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一.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3839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一(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容许) 刺举(检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2、“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 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A.磨制石器 B.骨耙 C.青铜器 D.铁农具和牛耕3夏、商、西周灭亡的最大的

2、共同点是:()A.诸侯的叛乱 B.统治者失去民心 C.人民暴动 D.少数民族的内侵4、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声,从此萦绕在你的身边;相见时, 已隔了数年感叹你聪颖的智慧,让那洪水猛兽,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 龙这首诗歌歌颂了()A.盘古开天辟地B.大禹治水 C.女姻造人 D.李冰修建都江堰5、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 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 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6、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从此开始了它的统治,直到1368年,这是第一 次,

3、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个王朝是()A.秦朝B.元朝C.清朝D.明朝7、“年少参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 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A.回纥B.南诏C.靴格D.吐蕃8、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整理了这些知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汉献帝”,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D.魏征10、他统治前期,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

4、开展, 唐朝的国力进入鼎盛时期。材料表达的盛世局面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11、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速与“浪子”燕 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 等。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A.坊B.市C.瓦舍D.夜市12、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 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A.商朝B.西汉C.隋朝D.唐朝13、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那么天下自安 矣”。以下表达北宋在经济上“夺其权”措施的是()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别离B.采用

5、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C.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14、原始人类的某一行为被誉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指原始人类 ( )A.学习制作陶器 B.能够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能够直立行走 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16、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 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 朝时期()A.民族交融加强B.商业贸易繁荣C.政治清明稳定D.

6、中外交流频繁17、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青铜制作工艺高超创制了比拟成熟的文字广泛应用铁制农具出现了 世界上最早的纸A.B.C.D.18、他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 除害,受到民众拥护,队伍开展迅速。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19、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 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满朝廷和 郡县。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20、唐代以前,耕

7、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以 推广使用。唐代以来,耕犁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以下农具与此 变化有关的是()耦犁耦犁B.曲辕犁楼车D.筒车21、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 圣”。他是()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22、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 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 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23、节能环保是中

8、国的国策,下面谁的创造具有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这样的特 特征()A.李冰B.张仲景 C.华佗D.蔡伦24、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A.顾恺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25、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 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 记载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开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开展情况材

9、料二 语日: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19. 8%998578580. 2%唐朝392041543. 2%514852956. 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 1%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开展的什么特点?(2)综合三那么材料,可以得出我国古代经济开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3)结合所学,说说南方经济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开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

10、王朝,结束了自 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材料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材料三隋炀帝乘龙船游江都(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隋朝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客观原因有哪些。隋朝之前还出现了哪些大一统的王朝?材料二反映了隋朝的经济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由此可见,国家繁荣的 必要前提是什么?(3)材料三中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去江都看琼花,途中要经过哪几段运河?这一事 件反映了什么?3、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卜列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开展的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馍(饥饿)。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 府也”。华阳国志蜀志材料三 “修力(尽力)本业,耕织

11、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里的“本业”,指男耕女织;“末利”,指商业和 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 入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使北方陷入长期的混 战之中,民不聊生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 模更大。据统计,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到达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 人口的1/60一一根据岳麓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H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如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根据材料 二,分析该工程的建成对当地农业开展的作用。(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

12、是哪一次改革?分析材料三所提及的措 施对秦国农业和商业开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展的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开展的因素有哪 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D3、B4、B5、B6、B7、D8、D9、D10、D11、C12、D13、D14、C15、B16、A17、A18、C19、D20、B21、B22、B23、D24、D25、B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2)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

13、方)。(3)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自然条 件的便利;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4)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开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开展的重视程度是重要 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开展 的重要保证;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开展的正确道路等。(意思相近即可) 2、(1)北方民族大交融;南方经济开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 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秦朝、汉朝、西晋。隋文帝。国家的统一。(3)通济渠、邪沟。反映了隋朝统治者贪恋江南美景,奢侈腐化,不体恤百姓。 3、(1)水利工程:都江堰;作用:起到了防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农 业的开展,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或: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 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2)改革:商鞅变法;影响:促进农业的开展,抑制了商业的开展。(3)原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4)因素:兴办水利工程、政策鼓励、稳定的社会坏境、生产技术的改进、劳 动力的补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