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资料3.doc

上传人:pei****hi 文档编号:63336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资料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资料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资料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资料3.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资料 - 1 - 利用居中性正向原理解化学题利用居中性正向原理解化学题 高低求中计算问题是一大类混合物计算类型,该类型涉及组成混合物的两个纯量及 其丰度,以及由这两个纯量组成的混合量;它包括三个基本原理居中性原理、趋强性原 理和同一性原理、一种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求和公式及其变式、三角正弦图式法、 十字交叉图式法、平均比、平均百分率、平均式法和平均方程式法。解决高低求中问题 的方法是一类化学计算的技巧方法,本文将分别叙述之。为使广大师生掌握和运用,本 文收集了大量相关习题供参考或使用。 居中性原理及其应用居中性原理及其应用 有两种纯净物,一种为高量 A2,另一种为低量 A1,而由两种纯

2、净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的量,叫混合量或中量为 A,由此可得出居中性原理居中性原理: 中量可以是高量和低量之间的任一数值。若中量可以是高量和低量之间的任一数值。若 A2A1,那末,那末,A2AA1。 利用居中性原理可对一些计算题进行技巧计算。 一、居中性原理的正向应用一、居中性原理的正向应用 这类问题是已知两个纯量,或能找到两个纯量,利用居中性原理的关系式确定中量。 有时两个纯量要采用极限值法(极端假设法)加以确定。1C8H18在一定条件下受热裂化可生成 CH4、C2H6、C2H4、C3H6、C4H8五者的混合 气体,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子 ( C ) A. 14 B. 57 C. 3

3、8 D. 无定值解析:此题只有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相应的体积分数,看似无法求出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若根据烷烃热裂知识来求解,很繁;若用居中性原理则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相 对分子质量中的低量为 CH4,相对分子质量为 16;相对分子质量中的高量为 C4H8,相对 分子质量为 56。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 16,小于 56,只有 38 适合,故应选 C。238.4 m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 22.4 mL(标准状 况),反应消耗的 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MCE94.24) ( C )A. 1.0103 mol B. 1.6103 mol C. 2.2103 mol

4、D. 2.4103 mol解析:铜为 0.6103 mol,产生的气体为 1103 mol。若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 NO2,为 1.2103 mol;若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 NO,为 0.4103 mol。故产生的气 体有 NO2和 NO。若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 NO2,消耗的 HNO3的物质的量为 2.4103 mol;若铜与硝酸反应全部生成 NO,消耗的 HNO3的物质的量为 1.6103 mol。按照居 中性原理,只有 2.2103 mol 适合,故应选 C。 3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上海 9912T010203040Sg / 100 g 水11.515.119.424.4

5、37.6若把质量分数为 22%的该盐溶液由 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D A 010B 1020C 2030D 3040 解析:3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为 1961%,40时为 273%,22%介 于二者之间,故应选 D。化学资料 - 2 -4N2O4(g) 2NO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后,有 80%的 N2O4离解,这时混合 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约为 DA 23 B. 46 C. 51.1 D. 25.6解析:相对密度为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对氢气的 相对密度为 23;N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2,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46。

6、所得混合气体对 氢气的相对密度应小于 46,大于 23,只有 25.6 适合,故应选 D。 5将 1 mol CO 和 1 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有CO 转化为 CO2。在条件相同时,将 1 32mol CO 和 2 mol H2O(g)充入同一反应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 CO 的体积 分数可能为( B ) A. 22.2%B. 28.2%C. 33.3%D. 37.8% 解析:对于后一气态反应来说,无论反应如何进行,物质的量总是 3 mol,生成的CO2最多不能达到为 1 mol,最少不

7、低于,故体积分数在 33.3%与 22.2%之间。 326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 N23MgMg3N2。由此推知,6 g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是 C A 103 gB 10 gC 97 gD 83 g 解析:在判断混合物组成的计算题中,可采用极限分析法求解,即假设原混合物是 单纯的某一组分,进行计算或分析讨论以求得答案。 若设 6 g 镁全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MgO 为 10 g。若设 6 g 镁全部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Mg3N2为 83 g。实际上,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氧化镁

