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免疫调节.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37349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讲 免疫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25讲 免疫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5讲 免疫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讲 免疫调节.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自主梳理第25讲免疫调节内容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内容要求1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 作用2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 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3 .活动: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 探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4 .活动:讨论器官移植中干细胞移植 的价值科学 思维比拟特异性免疫与非特 异性免疫的区别,构建体 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模型, 培养模型分析能力和建 模的思维习惯生命 观念通过免疫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和 功能观相统一的观念近三 年考 情2020,全国卷n(l、2)、2020全国卷111(4)、2019,全国卷HI(30)科学 探究通过

2、“免疫功能的实验 探究”实验,提高实验设 计能力社会 责任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注 艾滋病病人,形成健康生 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预习教材夯基础1.免疫系统的组成餐治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出人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 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症丫细胞), -T细胞:迁移到幽中成熟二淋巴细胞卜:、L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旭海子号依中的反血阡州胞疫性质免活物疫性质免活物山强细胞或要他鲤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并昨同由免皮绅胞产生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海等可由唾液腺、汨,“-A由丁痈, 腺竽那克疫绅胞月包产生产生三看抗原的分布

3、或种类存在于内环度中的扰 原,如蛀袤,引斐的美 林冠兔及存在于内环度中的扰 原,如蛀袤,引斐的美 林冠兔及细胞内哥生菌(如麻风科函和 结核叶苗)、痢彖i身时痛、 移植毙官引发的美细胞兔及3.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和功能命题规律探究来源功能溶菌酶唾液与泪液中(腺体细胞)第一道防线,杀菌体液中(组织细胞)第二道防线,杀菌抗体浆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淋巴因子T细胞、效应T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感悟高考找规律考向1结合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考查分析 判断能力1.(2020全国卷III, 4)以下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表达,合理的是()A.假设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

4、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外表假设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答案D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侵入人体可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 故即使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A错误;大多数病原体经 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可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能激发人体发 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一般也会使人产生抗体,B 错误,D正确;病原体外表假设不存在蛋白质分子,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错误。2.(2020北京等级模考,11)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激活血清中的C蛋白,从

5、 而形成C蛋白复合物。C蛋白复合物可在被抗体结合的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 孔道,使细胞发生破裂。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中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将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绵羊红细胞、C蛋白混合后,观察绵 羊红细胞裂解的相对量,用以评估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功能。对此实验原理及结 论的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绵羊红细胞膜上有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B.小鼠体内浆细胞的产生过程中有T细胞参与C.C蛋白复合物参与了绵羊红细胞的裂解过程 D.裂解的绵羊红细胞数量与抗体的数量成反比 答案D解析据题干信息,“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中产生能分泌特异性 抗体的浆细胞”,可推测绵羊红细胞膜上有

6、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A正确;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被抗原刺 激的B细胞,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B正确;据题 干信息可知,C蛋白复合物能在被相应抗体结合的绵羊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 孔道,从而导致绵羊红细胞破裂,C正确;抗体的数量越多,抗体与相应抗原结 合形成的复合物越多,从而形成的C蛋白复合物越多,那么绵羊红细胞裂解的数量 越多,D错误。3.(2021 河南顶级名校联考)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 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以下关于它们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抗体浓度变化b为患病程度二次免疫反

7、响 图甲初次 再次c感染 感染/ a初次免疫反0时间图乙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B.图甲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全部失去,那么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响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答案D解析图甲免疫过程中有抗体产生,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细胞为T细胞,能识别抗原,而细胞为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细胞为T细 胞,T细胞缺陷后会导致大局部体液免疫功能丧失,C错误;与初次免疫相比, 二次免疫的特点为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主要与B细胞增殖分化的记忆 细胞有关,D正确。4.(2021东北四市联合体模拟)如图是特异性免疫发生的

