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池上》说课稿.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6222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池上》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池上》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池上》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池上》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池上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 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 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 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 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 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

2、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三)教学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2、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占诗意境产生共鸣。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 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因此, 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

3、畅谈 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2、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去理解古诗、学法去 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学生采用自读一自悟一合作讨论一想象一交流 的学习方法。三、说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起提供。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 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布置初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

4、解大意。读i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看一看一一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说一说一一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写一写一一写出诗意美的感受。2、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艇:比拟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藏:隐藏、藏匿。浮萍:一年生草木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 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懂诗句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 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5、,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1、读诗学生练读。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淘气、天真。有感情朗读2、说诗提出问题。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提供 吗?学生练说。教师引导指点。“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诗歌描写了 位天真机灵、淘气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 真美好的童趣。3、写感受提出问题。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交流评价。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 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

6、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 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1、背诵池上,并默写。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池上童真、童趣不解浮萍开池上教学反思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 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 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

7、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 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 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在谈对“偷”的理解时教室象开了锅的沸水,孩子象小麻雀一样争论不休。学生在课堂 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问题的感悟与质辩:小娃去采白莲到底是天真还是“偷” ?学生从不 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 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所以这个“偷”字更能表达出小娃的天真可爱。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

8、,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 学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有重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 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其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 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评价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指 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 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 图片资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情感,到达情感的升华,体会出“小娃的 天真、可爱、顽皮”。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孩子分角色演一演,这项工作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 学生,让学生对这首诗有更真切的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