意识较落后,有些政府部门认为拥有信息越多,权力就越大,不愿把信息送上网共享。二是部分行业(部门)各自开发自己的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产品重复、不足与闲置并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能形成规模优

47、势和效益,在现有国内的3000多个数据库中,真正流通起来被利用的不足10。三是公用信息与保密信息的界限不明,信息价值无法确定。各省有关部门对于利用网络手段,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未形成通过网络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态势,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办法,网上可利用的政府信息资源较少。2.2.3 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的一些措施一、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能性 首先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是可能的,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用户加深了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并增强了对

48、信息的依赖性,强烈呼唤政府的信息供给和信息引导。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保证。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政府部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收集、组织、传递信息的能力,从技术支持上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3)我国在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储备。“七五”期间国家政府投资进行了国民经济信息、邮电通信管理、统计自动化等10多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在政府经济管理方面建设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现已发展为中国经济信息网络系统,1996年12月开通后,它不仅为政府机关服务,同时还为企业、团体提供服务。该系统在为宏观经济答理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信息引导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二、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统筹规划,整体协调 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因为计算机和网络等硬设施可以引进,但信息资源只能靠自己开发,又由于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信息资源拥有者、开发利用推动者和信息传播者,所以政府管理、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