8、局部过程,其中A、B、C、D、E表示不同类型细胞,D、E表示不同类型细胞,甲、乙表示不同的物质。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细胞B的作用是 (2)物质甲和物质乙在该过程中发挥某种活性,它们分别是,其中 物质乙的作用是促进细胞(A、B、C、D、E)的增殖分化。(3)细胞D的名称是 o4) I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成为靶细胞被攻击,由此可推断该病的产 生与细胞(A、B、C、D、E)的活动有关。答案(1)摄取、处理、呈递抗原(2)细胞A抗原成分和淋巴因子C、D (3)B 淋巴细胞(4)E解析(1)细胞B为吞噬细胞,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 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9、2)物质甲由细胞B(吞噬细胞)呈递给细胞 C(T细胞),那么物质甲为细胞A抗原成分。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的免疫活性物质为淋巴因子,图中细胞C为T淋巴细胞, 细胞D为B淋巴细胞,可在物质乙的作用下增殖分化。细胞E为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不能增殖分化。(3)细胞D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发 挥体液免疫的作用,所以细胞D为B淋巴细胞。(4)可攻击靶细胞的是效应T细 胞,I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成为靶细胞被攻击,由此可推断该病的 产生与细胞E(效应T细胞)的活动有关。题后反思 解读二次免疫过程(1)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其

10、原因是抗原进入人体后, 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 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2)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 这时抗体的产生不仅较第一次速度快、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某些预防接 种应进行两次或屡次,这样可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更多的记忆细胞。考向2与免疫有关的实睑探究.(2021成都七中诊断)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 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 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

11、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解析 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有 T细胞,甲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 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 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 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正确。6.(2019全国卷IH, 30

12、)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 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假设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 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以下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 o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 淀,产生这种现象

13、的原因是 o(4)假设小鼠发生过敏反响,过敏反响的特点一般有 (答出2点即可)。答案(1)抗体(2)A、D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抗原与抗体特 异性结合(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解析(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反响,抗体是这个 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2)再次注射抗原后,由于A组两次均注射抗原甲, D组两次均注射抗原乙,故A、D组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 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 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由于再次免疫应答反响强烈,血清中抗体产生速

14、度快且浓度高,向血清中加入抗 原甲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4)过敏反响的特点有:发作迅速、 反响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 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题后反思 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3)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

15、系:切除小鼠的胸腺,细胞免疫全部丧失,同时由 于失去了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从而使体液免疫能力也大大降低。考点三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考点.自主梳理预习教材夯基础_ 一、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病(1)病因:防卫功能过强。(2)病理:免疫系统异常敏感,“敌我不分”地将包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引起的。(3)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 .过敏反响属于体液免疫 病因:防卫功能过强。再次刺激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 管壁通透性增强、 腺体分泌增加回返病理: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机理如下:与沈原洵机体何区T?刺激;汪崛(、;提示 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

16、异性。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但过敏 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尘土等。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过敏原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是有害的,但对于无过敏 体质的人来说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如牛奶。特点:发作迅速,反响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 .免疫缺陷病病因:防卫功能过弱。米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2)类型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HIV入侵T细胞导致的艾滋病 (3)艾滋病 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AIDS)::具体解释:叟堂率瀚,拾及苗研制用来困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屈于RNA病毒*-*X-

17、*w*-*w*遢毒存在部国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 延用机理)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大 局部的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那么乘虚而入(g磁一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暴露在空气勺短片间内就金失治下言命往往是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巴V 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而死亡提醒 关于艾滋病的3个误区(1)艾滋病病原体(HIV)是逆转录病毒,需要的逆转录酶最初不是宿主细胞提供的, 病毒本身就含有逆转录酶。HIV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 HIV是一个囊膜病毒, 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使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

18、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 入细胞。感染了 HIV不能立即被检测出和发病:感染了 HIV后有一段空窗期,这个时 候病毒还没有引起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供检测,会出现假阴性反响。艾滋病有较 长的潜伏期,可能感染后多年才会发病。二、免疫学应用免疫预防在免疫反响中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 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学应用免疫检测 人工标汜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 位置免疫治疗 人体患病时,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 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量宜州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 成活率使丁州胞的增殖攵旭,从即使兔及后先做时处于无应着或居应冬状小提醒 疫苗与“抗原”的关系及疫苗的功能(1)

