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docx

上传人:you****now 文档编号:6337063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率市场场化下商商业银行行的新型型风险管管理模式式20044-111-8 11:36:00【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忽视银行的传统风险信用风险。只要银行继续经营存贷款业务,信用风险就会存在,不管这种风险是大是小,因此商业银行的明智之举是把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纳入风险管理系统。本文通过模型表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往往夹杂在一起共同影响银行经营,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为了验证两者的负相关性,本文用票面利率和持续期分别代表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引用中国数据和美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我们的结论。信用风险,自银行产生以来就一直

2、相伴而生,从来没有消失过;而利率风险,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金融自由化而逐渐产生的.时至今日,这两种风险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主要风险。由于信用风险出现较早,人们对它认识较深,许多大银行都有一套完备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所以信用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基本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相反利率风险虽然产生较晚,不过发展迅速,短短几十年内一跃成为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银行倒闭案,大多数源于利率风险。图1描述了两种风险产生发展的时间路径。图1 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发展路径(市场收益率为7%)一、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关系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借款人发生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而造

3、成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的不利变动引起的银行资产和负债市值下降的可能性。一般认为,两种风险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根源不同。信用风险主要源于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不能按时足额归还到期贷款利息和本金。利率风险则主要归因于市场价值法下未来现金流由于贴现因子的变化而造成的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净现值变化。2.性质不同。信用风险是一种非系统风险,银行之间由于客户信用等级不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也不一样。利率风险虽然对各个银行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都有差异,但它总体上是一种系统风险,无论银行资产负债构成和风险敞口如何,都会受到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3.作用对象不同。信用风险的影响具有非

4、对称性,在各种金融产品中,只有当银行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交易对方负有潜在义务时,才会面临信用风险暴露。这些产品包括资产类业务、衍生工具中的互换和期权等。利率风险则对银行表内所有业务都会造成风险暴露,甚至某些表外业务。尽管某些产品组合使得利率风险降为零,这只是风险的相互抵消,并不能说明组合中各单一产品的风险消失。4.后果程度不同。信用风险一旦发生,很可能导致该项债权完全损失。利率风险则不同,除了极端情况外,利率总是围绕均值波动,长期趋势服从均值回复过程,因此利率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是局部的。就单项资产而言,信用风险比利率风险造成损失更为严重。5.风险控制不同。信用风险是道德风险(或者说人为风险),其

5、产生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有关,因此除了利用一些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外,银行还经常与借款人沟通交流,其控制方式是多样的;而利率风险是市场风险,利率水平的变动主要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银行对利率风险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各种定量的技术工具,当然对隐含期权风险的管理仍然要采用一些非技术性手段,诸如了解借款人的收入水平、支出状况,存款人的储蓄动机、风险态度等等。正由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存在以上差别,长期以来银行都是将两者分开来单独进行研究、控制和管理的。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实践表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往往夹杂在一起共同影响银行经营。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欧洲、日本的银行已有一部

6、分开始对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行联合分析。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大多数银行已经意识到利率和资产质量之间强烈的相关性;利率衍生品产生的信用风险使人们着手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一些跨国银行已经开始进行基于期权的分析,以估计不同借款人的期望违约率。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开始尝试将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纳入同一体系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强斯(Chance,1990)研究了零息债券违约风险和存续期的关系。朗斯塔夫和舒瓦茨(Longstaff & Schwartz,1995)对风险固定利率债务和浮动利率债务的定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对司姆考、泰及玛和范德文特(Shimko,Tejimaand Van Dev

7、enter,1993)公式的修正。杰罗和特布尔(JarrowandTurbull,1995)在研究无风险和风险收益曲线的无风险随机运动基础上,推导出了风险债务衍生产品的分析表达式。这些学者的贡献在于,他们为银行风险的整体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大致的框架。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相关性的模型证明商业银行发放一笔贷款,类似于卖出一份看跌期权。如图2所示,贷款额为OF,借款人资产市值为OA。在还款日,如果借款人资产为OA2,则贷款将顺利归还;如果为OA1,则借款人会有违约倾向,银行将面临违约风险。可见从技术上说,任意的银行贷款都可通过期权公式模型化为具有固定到期日的零息债券。因此对银行贷款的信用

