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19700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化学电源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其次节化学电源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常用电池的构造,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区分二、预习内容阅读书本,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一次电池?2、什么是二次电池?3.推断一种电池的优劣的标准是什么?4、日常生活中电池有那些应用?如何书写困难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三、通过预习提出怀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怀疑点怀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应用原电池原理,进一步学习常见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能依据电池总反应式推断:正、负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学习重难点:能依据电池总反应式推断:正、负电极,写

2、出电极反应式 二、学习过程一、一次电池1.碱性锌锰电池电极材料为Zn和MnO2,电解质是KOH.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如何书写困难反应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 正极:()_2锌银电池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质量轻、体积小,是人造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等的电源。电极材料为Zn和Ag2O,电解质是KOH.总反应式:Zn+Ag2O=ZnO+2Ag 负极:()_ 正极:()_ 二、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具有双重功能。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的总反应式:PbO2Pb2H2SO42PbSO42H2O放电的电极反应为:负极:()_ 正极:()_目前汽

3、车上运用的电池,有许多是铅蓄电池。由于它的电压稳定,运用便利、平安、牢靠,又可以循环运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交通、生产和生活中。三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干脆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它与其它电池不同,它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存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同时把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燃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用多孔炭和多孔镍、铂、铁等制成。从负极连续通入氢气、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甲烷等气体;从正极连续通入氧气或空气。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和燃烧时的产物相同。燃料电池的特点是能量利用率高,设备轻巧,减轻污染,能量转换率可达70%以上。1.氢氧燃料电池它是

4、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主要用于航天领域。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化电极,碳电极上嵌有微细分散的铂等金属作催化剂,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电池反应总式是_a.电解质是酸负极:_ 正极:_b.电解质是碱负极:_ 正极:_c.电解质是固体熔融物负极:_ 正极:_2.甲烷燃料电池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负极:_ 正极:_ 课堂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如图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2.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电池反应为Zn+Ag2O+H2O=2Ag+Zn(

5、OH)2,则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B.Zn(OH)2C.Ag2OD.Zn3.(2022江苏高考,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旁边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6、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5.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

7、电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B.C.D.6.用Pt电极放置于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O和O2,即可产生电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通入CO的电极为阴极通入CO的电极反应式为:2CO+O2+4e-=2CO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4OH-2e-=+2H2O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B.C.D.7.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

8、2+2H2O+4e-=4OH-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接着运用8.国外新型研制的溴锌蓄电池的基本构造是用碳棒作两极,溴化锌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现有四个电极反应:Zn-2e-=Zn2+Zn2+2e-=ZnBr2+2e-=2Br-2Br-2e-=Br2那么充电和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是()A.B.C.D.9.如图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根据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是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

9、一种不须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贮存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1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11.燃料在电池中干脆氧化而产生电能的装置叫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燃料电池所用燃料可以是氢气,也可以是其他燃料,如甲醇、肼等。肼分子(H2NNH2)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利用肼、氧气与KOH溶液组成碱性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反应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_;并指出电解质溶液中,OH-离子向哪极移动:_。参考答案1

10、解析:据构成原电池条件分析,B能形成原电池。答案:B2解析:由电池反应知,Zn作负极被氧化。答案:D3解析:由充电时方程式中的Cd和Ni的化合价的改变可知,Ni(OH)2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Cd(OH)2作阴极,Cd(OH)2+2e-=Cd+2OH-;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Cd作负极,Cd-2e-+2OH-=Cd(OH)2,Cd四周的c(OH-)下降,OH-向负极移动。答案:A4解析:由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Zn作负极失去电子,MnO2在正极上得电子,故A、B正确;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出,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11、,C错;流过0.2mol电子,有0.1molZn溶解,削减6.5g,D正确。答案:C5解析:充电、放电时反应条件不同,故不是可逆反应,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6解析:CO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O+O2+4KOH=2K2CO3+2H2O,故正确。在负极消耗OH-,故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确。答案:B7解析:由电池总反应知,Al为负极,Al-3e-=Al3+,铂网为正极:O2+4e-=+2H2O4OH-,电子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故A对。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方向恰好相反,故B错。答案:B8解析:用惰性电极,故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放电,得到电子被还原,故为。选