19、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 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的自动免疫制剂。(2)疫苗保存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起抗原作用,进入体内主要是 诱导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存留时间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免疫作 用,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保存了对相应抗原的长期免疫能力。易错辨析(1)青霉素过敏反响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X)(2)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V)(3)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X)(4)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V)(5)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

2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J)深挖教材.接种疫苗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疫苗只对技 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必修P38 “旁栏思考”.在进行器官移植时,为提高成活率可运用免疫抑制剂, 胞减少,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应控制适当的用量。必修P40 “讨论”命题,规律探究感悟高考找规律.考向1结合免疫失调症的实例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 .(2020全国卷n, 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 引起自身免疫病。以下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答案B解析艾滋病又叫获

21、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 起的传染病,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响过度,“敌 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正确;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响,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错误。2 .(2020海南省高考模拟,15)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并产生局部急性炎 症反响。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这种局部急性炎症属于自身免疫病B.局部急性炎症反响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将病菌分解D.局部急性炎症反响有

22、利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答案D解析 局部急性炎症反响是免疫细胞杀灭病原体引发的,不属于自身免疫病,A 错误;局部急性炎症反响发生时,人体的三道防线都参与了反响,B错误;溶酶 体内的多种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题后反思.判断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的方法免疫功能异常免疫错误免疫缺陷免疫过强将“非病原体” 作为“抗原”错将“正常组织” 作为免疫对象过敏原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吸附在皮肤、呼吸道、 消化道黏膜、血液中 某些细胞的外表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 从而引发过敏反响*抗原机体第一次或再 次接触抗原血清、组织液、外 分泌液使抗原沉淀或形成 细胞集团免疫功能先天 或后天缺乏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过敏反

23、响1 .过敏反响和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过敏反响是异常的体液免疫考向2结合免疫学的应用及相关实验探究,考查科学探究能力.(2020浙江7月选考,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以下叙 述错误的选项是()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答案A解析接种某种疫苗引发的特异性免疫只针对这种特定的病原体,并不会对各种 流感病毒都产生免疫能力,A错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机体可以产生针对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24、,B正确;接种疫苗后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 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保存较长时间,故接种疫苗比注射血清(被动免疫)可使 机体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C正确;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 清中存在抗体,因此其血清可以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4.(2021重庆市调研)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治疗由新型冠状病毒引 起的肺炎患者的前提是对病因快速准确诊断。(1)检测人体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通常有检测病原体本身和检测人体免疫应答产 生的 两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o(2)检测病原体本身既可以检测病原体的,也可检测病原体的 o假设人体体液中检测到了以上(填“三种”“两种

25、”或“任何一种”),就 说明人体已经被感染。对免疫功能较弱的病人,可能因 产生量较小,易出现假阴性,假设感染初期抗原含量很低,同样不易检测到。(3)目前常用 方法检测病原体的 o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试剂盒采用 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即将待测RNA样本进行得到DNA(或cDNA),再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同时通过荧光探针 实时检测扩增产物,可以做到病毒的快速定性检测。答案(1)抗体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2)抗原核酸任何一种抗体(3)分子杂交(或DNA分子杂交)核酸序列逆转录逆转录助学巧记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52)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01三)一有识别功能,但没有

26、特异性的细胞是吞噬细胞2 .免疫的种类无特异性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 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无特异性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 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IJV生来就有,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一 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V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 获得.针对某一类特 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防御作用有特异性,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 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 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醒(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假设在唾液、泪液中杀菌那么为第一道防 线,假设在血浆中杀菌那么为第二道防线。(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外表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

27、场所中发生的免疫都属于 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于特异性免疫。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亦诉F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线的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第三色要畛防止疾病发生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I疫和细胞免疫)-监控人体内异蜜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画函雁一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损伤及癌变的细胞易错辨析(1)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J)(2)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义)(3)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 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X)(4)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

28、疫(X)解析(1)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对病原体特异性成分抗原、核酸或抗原刺激下机 体产生的抗体进行检测,以确定个体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2)检测出三种可检 测成分中的任何一种,均可说明待检测个体已被相应病原体感染。抗体检测可能 因机体免疫能力过弱,而出现假阴性;在病原体感染的初期,也可能因病原体数 量太少,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3)病毒核酸检测采用了分子杂交(或DNA分子杂 交)的方法,该方法的准确度较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采用了荧光标记技术 对病毒RNA逆转录并扩增的DNA(或cDNA)进行定性检测。检测过程中涉及了 逆转录、PCR扩增等过程。题后反思.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时间机制注射

