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2345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X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XX 生态红线区域爱护规划 二一三年七月 目 录 前言 言 . i 1 1 总论 . 1 1 1.1 指导思想 . 1 2 1.2 基本原则 . 1 3 1.3 总体目标 . 1 4 1.4 编制依据 . 2 5 1.5 划分标准 . 3 2 2 区域分类 . 5 1 2.1 自然爱护区 . 5 2 2.2 风景名 胜区 . 5 3 2.3 森林公园 . 5 4 2.4 地质遗迹爱护区. 5 5 2.5 湿地公园 . 5 6 2.6 饮用水水源爱护区. 5 7 2.7 海洋特殊爱护区. 6 8 2.8 洪水调蓄区 . 6 9 2.9 重要水源涵养区. 6 0 2.10

2、重要渔业水域 . 6 1 2.11 重要湿地 . 6 2 2.12 清水通道维护区 . 6 3 2.13 生态公益林 . 6 4 2.14 太湖重要爱护区 . 7 5 2.15 特别物种爱护区 . 7 3 3 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 7 1 3.1 自然爱护区 . 7 2 3.2 风景名胜区 . 8 3 3.3 森林公园 . 8 4 3.4 地质遗迹爱护区. 9 5 3.5 湿地公园 . 9 6 3.6 饮用水水源爱护区. 10 7 3.7 海洋特殊爱护区. 11 8 3.8 洪水调蓄区 . 11 9 3.9 重要水源涵养区. 11 0 3.10 重要渔业水域 . 12 1 3.11 重要湿地

3、. 12 2 3.12 清水通道维护区 . 13 3 3.13 生态公益林 . 13 4 3.14 太湖重要爱护区 . 14 5 3.15 特别物种爱护区 . 14 4 区域名录 . 14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7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35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42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55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61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77 X X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88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00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11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27 X

4、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42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51 X XX 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 159 i 前言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平安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需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平安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心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爱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当受到惩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爱护重点工作的看法提出,要在重要生态功能

5、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平安格局,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爱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平安、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9 年,在环保部指导下,我省起先探究生态空间管制,编制了XX 省重要生态功能爱护区区域规划,在全省划分了 12 类 569 个重要生态功能爱护区,运用到环境爱护日常监管工作中,形成了生态空间、环境影响、排污总量 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新模式,初步构建生态空间管控格局,对于限制开发强度,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肯定的促进作用,为划定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 ii 进入新的

6、历史阶段,我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人多地少,经济总量大,开发强度高,环境容量小的特别省情确定了必需进一步优化人口、土地、产业、环境等要素配置,用创新的思路处理发展与爱护的关系,加快构建生态平安格局。今年 7 月,罗志军书记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既要把发展搞上去,又要把生态环境爱护好,关键是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划定生态红线,确保全省生态红线面积不低于 20%,形成刚性约束。为实行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依据 XX 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去年以来,在原XX 省重要生态功能爱护区区域规划基础上,全面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根据爱护为主、应保尽保,

7、科学评估、合理布局,分级管控、强化措施的思路和原则,全省共划定十五类(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爱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爱护区、海洋特殊爱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太湖重要爱护区、特别物种爱护区)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 24103.49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 22839.58 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为 22.23%;海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 1263.91 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下实施生态空间爱护和管控的细化,也是贯彻节约优先,爱护优

8、先,自然复原为主方 iii 针的详细化,对于妥当处理爱护与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预防和限制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功能的破坏,构建生态平安格局,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地要严格执行XX 省生态红线区域爱护规划,制定生态补偿等配套政策,加强管控力度,切实把生态红线区域爱护好、管理好,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漂亮XX,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1 1 1 总论1 1.1 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仔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重点,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爱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划出对保障全省生态

9、平安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红线区域,切实加强爱护与监管,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2 1.2 基本原则(1)爱护优先。以爱护全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维护地区生态平安为根本目的,坚持把爱护放在优先位置,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供应重要保障。(2)合理布局。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关系、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根据保障区域、流域和全省生态平安的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科学合理确定爱护区域。(3)控管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爱护措施,明确环境准入条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各类生态红线区域得到有效爱护。(4)分级

10、爱护。纳入本规划的是对全省生态平安具有干脆影响的具有流域性、区域性特征的重点爱护区域。其他须要爱护的区域根据分级爱护的要求,由市、县(市、区)相应制定爱护规划。(5)相对稳定。生态红线区域关系到全省的生态平安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红线区域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擅自调整。3 1.3 总体目标 2 通过生态红线区域爱护规划的实施,使全省受爱护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 20%以上,形成满意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基本需求,符合 XX 实际的生态红线区域空间分布格局,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爱护,提高生态产品供应实力,为全省生态爱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

