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评估考试题85.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633991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评估考试题8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评估考试题8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评估考试题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评估考试题8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基因B是控制矮牵牛蓝色花色素合成的基因,其碱基序列已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从蓝色矮牵牛细胞获得基因B.连接基因B与质粒的酶为限制酶C.用普通玫瑰细胞作受体细胞D.培养过程需要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答案】 B2.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B.言语表达先于言语理解C.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平行发展D.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独立发展【答案】 A3. 【问题】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

2、不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主张。A.朱熹B.墨子C.荀子D.孔子【答案】 D4. 【问题】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外银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答案】 A5. 【问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初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答案】 D6. 【问题】 ()适用于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概念、原理、公式等。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讨论法【答案】 B7. 【问题】 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A.知识B.领会C.应

3、用D.分析【答案】 C8. 【问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B.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吸收CO2放出O2D.生命的基本特征【答案】 D9. 【问题】 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 C10. 【问题】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组【答案】 B11. 【问题】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

4、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答案】 D12. 【问题】 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答案】 B13. 【问题】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5、【答案】 D14. 【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形式有哪些 ()。A.B.C.D.【答案】 A15. 【问题】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 B16. 【问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

6、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C17. 【问题】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C.范例教学的理论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答案】 B18. 【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形式有哪些 ()。A.B.C.D.【答案】 A19. 【问题】 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A.活动B.细节C.经验D.形式【答案】 B20. 【问题】 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虽然SARS已经过去多年,仍不清楚其最终源头。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没有生命特征B.

7、没有蛋白质C.没有遗传物质D.没有细胞结构【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答案】 AD2. 【问题】 小学德育的特点有()。A.基础性B.生活性C.开放性D.活动性E.游戏性【答案】 ABCD3. 【问题】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体现这一核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E.保护儿童原则【答案】 ABCD4. 【问题】

8、 教师进行说服教育时.只提出正面材料的情况有( )。A.对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B.对理解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C.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D.学生原本就有相反的观点时E,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时【答案】 AC5. 【问题】 品德的构成部分是( )。A.道德意识B.道德动机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E.道德行为方式【答案】 ACD6. 【问题】 下列文化中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范畴的有()A.环境文化B.课程文化C.设施文化D.制度文化E.组织文化【答案】 AC7. 【问题】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A.主导动机B.从属动机C.内在动机D.意识动机E.外在动机【答案】 C8. 【问题】 当教师进行说服

9、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 。A.低年级学生B.高年级学生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答案】 AC9. 【问题】 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把握的步骤有哪些?()A.评价概念是否合适B.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C.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D.评价方法是否合适E.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 ABC10. 【问题】 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数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ABC11. 【问题】 通过语言交流而进行教学的方法有( )A.谈话法B.讨论法C.演示法D.讲授法E

10、.读书指导法【答案】 ABD12. 【问题】 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创新人才需要综合素质作为基础,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等方面。A.知识B.能力C.非智力因素D.态度【答案】 ABCD13. 【问题】 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A.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答案】 BD14. 【问题】 下列属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有( )A.课外美术小组B.篮球队C.学习小组D.少先队E.课外读书小组【答案】 AB15. 【问题】 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D.家庭气

11、氛比较民主【答案】 ABCD16. 【问题】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地方的教育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答案】 ACD17. 【问题】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A.有效的说服B.榜样示范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答案】 ABCD18. 【问题】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高尔登B.华生C.霍尔D.吴伟士E.施太伦【答案】 AC19. 【问题】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D.虚拟评价模式【答案】 ABC

12、20. 【问题】 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 )。A.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答案】 A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辍学去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女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问题:(1)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3分)(2)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4分

13、)(3)违法主体是谁?(3分)(4)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4分)【答案】(1)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第二十八条等规定。(3)李某及个体户。(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