12、c9解析: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故通氢气的a电极为负极,通氧气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A正确,B错误;电池产物为H2O,故为绿色电源,C正确;随时不断通入H2和O2,D正确。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题目中可以应用的信息主要是锌片、铜片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甲、乙两图。解答该题时,首先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推断甲、乙是否能形成原电池,然后再依据原电池的原理详细分析、推断,甲装置符合原电池条件,c可构成原电池,乙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甲中铜片有气泡,乙中无;由于都消耗H上标+,所以pH都增大,C正确。答案:C11解析

13、:肼燃料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负极上消耗OH-,正极上产生OH-,故OH-向负极移动。答案:负极:N2H4-4e-+4OH-=N2+4H2O正极:O2+4e-+2H2O=4OH-总反应式:N2H4+O2=N2+2H2OOH-离子向负极移动 化学电源学案 其次节化学电源学案学习目标:1、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2、相识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等几类化学电池;3、学习化学电池的构成,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学习重点:化学电源的结构及电极反应的书

14、写学习难点:化学电源的结构及电极反应的书写学习过程:化学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几大类。1、一次电池(又称干电池)如:一般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1)碱性锌锰电池,电解质是KOH,其电极反应:负极(Zn):正极(MnO2):总反应:(2)锌银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Ag2O,电解质是KOH,其电极总反应如下:Zn+Ag2O=ZnO+2Ag则:负极():正极():2、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如:铅蓄电池。反应方程式如下式: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其放电电极反应:负极

15、():正极():其充电反应是上述反应的逆过程,则电极反应:(电化学上规定: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阴极:阳极: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持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干脆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它与一般的化学电源不同,一般化学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故而限制了电池的容量,而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包括活性物质,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如:氢氧燃料电池。酸性介质时,电极反应:负极:正极:总反应:碱性介质时,电极反应:负极:正极:总反应:除H2外,烃、肼、甲醇、氨、煤气等液体或气体,均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除纯氧气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作氧化剂。练习、新型燃料电池,甲烷、氧气及

16、KOH电解质溶液,用Pt作两个电极,写出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当堂达标训练: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运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运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H3OH参加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渐渐增大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D充电时每生成1molCH3OH转移6mo

17、l电子3、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LiMn2O4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4+e-=Li2Mn2O4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DNiO(OH)5、高

18、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一般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H2O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D放电时正极旁边溶液的碱性增加6、已知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进行下述操作:()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觉微安培表指针偏转;()若改往(B)烧杯中滴加40NaOH溶液,发觉微安培表指针向前述相反方向偏转试回答:(1)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为什么会发

19、生偏转?答:。(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会相反?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此现象答:(3)()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4)()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北京市房山中学刘文芳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探讨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老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老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

20、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留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改变。教化的目标是老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哺育主动开心,适应时代改变,心理健康的人。本设计以开放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协助以视频、探讨、归纳等手段,使学生体验作为不同角色的工作者,思索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学问,增加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背景分析 依据教化部一般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验)和北京市一般中学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包括三部分内容: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2、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3、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

21、的试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解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并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所以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1、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相识生活中的原电池即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3、通过引入新型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增加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本节学习,能够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4、了解化学电源的发展与环境污染,增加环保意识。 三、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学问,

22、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肯定的难度。所以本课时设计:同学们通过换位思索,担当不同的角色,导诞生活中同学们熟识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加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电池的缺陷,既增加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实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四、教学流程图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归纳与整理 五、教学过程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展示幻灯片,生物学家在解剖青蛙大腿的时候,发觉金属刀一碰伤青蛙的大腿,青蛙就会发生颤抖,请同学们绽开联想,

