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电影_娱乐至死的全民狂欢_裴菁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32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丝电影_娱乐至死的全民狂欢_裴菁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粉丝电影_娱乐至死的全民狂欢_裴菁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粉丝电影_娱乐至死的全民狂欢_裴菁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丝电影_娱乐至死的全民狂欢_裴菁宇.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观察与枇评 馨裴菁宇 粉丝电影:娱乐至死的全民狂欢 ? 2011年,杨幂主演的电影孤岛惊魂以 500万元投资 取得了 9000万元的票房成绩,从而开启了我国粉丝电影的极 速发展之路。 2014 年暑期大热的几部电影,如韩寒的后会 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快男”电影我就是我等 , 均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娱乐至死”“饮鸦止渴”的批判与高票 房齐飞,这一现象似乎昭示着电影正朝着全民娱乐的方向发展。 粉丝电影的文化解读 粉丝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主打粉丝群体,迎合某偶像粉 丝而拍的电影。粉丝电影一般制作成本较低,其发展的初始阶 段只对特定人群有重要观影意义,目前已越来越发展成为被大 众所接受的、面向全民

2、的电影类型,容易收获较高票房。 首先,粉丝电影是一种由亚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 文化现象 任何偶像的粉丝,都不可能是覆盖全体国民的庞大族群 , 但随着科技和媒介的发展,任何话题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飞 速传播,引发全民热议。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曾指出,粉丝 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粉丝的年龄层 通常较低,易于掌握新技术和接受新事物,他们在赛博空间内 的活跃, 使得他们所追捧的电影信息被大量复制和传播,传递 给更广泛的受众,从而产生大范围的影响。 其次,粉丝电影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 力的加大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寻求休闲娱乐性的享受。

3、大众有着 强大的消费欲望且更乐意去选择满足浅层次娱乐需要的文化产 品,而非那些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 粉丝电影正好迎合了这一需要。 同辈分的人虽然以身共处于某一个特定场合,但他们可能会在 精神和情感上保持绝缘,一代人的记 (不可挽回地封闭在他们 这一代的身心之中。” 更具青年人特色的“个人主义”意识 作用于 80 后、 90 后一代,形成了他们对媒介文本的独特解读 , 不同年龄 /世代群体对同一媒介文本的解读由此可见一斑。 注释: Jensen, K. B. & Rosengren, K. E. (1990). Five traditions in search of t

4、he aud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2), 207-238. 郭镇之: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 , 现代传播 , 1994 年第 3 期 第三,粉丝电影是视觉文化和眼球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一 种视觉观念,我们的社会是由视觉观念组织起来的。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图像把人们包围起来,并且在视觉 文化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快感、娱乐。电影作为一种在短时间 内由诸多影像组合而成的消费产品,是靠获取公众注意力获利 的。粉丝的存在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就有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成功吸引了大批观众

5、的注意力,给电影票房以基础保障。 粉丝电 影的负面社会评价 内地的粉丝电影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迅猛, 2015 年国产电影总票房排名前几位的就有多部粉丝电影,如总票房 近 18 亿元的小时代系列,综艺电影奔跑吧!兄弟和爸 爸去哪儿大电影等。而每一次粉丝电影的大热,几乎都会遭 到业界的口诛笔伐。 (一)粉丝电影祓指媚俗,一味迎合低端的消费需求,喪 孙晓娥: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 J,西安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11年第 6 期 郑恩龚瑶:新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基于深度访 谈的质化研究 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1 期 【英】利萨

6、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 黄佩译:媒介 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ML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年版 Goffman,Erving.2009. Stigma :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Simon and Schuster. 王芊霓:污名与冲突:时代夹缝中的广场舞 J,文化纵横 1 2 15年 4 月号 【英】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 译:社会如何记忆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g I 青年记者 2016 年 5 月中 观察与批评 失了电影应有的精神内涵 约翰费斯克认为,

