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春秋五霸-春秋五霸.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3118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春秋五霸-春秋五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7课,春秋五霸-春秋五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春秋五霸-春秋五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春秋五霸-春秋五霸.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第7课 春秋五霸湖北襄樊市教研室特级老师 杜继红(一)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增加实力,争夺“霸主”地位;相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峻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主动作用;从而培育学生理解历史学问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在第6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朝代的科学文化?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学生回答(略)2导入新课小结学生回答导入新课。“中华文明的勃兴”,讲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

2、文化。这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旺盛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注解,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295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你们看,“春秋五霸”不就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标题吗?请同学们读一读标题下方框内的学习提示吧!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解答导言提出的问题,看看这一课的内容是怎样地丰富和生动?(板书课题)

3、3讲授新课一、周王室日益衰微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争当霸主。这就告知我们,春秋时期最显著的一个历史特点,就是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和诸侯争霸。那么,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1实力的严峻减弱春秋时期,周王室自身的实力严峻减弱。干脆管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西周强盛时,周王室干脆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西土为秦国全部,王室干脆管辖的土地还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后来,由于诸侯的侵吞、戎族的占据和对立功诸侯的赏赐,土地越来越少,最终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土地削减了,人口自然也跟着削减。兵力大为削减。土地、人口削减了,财力、物力、兵源

4、自然又跟着削减。西周强盛时,王室干脆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渐渐削减到只剩下几千人了。2地位的相反改变王室土地、人口、兵力的削减,表明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严峻减弱,因而,周王室的地位就发生了完全相反的改变。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丢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课文小字所举的两个例子,就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改变。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喧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得

5、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斗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缘由,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板书可简化为争地、夺人、享特权)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40多个,最闻名的就是先后起来争霸的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请同学们看课文和课文下的注解)宋襄公争霸未成,反而丧身。秦穆公东进受阻,向西发展,独霸西戎。他两人都未成为中原霸主。课文叙述的春秋五霸,主要讲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争霸状况。 二、齐桓公称霸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到643年在位。在众多的诸侯中为什么齐桓公能首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争霸的主要活动又有哪

6、些?这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1有利的条件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部的一个大国。这就为齐桓公争霸供应了有利的条件。(板书可简化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2雄厚的实力有利的条件,只是为称霸供应了可能性,并不等于就肯定能够称霸。齐桓公能够称霸的根本缘由,是他任用管仲为相,主动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了3万人的常备军。这些改革措施,使齐国很快就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管仲是我国奴隶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课文小字叙述了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而信任管仲的故事,表现了他为建立霸业而惜才用贤的过人胆识。课文中的图画描绘了齐桓公听取管仲改革建议的情景。管仲心中

7、有数地呈述,齐桓公全神贯注地听取。齐桓公双目远视,炯炯有神,右手前伸,好像在对管仲说:“好,就照你说的办!”3胜利的政策在诸侯纷争错综困难的形势下,有了争霸的实力,还必需讲究争霸的政策和策略,否则,称霸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又是管仲依据当时的形势,为齐桓公制定了一项“尊王攘夷”的政策。(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注解)为什么说这是一项胜利的政策呢?第一,周王室虽然日益衰微,但周朝长期的统治使人们形成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的传统思想,因此,周天子在政治上仍旧具有偌大的号召力,隧然取而代之就必定树敌过多。其次,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乘着中原诸侯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向一些诸侯国发动进攻,威逼着他

8、们的平安。因此,在各诸侯国中,谁能制止少数民族的进攻,谁就能受到拥护,就可能成为霸主。总之,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既可以削减争霸的阻力,又可以增加争霸的政治资本。4主要的活动北击山戎公元前664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击败山戎,维护了燕国的平安,阻了北方“戎狄”的南下。“老马识途”的故事,说明管仲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划地送燕的故事,说明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手段运用得极为胜利。南伐楚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曹、许等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这次大张旗鼓的讨伐迫使楚国承认错误,阻挡了南方:“蛮夷”的北上。拥立太子公元前655年,

9、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与,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记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在位期间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先后灭掉30多个小国。组织课堂探讨: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小结学生答问后便转入下一子目的讲授。在小结时,要强调指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是齐桓公争霸的有利条件,而他能够首先称霸的主要缘由则是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同时又实行了“尊王攘夷”这一顺应当时政治形势的政策。三、晋楚争霸1改革图强齐桓公的霸业为一些较大

