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30145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近期参加初中语文教研活动,集中听了几节名著导读课,感觉有 的导读课似乎上成了教读课。老师们普遍比拟擅长上教读课:教学生 梳理情节,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旨,掌握阅读方 法可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极为明确 地区分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包含名著阅读),如果名著导读课 上得与教读课没有什么区别,那就说明教师对名著导读课的定位认识 是不准确的。课程标准对于名著阅读有明确要求,认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根据课 程标准的要求,统编教材设置了 “名著导读”,其初衷就是为了引导 学生自主阅读名著

2、。因此,名著导读课应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 导读之“导”,即引导、指导,教师在导读课上的“导”,目的应该是 给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方向和帮助,教学生抓住名著阅读的关键,掌握 名著阅读的方法,纠正阅读过程中的偏差,其立足点和着眼点都应该 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名著。基于这样的定位,名著导读课应如何 设计“导读”呢?一、导读要贯穿名著阅读的全过程导读,不仅仅是在阅读之前介绍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不 仅仅是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等,而是要贯穿名著阅读的整个过程, 巧妙设计学习活动以引导学生关注名著的特点,在学生出现阅读障碍 或者理解偏差时给予点拨。试看内蒙古自治区袁桂清老师执教的水浒传导读课(课例A

3、):活动一:听听这是谁明确规那么:某组同学绘声绘色描述某位英雄,或朗读描写英雄言 行的片段,请其他组同学说出此好汉的姓名与绰号。(教师指导各小组课前根据要求出一个题目,注意与相关类型人 物的区别)题目一:该好汉生性粗鲁、勇猛,对兄弟极讲义气,路见不平拔 刀相助,不惧危险。对招安一事,他极为反对,曾打死老虎,勇劫法 场。最终喝下毒酒,只为“忠义”二字。好汉是个大孝子,上梁山后 因放心不下老母亲,曾冒险下山去接她。类型人物:(硬汉形象)鲁智深,武松,李逵,史进(答案:李 逵)题目二:此好汉水上功夫了得,是梁山水军首领之一。曾救得宋 江性命,参与智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在与朝廷交战中屡立战功。击 败方

4、腊后,曾经假扮方腊戏耍,遭奸臣陷害,遂辞去官爵,回家务农, 享年六十而终。类型人物:(水上英雄)张顺,阮氏三雄,李俊(答案:阮小七)题目三:她是梁山好汉中的女英雄,有着一身好武艺,讲义气, 堪称女中豪杰。她与丈夫一起开一家酒店,但为了兄弟义气,她舍弃 自己的家业,带着家人随武松一起上了梁山,后在征讨方腊时战死。类型人物:(女英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答案:孙二娘) (设计意图:明确水浒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中国古典 长篇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特点)活动二:唇枪舌剑论招安宋江最后选择带着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对于“招安”这一决策, 历来看法不一。班内以此为题展开一场辩论:宋江选择招安决策正确(女生组

5、)/宋江选择招安决策错误(男 生组)(设计意图:探究“官逼民反”主题,打通作品与生活的联系)按照袁老师的全书阅读规划,这是第一阶段“鲸吞”式初读之后 的读书汇报课。接下来第二阶段要转向精读,进行“牛嚼”式赏析。 显然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汇报课,这节课在两个阶段之间承上启下, 不仅要汇报第一阶段初读的收获,还要为第二阶段的阅读奠定基础, 作好铺垫。从这个角度看,这节课的两项活动设计颇具匠心。首先, 以水浒英雄和招安主题来设计活动,有利于把阅读引向深入,引导学 生有意识地关注名著的核心内容;其次,活动一“听听这是谁”让学 生回顾作品人物,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把人物类型化以及人物性格与 情节的共生关系

6、融入其中,巧妙地隐含了分类与联系的阅读方法指导, 对下一步的人物鉴赏有指导意义;最后,活动二“唇枪舌剑论招安”, 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探究“官逼民反”这一主题,指导学生联系历史背 景探究作品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在下一阶段进行思辨阅读。可见, 这节汇报课实质上是读中导读课,对学生继续阅读水浒传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从这一课例中,我们可以获得有益启示:导读课要立足学生的阅 读实践,进行过程指导,把“导”融入学生的阅读提供、交流、探究等活动中,发挥以导促读的作用。二、导读要关注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导读不能面面俱到,应重点关注统编教材中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 即名著在教材中所承当的阅读方法指导价值和“这一本”名