8、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讨论可以转化为对相应债券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分析。发放风险贷款类似于购买风险债券,发放无风险贷款类似于购买国债(无风险债券)。令i=无违约风险利率,y=违约风险债券的收益率,T=到期日,F=贷款额或债券的票面利率,A=借款人资产,则无违约风险单位债券的价格(服从随机过程)P(i,T)=e-iT,违约风险单位债券的价格P(y,T)=e-yT,假定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则风险债券的价格为B=Fe-yT,为了防止违约风险,银行可以同时买入一份对借款人资产的欧式看跌期权,执行价格为F,期权本身的价格为P(A,F,T)。如果ATF(AT为到期日资产价值),那么借款人违约,银行可从期权交易

9、中获得(F-AT)的补偿;如果ATF,那么借款人将归还借款,看跌期权不执行。不管哪种情况,银行都可以获得固定的支付F,因此一个包括风险债券和看跌期权的组合是没有违约风险的。记该组合的现值为R=FP(i,T),则有:B+P(A,F,T)=RB=R-P(A,F,T)(1)图2 银行贷款的期权性质可见,风险债券可通过买入无风险债券、卖出对借款人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复制。只要能以期权升水形式获得违约补偿,银行或者债券持有人是可以接受来自借款人资产的风险的。伽曼(Garman,1985)认为期权的持续期是衡量其利率敏感性的有效方法,为此要求出期权的价格。假设借款人资产和无风险债券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期权

10、价格可用莫顿期权定价公式表示:其中N()是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需要注意的是波动率2T与BlackScholes模型中的意义完全不同,莫顿公式中的2T为:2A是基础资产报酬的方差,2p(t)是无风险债券报酬的方差,是相关系数,整个中括号表示某种资产收益率的瞬时方差,这种资产表示为基础资产价格与期权执行价格和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比值。为了解决持续期问题,把伽曼方法引入莫顿模型。事实上,无风险债券的方差对决定期权的持续期具有决定作用,它意味着无风险利率的不确定性可导入持续期公式。将持续期看作利率变动的相对统计指标,在(1)式中,对利率i求偏微分得:两边同除以-B,即可求出风险债券B的持续期DB:由于

11、风险债券是无风险债券和期权的组合,所以DB又可写成无风险债券持续期D,和期权持续期Dp的加权平均:DB=WRDR+WpDp(6)其中WR=RB,Wp=1-(RB),DR= T,Dp=TR(1-N(d2)P(A,F,T)。在BS模型中,如果风险中性,则高斯过程N(d2)表示看涨期权执行的可能性,具体到本模型中则表示债券没有发生违约的概率。当存在违约风险时,债券的价格是不确定的,只能用期望值E(BT)=F-E(PT)代替,E(PT)为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的期望,可从(2)式两边同除以贴现因子P(i,T)得到:显然风险债券价格的期望值等于无违约风险和有违约风险两种情况下所获得支付的加权平均。因为当AT

12、F。把(12)式代入(10)式并求导得:同样可以得出结论: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负相关。除了上述基于莫顿模型的零息债券方法之外,朗斯塔夫和舒瓦茨(Longstaff & Schwartz,L-S,1995)通过研究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的性质,也开发了一种对风险债券进行定价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从两个方面对布莱克-考克斯模型(BlackCox,1976)进行了扩展:其一,同时考虑了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其二,放松了对债务偿还绝对优先权的严格限制,允许有某种偏离存在。传统理论认为信用利差只依赖于资产价值一个因素,这是比较片面的,实际上利率水平以及资产价值和利率的相关性对信用利差都有重大影响。为了说明问

13、题,LS模型收集了从1977年至1992年穆迪评级债券的月数据,这些债券分布于工业、公用事业和铁路三个行业。用30年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代替利率水平的变化Y,用标准普尔工业、公用事业和铁路股票指数收益率代替基础资产收益率I,同时令S表示信用利差的变化额,可建立如下二元回归模型:S=a+bY+cI+(14)回归统计结果显示,所有的b都是负的,除了公用事业Aaa级债券外,其他的估计结果都是显著的。信用利差与利率水平的负相关性使得公司债券的持续期比具有相同到期日的国债持续期短(贴现发行的国债的持续期等于到期日),原因在于无风险利率的上升被信用利差的减少部分抵消,从而风险债券的价格变化小于无风险债券。由此