8、和少量的氮化镁,故所得产物 MgOMg3N2的质量应小于 10 g,大于 83 g。 7将 02 mol KMn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后生成 a mol O2;将剩余固体与过量浓盐酸 混合加热又生成 b mol Cl2,此时锰元素均以 Mn2+形式存在。若 am,则 m 的值可 能为 B A 035B 045C 055D 060 解析:若 KMnO4全部分解,则可得 01 mol O2,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可得:0520122b,b03,ab04;若 KMnO4全部与浓 HCl 反应,a0,则可得: 0522b,b05,ab05;根据居中性原理,选 B。 8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 69、Na 2

9、3、K 39、Rb 85。有某碱金属 M 及 其氧化物 M2O 组成的混合物 108 g,加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干燥得固体 16 g。据此可确定碱金属 M 是 B A LiB NaC KD Rb 解析:M MOH m M2O MOH m M1 17 2M216 18108 g 52 g 108 g 52 g M1353,M2107,介于二者之间的是 Na。 化学资料 - 3 -9将一定量的 Mg、Zn、Al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28 L标准状况, 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BC A 2 gB 4 gC 8 gD 10 g 解析:28 L 氢气为 025 mol 氢原子,相

10、应所需金属的质量为:Mg 3g,Zn 81 g,Al 225 g。故 A、D 在此范围之外。 10将一小块焦炭和 x g O2同时放入装有压力表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 P0。当在一 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压强为 P1,且 P0P12P0。则加入焦炭的质量 m 为 D A mgB mgC mgD mg83x 43x01 P8P3x10 P8P3x解析:由化学方程式 CCO22CO 得g,由化学方程式 2CO22CO 得g,83x 43x实际上介于二者之间,即可加入 P0P12P0关系得出正确答案应选 D。 11在 150下,将 a mol H2O气和 CO2的混合气体通过一装有 16 g

11、 Na2O2固体的 硬质玻璃管后,得到 b mol 混合气,玻璃管内固体增重 46 g,则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 尔质量可能是 B A 126 g / molB 252 g / molC 454 g / molD 175 g / mol解解析:所得混合气体可能是 O2、H2O气和 CO2,故平均摩尔质量应 介于 18 到 44 之间。 12在一定条件下气体 A 可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已知所得混 合气体对 H2的相对密度为 425,则可推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A 34B 85C 16D 17 解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85,假设 1 mol A 全部反应生成 2 mol B

12、和 C,最低量 为 85,则 1 mol A 为 17 g最高量,答案应介于 85 到 17 之间。 13Mg、Al、Fe 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 280 L H2标准状况 ,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可能是 BC A 0120 molB 0150 molC 00800 molD 0100 mol 解析:假设全是 Mg、Fe,要产生 0125 mol H2标准状况,需 0125 mol;若全是 Al,要产生 0125 mol H2标准状况,需 00833 mol。对于混合物,应介于 00833 0125。14用足量的 CO 还原 14 g 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13、足量的澄清石 灰水中,生成沉淀 25 g,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A A. FeO、Fe3O4 B. FeO、Fe2O3 C. Fe2O3、Fe3O4 D. FeO、Fe2O3、Fe3O4 解析:(1) CO CaCO3 CO化学资料 - 4 -0.25 0.25 FexO 56 g / M0.25molg14mol,(2) Fe2O3 (式量为 53.3) Fe3O4 (式量为 58)Fe O2 3Fe O3 4(3) A 中,FexO 式量 58,B 中,53.372,C 中,53.358,D 中,53.372,故 只有 A 不可能。 15将 1 mol CO 和 1 mol H2Og充入某固

14、定容积的反应器中,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CO(g)H2O(g)CO2(g)H2(g),此时有CO 转化为 CO2。在相同条件下,若将 1 32mol CO2、1mol H2和 1 mol H2O(g)充入同一反应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可能为 B A. 22.2%B. 27.5%C. 33.3%D. 36.8% 解一:极限法。若增加 1 mol H2Og后,1 mol CO 全部转化为 CO2,此时 CO2的体积分数为 33.3%;若增加 1 mol H2Og后不发生平衡移动,CO2仍为 mol,则 32 22.2%。实际上,CO2的体积分数应在 22.2% 33.3