23、推想可能是什么缘由? 绽开联想,推想缘由,回答,沟通,探讨。 展示幻灯片: 当时物理学家付打恰在视察,受到启发,他认为肯定是青蛙腿中的组织液含有电解质溶液,金属刀在切割的时候产生了电流。于是他用锌、铜做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 观看感受。 提出问题: 你认为在此电池中,哪一种物质失电子?哪一种物质得电子?为什么? 思索沟通: 锌比铜的金属性强,失电子实力强,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子从锌经外电路流到铜电极,流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电子。 铺垫资料: 伏打独创了伏打电池后,英国化学家戴维特别感爱好,戴维用伏打电池进行了电解试验,首次制出了特别活泼的碱金属,当时为了供应足够

24、的电流,戴维将伏打电池进行了串联,最多一次并排放置了100多个大玻璃瓶,放置了100多对电极。 感受、思索: 伏打电池有什么缺陷? 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伏打,你想如何对你的电池进行改进? 思索沟通: 因为电解质为硫酸溶液,不便于携带,不能够推广运用,将电解质制成固体。 如何开发高能电池。 铺垫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制成固体还导电吗? 思索沟通: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故态状况下电解质不导电。 展示幻灯片: 有一位化学家在伏打电池中加入淀粉。 思索沟通,归纳: 加入固体填充物,制成糊状。 导出: 现在运用的一般干电池,并展示结构图片。 思索沟通: 分析干电池的负极:锌,正

25、极:碳棒。 电解质:氯化铵。 提出问题: 从我们查询的信息来看,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你认为干电池有什么缺陷,如何改进? 思索沟通: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则会跟锌皮发生反应,运用一段时间后电池会发生漏液。 改进方法: 1换锌皮为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行行)。 2将氯化铵换为碱性电解质。 导出: 现在运用的较多为碱性干电池, 思索沟通: 分析电极以及电子转移方向 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开发商,你有什么想法? 思索沟通: 将电池制成可以循环运用的电池,降低成本 导出: 可充电电池,展示首先运用的铅蓄电池的可充电电池结构 思索沟通: 分析铅和氧化铅的活泼性,推想正、负极和电子转移方向 提出问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

26、查阅铅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铅蓄电池的缺陷是什么?如何改进? 查阅数据: 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7,相对原子质量较大,铅蓄电池较笨重,不便于携带,找寻导电性较好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金属做电极,最轻的金属是锂。 导出: 锂电池,同时展示镍镉蓄电池的信息介绍 思索沟通: 分析锂电池的电极以及电子转移方向 展示资料幻灯片: 对自然环境威逼最大的五种物质:铬、镉、铜、铅、汞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干电池的负极材料:锌汞齐,1节1号干电池会使1m2的土地永久实效,而仅我国一年就生产各种电池上亿节。 观看幻灯片,增加环保意识 提出问题: 上述各种电池的共同缺陷是什么?如何改进? 分析: 干电池中的汞、蓄电池中

27、的铅、镉,三种金属都是对自然环境威逼最大的物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导出: 燃料电池,展示甲醇、甲烷燃料电池,分析正负极 思索沟通: 燃料电池中氧气得电子,作正极,燃料作负极,并分析电子流淌方向。 提出问题: 甲醇、甲烷燃料电池有什么缺陷,你想如何改进? 思索沟通: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开发绿色、清洁燃料。 提出问题: 你认为什么燃料最清洁? 思索沟通: 氢气是最清洁、无污染的燃料。 导出: 氢、氧燃料电池 思索沟通: 分析正、负极和电子流淌方向。 归纳小结并板书: 板书设计: 1干电池 负极锌(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碳棒(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充电电

28、池 负极铅(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燃料电池 负极燃料(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归纳总结沟通: 1干电池 负极锌(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碳棒(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充电电池 负极铅(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燃料电池 负极燃料(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布置作业: 分小组制作“化学电源环境污染清洁能源”图片展,提倡学生自觉组织在校内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定时回收废旧电池。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评价设计: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课堂评价量规 内容 评价要

29、求 优 良 需努力 1学习看法 在角色转换中踊跃发言的次数 9 6 3次及以下 2学习方法 在角色转换中分析问题的视角 在角色转换中能够站在主要冲突的分析问题视角。 在老师的适当铺垫下能够站在主要冲突的分析问题视角。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思路。 3综合实力评价 思路清楚、顺畅,能清楚地分析化学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在角色转换中,思维活跃,切入点精确,提高了对环境爱护的相识。 思路比较清楚、顺畅,基本能清楚地分析化学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角色转换,并有清楚的思路,提高了对环境爱护的相识。 思路不够清楚,不能独立地对化学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进行精确的分析,在限定