14、可从两个角度得出相同的结论。第一,dSdY=b0,即利率水平与信用利差负相关,利率变动幅度越大,信用利差变化越小;第二,风险债券的持续期短于无风险债券,利率变动相同幅度,风险债券的价格变化小于无风险债券。因此,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负向相关。图4 票面利率与持续期三、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为了验证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关系,我们将分别引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债券数据来进行分析,证明过程采用持续期方法。因为上述基于莫顿模型的零息债券方法已经证明了债券持续期与违约概率成反比,而持续期可作为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持续期越长,相同的利率变动引起债券(或其他资产)价值的变化越大,利率风险越大;反之持

15、续期越长,利率风险越小。债券的违约概率可用信用等级(或者风险溢价)来表示,信用评级越高(风险溢价越小),违约概率越小,信用风险越小;信用评级越低(风险溢价越大),信用风险越大。事实上持续期本身也能说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存在负相关性。在影响债券持续期的因素中,有一项是票面利率,它与持续期的长短存在负向关系,也就是说票面利率越高,持续期越短。而风险债券的票面利率可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国债利率)和风险溢价之和,通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是比较固定的,因此票面利率的高低可转化为风险溢价的大小,票面利率越高,风险溢价越大。这样,持续期与风险溢价之间通过票面利率的传递也具有了此消彼长的关系。表1计算了30年期债

16、券在不同的票面利率情况下其持续期的变化。票面利率与持续期的关系见图4。可以看出,随着票面利率的增加,持续期以一个递减的速率减少。表1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持续期与票面利率的关系(市场收益率为7%)票面利率持续期(年)票面利率持续期(年)030.0010%12.231%20.0011%12.082%17.0312%11.953%15.3813%11.854%14.4014%11.755%13.7415%11.676%13.2616%11.607%12.9117%11.538%12.6318%11.479%12.4119%11.42资料来源:Douglas,Livingston G.,“Bond

17、Risk Analysis-A Guide to Duration andConvexity”,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1990.P25.美国债券市场非常发达,除了规模巨大的国债外,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数额也比较可观,市场上既有信誉高的3A级债券,也有评级较低的B级债券,甚至还有C级以下的垃圾债券,债券类型的多样化为研究不同等级债券的持续期提供了方便。阿尔特曼(Altman,1997)曾经对1985年到1996年期间美国不同级别的债券持续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时间段内,信用等级高的债券比信用等级低的债券的持续期更长(见表2)。表2 信用风险

18、与利率风险:美国债券市场年份持续期(标准差)AAAAAABBBBBBCCC19855.91(0.20)6.11(0.17)6.18(0.15)5.75(0.14)6.35(0.18)5.87(0.19)5.41(0.11)19866.66(0.15)6.85(0.19)6.70(0.13)6.19(0.09)6.51(0.09)5.32(0.22)5.44(0.26)19876.30(0.36)6.54(0.33)6.67(0.25)6.27(0.18)6.30(0.23)5.34(0.21)5.28(0.13)19885.84(0.19)6.21(0.13)6.27(0.17)6.17(0.

19、09)6.16(0.08)5.40(0.09)5.02(0.12)19896.15(0.15)6.01(0.08)6.13(0.10)6.16(0.09)5.48(0.13)4.90(0.10)4.21(0.30)19905.56(0.42)5.99(0.10)6.03(0.14)5.95(0.14)5.32(0.13)4.41(0.18)3.39(0.34)19914.88(0.19)6.64(0.22)5.86(0.06)5.92(0.10)4.40(0.39)4.60(0.34)3.71(0.14)19924.46(0.05)6.85(0.10)6.04(0.07)6.34(0.15)4

20、.47(0.17)3.94(0.28)2.76(0.34)19934.50(0.06)6.85(0.11)6.45(0.23)6.67(0.13)4.86(0.27)4.23(0.22)2.94(0.46)19944.29(0.16)6.62(0.23)6.25(0.29)6.44(0.20)5.37(0.12)4.94(0.18)4.62(0.37)19954.46(0.19)6.57(0.17)6.12(0.15)6.37(0.14)5.37(0.09)4.75(0.10)4.42(0.09)19964.75(0.10)6.51(0.25)6.20(0.11)6.43(0.16)5.28(