15、% 之间,故应选 B。 3231解二:若只增加 1 mol H2Og,同时增加 1 mol CO,则相当于加压,平衡不移动, 此时 CO2的体积分数为 33.3%;实际未增加 CO,所以,相当于平衡左移,CO2的体积分 数要减少,故应小于 33.3%。 讨论选项 D。设 CO 的反应量为 x, CO(g)H2O(g)CO2(g)H2(g)1 2 0 0x x x x 有0368,x1104 mol,此大于 1 mol,显然错误。3x16含 n g HNO3的稀溶液,恰好使 5.6 g 铁粉完全溶解,若有 g HNO3被还原为n 4NO(无其它还原产物),则 n 值不可能是 ( A )A. 12

16、.6 B. 16.8 C. 18.9 D. 25.2解析:(1) Fe 4HNO3 Fe(NO3)2 NO 2H2O0.1 0.4 0.4 mol63 g / mol 25.2 g,D 符合。(2) 3Fe 8HNO3 3Fe(NO3)2 2NO 4H2O 0.1 0.18 30.1 mol63 g / mol 16.8 g,B 符合。8 318.9 介于 16.8 与 25.2 之间,发生以上两反应,故 C 也符合。因此,本题应选 A。化学资料 - 5 - 以下几题供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SO2、SO3、O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混 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D

17、A 25% B 40% C 50% D 70% 2在标准状况下,将充满 NO、NO2、O2三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里,充分反应 后水充满试管,气体完全溶解无剩余。设其产物不扩散,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数值大小的范围是 B A. 0c B. c4 .2212 .391 281C. c D. c2 .3914 .221 2814 .2211 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 O2时重 116 g,充满 CO2重 122 g,充满某气体时重 114 g, 则某体不可能为 D 2A. N2B. C2H4 C. CO D. Cl2 4在标准状况下,有一体积为 V L 的烧瓶中收集满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

18、,将其倒 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假定烧瓶内的液体不扩散),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终为 多少?答案:c2814 .221化学资料 - 6 -利用趋强性原理解题利用趋强性原理解题 高低求中计算之三 有两种纯净物的量,一种为高量 A2,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P2%,另一种为低量 A1,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以下简称为“丰度”)为 P1%,由两种纯净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 量,叫混合量或中量为 A,那末可得趋强性原理趋强性原理: 中量的数值应在高量和低量之间,且趋近于所占丰度大的一个纯量。丰度趋大,则中量的数值应在高量和低量之间,且趋近于所占丰度大的一个纯量。丰度趋大,则 越趋近。越趋近。若若21,则

19、有,则有 A2A。A +A 212利用趋强性原理可巧解一些化学问题。 例 1:标准状况下,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 100 mL O2,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最后 又恢复到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95 mL,则最终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标准状况)是 ( B ) A. 1.3 g / LB. 1.5 g / LC. 1.7 g / LD. 1.9 g / L 解析:氧气的密度 1.429 g / L,臭氧的密度是 2.143 g / L,中间值为 1.786。由于氧气 转化为臭氧较少,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应趋近于氧气的密度,在 1.429 和 1.786 之间,故应 选 B。 例 2:充分燃烧 3 L 由甲

20、烷、乙烯和丙炔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 7 L CO2和 4.82 g 水 (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可能是 ( B ) A. 111 B. 123 C. 321 D. 312解析:3 L 混合气体生成 7 L CO2,则每摩混合气体含碳为233 mol,而甲烷含37碳原子数为 1,乙烯含碳原子数为 2,丙炔含碳原子数为 3,中量在 2 3 之间,故甲烷 与丙炔的比应小于 1,A、C、D 皆不可能,故应选 B。例 3:将 1 mol CO 和 1 mol H2O 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H2O(气) CO2H2,达到平衡时剩余了 75%的 CO,此平衡

