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人文与社会-世界史重点串讲 王鹏 (讲义+笔记).pdf

上传人:pei****hi 文档编号:63359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08.14 人文与社会-世界史重点串讲 王鹏 (讲义+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08.14 人文与社会-世界史重点串讲 王鹏 (讲义+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08.14 人文与社会-世界史重点串讲 王鹏 (讲义+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08.14 人文与社会-世界史重点串讲 王鹏 (讲义+笔记).pdf(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文与社会-世界史重点串讲 主讲教师:王鹏 授课时间:2018.08.14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1 人文人文与社会与社会- -世界史重点串讲世界史重点串讲(讲义)(讲义) 重点一:古希腊重点一:古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 公元前 8 世纪, 希腊本土和小亚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公元前 5 世纪希波战争胜利,希腊空前繁荣。 公元前 4 世纪, 马其顿控制了希腊。 不久,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 出兵东征, 成为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常考人物: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数是万物的本质。

2、重点二:古罗马重点二:古罗马 公元前 509 年,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成为共和国,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统治实权,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统治者,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公元 2 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开始的两百年间,局势稳定,经济繁荣。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 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 1453 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古罗马法律: 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国法大全 ,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 国法大全的

3、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重点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重点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 封臣制(附庸制)与封土制(采邑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 重点四:世界三大宗教起源重点四: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一、佛教一、佛教 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佛教产生时间是公元前 6 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忍耐服从的说教, 适

4、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公元前 3 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2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二、基督教 公元 1 世纪, 基督教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在今日的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所创立。经典是圣经 。 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 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1 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 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是 7 世纪初, 产

5、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 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 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重点五:新航路的开辟重点五:新航路的开辟 1487 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2 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 1497-1498 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 1519-1522 年,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

6、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重点六:文艺复兴运动重点六: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 14 世纪至 16 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核心内容: 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代表人物: 文学三杰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美术三杰达 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及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马基雅维利等。 重点七:英国革命重点七:英国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3 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

7、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统治。 英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民主制度对专制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英国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重点八:美国革命重点八:美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 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美国独立战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 ,宣告了美国的诞

8、生。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 1783 年 9 月 3 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 它的胜利, 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 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 重点九:法国大革命重点九: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革命, 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土崩瓦解。 从1789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 1830 年 7 月革命, 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 法国大革命历时 41 年,漫长而曲折。 法国大

9、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 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十:欧美工业革命重点十:欧美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40 年代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主要标志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动机、内燃机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

10、破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4 交通工具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重点十一:美国内战重点十一: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又称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联盟国。 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 1861 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1865 年 4 月 3 日,联邦军攻克里士满。4 月 9 日,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部 2.8 万人向联邦军投降, 美国南北战争以北

11、方的胜利而告结束, 美国恢复统一。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重点十二:日本明治维新重点十二: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是指 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 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 1868 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

12、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重点十三:十月革命重点十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 ,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简称苏维埃俄国。为 1922 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

13、义传遍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重点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重点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这是一场非正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 1914 年 7 月 28 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5 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

14、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战争最初在欧洲进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欧洲范围。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约 15 亿人口卷入战乱。 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而结束,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重点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重点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 年 9 月 1 日至 1945 年 9 月 2 日,以德国、 意大利、 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 以中国、 美国、英国、

15、 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盟国为另一方, 而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出动 58 个师近 150 万人,2800 辆坦克,2000 多架飞机,分 3路向波兰发起突然袭击。9 月 3 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突然向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大规模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1942 年 1 月 1 日,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1942 年 6 月 28 日至 1943

16、 年 2 月 2 日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和二战的转折点。 1945 年 5 月 8 日,苏联部队攻克柏林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 6 日)和长崎(8 月 9 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 8 月 15 日正式宣布投降,9月 2 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美国战舰上签字。 重要会议:重要会议: 1.1.开罗会议开罗会议 1943 年 11 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 ,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是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2.2.德黑兰会议德黑兰会议 194