21、0.06)4.55(0.08)4.48(0.17)19851996平均5.32(0.84)6.48(0.36)6.24(0.29)6.22(0.28)5.49(0.71)4.86(0.57)4.30(0.94)资料来源:Salomon Brothers公司,Edward I. Altman教授,纽约大学所罗门研究中心。转引自:约翰B考埃特等著,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P316-317。相比之下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虽然国债发行量逐年增加,但是国债期限结构不对称,中期债券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短期和长期国债几乎没有;对于企业债,由于对发行主体的限制较多,所以发

22、行量和交易量都很少,凡是能上市的企业债都被评为AAA级,这使得我国债券之间的持续期差异不大,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关系也不是特别明显。表3给出了2003年12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部分债券的持续期。该表显示,对于相同期限的国债和企业债,由于企业债信用等级不如国债高,所以其持续期低于后者。尽管这种差异不是很大,但是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这种负向关系仍然可以体现出来.表3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名称年收益率(%)票面利率(5%)期限(年)持续期(年)02国债(14)2.872.6554.974199宝钢债3.214.0054.961898中铁(2)3.163.8054.963

23、602中移(5)3.823.5054.966121国债(3)2.953.2776.968402国债(10)3.442.3976.976402国债(15)3.332.9376.971403国债(1)3.382.6676.973903国债(7)3.392.6676.973903国债(11)3.473.5076.966298中信(7)3.455.4876.949002武钢(7)4.254.0276.961399国债(5)2.913.2887.968498石油债3.834.5087.957298三峡(8)3.686.2087.942999国债(8)3.383.30109.968021国债(10)3.5

24、22.95109.971221国债(12)3.583.05109.970302国债(3)3.632.54109.975003国债(8)3.733.02109.970502渝城投4.674.32109.958502金茂债4.834.22109.958303苏园建4.804.30109.958398中铁(3)4.254.50109.957002国债(13)3.222.601514.974501三峡债4.845.211514.950602中移(15)5.044.501514.956702苏交通5.004.511514.956703沪轨道4.944.511514.956721国债(7)3.924.26

25、2019.959303国债(3)3.983.402019.966902三峡债5.114.762019.9544资料来源:根据上海证券报每日债市行情数据统计得出。除了持续期方法外,还可通过计算不同债券收益率的波动性来验证这一结论。笔者对2000年2002年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天)和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7天)的波动性(用标准差表示)进行了比较(见表4),发现这段时期拆借利率的波动率为0.1733,而回购利率的波动率为0.1822。由于回购市场(抵押拆借)的信用风险低于拆借市场(信用拆借),因此该结果表明:信用风险低的,利率风险相对较高;反之则反是。不过这种方法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值得商榷。为了

26、进一步说明问题,笔者同时对2003年1月22日2003年12月19日期间02国债(13)和02中移(15)两种债券年收益率的日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前者收益率的标准差小于后者。之所以出现这种偏差,有下面两个原因:其一,由于受到发行和交易规模的限制,企业债在我国仍属稀缺资源,市场需求量较大,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当然要大些;其二,在我国,新上市的证券往往交投活跃,价格起伏也较大,而02中移(15)正是于2003年1月22日上市。因此笔者认为,在说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相关性时,把持续期作为利率风险指标更合适些。表4 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7天) %2000年20012002年CHI

27、BOR2.522.52.462.422.392.362.362.322.312.32.312.43REPO2.482.562.492.42.382.372.372.362.342.342.342.48CHIBOR2.492.522.492.432.382.352.32.32.272.182.142.14REPO2.642.622.572.532.512.452.452.442.42.352.332.38CHIBOR2.142.051.961.951.951.951.951.962.172.242.232.29REPO2.362.32.242.162.122.031.992.O12.12.092

28、.12.24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2;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相关性也经常体现在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实证分析表明,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人,银行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不一致。以浮动利率贷款为例。图5表明,信用等级越低,风险溢价越大,且风险溢价呈加速上升趋势。相反,随着借款人信用等级的提高,风险溢价下降,但降幅各异。例如从B级4Ba级的溢价降幅远远大子从Ba级Baa级的降幅。由于贷款的最初定价一般是从最低级开始的,并假定贷款的初始定价是准确和充分的,这样对于一个信用等级明显提高(或信用风险明显降低)的借款人来说,贷款定价的降低无法弥补其为信用等级提高所付出的努力(借款人