10、诸侯国树立了争霸的榜样。齐桓公的霸业结束后,晋楚两国就竞相效法,实行改革,图谋霸业。晋文公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任用贤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35年,他约会诸侯国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内部的武装叛扰,博得“尊王”的美名。几年以后,便全力向南发展,与楚国争霸。这时,南方的楚国是楚成王在位。他也通过改革,使楚国成为千里大国。楚国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流域,并接着向北扩展,与晋国抗衡。这样,晋楚两国的冲突日益尖锐,很快酿成历史上出名的城濮之战。2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晋楚争宋。公元前633年,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军队围

11、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争取齐、秦两国出兵协作,自己率兵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卫,并在卫国的陶丘与楚军相遇。其次阶段是楚逼晋退。楚军势力强大,盛气凌人,晋军为争取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便退避三舍。楚军恃强进逼,在城濮与晋军对阵。第三阶段是城濮决战。公元前632年4月,晋军接着采纳诱敌深化的战术战胜楚军,取得决战成功。城濮之战,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闻名战例。战后,晋文公会诸侯,周襄王亲往劳师,并策封晋文公为诸侯之长。3楚庄王争霸中原城濮之战后,楚国不甘失败。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实行措施稳定政局,发展

12、生产,为接着北上争霸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北上,在周王境内陈兵示威,问鼎中原,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概。此后10年间,楚军一次伐宋,两次伐陈,七次伐郑,声威非常显赫。公元前597年,楚军伐郑,晋国出兵救郑。双方在邲(B,在今河南荥阳北)一战,楚军战胜晋军,饮马黄河。鲁、宋、郑、陈等小国又相继归附楚国,楚庄王一时称霸中原,晋楚争霸与齐桓公争霸的显著不同之点是,晋楚争霸从公元前7世纪后期到公元前6世纪期后期,持续了100多年。双方此伏彼起,互有输赢,还一度共做霸主,最终才为吴越争霸所取代。四、吴越争霸1吴王破楚败越春秋末期,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争霸斗争。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用

13、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郢。楚国借助秦国的救援才解此危难。公元前496年,楚国帮助越国攻打吴国,阖闾负伤身亡。两年后吴王夫差为报父仇又举兵伐越,迫使越王勾践求和称臣。当时,伍子胥极力主见乘胜杀死勾践,灭掉越国,但是夫差拒绝这一建议,却热衷于北上攻打齐、鲁,与晋会盟。这就为以后勾践报仇制造了极好的机会。(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引用的伍子胥原话及其注解。)2勾践灭吴处在逆境中的越王勾践,忍辱求存,立志报仇,悬胆尝苦,发愤图强。果真,29年后即公元前473年,勾践乘吴国后方空虚,一举灭掉吴国。接着,勾践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终一个霸主。五、争霸斗争的作用春秋时期的

14、争霸斗争,是极其常见的。依据春秋一书的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斗争就多达483次。如此常见的斗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峻的灾难。例如楚国攻打宋国时,宋国都城内就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如晋楚邲之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的断指成捧,河水为之变色。但是,假如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问题想深一些,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我们就不难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在客观上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动作用。详细地说,有以下三点: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春秋结束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秦的统一创

15、建了有利的条件。其次,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来,随着争霸斗争的频繁进行,各民族的流淌、迁徙空前活跃,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定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开拓了道路。(课本上的思索题:“你能说出诸侯争霸的作用吗?”可作讲解本目的导语,也可作讲解后的巩固提问。)4巩固小结依据教学目的,“以春秋五霸简表”的形式小结本课。春秋五霸简表5作业(1)填空: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年到公元前_年,是我国奴隶社会_的时期。(2)选择:春秋时期的几个诸侯国君A齐桓公 B晋

16、文公C楚庄王 D越王勾践其中: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同晋争霸中原的是 城濮之战后称霸中原的是 春秋时期最终一个霸主是 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主要缘由是 周王室日益衰微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齐是东方一个大国任用管仲进行改革A BC D(3)名词说明葵丘会盟(要求答出时间、地点、人物、评价、会盟的详细内容不作要求。)(4)问答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斗争是什么样的斗争?为什么?(三)教法建议1本教案是介于提纲式教案和讲稿式教案之间的线索式教案,可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鉴于本课内容丰富,头绪纷繁,施教时应以讲解并描述法为主,兼用谈话、探讨、图示等法。2本课小字所述内容,应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接受实力斟酌取舍,确定详略。一般简要介绍即可,不必过多发挥,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3本课的图画较多,除“齐桓公和管仲”一图外,其余不必一一讲解,不作记忆、理解要求,讲到相应内容时,让学生看看即可。4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