21、混合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 的 ( B ) A. 5.75 倍 B. 11.5 倍 C. 23 倍 D. 30.67 倍 解析: 由 CO H2O(气) CO2 H2 相对分子质量 28 18 44 2 对 H2的相对密度 14 9 22 1化学资料 - 7 -由于 CO水蒸气也如此有 75%未发生转化,故中量应在 9 14 之间,故应选 B。 例 4: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A、B、C)的物质的量 n(X),纵坐标表示消耗 O2的物质 的量 n(O2),A、B 是两种可燃气体,C 是 A 和 B 混合气体, 则 C 中 n(A)n(B)为 (MCE99.21) ( A

22、 )A. 21B. 12 C. 11D. 任意比解析:从横坐标刻度 2 往上看,A 与 C中量相差 1,B 与 C 相差 2,混合气体的 C 量趋近于 A,故 A 应大于 B,应选 A。 例 5:丁烷、甲烷、乙醛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同,已知其中 丁烷占总体积的 25%,那末三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DA. 125 B. 521 C. 251 D. 215解析: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为 44。由于乙醛和二氧化碳的相 对分子质量相同,故能以任意比存在于混合物中。现在只须考虑丁烷和甲烷的比值,二 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58、16,平均值为 37。按照趋强性原理,44

23、趋近于 58,丁烷 和甲烷的比值应大于 1,符合此条件的只有 21,故应选 D。 例 6:据测哈雷慧星上的碳的两种同位素12C 和13C 的原子个数比为 651,而地球上12C 和13C 的原子个数比为 891。地球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011,那么哈雷慧星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是 C A. 12.000B. 12.009C. 12.015D. 12.980 解析:由于哈雷慧星上12C 和13C 的原子个数比为 651,按照趋强性原理,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趋近于 12。又由于 651891,在哈雷慧星上13C 所占比值比地球上13C 所占比值大,哈雷慧星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

24、于地球上碳元素的原子量是12.011,故应选 C。 例 71 mol 氧气(O2)在放电后有 30%转化为臭氧(O3),则放电后所得混合气体对氢气 的相对密度为 CA 15.2 B. 16.0 C. 17.8 D. 23.6 E. 44.5解析:氧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16,臭氧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24,混合量应在 16 到 24 之间,处于此间的量有 17.8 和 23.6,到底该是哪一个数值呢?由于氧气只有 30%转 化为臭氧,按照趋强性原理,混合量应趋近于前者,从选项知,应为 17.8。故应选 C。 例 85 体积烷烃和 1 体积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该混合气体 与氢气

25、的体积比为 116,则该混合气体为 D A 甲烷和乙烯B 甲烷和丙烯C 乙烷和乙烯D 乙烷和丙烯 解析: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32,按照居中性原理可淘汰 A 和 C。由于 烷烃所占体积分数大,按照趋强性原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趋近于烷烃,故 D 正确。也 可用三解正弦快捷确定正误。化学资料 - 8 -例 9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 N23MgMg3N2。由此推知,6 g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是 C A 86 gB 10 gC 97 gD 83 g 解析:在判断混合物组成的计算题中,可采用极限分析法求解,即假设原混合物是 单纯的某一组分,

26、进行计算或分析讨论以求得答案。 若设 6 g 镁全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MgO 为 10 g。若设 6 g 镁全部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Mg3N2为 83 g。实际上,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氧化镁和少量的氮化镁,故所得产物 MgOMg3N2的质量应小于 10 g,大于 83 g。再利用趋强性原理,应接近于 10 g,故选 C。 例 10仅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31%,则此混合 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D A 30%B 40%C 50% D 60% 解析:Fe2O3 70%;FeO 771% 70% 731

27、% 771%31 46 前者含铁应比 50%多一点。 下面有关问题,供参考使用: 1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为 191 和 193 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 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MCE99.4) A 2 A. 3961B. 6139C. 11D. 39112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和,铜的原子量为 63.5,的百分含量是2963Cu 2965Cu 2963Cu( D ) A. 20% B. 25% C. 50% D. 75% 3 氮的近似原子量为 14.0037,在自然界中有和两种稳定同位素,则所714N 715N 714N占物质的量分数是 D A. 0.037%

