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9374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农业开展状况C.体质进化程度D.生产力水平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 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3、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

2、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4、以下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的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高宗6、以下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开展趋势的一项为哪一项()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7、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

3、好汉“黑旋风”李速与“浪子”燕青 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 等。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A.坊B.市C.瓦舍D.夜市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9、“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 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理藩院A.理藩院B.中书省C.宣政院D.行中书省10、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请问这一伟大工

4、程的中心是()A.扬州B.余杭C.洛阳A.扬州B.余杭C.洛阳D.邢沟11、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A.青瓷 B.唐三彩 C.白瓷 D.黑陶12、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13、以下图呈现的是一段政权更迭的开展示意图,据图判断,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一上周要隋.七十六国、1,北方:并存=北魏1 (鲜卑族)西魏南方:东晋 u宋o齐o梁o陈力.589A.隋灭北齐B.隋灭北周C.隋灭陈朝D.北朝结束A.14、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

5、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15、秦统一全国以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产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B.1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17、在宋代官府的劝农文中,屡次频繁出现所谓“客户乃主户之本”,“客(户)主(户)相资,贫富相养”。南宋朝廷在赈灾政策上就明确规定“农夫 资巨室之土,巨室资农夫之力,彼此自相资,有无自相恤”。这一现象( )A.必然会激化主客之间矛盾B.说明南宋中央进一步集权C. 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D.反映了宋代农业经济衰落1

6、8、某班准备举办先进人物的事迹展览,到以下一组图片,请为这组图片 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A.艰苦创业年代的楷模A.艰苦创业年代的楷模B.国防建设领域的模范C.改革开放时期的标兵C.改革开放时期的标兵D.科技战线前沿的先锋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它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创造了他们独 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 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20、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7、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 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21、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22、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以下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 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那么被国君派往小县为 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A.秦国B.韩国C.楚国D.燕国23、宋朝某大臣,其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

8、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 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由此可知他所任官职是()A.通判B.枢密使 C.转运使 D.市舶使24、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 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开展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25、以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的特征是()明清时期公丸*221 年 22045S14公丸*221 年 22045S1490 评136 评1M04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开展和社

9、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两宋时期的榷场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二“澧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 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 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 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民族史纲要(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 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 又是什么?(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

10、族交流的主要领域。(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2、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完成 以下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 “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开展,粮价大 幅降低。汉初米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材料三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 . 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 矣。资治通鉴材料四史史 于 X 货lnMl史史 于 X 货lnMl史记书影南阳医圣祠(1)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拟材料中秦汉疆城图,指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 区进行

11、了有效管辖?(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开展有何影响?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 关系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请写出材料四中史记的体例以及医圣的代表著作。(5)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3、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 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 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扬中国人史纲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 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

12、,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材料三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 通权力之门。萧子文简读宋朝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那么天分别对 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 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请再列举一例该国策的具体表现。(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本质及其开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 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

13、、A2、C3、D4、D5、A6、A7、C8、B9、C10、C11、B12、B13、C14、B15、D16、D17、C18、A19、B20、C21、D22、A23、A24、D25、C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西夏。临安。(2)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3)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4)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1、(1)公元前221年;新疆(2)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稳定了政局,开展了经济,蓄养了强大的国力,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3)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政治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王

14、国问 题,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经济上,二者都统 一了货币。秦始皇发行了秦半两,汉武帝那么发行了五铢钱;在思想上,二者都实行了 文化专措施,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 上,秦汉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 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四者任选其二即可)(4)纪传体通史;伤寒杂病论(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开展3、(1)科举制;进土科的创立。(2)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增加科举考试科 目,鼓励土人报考,进土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创立殿试。(3)注重开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开展科举制。重文轻武;文臣统兵的格局形 成;武将受到多方面牵制。(4)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或维护统治;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有利于文学艺术的 繁荣,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 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