14、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2. (2020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蹲踞式跳远动作方法: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是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助跑动作自然、轻松,逐渐加速,最后几步速度最快,最后一步步幅稍小。踏跳时以脚跟先着地并快速过渡到全脚掌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和两臂快速向前上方摆起,并在达到水平位置时制动,眼看前上方;身体蹬离地面后成“腾空步”,腾至最高点时,起跳腿屈膝收起与摆动腿靠拢,成蹲踞姿势;落地时,两小腿向前伸出,同时两臂后摆,以脚跟接触沙面后,立即屈

15、膝缓冲,向前走出沙坑。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体育)简要说明“蹲踞式跳远”的教学重点、难点。(2)(体育)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体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答案】(1)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难点是:助跑快而步点准确、板前不减速地起跳和腾空后的蹲踞动作。(2)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讲解并示范,学生能够知道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等基本概念,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动作。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解动作讲解,学生能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动作技术,发展身体灵敏、协调的素质,提高腿部力量及弹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

16、积极认真地进行各种练习,学生能够培养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优秀品质。(3)导入环节师:引导学生玩多种跳跃游戏,如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模仿动物跳等游戏。然后通过生动形象地语言创设情境。“同学们,当我们面前有障碍物时,比如草丛或者小水沟,我们会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讨论)没错,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跨过去,要想顺利的跨过去,我们就有必要加强我们的跳跃能力,今天咱们要学的技术动作,就是跳远的一种常见的跳跃形式,蹲踞式跳远。“设计理由游戏开场地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达到活动准备的效果,为学习蹲踞式跳远做好铺垫;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本节课的课题。3. 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计算机

17、病毒及其防治是X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一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q-的一小节,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这节作为重点讲授课。下列文字截取自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一、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和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二、计算机病毒特点寄生性,可以寄生在正常程序中,可以跟随正常程序一起运行但是病毒在运行之前不易被发现。传染性可以通过种种途径传播。潜伏性。计算机病毒的作者可以让病毒在某一时间自动运行。(统一的。在某一时间大规模的爆发)隐蔽性不易被发现。破坏性,可以破坏

18、电脑,造成电脑运行速度变慢、死机、蓝屏等问题。可触发性。病毒可以在条件成熟时运行,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病毒的隐蔽性和破坏性。材料二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也没有很确切的认识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假设你是当地高一的信息技术教师。该校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且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根据定义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能够识别部分流行病毒(例如蠕虫病毒、木马等),并能提出相应的锯决方案。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信息安

19、全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道德的思想。(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比如用讲授法讲解什么是病毒。讨论法:所谓小组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通过互相讨论、辩论对问题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个人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本教学设计中学生分组讨论病毒的特征。创设情境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提升。分层教学法:强调适应学生的

20、个别差异,着眼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把学生分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进行递进的教学。(3)(4)板书设计计算机病毒4. 针对“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课完成下列问答题。写出教学重点;(6分)设计新知识(性质均分)的导入和探索过程;(16分)设计一个运用分数基本性质的问题,并给出解答。(8分)【答案】(1)教学重点:分式基本性质及探究过程,以及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2)导入环节:回顾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我们知道分数的分母也不能为0,那分式还有其他类似分数的性质吗?引出课题5. 某幼儿园大班

21、学生张华,由于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幼儿园上课时脖子没有洗干净,在上课时,老师发现了张华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的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老师的这种做法给张华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老师的课时,张华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感到抬不起头。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老师教的内容学的很差。结果考试时张华不及格,老师狠狠的批评他,张华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向幼儿园要求调换班级,幼儿园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同意了,后来,张华在

22、老师教的内容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问题:结合案例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分析教师在保育实践中应怎样对待幼儿?【答案】(1)“育人为本”的幼儿观,要求教师在保育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2)“育人为本”的幼儿观要求教师在保育实践中应当把幼儿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幼儿。保护幼儿安全,关心幼儿健康,维护幼儿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3)这位老师的行为违反了“育人为本”的幼儿观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幼儿。保护幼儿安全,关心幼儿健康,维护幼儿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缺乏应有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加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