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代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2865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近代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国近代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近代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近代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国近代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摘要: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德国高等教育史一段重要篇章, 它不仅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德 国培养出较多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应 当从中吸取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好的经验。关键词:德国;高等教育;柏林大学;近代;经验启示 德国高等教育与邻国意大利和法国相比虽起步较晚,虽然德 国几经战争,但由于19世纪初普鲁士改革以及1810年建立 的柏林大学带给了这个国家以发展的希望,给予了这个欧洲 中央之国巨大活力与朝气并且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 家人才,尽管在拿破仑的铁蹄下一直处于遭分裂的

2、状态,但 是这个国家还是迅速崛起了,并于1871年取得统一,值得 骄傲的且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是,德国逐渐取代法国成为世界 科学与教育的中心。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于 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战后期 大多数高校因战争而停止教学。30年代初希特勒篡权,实施 独裁专制,使得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再度受到严重挫伤,大 批知识精英或成为纳粹的傀儡,或遭受迫害,或流亡国外, 强盛一世的国家最后也于1949年再次遭受分裂。因此,联 邦德国在西德成立后以及两德统一以来,围绕高等教育的任 务与职责以国家的复兴、统一和振兴,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既有对于洪堡教育理念的延承与

3、革新,也 有在制度方面的重建与创新。而德国近代的高等教育不仅为 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提供了借鉴的意义,对我国今天的高等教 育依然存在着正面的影响。一、德国近代著名大学教育以柏林大学为例1810年在洪堡办学指导下而成立建成的柏林大学,在德国高 等教育史上是占有着特殊地位的。它不仅是17-18世纪德国 的新大学传统的集大成者,也是19世纪德国乃至欧美各大 学竞相效仿的典型大学,它对世界高校的影响至今犹存。柏林大学建校后的数十年之间虽然几经曲折,但是仍然取得 了惊人的进步,且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第一,柏林大学自建校起,将“杰出学者视为选择教师的 几乎是唯一的标准。除了费希特本人外,当时的德国各学科 的领域

4、精英人物,如爱戈斯、施策尔马赫、黑格尔、贝尔、 沃尔弗、萨维尼、尼布尔等,都在该高校任过教。值得分析 的是,在柏林大学的执教者并不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百科全 书类的学者,而多数是术有专攻的专家。教师们在课堂当中 并不是过多去诠释“稳定的真理,而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 了介绍自己的最新研究的成果与心得之上。第二,柏林大学的教授是把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掌 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视为教 学的重要目标。洪堡并不反对将神学、法学以及医学等需要 记忆大量的材料的系办成专门的高等学校,但绝对的反对将 大学与科学分隔开。他不认同“大学传播知识,科学院发展 科学”的观点。他认为“大学教授正

5、是通过本专业教学活动 取得科研上巨大成就的,德国大学完成的科研并不少于科学 院。”当时柏林大学有16名科学家是在其任教的期间取得 了科研成果且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如化学家哈恩(1944)、 物理学家劳厄(1914)、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1918)等, 这都绝非是偶然。第三,在柏林大学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关 系:那就是合作关系。因为师生在教学中都拥有较大的自由, 各个学派之间也是允许相互竞争的,学生拥有自由选择教师 和课程的权利,学校也将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视为是教师 的职责,因此,学生与老师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合作关 系。第四,哲学系的地位出现了意义上的重大上升。柏林大学建 成以

6、前,学校的哲学系是具有预科性质的;在柏林大学中, 哲学系则成为了培养高校师资的独立系,且承担了三位一体 的任务。即作为教学机构向非本系的学生进行普通的教育, 扩大并加深他们的知识;作为自然科学以及历史领域的学术 性研究机构从事着科学研究,培养文理交叉的学者兼专家; 为中学培训教师。二、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1.关于文科教育我们应认识到,加强文科教育不只是靠增加相当的数量来拓 宽基础为宗旨的选修课后便可大功告成的。人文精神是应当 渗透在高校提供的所有有形无形的课程之中的,贯穿于高校 校的所有教育活动以及师生的交往之中。在走向市场经济和 迈向21世纪高科技时代的今天,欲培养能深刻理解和妥善 处理

7、诸如竟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科学与人 文、物质与精神、自由与纪律、个人与社会等范畴之间的对 立统一关系,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生态、能源、核战 威胁等危机问题的各类人才,就必须从加强人文教育入手。 这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2.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18-19世纪德国大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同英国大学的 文科教育传统,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思想一起成为西方现代 高校的3大支柱。在我国高教界的见解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应 是统一的,但不能绝对化,应当有一些区分以及限制的。在 原则上一般性与具体实施上的个别的差异性,是在我国高校 处理两者的关系上应取的态度。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

8、正是 由于在这方面的有关政策以及法规产生了偏差。比如,在对 高校的评估以及教师的考评有关的条件分析种表明,决策者 会是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视为普遍原则与要求的,且必须 是等量齐观的,并未加有区别对待的。这已经脱离了我国的 高校实际,所以也是不恰当的。当我们面对我国高校普遍存 在的“重科研、轻教学”和在处理两个关系上的各种不良的 倾向,政策的制定者以及执行者都可以辩解回答说,这并不 是政策导向的问题。但是,显然一见的事实是教学方面的要 求因为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无法进行真实考核,科学研究的水 平评估也因为多种原因到最后只可归结成量的计算。这在很 大程度上引发了处理两个关系的形式主义,也造成了巨大的 浪费且冲击了教学,同时妨碍了高教的基本任务的完成,这 与主张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的初想是相互违背的。这表明, 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是需要条件的。也就是说,就算两者 统一的普遍性可以在理论上站稳脚跟,但是对一时缺少可靠 执行机制的保证有关政策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这是我国 高教改革当中的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参考文献:1马骅.柏林大学的传统及其对我国高教改革的 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