29、物质壑且 病原体感染前防患于未然病原体感染后,及时消灭病原体 曳生经处理的抗原一疫苗迨立抗体、淋巴因子、血清等皿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响,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迨止直接注入免疫活性物质,辅助消灭病原体1 .探究胸腺免疫功能的方法归纳重温真题经典再现重温真题经典再现.经典重组判断正误(1)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2018全国卷n, 1A)()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2018全国卷n, 2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017全国卷H,2D)()(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全国卷H, 4B)()提示(1) V(2)X摄入方式

30、是胞吞。X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且两者 的增殖过程也不同。(4)J.(2019海南卷,13)以下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表达,错误 的是()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答案D解析免疫系统可及时的监控和清除体内癌变、衰老的细胞,A正确;在神经调 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 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等,C正确;甲状腺激

31、素 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 神经系统的发育,患呆小症,D错误。1 .(2015全国卷II, 5)以下与病原体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病症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D解析抗体只能在体液中与抗原结合,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病原体,A错误;抗 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 胞的黏附,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而溶菌酶通过将细菌的化学成分水解,将

32、其 杀灭,B错误;Rous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 诱发人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C错误;人感染HIV后发病程度与该病毒浓度 呈正相关,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D正确。4.(2020山东等级考,20)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 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 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一脾神经通路。该 脑一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 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Na+通道光敏蛋口下丘脑.脾神一去甲肾.2激沌徐CRH神经元经元上腺素而 施困1

33、(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 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 T细胞膜上有 o(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分泌 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 (4)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一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 实验验证破坏脑一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 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假设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 仪器等。实验设计思路:o预期实验结果:o答案(1)突触去甲肾上腺素受体(2)淋巴因子(或

34、细胞因子)浆细胞和记忆细 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3)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 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假设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 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 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 实验组 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解析(1)一般情况下,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神经元的轴突末 梢经过屡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 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兴奋在相邻神 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突触

35、。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是由于T细胞膜上有相 应的特异性受体。(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 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光敏蛋白 是一类在生命体内能够应答光信号而产生生理学反响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外 离子流动及细胞信号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钠离子通道是膜上存在的允许 Na+顺其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的通道。据图2分析可知,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 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4)根据单一变量原那么和对 照性原那么,确定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的脾神经被切断,对照组不做处理, 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相同剂量的

36、N抗原,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两 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即验证破坏脑一脾神经通路可 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脾神经被切断的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 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5分钟) 逵型练= 领定生命观念练基础.(2021湘东六校联考)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B.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人体内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D.人体在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后会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D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吞噬细胞能

37、 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B错误;效应T细胞可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 并与之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原体释放出来,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 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灭,C错误;由于机体内有记忆细胞的存在,所以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 正确。1 .(2020昆明市“三诊一模”)疫苗通常用灭活和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后机体 可产生免疫反响,到达预防疾病的目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接种疫苗可激发人体免疫反响来抵抗各种疾病B.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一直起防卫作用C.灭活和减毒的病原体保存了其抗原特性,一般不会致病D.接种疫苗后同种病

38、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浆细胞只来自记忆细胞的分化 答案C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特定的抗原,能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响,并不能激发 人体免疫反响来抵抗各种疾病,A错误;接种疫苗后,机体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 存在一段时间(不会一直起防卫作用),记忆细胞存在的时间比拟长,B错误;病 原体灭活或减毒后仍有抗原特性,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响,一般不会导致机体患 病,C正确;二次免疫时,浆细胞可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D错误。3.(2021 河北保定市调研)人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HPV疫苗已获批在我国上市,半年内进行3次注射,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以下 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H

39、PV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筛查宫颈癌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来辅助诊断C.已接种HPV疫苗的人仍有可能患宫颈癌,也要定期进行筛查D.第2、3次注射疫苗时机体内的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D解析 HPV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正确;与正常细 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筛查宫颈癌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 胞的形态结构来辅助诊断,B正确;已接种HPV疫苗的人仍有可能患宫颈癌,也 需要定期进行筛查,C正确;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第2、3次注射疫苗时,记 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D错误。4.