17、3 年 11 月 28 日12 月 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战役”。之后盟军采取了世界上最大的两栖登陆战诺曼底登陆。 3.3.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 年 2 月 4 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再次会晤,商6 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4.4.波茨坦会议波茨坦会议 1945 年 7 月 17 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战争期间的第三次会议,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的问题。1945 年 7 月 26 日,以美、英、中 3 国宣言形式

18、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 1943 年 12 月 1 日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重点十六: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重点十六: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1945 年 10 月 24 日,用以取代国际联盟,去阻止战争并为各国提供对话平台。1945 年 6 月 26 日,来自 50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 联合国宪章于 1945 年 10 月 24 日起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71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重点十七:万隆会议重点十七: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即

19、1955 年 4 月 18 日至 24 日,29 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经过充分的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多项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其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 ,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

20、原则。 重点十八:两大阵营的对立重点十八:两大阵营的对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形成了以苏联、美国为代表的东、西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但是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 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 但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来打击对方。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明刀明枪直接打起来,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特殊的战争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 1946 年 3 月 5 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

21、战序幕。 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重点十九:欧洲联盟重点十九:欧洲联盟 7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 6 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该联盟现拥有 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 24 种。 1991 年 12 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 年 11 月 1 日,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重点二十: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重点二十:苏联解体与东欧

22、剧变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标志着冷战、两极格局结束。 东欧剧变是指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真题演练(军队文职真题) 1.1947 年 3 月出笼的( )是以美划线、全面反攻的政治动员令。 A.艾森豪威尔主义 B.凯南主义

23、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主义 2.1955 年,苏联东欧针对重新武装西德,为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建立( )组织。 A.经互会 B.九国共产党情报局 C.欧安会 D.华沙条约 3.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新兴力量,其独立自主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 。 A.不结盟运动 B.中印等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 D.东盟成立 4.1993 年 11 月 1 日, ( )开始生效,从此欧洲的联合从“欧共体”阶段进入欧盟。 A.巴黎条约 B.罗马条约 C.单一欧洲法令 8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5.美国独立战争,始于 1775 年 4 月的莱克星顿枪声,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 )个州殖民地的革命

24、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1776 年 7 月 4 日( )由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批准,宣告美国的诞生。 A.17 独立宣言 B.13 独立宣言 C.13 自由宣言 D.17 自由宣言 强化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留下了许多著名战役。下列战役成为二战转折点的是( ) 。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战役 2.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 A.权

25、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人权宣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 B.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突袭苏联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C.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D.电力的发展 9 5.古代印度奴隶制社会有四个阶级,第一等级是(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文艺复兴是 16 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兴起地是( ) 。

26、 A.法国 B.西班牙 C.德国 D.意大利 7.(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A.萨拉热窝事件 B.德军突袭波兰 C.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D.普法战争 8.1949 年 2 月,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这些言论体现出主要的外交政策是( ) 。 A.“门户开放”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金元外交政策 9.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指( ) 。 A.亚洲 B.欧洲 C.

27、美洲 D.非洲 10.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0 人文人文与社会与社会- -世界史重点串讲世界史重点串讲(笔记)(笔记) 【说在课前】 1.世界史很多人很“头疼”, 感觉比较庞杂, 不像中国史按照朝代很清晰。 任务: 第一,要捋清逻辑主线, 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经过捋清, 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思维, 易做排序题型;第二,标明考点,历史不用背诵整段讲义的文字内容,标清一二三考点,考试会做题即可,比如哪个称为导火索、哪个称为转折点。 2.宏观上梳理世界史:从四大文明古国开始讲起(大纲在此处没有涉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大纲从此处开始有要求)之后基督教占据

28、统治地位,人们开始信仰基督教,信 1000年,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从相信神到相信人(文艺复兴)各国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现过去的封建制度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进行革命,比如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革命等,革命除了国家范畴的,还有技术范畴的,即工业革命列强们全球争霸,分赃不均,开始一战(分赃不均的结果)一战之后短暂的和平,20 年之后爆发二战, 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 一直到苏联解体才真正结束,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局面。 重点一:古希腊重点一:古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 公元前 8 世纪, 希腊本土和小亚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