29、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增加),所以一个信用等级提高的借款人往往会选择提前还款,从而可以利用能够更快地反映信用水平变化的市场所提供的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来借款。结果是银行信用风险下降了,而利率风险却提高了。图5四、建立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管理模式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相关性的重要应用领域是商业银行制定贷款利率。因为传统的贷款定价方式只考虑了信用风险,并未包括利率风险;而上文的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可对通用的贷款定价模型稍作改动,将衡量两种风险的参数引入定价公式,从而贷款利率既反映了信用风险,又反映了利率风险。我们用违约率d衡量信用风险,(TD)T衡量利率风险,则一种可以接受的定价公式是:式中R

30、表示贷款利率,r为无风险利率,T为贷款到期日,D为持续期,di为第i年的违约率。(3.15)式和(3.16)式分别衡量了单期和多期贷款定价。其实,银行发放抵押贷款就很能说明两者的相关性。贷款使用抵押物的本质就是减少信用风险,并把信用风险转化为追偿风险和利率风险(比如因为利率变动引起的资产价值变化以及提前偿付行为等)。同理,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定义本身出发,可以得出两者负相关的必然性。假设银行发放三笔相同数额L0、相同期限的贷款(三笔贷款利率的差异可忽略)给借款人甲、乙和丙,甲的信用等级是Aaa级,违约概率d1=0,乙的信用等级是Aa级,违约概率是d2,丙的信用等级是A级,违约概率为d3。则银

31、行从甲收回贷款的数额为E(L甲)=L0,从乙收回的贷款数额为E(L乙)=L0(1-d2),从丙收回的贷款数额为E(L丙)=L0(1-d3)。由于d1d2E(L乙)E(L丙)。E(Li)(i=甲、乙、丙)表示银行资产的利率敞口,当利率变动时,三项资产的价值变化顺序为V(L甲)V(L乙)V(L丙)。显然甲、乙、丙三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依次降低,利率风险依次上升,这和我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两大风险,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关系。为了避免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就会增加;为了防止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又不可避免。所以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控制时,一定要把信用风险

32、和利率风险结合起来考虑,千万不要重一头、轻一头,否则风险控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比如银行利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利率风险的同时,要注意衍生工具本身的信用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种恰当的做法是为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设定可容忍区域,在区域内,风险部门不予干涉;超出区域,则迅速调整相关参数和变量,使总风险降落在可控范围内。就我国当前现实而言,由于存贷款利率还未放开,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规模限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来,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各银行都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比较完整的信贷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基本能把违约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

33、内,因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正逐年降低。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为了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了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对贷款管理的严格程度远远超过前些年;贷款责任直接同相关责任人的收益挂钩,这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使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关注超过了对利益的追求,近几年的“银行惜贷”现象就是风险约束下的真实写照。可见,经过多年的监管和自律约束,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认识、衡量和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对一般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而利率风险对国内大多数银行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它们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率管制,根本没有经历过利率水平频繁波动的市场环境;一旦放开存贷款利率,骤然变大的利率风险将是很多银行所无

34、法适应的。笔者计算过我国商业银行的敏感性缺口,发现很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甚至缺口占总资产的比重在20%以上,显然这些银行的潜在利率风险是很大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放开存贷款利率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当前贷款利率已经“比较市场化”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定的一年期短期贷款利率5.31%为例,按照2003年12月10日的公告规定,商业银行自身可在法定利率的0.91.7倍之间选择,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可在4.779%8.721%之间浮动,而农村信用社的浮动空间更大,为4.779%10.26%,如此大的浮动范围在市场利率条件下也不过如此。因此,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和随之而来的利率风

35、险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几年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利率风险的重视并不代表要忽视信用风险。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这个过程很长,由于管理当局的监管和市场自律以及相应的惩罚机制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使得交易主体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往往实施逆向选择,对银行贷款能少则少、能赖则赖;借款人信用记录的缺失和市场监督机制的无效,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管理信用风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商业银行应结合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相关性,把两者同时纳入风险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五、小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普及,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与信用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两大风险。大量的实践表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往往夹杂在一起共同影响银行经营。一方面,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信用风险又进一步加大了利率风险,因此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证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结论将有助于对两种风险的统一、协调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