40、(2021许昌市调研)图示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以下有关表达正 确的是()(作用)、(作用)、f(作用) (施 疫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B.、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HIV主要侵染细胞b,对、均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答案C解析 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f是浆细胞,没有 识别能力。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b、c、d、e、g, A错误;、两种免 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错误;HIV主要侵染细胞b(T细胞),对人体 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破坏作用,C正确;细胞e-细胞d-的过程发生

41、在 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D错误。5 .(2021 湖北省十校联考)如图表示人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SARS - CoV2, 一种 单链RNA病毒)攻击后发生的局部免疫反响,字母AG表示细胞或物质,以下 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C能阻止SARS-CoV-2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B.A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不同的作用C.细胞G能识别SARS-CoV-2并分泌与SARS-CoV-2特异性结合的抗体D.不断变异的SARS-CoV-2会让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能起作用答案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物质C是细胞B分泌的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 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

42、能阻止SARSCoV2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 黏附,A错误;A是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但作用不同,B正确;G是浆细胞,不能识别病原体,C错误;人体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会不断对各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对容易变异的SARS-CoV-2也不例外,D错误。6 .(2021 河南省阶段考)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诱导机体产生特定的效应T细胞裂 解供体细胞,引起免疫排斥反响。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 免疫排斥反响。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B.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C.器官移植中的

43、免疫排斥反响表达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答案C解析抗原具有异物性,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 生细胞免疫,A正确;由题干可知,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 反响,说明细菌感染后免疫功能降低,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在非特异性免 疫中可以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处理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另外可以吞 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从而将抗原消灭掉,B正确;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响 表达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错误;注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D正确。7.(2021 西安高新一中调

44、研)如图为过敏反响发生过程示意图(局部)。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过敏原记忆B细胞B细胞细胞过敏原组织胺抗体肥大细胞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响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响病症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 正确;图示说明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已经免 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能发生过敏反响,C错误;图中的肥大细胞接触 过敏原产生组织胺引发过敏反响,所以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响病症, D正确。8

45、.(2021河南九师联盟)以下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请回答:(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机制是。(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 o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属于 调节。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病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3)雌性激素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假设它的含量异常和功能失调可以导致 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以下图表示雌性激素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和加重重症肌无力 病症的生理过程。细胞Y能分化为细胞Z与Y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有关。Y细胞膜外表具有 的受体,细胞Y识别的信号分子有(要求回答出两种)。当细胞Z产生的Ach受体抗体破坏Ach受体,肌肉就因难以兴奋而无

46、法收缩, 导致肌无力。正常人Ach酯酶缺失会导致 o雌性激素雌性激素X(内含Ach)肌细胞膜Ach酯酶Ach受体抗体+Ach受体答案(1)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反射弧负反响艾滋(或AIDS)(3)淋巴因子雌性激素和淋巴因子肌肉持续收缩解析(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2)神经调节的 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最终使甲状腺功能 减弱,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负反响调节。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因感染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

47、能。(3)据图分析,雌性激素和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促进细胞 Y分化产生细胞Z。但由于雌性激素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直接进入细胞内,细胞膜 对其无阻碍作用,所以雌性激素的受体是在细胞内,而不是在细胞外表,淋巴因 子的受体在细胞膜的外表。假设正常人Ach酯酶缺失,神经递质会持续使突触后 膜兴奋而引起肌肉持续收缩。暹叁练= 注重科学思维 提能力.(2020江西临川一中3月线上考试)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可由神经一 肌肉接点处入侵神经细胞,过程如下图。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发 病最有效的措施。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乙酰胆碱受体A.狂犬病病毒与乙酰胆碱(兴奋型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有利于兴奋的传递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局部病毒,此过程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C.人被狗咬伤后可注射狂犬疫苗,以刺激T细胞产生抗体,直接消灭病毒D.狂犬病病毒被胞吞进入突触小体并沿着轴突逆行,与兴奋传递方向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