29、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公元前 5 世纪希波战争胜利,希腊空前繁荣。 公元前 4 世纪, 马其顿控制了希腊。 不久,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 出兵东征, 成为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常考人物: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数是万物的本质。 11 【解析】 1.古希腊不等于当今的希腊,现在的希腊是一个国家,古希腊是一个地区的通称,如图所示:绿色的一片都是古希腊。 2.主线:文武双全一致对外兄弟闹翻坐收渔利大肆扩张。 (1)文武双全、一致对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邦指斯巴达和雅典,因为斯巴达崇尚武艺,雅典人崇尚文化,双方互相看不顺眼,但遭遇外

30、敌入侵时,兄弟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一个外敌指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当时非常强大,看中古希腊的土地,开始入侵,史称希波战争(古希腊和波斯) 。考点:马拉松战役非常有名,当时古希腊和波斯打仗,古希腊打胜后,因菲迪皮茨跑得非常快让其传递战胜的消息,一口气高速奔跑超过 42 公里回家高喊一声“我们胜了”后倒地而亡(累死) ,后人为了纪念他举办马拉松长跑的运动。 (2)兄弟闹翻、坐收渔利、大肆扩张:古希腊打赢波斯后,兄弟间发生内斗,在位于两国的中间地带伯罗奔尼撒半岛发生战役, 称为伯罗奔尼撒战争。 内斗后古希腊的国力消耗,此时北方的马其顿坐收渔翁之利,最终占领希腊。马其顿一位新的君王上位,即亚历山大大帝,开始

31、东征,一生未尝败绩。从马其顿向东面出发,过埃及、灭巴比伦、平波斯,一直打12 到印度河,四大文明古国打败三个,疆域非常广阔,人们猜想如果亚历山大寿命长一些(死时 30 多岁) ,来到中国,当时中国处于战国时期,碰到的是经过刚刚商鞅变法的秦国,谁输谁赢不好说。 3.梳理:文武双全(雅典和斯巴达两个重要的城邦,一个好文,一个好武)一致对外(兄弟二人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即希波战争;常见考点:马拉松)兄弟闹翻(赶走波斯人,开始兄弟间的内斗,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发生战役,称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坐收渔利(后国力衰弱,被马其顿坐收渔翁之利,占领希腊)大肆扩张(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大肆扩张) 。 4.常考几个战争的排序

32、题。 5.古希腊常考哲学,古罗马常考法律。常考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 (1)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三人的师徒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3)各自的理论贡献: 苏格拉底: a 历史地位: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 b 请问以下四个选项中,哪项被称为四大圣哲?四大圣哲分别为释迦摩尼(开创佛学、佛教)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耶稣(开创基督教) 。 柏拉图:常考代表作理想国 。 亚里士多德: a 历史评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把当时古希腊有的学问都研究一遍,据考证其著作超过 400

33、部。 b 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如图所示:拉斐尔所画的雅典学院 ,中间的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人的手向上,一人的手向下,说明两人的意见不一致。 (4)毕达哥拉斯: a 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常说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是西方国家认为最早的勾股定理,但与中国不一致,据周髀算经中记载最早是在西周初年由商高提出的勾股定理,也称商高定理,比毕达哥拉斯提出早 500 年,但西方国家不认可。 b 提出 “数是万物的本质” 的重要理论, 古代有人提出“水是万物之源、 气是万物之源”等学说,但毕达哥拉斯认为先有数目,然后才有的点、线、面,进而才有立体,最后形

34、成万事万物。 重点二:古罗马重点二:古罗马 公元前 509 年,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成为共和国,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统治实权,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统治者,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公元 2 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开始的两百年间,局势稳13 定,经济繁荣。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 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 1453 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古罗马法律: 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国法大全 ,又称查士丁尼

