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45072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华金玉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 气象风险预警;北京北京地处燕山、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构造活动剧烈,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北京市各级 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历来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资 金,开展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施了险村险户搬迁和工程治理,开 展了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工作。近年来,受地质环境条件、极端天气 影响,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威胁人口数量及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仍在不断 增加,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 防控形势和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北

2、京 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和防治现状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今后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思路进行探讨。1北京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地质灾害隐患北京市发育的突发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 面塌陷,缓变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为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和地裂缝。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隐患具有面广、点多、威胁大等特点。全市 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3019km2,占18%(北京市国土资源局,2022)。 截至2022年6月,全市查明突发地质灾害隐患5052处,主要分布在 西部、北部山区;按类型划分:崩塌2691处、滑坡57处、泥石流819 处、不稳定斜坡1388处、地面塌陷97处;按威胁对象划分:居民点 1984处、道路

3、2210处、景区324处、学校7处、矿山和水库20处、其他507处;1984处威胁村(居)民的隐患点威胁19219户、50722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22)o北京市缓变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东、南部平原区,年沉降量大于 50mm的面积达45km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2022);根据现有调 查,北京市平原区共发育隐伏断裂76条,包括黄庄一高丽营断裂、 顺义断裂、夏垫断裂、南口一孙河断裂等;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顺义、 昌平、怀柔等地区,其中顺义及周边最严重,主要发育顺义地裂缝、 高丽营地裂缝、宋庄地裂缝等(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2022)o地质灾害20222022年,全市共发生突发地质

4、灾害254起(北京市国土 资源局等,20222022)o按照空间分布,集中发生在房山区、延庆 区、门头沟区、密云区等西部、北部山区;按照发生时间,80%发生在 汛期;按灾害类型,以崩塌灾害为主;按照规模,以小型为主;按威胁 对象,以威胁道路为主,占比过半。2022年发生突发地质灾害104起,其中汛前1起,汛期101起,汛后2起;灾害类型为崩塌和滑坡,其中崩塌100起,滑坡4起;灾害 规模为中、小型,具体为中型1起,小型103起。绝大多数灾害都位 于道路沿线,共有88起,占全年灾害总数的84.6%。相对于20222022年,发生灾害的数量显著增多,发生时间更 加集中于汛期,发生在山区道路的起数显

5、著增多、占比明显提高,空 间分布仍然主要集中于北部和西部山区,规模仍然以小型为主。2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现状2022汛期,北京市累计降雨量近800nlm,全市共发生突发地质灾 害101起,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 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系统主动作为,有关区政府认真履行属地责任,气 象、应急、交通和文旅等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地 质灾害防治取得明IS成效,未造成人员伤亡。2.1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认真履行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委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北 京市地质灾害防汛分指挥部指挥,统筹组织、协调、指

6、导和监督工作。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积极履行职责,有效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汛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修订北京市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方案,和气象、应急、交通和文旅等部门密切协作,完善 部门联动机制,有关区、镇政府认真履行属地职责,各村(社区)地 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扎实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共同做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十三五”地质灾害 防治规划(2022)、“十三五”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02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B11/T8932022)、突 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DB11/T18962022)、地质灾害治理工 程

7、实施技术规范(DB11/T15242022)、北京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销 账技术指南(试行)(2022)等,基本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有标 准、有规范。2. 2调查评价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北京市已经基本实现较详细调查评价全覆盖。完成了全市 突发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 50000),完成了平原区5730km2地面沉 降、地裂缝1: 50000专项调查,完成了 811条泥石流隐患1: 10000 精细调查与评价;正在组织开展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 隐患1: 10000精细调查与评价和北京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2. 3群专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了市一区一乡镇一村一户5级地质灾害群测

8、群防工作体系,全市1163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全面监控直接威胁村民平安的隐患 点。2022年8月11日,房山区军红路K18+350m处发生山体崩塌灾 害,正是由于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安宏三及时巡查发现,果断拦截附 近车辆和人员,成功防止了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死群伤事件(赵忠海 等,2022)o在10个山区477处重点隐患点布设安装监测设备1887台(套),初步建成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南赞等,2022);重点沉 降区建成地面沉降立体化监测网络,并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现市区分级预警,2022年汛期,共发 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15期,其中:市级预警19期(蓝色14 期、

9、黄色5期),区级预警196期(蓝色138期、黄色54期、橙色4 期),预警期内发生地质灾害90起,占全年地质灾害总数的90%,发 挥了提示社会公众防灾避险的积极作用。3. 4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成效显现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力度和资金投入,各 项治理工程稳步实施,“十三五”期间,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83 个,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隐患476处,有效保护7385户、20033人 的生命财产平安,实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4000人搬迁避让,防灾减 灾效应逐渐显现。地下水位总体回升,地面沉降减缓。4. 5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高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专业支撑工作,组建北 京市地质灾害

10、应急技术调查队,“一对一”对接服务委、10个分局, 形成应急联动机制,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支撑作用明显。院 下属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对2022年主汛期山区道路沿线地质灾害进 行的专业分析,得到市领导肯定,并印发全市阅研。3面临的形势与挑战3.1党委、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22年10 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建 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和国家平安提供有力保障(新华社,2022)。2022年7月22日,蔡奇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学