7、著的核心 内容。一方面,要关注教材对名著阅读的学习要求一一阅读方法指导。 温儒敏指出,统编教材“名著导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一书 一法”,每本名著的阅读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其 中专门设置了 “阅读方法指导”,“根据名著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和初中 学生的学习需要,以该名著为例,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 阅读策略”。如西游记和水浒传虽然都是古典小说,但教材 在方法学习上的要求并不一样:西游记在七年级上册,要求学习 “精读和跳读”,属于一般的阅读方法;水浒传在九年级上册,要 求学习“古典小说的阅读”,属于某一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初中语文 教材中推荐阅读的名著共有十二部,十二部名

8、著的导读中要求掌握的 阅读方法共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方法学习序列。教学中,自然 要关注教材“名著导读”所建议的阅读方法的学习价值,引导学生学 会某一种阅读方法,落实“一书一法”。当然,阅读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其学习的关键不是“知”,而 是“行”,即在实践中反复运用,“熟能生巧”。因此,在进行导读课 的设计时不能以讲授阅读方法知识为主,而是要注意创设学生运用相 应阅读方法的实践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中有四节昆虫记导读课, 四节课的重点似乎都在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作者文笔之妙,但 是对作品中的科学探究精神关注不够,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探讨法布 尔观察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推论过程,对于教材“专题探究”

9、中的“专 题一”(强调“观察实验”)和“专题二”(强调“科学探究”),老师 们完全置之不理。缺少对科学思维的关注,使这几节课无法真正落实 教材规定的“科普作品的阅读”这一方法训练。另一方面,要关注名著本身的核心内容,关注“这一本”名著的 突出特点。如西游记,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神魔 小说,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众多故事,塑造了众 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思想内容比拟复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以上问 题进行整体的观照与细节的精思,对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的特点 能够到达比拟深入的感知和理解。又如水浒传,它是一部以农民 起义为题材的英雄史诗般的长篇巨著,由此决定了其特点为:题材涉 及

10、宏大的历史背景,较少描写家庭生活和个人感情世界;人物众多, 表达了早期白话小说的类型化倾向;章回体小说,带有说书和话本的 痕迹,充满了悬念、误会、巧合等。水浒传的导读,自然要引导 学生关注这些内容,才能让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三、导读要做好阅读任务设计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关注名著的核心价值,真正落实名著阅读的 学习价值,最终还是要靠有效的阅读任务设计。试看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两节西游记导读课(课例B和课例C), 详见下表。从“核心任务”和“课堂总结”看,两个课例都注重落实西游 记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都把掌握阅读方法和把握孙悟空形象作为 导读课的学习目标。但是,两节导读课的上课时机和阅读任务是不同

11、的。根据“后续作业”可知,课例B是阅读前的导读,设计了孙悟空 修成正果后到人间找工作的情境,要求学生以求职者、推荐人、面试 评委三种身份完成制作简历、写推荐信、写考核意见这三项任务;而 课例C是初读后的导读,设计了讲述孙悟空名号背后的故事和探讨他 获封斗战胜佛的原因这两项任务。从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看,课例B不太理想,课例C比拟 好。比拟分析这两节导读课,可以发现阅读任务的设计深刻影响着学 生的课堂表现,是提升名著导读课“导读”质量的关键。具体来说, 做好阅读任务设计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准确分析学情。课例B中,阅读任务是需要学生通览全书 才能完成的。尽管每个任务中指定了阅读的章节或精

12、选了一组原文片 段,但学生还没有初读名著,对任务中的身份设定和作品要求也比拟 陌生,难以完成任务。而课例C中,阅读任务是讲述故事、探究人物 的成长变化,主要是基于初读后对名著的了解和个人的阅读体验,进 行口头的提供交流,任务集中,要求相对简单,学生能够比拟轻松地 完成,形成了比拟愉快的阅读提供气氛。可以说,对学情的准确预估 和充分考虑是导读课的阅读任务设计的基础。其次,处理好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各项阅读任务应由一个核心 任务统领,使课堂教学指向清晰、焦点突出。如课例B以孙悟空到人 间求职这一虚拟情境任务来统摄三项具体任务;课例C以“研读名号 背后的故事,探究获封斗战胜佛的原因”这一核心任务,把

13、前后两项 具体任务关联成为一个整体。止匕外,各项阅读任务之间应该形成一定 的逻辑关系,或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是由现象分析到本质探究, 或是由梳理表层结果到追溯深层原因,以形成课堂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课例C中,探讨获封斗战胜佛的原 因这一任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要想深刻理解孙悟 空能够勇于打破束缚,逐渐完善自我,最终修成正果的成长过程,就 要梳理他的主要经历,发现他在取经过程中是如何逐渐蜕变、成熟的。 为此,教师提供了问题分解式的方法支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引 导学生聚焦孙悟空“三次离队”和“三遇强盗”的表现与变化,在关 联与比照中发现人物的成长奥秘。学习支架提供了问题解决的具体路 径,对学生完成复杂的阅读任务发挥了较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