35、法典 。 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解析】 1.主线: 老头当家凯撒不服老头反扑大维胜出建立帝国地跨三洲14 东西分裂西边先灭。 (1)老头当家、凯撒不服:古罗马发展为共和国,当时是由元老院掌握实权,一般是贵族长老构成元老院,但贵族长老不能事必躬亲执政,因此选出两名执政官执政,执政官刚开始都“安分守己” ,后来有人(比如凯撒)不服,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自封为终身独裁官。 (2)老头反扑、大维胜出:“老头”将凯撒砍死,死后出现英雄屋大维。屋大维比凯瑟还“牛 X”,最后经过斗争屋大维掌握大权,国家由共和国走向帝国,称为古罗马帝国。 (3)建立帝国、地跨三洲:帝国幅

36、员辽阔,地跨欧、亚、非三洲。 (4)东西分裂、西边先灭: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寿命很短,不到 100 年,被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寿命很长,超过 1000 年,一直延续到1453 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2.梳理:老头当家(元老院、共和制)凯撒不服(封为终身独裁官)老头反扑(老头砍死凯撒)大维胜出(屋大维掌握大权)建立帝国(建立古罗马帝国)地跨三洲(地跨欧、亚、非三洲)东西分裂(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边先灭(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常出题的点:屋大维开创帝国。 3.古罗马的法律(常考点) : (1) 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区分: 汉

37、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过去古罗马都是习惯法, 习惯法指没有用文字确定下来, 一直都是这么判的,是风俗习惯,但当时的法官都是贵族,易偏袒贵族,对平民百姓的利益有害,因为将习惯法变为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 (当时将法用文字形式写在十二块铜片上) 。 (2) 国法大全 :发展到东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法很完备,因此进行汇编,史称国法大全 ,又称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完备阶段。对后世影响很大,常说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法系中的大陆法系受罗马法的影响非常深远。 重点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重点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 封臣制(附庸制)与封土制(采邑制)相结合,土

38、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 15 【解析】 1.考查方式:什么标志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2.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建立法兰克王国(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后分裂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后演变为法国,中法兰克王国后演变为意大利,东法兰克王国后演变为德国,欧洲最重要的三个国家诞生。 3.法兰克王国实行采邑制: 采邑制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采邑制是当时的土地分封制度。如图所示: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子,臣子对国王效忠、服兵役;臣子又将土地分给自己的

39、下属, 下属为臣子效忠、 服兵役; 下属再将土地分给农民, 农民为下属服劳役、 耕种,这种制度是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形成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考查方式:请问什么标志西欧封建制度确立,选择法兰克实行采邑制即可。 西欧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标志是( ) 。 A.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法兰克王国建立采邑制 C.西欧封建庄园的形成 D.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二 【解析】非常经典的一道题目。B 项正确:法兰克王国建立采邑制,通过土地层层分封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选 B】 16 重点四:世界三大宗教起源重点四: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一、佛教一、佛教 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

40、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佛教产生时间是公元前 6 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忍耐服从的说教, 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公元前 3 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解析】 1.佛教的历史背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将人们分为四个等级: (1)婆罗门:第一等级,当时古印度的僧侣、贵族,与神打交道的人,地位最高。 (2)刹帝利:第二等级,当时的行政军事贵族,比如国王、将军。 (3)吠舍:第三等级,平民百姓,比如商人

41、、手工业者。 (4)首陀罗:第四等级,从事低贱职业的平民,比如奴役。 (5)贱民:不入种姓制度,被称为“肮脏的不可接触的人”,低于首陀罗。在当今的17 印度官方已经取消种姓制度,但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据学者考证,在当今印度偏远的农村地区有很多贱民出门要看着影子, 如果影子碰到他人是要挨打的。 常考: 四个种姓的排序问题,请问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个种姓的地位最高(婆罗门,第一等级) 、哪个种姓的地位最低 (首陀罗,第四等级) 。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如来佛祖/释迦摩尼) ,据传说其出生时脚踏七朵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了一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霸气侧漏,乔达摩悉达多是当时迦毗罗卫国(地