11、习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出“宁可十防九空、不 可失防万一”。2022年7月27日,陈吉宁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 会议,专题研究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 警能力,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仅2022年汛期,市领导对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调度十屡次,并屡次作出批示、指示。落实上述要求,需要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科学、 客观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治理措施,切实提高 人民生命平安保障能力。3. 2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虽然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降低了灾害风险,但 受客观地质环

12、境条件限制,加之极端天气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我市 2022年发生地质灾害数量首次过百,到达104起,同比显著增加。 特别是崩塌灾害,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相当大局部灾害点都不在隐 患台账内,预警预报难度极大。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不容乐观。5. 3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地质灾害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形成机理复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调查评价工作程度仍显缺乏。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分准确度和精度仍不高,不能满足有关部门的需求; 尚有相当数量的地质灾害隐患没有查明,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不在台 账的比例较高;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精度不够,威胁区范围未 确定,尚不

13、能满足规划、专项治理、督察等工作需要。2)监测预警 精准度有较大提升空间。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发挥着一线“前哨”的 重要作用,多由村干部兼任,专业化水平偏低。受安装条件、信号传 输、监测条件等影响,地质灾害监测点网覆盖程度缺乏,仅不到十分 之一的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安装了监测设备。精准把握成灾规律、 精准实施预警预报亟需理论和方法创新,监测预警精准度有较大提升 空间。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统筹不够。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地质 灾害隐患点没有进行工程治理,存在一定平安隐患;且由于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分准确度和精度仍不高,只能以地质灾害隐患点管控为主, 地质灾害防治与专项治理、督察、用途管制等工作统筹不够

14、。4)应 急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仍可提升,管理、专 业人才储藏仍需加强,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 有待提升,应急监测技术装备集成研发程度有待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防灾能力不强。4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设想4.1健全北京市标准制度,提升保障能力印发“十四五”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完成“十四五” 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善 北京市地质灾害预警管理方法,完成突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规 范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等,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有规 划、有标准、有规范、有制度、有要求,提高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 的科学性和规范性。4. 2开展地质灾

15、害调查与评价,摸清风险底数继续开展隐患精细调查与评价。完成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 滑坡灾害隐患1: 10000精细调查与评价工作,对直接威胁人身平安 的人口聚集区、对重点地面沉降区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继续开展北京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 合风险普查,综合运用已有工作基础和成果资料,摸清全市地质灾害 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人口聚集区灾害抵御能力, 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对策建议。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基于地质灾害机理与地质条件,运用多 时序合成孔径雷达监测和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多平台激光雷达测 量技术,进行地质隐患早期识别、地面验证及风险评价,提升地质

16、灾 害风险管控能力。4. 3完善人防技防预警体系,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在市、区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风 险预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防范对象和重大建设工程的监测预警, 加密预警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具体到镇、村、 山区公路路段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便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节 约行政、社会本钱。提升群测群防St测预警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 盖,持续提升群测群防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配备 简易、标准化技术设备,提高群测群防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强化年 度专业培训,提高观测、识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健全完善 群测群防资金

17、保障机制和成功避险奖励机制。推进专业监测网络建设。完善山区地质灾害监测点位布设,对山 区道路重点弯道、坡道和险段的地质灾害隐患布设专业监测设备,完 善平原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推进分类分级监测,持续做好突发地质 灾害和地面沉降监测系统维护运行,提高专业监测覆盖面、精准度、 时效性,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供专业技术依据。4. 4推进综合治理,提高源头管控能力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依据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控大抓急, 统筹有序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对风险等级高,宜采取工程措施的地质 灾害隐患实施工程治理;对险情紧迫的中小型地质灾害采取排危除险 措施,减轻、消除威胁。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综合管控。在科学

18、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 上,对风险程度高的重点区域,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力度,合理布 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规范切坡建房工程活动,积极推进地质灾 害避险搬迁,降低地质灾害风险。6. 5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推动全民防灾优化地质灾害防治人才队伍。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 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力度,提高技术支撑保障能力。 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智库建设,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造就有一定影 响力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发挥专业技术队伍作用,遇到重大 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加强趋势分析研判,及时提供专业建议, 配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提高应急调查队伍技术装备

19、现代化 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基本到达国内领先水 平,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提升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早期识别、 成灾模式等方面的科学认识,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方法和预警模型研究,完善地质灾害相关理论(南赞等,2022)o增强地质灾害信息化服务水平。整合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优化 基础软、硬件设施,开发地质灾害现场监测信息采集APP,为技术人 员和群测群防员提供支持。优化“一个库一张图一平台”,提高不同 部门不同层级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动态、精细化监测管理手段,实现地 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防治的统一管理(孙小华等,2022)。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力度,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和公益活动,创作主 题科普产品,向公众普及逃生避险基本技能,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全民地质科学素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5结语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 开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科技支撑,推进地 质袋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减轻地 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保障首都地质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