7、粉丝文化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有 一部分原因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的那部分人,通过对某个明星 八卦消息的了解在这个粉丝群体里找到了存在的意义。粉丝电 影为了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就要极尽所能地迎合主要受众的 需求,不免堕入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的境地。但电影作为一种大 众消费产品,受众覆盖整个社会,需要对社会大众负责。此外,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肩负着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可以以轻 松甚至“无厘头”的形式出现 ,但绝不能过于肤浅、毫无内涵。 (二)粉丝电影过度娱乐化,片面追求感官刺激,有的粉 丝电影甚至大肄宣扬扭曲的价值观,影响恶劣 如果说主流文化和粉丝文化通过商业途径都可以转换成为 经济资本,那么不通过商

8、业途径,主流文化可以创造经济资本 (如利用知识找到工作 ),而粉丝文化仅仅成为娱乐。正如尼 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 中 所提到的观点,现代社会,一切 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沦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 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为追求娱乐效果,粉丝电影用“卖丑”、 恶搞、浮夸的手法极尽所能地吸弓丨人的眼球。小时代 上映后, 就被指场面奢华,推崇拜金,它的主要观影群体 24 岁 的青少年) 极易受到误导,从而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三粉丝电影成圈钱捷径,致使电影产业准入门槛过低, 扰乱文化市场秩序 粉丝电影看重的无外乎偶像的影响力以及粉丝市场的巨大 消费潜力和对整个市场的带动能力。这类电影,通常选择

9、的题 材简单、制作周期较短、投入成本不高,但如果卖座,回报率 极高。粉丝电影较其他电影更易于操作,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 青睐,一些非专业人员会单纯为了获利而拍电影,部分粗制滥 造的电影会拉低整个文化市场的水平。而这些电影通过大 肆宣 传仍会引发粉丝的非理性消费,诱导人力物力的浪费。 (四对影视内容过度开发,过度延伸产业链,过度消耗 文化产品的价值 一般来说,获得较好票房收益的电影会继续将该 IP (知 识产权 )投放到其他领域,比如电视剧、线上游戏、衍生品等, 粉丝基于对偶像的热爱或者对电影本身的信任大多会将注意力 投放到相关领域。但有些电影内容本身并不适合延伸到其他产 业,粉丝也并不买账,从而

10、成为“鸡肋”。 粉丝电影兴起的合理性 纵使粉丝电影的发展受到诸多质疑,但作为一种流行现象 , 粉丝电影的兴 起并非偶然。诞生在大数据时代的粉丝电影,其 在互联网上形成的关注度、形成的话题效应和示范效果,会在 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丰富中国的电影实践,革新中国电 影理论。 我国每年拍摄电影近 700 部,超过 70%的电影不能上映, 而上映的电影中能够盈利的不到 10%。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一部电影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抓住受众。粉丝电影虽然从文 学艺术角度来说存在诸多弊端,但从产业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甚至说在电影的营销层面是明智的。“偶像 +电影”的形式能 够活跃电影市场,丰富电影的类型,使

11、电影获得大众更多的关 注。 笔 者认为,“娱乐至死”的说法未免过于悲观 。一 方面, 非理性的狂热粉丝只占全体受众的少数,且就现实来讲,粉丝 追星更多地是为了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生活的正面能量。在高 压力快节奏的社会中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和体验是人的本能, 但极度享乐并不符合人的本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在不断发 展,媒介 (尤其是电子媒介 )的发展会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改善, 而非成为人类的主宰。现在活跃的社交媒体使人的能动性加强, 人们并非是非不分,在接受电影所传递的信息的同时,也具有 充分的能动性和辨别能力。追星并不能把人变成好坏不分的低 能儿,单 靠营销技巧也不能把一个彻头彻尾的烂片推至票房榜 首,电影能否卖座,内容始终是关键。 如果说现代人追求娱乐,他们追求的大概只是娱乐休闲本 身,如果说他们毫不在意电影的正面教化功能,又怎么会去特 别关注某些情节的误导效果?大部分人越来越把电影当做娱乐 工具,持有的态度也非常轻松,大概是“看完就过去了”。电 影毕竟不是教科书,它所呈现的是这个社会的状态和一些存在 的现象,好坏都有。我们不能要求里面的每一个清节、每一句 台词都契合所谓的正统的价值观念,因为电影是艺术,需要宽 容,也需要一些自由。 (作者单位:首都师 范大学文学院 ) 青年记者 2016 年 5 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