42、名,当今的尼泊尔一代)的王子,娶妻生子,后来到菩提树下修行,大彻大悟,创立佛教。 3.时间:公元前 6 世纪,此处存在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一般通说认为是公元前 6 世纪。 4.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考点:东汉时期汉明帝求佛典,被认为是正式传入佛教,汉明帝做梦梦到西方有闪着金光的人,于是派人到西方拜佛、求佛经,回来后建立我国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被称“中国第一古刹”。 5.梳理:知道 4 个种姓制度,哪个等级高、哪个等级低,会选即可;佛教产生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 6 世纪; 产生的地点在迦毗罗卫国 (当今的尼泊尔一代) ; 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43、。 二、基督教二、基督教 公元 1 世纪, 基督教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在今日的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所创立。经典是圣经 。 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 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1 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 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解析】 1.时间:公元元年耶稣诞生,西方学者将耶稣诞生的年份视为公元元年,因此公元 1世纪创立基督教。 2.人物:耶稣, “上帝之子” 。 3.地点: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后

44、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即耶路撒冷,定为“圣城”,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宗教必争之地,被三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称为“圣城” ,即便在当今也存在争议(比如巴以冲突) ,目前是被以色列占据,美国经常挑起外交争端,前段时间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4.经典: 圣经 ,比如美国总统宣布就职时,手中拿着一本圣经 。 5.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麦加被伊斯兰教称为“第一圣地” (在伊斯兰教的信徒心中,麦加是最神圣的) ,与耶路撒冷的“圣城”称呼不冲突。在中国,一般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较多,信奉东正教的几乎没有(俄罗斯信奉东正教的较多) 。 6.梳理: 时间公元 1 世纪; 地点

45、在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 代表城市为耶路撒冷;18 人物是耶稣;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是 7 世纪初, 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 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 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解析】 1.伊斯兰教:时间是 7 世纪初,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因此将麦加城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 。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的信徒称为穆斯林,很多穆斯林起名字叫做穆罕默德是为了纪念创始人。其宣传宇宙间唯一的神是“

46、真主”安拉,经典是古兰经 。 2.有些题目考查比较综合化。 (1)创始时间的排序:佛教最早1 世纪的基督教7 世纪的伊斯兰教。 (2)创立地点: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迦毗罗卫国(位于尼泊尔地区) 、耶路撒冷、阿拉伯半岛都位于亚洲。 (3)人数多少的排序:基督教人最多,据考证超过 22 亿;伊斯兰教其次,据考证超过15 亿;佛教最少,目前只有 3 亿人,主要是中国、日本、东南亚信仰。佛教在印度信仰较少,印度主流信奉印度教。 3.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在欧洲取得优势地位,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当时人们可以视为每天吃饭、睡觉、工作、背圣经,持续大概 1000 年,被称为“中世纪” (黑暗的中世纪) 。但后

47、来人们发现背圣经、信上帝没什么用,比如欧洲爆发黑死病,死了上千万人口,如此大的疾病上帝都不关心,人们发现靠神不行,需要靠自己。区分为两个维度:思想上,文艺复兴,从神走向人;行动上,海外淘金,开辟新航路。 重点五:新航路的开辟重点五:新航路的开辟 1487 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2 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 1497-1498 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 1519-1522 年,麦哲伦第一次完

48、成了环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19 【解析】 1.新航路:大航海时代,原因:当时有葡萄牙、西班牙的支持,著名的航海家迪亚士和达伽马是葡萄牙支持,哥伦布和麦哲伦是西班牙支持,也有技术原因,指南针和大型海船都被发明,技术也被允许。 2.常考航海家人物与贡献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只不过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为该地区的人起名为印第安人;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被砍死) 。 【梳理】 1.常见命题角度:哥伦布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进行对比。表述:郑和下西洋晚于哥伦布(错误) ,原因:郑和比哥伦布早 100 多年。可见,当时中国更厉害一些。 (1)首航时间:郑和是 1405 年;哥伦布是 1492 年。 (2)船数:郑和是 200 多艘船(大型宝船 62 艘) ;哥伦布是 3 艘。 (3) 航船大小: 郑和的航船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