30、的时间内进行角色转换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016 化学:2.3化学平衡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4)一、高考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洁的计算。(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相识其一般规律。2实力目标(1)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分析试验现象,获得有价值信息的实力;(2)培育学生分析处理试验数据,从数据中获得信息、总结规律的实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体验化学试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贡献;(2)通过化学平衡的相对性相识事物的相对性。二、重点、难点内容解

31、析重点:化学平衡过程的建立。难点:(1)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涵义;(2)学会等效平衡一类问题的处理。三、导学提纲第一讲: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一化学平衡状态及特征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化学平衡探讨的对象是,各物质的转化率必小于。(2)“动”:即化学平衡是,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类似的体系还有哪些?(3)“等”:是指,必需用同一物质来表示,这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4)“定”:由于,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或质量分数)。(5)“变”:外界条件变更导致,原化学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平衡移动直至建立新平衡。化学平衡的标记和推断先做创新设计P133典范1、跟踪1、

32、2。总结本类型的做答规律二化学平衡常数1、分别写出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平衡常数表达式:、。思索:2、平衡常数的意义3、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4、互为可逆的两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之积有何关系?总反应与各分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总、K1、K2、K3)有何关系?肯定温度下,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只有一个化学平衡常数?三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与平衡移动原理思索: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有哪些?为什么是这些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从理论上给出说明。 条件的改变V正、V逆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理论说明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削减生成物的浓度削减

33、反应物的浓度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压强2NO2(g)N2O4(g)增大减小温度2NO2N2O4H0上升降低以N2+3H22NH3H0画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削减反应物的浓度、加压、减压、升温、降温的平衡移动图像 四平衡转化率1、对于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2、在一个容积为2L的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SO2和O2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mol和10mol,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对于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1)、增加A物质,则B的转化率;A物质的

34、转化率。(2)、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A:B=1:1,则A和B的转化率之比=;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A:B=a:b,则A和B的转化率之比=;(3)、若a+bc+d,在反应达平衡的基础上,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投入A和B,则A和B的转化率若a+b=c+d,在反应达平衡的基础上,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投入A和B,则A和B的转化率若a+bc+d,在反应达平衡的基础上,以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投入A和B,则A和B的转化率五对于气体反应的平衡体系,有以下几种状况,以N2+3H22NH3为例分析:a恒容时,(1)充入N2或H2,平衡;(2)充入Ar,平衡;b恒压时,充入Ar,平衡。六平衡图象解题思路点拨:先看面,即横

35、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再看线,是恒温线还是恒压线或者其它意思;最终看点即拐点、交点等,还要做适当的协助线。联系化学平衡移动及反应速率的有关来解决。跟踪练习:创新设计P140典例示范2;跟踪演练4、5七等效平衡(1)在肯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对同一可逆反应,无论反应从何处起先均可达到平衡且任何同一个的组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2)等效平衡的规律“两类反应”即前后气体体积数相等和前后气体体积数不相等;“两种容器”即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解题思路: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A定温、定容时.,变更起始加入状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方程式左右两边同一物质的物质的量

36、与原平衡相等就可以建立等效平衡。B.定温、定压时,变更起始加入状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方程式左右两边同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等就可以建立等效平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的反应不论定温、定容时还是定温、定压时,变更起始加入状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方程式左右两边同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等就可以建立等效平衡。(3)等效平衡的建立一般通过建立假想平衡状态去比较分析新旧平衡,以下例来说明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N2O4,测得NO2的转化率为a%。容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再充入1molNO2,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得NO2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大小关系为解此类题一般建立如下思维模型:由于压缩,平衡向右移动达到平衡时转化率增大,必有a1%b%,又由于相同条件下平衡与平衡等效,即转化率相等a1%=a%,所以a%b%,即ab 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