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3133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文文学与殷周文质之变殷周时代是我国上古文化制度开展的第一个高峰,铸就了青 铜时代的辉煌。这一时期,文字开展成熟,除甲骨文外,现存约 两万篇金文,记录了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制度文化的 变迁。但历来金文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古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 对其文学价值关注较少。实那么金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 诗经尚书。于省吾曾言:“意在比类梳辞,通其幽眇, 以侪其文于典、谟、雅、颂之列。”(双剑移吉金文选序) 于老提到的“文”即金文。金文文学是中国早期文学的原生形态, 内容丰富、叙事精彩,文学价值很高。商周金文经历由质到文的 转变,其背后折射出社会制度文化的变革。殷周革命是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的

2、重大变革。王国维曾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制度论) 西周王朝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逐步开展出一套完善的礼乐文 化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战国秦汉时人多认为殷尚质、周 尚文,“文质不同,其礼那么异。”(子思子杂训)“文” 指文采、文化;“质”为质朴、本质。殷商政教各异,一般多言 殷人尚质,质厚那么多威仪,敬鬼神而少礼节;周人尚文,制度文 化复杂多样。前贤对殷周制度文化特质的总括,虽有整齐化之嫌, 但周人尚文那么是较一致的认知。孔子曾盛赞:“周监于二代,郁 郁乎文哉!” (论语八僧)具体到金文文学,亦能反映殷 周社会的文质之变。现存商代金文五千余篇,但普遍字数偏少,最长

3、者约五十字, 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商中期以来,青铜器开始铸铭,但内容简 略,仅有祭祀对象名号、族徽,一般作“作某彝” “某作某彝 如作父甲鼎”作父甲尊彝”;章作父戊方鼎“章作父戊彝”。这 种铭文已经有了叙事性。至商代晚期帝乙、帝辛时,出现稍长的 金文,内容趋于丰富,主要反映殷人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 祭祀、战争、田猎等。据文献记载,殷人崇尚鬼神,礼记表 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 不亲。”故祭祀类金文大量出现,如郊其三卤、作册丰鼎等,包 含时间、作器缘由、对象、族徽等信息。这些金文能够较完整地 记录事件,与周初金文已有较大的共性,只是其文体形式与内容 结构都还处于

4、初始状态。总的来说,商代金文字数少、篇幅小, 语言简洁,铭文旨在直录,缺少修饰,尚未表达出多少文学色彩, 这多少能表达殷人制度文化及思想观念“尚质”的一面。周人代股,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涉及国家社会生 活的诸多方面。周王朝由殷商以来的敬鬼神转向重人事,以期通 过“礼”来规范万物。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 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周人施 行“文德政治政治理念通过礼乐制度延及现实世界,形成“尚 文”之风。文在礼制背景下得到充分开展,一方面以诗经尚 书等文献为代表,另一方面即金文的繁荣。现存两周金文约一 万五千篇,大多语言庄重、文辞典雅,表达对周王赐命、祖先功

5、 绩的颂扬、称美。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 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已基本说明金文 的功能。金文与相关的礼仪活动直接相关,客观地记录整个礼仪 活动的过程。如天亡/反映周王的祭祀活动;叔虞鼎反映了朝觐 礼;剌鼎、遹慕记载了飨礼;多友鼎、虢季子白盘记载了军礼等。 在这种礼乐文化背景下,铭文增加了诸多程式化的描述。礼乐制 度与语言文字互为表里,礼制通过文字展现。对语言文字艺术的自觉修饰,与周人尚文,崇尚礼乐文化的 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在重文风气下,周代金文开始走向繁荣,词 汇丰富,修辞讲究,叙事手法完善,韵文进一步开展,文体形式 多样,出现了大盂鼎、豳公盆、史墙盘等优秀篇章

6、,皆说明金文 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用词上,金文不少词语、句式见于诗 书,应为当时习语。如形容钟镇声音,金文用“简简”“嘎 哩”等词,诗经也屡次出现如,周颂执竞“降福简简 商颂那“奏鼓简简”;周颂执竞:“钟鼓哩哩”, 小雅有瞽“嘎嘎厥声”。又如史惠鼎“日就月将”,见于 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又如“柔远能迩”,见大克鼎、 番生蕉、速盘等,亦见于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 王。”此外,威仪、不用(淑)、三寿、无数、戎工、桓桓等, 及常用的祝嘏辞,如眉寿、万寿、吉康、康佑、纯鲁、黄者、弥 生、难老等,亦多见于诗经。王国维就曾利用金文和诗 书对相关词汇进行互证(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句 式上,西周

7、金文多四言句式,与诗经基本一致,如金文的“中 翰且扬”,和邺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等句式 相同。此外,金文的“用祈眉寿”“有严穆穆”等句式也多见于 诗经。修辞手法上,由简到繁,文学自主意识逐渐加强。西周早期, 金文记事多平白直叙,少有过多的文辞修饰。中期以后渐渐讲求 文辞,典型的如豳公猛、史墙盘。豳公/全铭仅98字,即用六 个“德”字,突出强调西周政治伦理的核心“德”的观念,不少 用语能与尚书对读。史墙盘对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位周王的颂 扬,皆用一典雅词语形容,如:日古文王、索圉武王、宪圣成王、 亚慎康王、弘鲁昭王、祗显穆王。对其功绩也用一句话概括,如 武王“遹征四方,挞殷畛民”;昭王“广

8、能楚荆,惟寞南行”。对 自己祖先的赞美,称青幽高祖、勇惠乙祖、舒迟文考,用词简练 典雅而意蕴丰富。再加上大量韵语的使用,使铭文到达了非常高 超的修辞艺术水平。西周金文文学性的另一表现就是用韵,韵语代表着人类语言 开展的突破。现有材料说明,商代甲骨金文尚未有意识地用韵。 周人不断追求语言美,两周金文有韵文488篇(杨怀源、孙银琼: 两周金文用韵考,人民出版社2014年,145页),少数通 篇用韵,大多数为韵散结合。西周早期,金文开始用韵,如武王 时的天亡/,只是数量相对较少;至西周中期韵文开始大量增加, 典型的如史墙盘,通篇置韵,四字一韵的句式可看作四言诗,是 西周金文文学成就最高的篇章。到晚期

9、宣王时的虢季子白盘,韵 句更是非常规整,以四言为句,句式整齐、语言精练,每句皆入 韵,共11个韵脚,通押阳部韵,是杰出的韵文作品。说明作者 已不单纯从记录的角度作铭,而是有意追求文章的文学艺术价 值,将韵句与铺叙的手法融合,讲求叙事的语言及形式,创造出 艺术表达高超的韵文篇章。胡光炜曾指出:金文“文长而无韵者 近尚书,文长而有韵者近诗”(金文释例)。两周 金文多押阳部、幽部韵,读起来声音洪亮悠扬,朗朗上口,应和 金文在祭祀、册命及宴飨等典礼仪式上诵读功能相关。春秋时期王朝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各诸侯国金文,记录各 国间政治交往、婚姻关系等,目的那么是彰显作器者的家世与身份。 至战国时期,随着宗周礼乐制度的转变,金文亦随之发生变化, 内容上记事铭文相对减少,虽然也有中山三器这种长铭,但主流 是铭文篇幅变短,演变成“物勒工名”的形式,见礼记月令, 逐渐开启秦汉金文日用化的先河。物勒工名不仅记录铸造、监造 器物工匠的职官、姓名,还记录器物重量、容量、置放地等信息, 而金文的文学性日趋消亡。从商周金文文学的开展历程看,确能 直观展现商周社会的文质之变。( 吴毅强,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202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