28、 B. 3.7% C. 9.963% D. 99.63% 4 一定条件下测得 2CO22COO2,平衡时 CO2的分解率为 50%,则平衡混 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D A.45 B. 35.2 C. 30.5 D. 无法确定 5镁元素的近似原子量为 24.325,它的三种天然同位素24Mg、25Mg、26Mg 中,24Mg 原子丰度(在镁元素中的原子百分数)是 78.70%,则26Mg 的丰度应是 ( B ) A. 6.85% B. 11.20% C. 15.68% D. 21.30% 6已知 25%氨水的密度为 0.91 g cm3,5%氨水的密度为 0.98 g cm3,若将上述 两溶液等

29、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MCE99.20) ( C ) A. 等于 15%B. 大于 15%C. 小于 15% D. 无法估算 7元素 X 有质量数为 79 和 81 的两种同位素,现测得 X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99,则同位素81X 在 X 元素中的质量分数是 B A 544%B 456%C 55%D 45%化学资料 - 9 -利用同一性原理解平均式问题利用同一性原理解平均式问题 在用平均式来解决高低求中的一类问题时,要进行检验,这是因为这类问题中存在 一个同一性原理。 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原理:高量(或低量)的丰度与高量(或低量)在各组成元素中所占的丰度高量(或低量)的丰度与高

30、量(或低量)在各组成元素中所占的丰度 相同;高量和低量的比值与高量和低量在各组成元素中所占的比值相同。相同;高量和低量的比值与高量和低量在各组成元素中所占的比值相同。 大家知道,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面,四个点可以确定许多面。因此,一张桌子如果 在一个面上要搁稳,则它的四支脚应在一个面上。否则,这张桌子就搁不稳当。这就是 同一性原理。 若 C、H 为组成 A2、A1的元素,则: 1%C(A1)%H(A1)% 2C(A2)%H(A2)% )H(A)H(A )C(A)C(A212121如:n1 mol (相对分子质量为 M1)与 n2 mol (相对分子质量为 M2)混合11HCyx22HCyx后,若

31、平均分子组成为(相对分子质量为),则有:yxHCM(1)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当 M1 M2时, 212211 nnMnMnM1221 MMMM nn(2) 平均碳原子数:,当 x1 x2时, 212211 nnxnxnx1221 xxxx nn化学资料 - 10 -(3) 平均氢原子数:,当 y1 y2时, 212211 nnynyny1221 yyyy nn故同一性原理也可以表示为:12121221 yyyyxxxxMMMM nn 若 1 mol 、1 mol及 1 mol 和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耗11HCyx22HCyx11HCyx22HCyx氧量分别为 z mol、z mol、 mol

32、,则得:z(4) 平均耗氧量:,当 z1 z2时, 212211 nnznznz1221 zzzz nn例如,两种烃分别为 CH4和 C3H4,混合该两烃所得混合物的平均式为 C2H4,则有:由于两烃中氢原子数都是 4,它们可以是任意比包括 11。 由上可知,CH4和 C3H4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与它们组成中的 C 原子数之比,以及 H 原子数之比都是相同的11。这就是同一性原理的表现。 采用同一性原理,可以巧解一些有关求平均式的问题。 例 1有两种气态脂肪烃的混合气体,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数均小 于 5。1 体积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 3.6 体积的 CO2和 3 体积的水蒸

33、气(体积在相同 温度和压强下测定),这两种烃的分子式及体积比为 ( C ) A. C2H4与 C4H8,体积比为 1753 B. C2H2与 C4H8,体积比为 1758 C. C3H6与 C4H6,体积比为 23 D. C2H4与 C4H8,体积比为 1723 解析:由 CxHykO2 36CO23H2O,可求得此烃的平均式为 C36H6,按照居中性 原理,4 个选项都适合。但利用同一性原理,要求碳、氢和整个分子的比值都相同,则只 有 C 选项符合。此可用下面三角正弦法计算证实。注意:氢是任意比。答案应为 C。通过这个例题可以看出,用平均式法确定混合物的组成,要根据条件进行检验,其 中,以利