11、供应重要支撑。4 1.4 编制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主席令其次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主席令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爱护法(主席令其次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爱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 16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爱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204 号)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04 号)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 474 号)森林公园管理方法(林业部令第 3 号)地质遗迹爱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其次十一号令)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方法(试行)(林湿发20101 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方法(试行)(建城200516 号)海洋特殊爱护区管理方法(国海发2

12、01021 号)饮用水水源爱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管字第 201 号)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方法(林资发201371 号)湿地爱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令第 32 号)(2 2 )地方法规XX 省生态公益林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07123 号) 3 XX 省海洋环境爱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07138 号)XX 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07141 号)XX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爱护的确定(省人大常委会2008146 号)XX 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20 号)XX 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63 号)XX 省渔业管理条例(省人大常

13、委会公告第 78 号)XX 省湖泊爱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82 号)XX 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97 号)5 1.5 划分标准依据 XX 省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爱护需求,结合全省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爱护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等,划分出 15 种生态红线区域类型,并提出如下划分标准:(1 1 )自然爱护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自然爱护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2 2 )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市、县批建的风景名胜区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3 3 )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市、县批建的森林公园也可划入生

14、态红线区域。(4 4 )地质遗迹爱护区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爱护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市、县批建的地质遗迹爱护区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5 5 )湿地公园 4 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市、县批建的湿地公园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6 6 )饮用水水源爱护区日供水万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爱护区,以及备用水源地划入生态红线区域。(7 7 )海洋特殊爱护区国家级海洋特殊爱护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8 8 )洪水调蓄区根据国家蓄滞洪区修订名录,以及省内具有洪水调蓄功能的流域性河道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区域性骨干河道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9 9 )重要水源涵养区省内海

15、拔 100 米以上,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山体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10 )重要渔业水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爱护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11 )重要湿地省管湖泊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市、县管湖泊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12 )清水通道维护区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工程河道,以及向重要水源地供水的骨干河道,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13 )生态公益林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划入生态红线区域。市、县级生态公益林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5 ( 14 )太湖重要爱护区太湖一级爱护区范围内的湿地生态系统。( 15 )特别物种爱护区具有特别生物生产功能和种质资源爱护功能的区域。2 2 区域分类1 2.1 自然爱

16、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自然集中分布区、有特别意义的自然遗迹等爱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疆,依法划出肯定面积予以特别爱护和管理的区域。2 2.2 风景名胜区指具有欣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美丽,可供人们巡游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3 2.3 森林公园指森林景观美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肯定规模,可供人们巡游、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化活动的场所。4 2.4 地质遗迹爱护区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宝贵的、不行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5 2.5 湿地公园指以爱护湿

17、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爱护、复原、宣扬、教化、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6 2.6 饮用水水源爱护区 6 指为爱护水源干净,在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源地等集中式饮用水源肯定范围划定的水域和陆域,须要加以特殊爱护的区域。7 2.7 海洋特殊爱护区指具有特别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别要求,须要实行有效的爱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别管理的区域。8 2.8 洪水调蓄区指对流域性河道具有削减洪峰和蓄纳洪水功能的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及低凹地等区域。9 2.9 重要水源涵养区指具有重要水源涵养、河流补给和水量调整功能的河流发源地和水资

18、源补给区。0 2.10 重要渔业水域指对维护渔业水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的水域,包括经济鱼类集中分布区、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鱼虾贝藻养殖场、水生动物洄游通道、苗种区和繁殖爱护区等。1 2.11 重要湿地指在调整气候、降解污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爱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流、湖泊、沼泽、沿海滩涂和水库等湿地生态系统。2 2.12 清水通道维护区指具有重要水源输送和水质爱护功能的河流、运输河及其两侧肯定范围内予以爱护的区域。3 2.13 生态公益林 7 指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功能,以供应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者服务为主要利用方向,并依据国家规定和有关标准划定的森林、

19、林木和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4 2.14 太湖重要爱护区指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太湖湖体、湖中岛屿以及与太湖湖体亲密相关的沿岸湿地、林地、草地、山地等生态系统。5 2.15 特别物种爱护区指具有特别生物生产功能和种质资源爱护功能的区域。3 3 分级分类管控措施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是生态红线的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以生态爱护为重点,实行差别化的管控措施,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在对生态红线区域进行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按 15 种不同类型实施分类管理。若同一生态红线区域兼具