34、用同一性原理来判断则较为简捷。例 2150时,1 L 混合烃与 9 L 氧气混合,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当恢复到150时,容器内压强增大 8%,则该混合烃的组成是 ( D )化学资料 - 11 -A. 甲烷乙烷11 B. 丙炔乙炔14C. 乙烯丁烷14 D. 乙稀丁烯14解析:由公式:a (1)V,可得10.8,y7.2,由于 A、B 中的氢原子数y 4y 4皆小于 7.2,不符合居中性原理,舍去。对于 C、D,用三角正弦求得组成比,用同一性 原理确定选项的正误。C 中乙烯丁烷11,D 中乙稀丁烯14,故应选 D。例 3经测定由 C3H8O 和 CxH1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78%,此混 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x 。 解析:按烃的知识可知,x 可能是常见的 5、6、7 或 9。可用同一性原理进行试探确 定。 1 若是 C6H12, C3H8O 含碳 60%,C6H12含碳 857%,混合物含碳 78%,由三角正弦可得:043。187 . 7C3H8O 含氧 60%,C6H12含氧 0%,设混合物含氧 8%,由三角正弦可得:043。符合同一性原理,正确。7 .1882 若是 C5H12, C3H8O 含碳 60%,C5H12含碳 833%,混合物含碳 78%,由三角正弦可得:03。183 . 5C3H8O 含氧 60%,C5H12含氧 0%,设混合物含氧

36、8%,由三角正弦可得:043。不符合同一性原理,舍去。7 .188采用同样方法可知,C7H12和 C9H12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6。 例 4经测定由 C3H8O 和 CxH1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8%,此混 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x 是 C 化学资料 - 12 - A C4H12B C5H12C C6H12D C7H12 解析:本例题与例 3 内容相同,但例 3 是填空题,本题是选择题,题型不同,解法 就有区别。技巧解法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本题可用同一性原理采用中值试探法。C4H12 不正确。取中值试探,方法同上。 若是 C6H12, C3H8O 含碳 60%,

37、C6H12含碳 857%,混合物含碳 78%,由三角正弦可得:043。187 . 7C3H8O 含氧 60%,C6H12含氧 0%,设混合物含氧 8%,由三角正弦可得:043。符合同一性原理,正确。7 .188哪些问题要考虑盐类水解哪些问题要考虑盐类水解 我们知道,盐类按照组成可分为一般简单的盐和复盐、络盐,一般盐又可以分为正 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盐按照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又可以分为中性盐、酸性盐和碱性盐。 盐按其能否水解又可分为水解盐包括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和弱酸弱碱盐和非水解盐 强酸强碱盐。盐与盐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和络合反应。 因此,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哪些问题该

38、考虑盐类水解,而哪些问题又不能考虑盐类水解, 这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痛的难题。不过,只要很好地理解了盐类水解的概念,掌握了盐类 水解的规律,就不难判断了。下列情况应考虑盐类水解:(1) 确定盐溶液的离子种类和数目;确定盐溶液的离子种类和数目;1在 2 mol / L 醋酸钠溶液里,下列各种离子中_含量最多。(MCE80)A. CH3COO B. OH C. Na+ D. H+2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溶质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 12 的是 ( B )A. Na2HPO4 B. NaHSO4 C. (NH4)2SO4 D. K2S 3 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粒子种类最多的是(上海高考 96) (

39、D ) A. CaCl2 B. CH3COONa C. NH3 D. K2S4将 0.1 mol 下列物质置于 1 L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MCE97)( C )A. KCl B. Mg(OH)2 C. Na2CO3 D. MgSO4 (2) 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化学资料 - 13 -1在氢硫酸溶液中 cH+和 cS2的比值是(上海高考 85) ( C )A. 1 B. 2 C. 大于 2 D. 12 之间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D )A. Na2S 溶液中2 B. Na2S 溶液中2 )S()Na(-2+cc)S()Na(-2+ccC. H2S 溶液中略大于 2 D. H2S 溶液中远大于 2 )S()Na(-2+cc)S()Na(-2+cc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上海高考 96.21) ( NH4+B ) A. NH4Cl B. NH4HSO4 C. CH3COONH4 D. NH4HCO34与 50 mL 0.2 mol / L NH4Cl 溶液中的浓度相同的是 C NH4+A. 50 mL 0.2 mol / L CH3COONH4溶液 B. 50 mL 0.25 mol / L (NH4)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