20、两种以上类别,按最严格的要求落实监管措施。本规划没有明确的管控措施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1 3.1 自然爱护区(1)爱护分区 自然爱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为一级管控区,试验区为二级管控区;未做总体规划或未进行功能分区的,全部为一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 8 开矿、采石、捞沙等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严禁开设与自然爱护区爱护方向不一样的参观、旅游项目;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建成

21、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需实行补救措施。2 3.2 风景名胜区(1)爱护分区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的核心景区为一级管控区,其余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禁止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禁止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 禁止乱扔垃圾;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阻碍巡游的设施;在宝贵景物四周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需的爱护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风景名胜区内已建的设施

22、,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清理,区分状况,分别对待;凡属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自然风貌,严峻阻碍巡游活动的,应当限期治理或者逐步迁出;迁出前,不得扩建、新建设施。3 3.3 森林公园(1)爱护分区 森林公园中划定的生态爱护区为一级管控区,其余为二级管控区。 9 (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采伐森林公园的林木,必需遵守有关林业法规、经营方案和技术规程的规定;森林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需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在宝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爱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款待所、疗养院和

23、其他工程设施。4 3.4 地质遗迹爱护区(1)爱护分区 地质遗迹爱护区内具有极为罕见和重要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划为一级管控区,其余划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不得在爱护区内及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影响的肯定范围内进行采石、取土、开矿、放牧、砍伐以及其它对爱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未经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爱护区范围内采集标本和化石;不得在爱护区内修建与地质遗迹爱护无关的厂房或其他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破坏的设施,应限期治理或停业外迁。5 3.5 湿地公园(1)爱护分区 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良好,规划为湿地保育区和

24、复原重建区的区域划为一级管控区,其余区域划为二级管控区。 10 (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下列行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开(围)垦湿地、开矿、采石、取土、修坟以及生产性放牧等;从事房地产、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和开发活动;商品性采伐林木;猎捕鸟类和捡拾鸟卵等行为。6 3.6 饮用水水源爱护区(1)爱护分区 饮用水水源爱护区的一级爱护区为一级管控区,二爱护区为二级管控区。准爱护区也可划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下列行为:新建、扩

25、建排放含长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含汞、镉、铅、砷、硫、铬、氰化物等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电镀、印制线路板、印染、染料、炼油、炼焦、农药、石棉、水泥、玻璃、冶炼等建设项目;排放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有机毒物限制名录中确定的污染物;建设高尔夫球场、废物回收(加工)场和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堆栈,或者设置煤场、灰场、垃圾填埋场;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峻的其他建设项目,或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设置排污口;从事危急化学品装卸作业或者煤炭、矿砂、水泥等散货装卸作业;设置水上餐饮、消遣设施(场所),从事船舶、机动车等修造、拆解作业,或者在水域内采砂、取土;围垦河道和滩地,从事围网、网箱养

26、殖,或者设置集中式畜禽饲 11 养场、屠宰场;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其他建设项目,或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在饮用水水源二级爱护区内从事旅游等经营活动的,应当实行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7 3.7 海洋特殊爱护区(1)爱护分区 海洋特殊爱护区内的珍稀濒危物种自然分布区、典型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区和其他生态敏感脆弱区或生态修复区,以及特别海洋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独特地质地貌景观等划为一级管控区,其余区域划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狩猎、采拾鸟卵;砍伐红树林、采挖珊瑚和破坏珊瑚礁;炸鱼、毒鱼、

27、电鱼;干脆向海疆排放污染物;擅自采集、加工、销售野生动植物及矿物质制品;移动、污损和破坏海洋特殊爱护区设施。8 3.8 洪水调蓄区(1)爱护分区 洪水调蓄区划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洪水调蓄区内禁止建设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平安和其他阻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平安的河段,应当限定航速。9 3.9 重要水源涵养区 12 (1)爱护分区 重要水源涵养区内生态系统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干脆汇水作用的林草地和重要水体为一级管控区,其余区域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新建有损涵养水源功能和污染水体的项目;未经许可,不得进行露天采矿、筑坟、建墓地、开垦、采石、挖砂和取土活动;已有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必需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0 3.10 重要渔业水域(1)爱护分区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爱护区核心区划为一级管控区,其它渔业水域为二级管控区。(2)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与爱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禁止运用严峻杀伤渔业资源的渔具和捕捞方法捕捞;禁止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和渠道内设置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