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578-2022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海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31876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6∕T 578-2022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海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46∕T 578-2022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海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6∕T 578-2022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海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6∕T 578-2022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海南省).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40 CCS B 61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 46/T 5782022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pagation of pandan seedling 2022-10-08 发布 2022-11-15 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6/T 578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苗圃地选择与规划.3 苗圃地选择.3 苗圃地规划.3 5 采苗圃选择与管理.4 采苗圃选择.4 采苗圃管理.4 6 采苗与处理.4 选苗.

2、4 分蘖苗处理.4 运输与保存.4 7 育苗.4 育苗时期.4 育苗容器.4 育苗基质.5 基质消毒.5 育苗方法.5 8 苗期管理.5 水分管理.5 除草.5 查苗、补苗.5 施肥.5 病虫害防治.5 9 出圃.5 炼苗.5 出圃要求.5 10 育苗档案.5 附录A (资料性)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档案记录表.7 DB 46/T 578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海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

3、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院股份公司、上海锦锐贸易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吉训志、鱼欢、秦晓威、宗迎、贺书珍、郝朝运、唐冰、邓文明、张昂、廖子荣、苟亚峰、章斌卿。DB 46/T 5782022 3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斑兰叶(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育苗过程中苗圃地选择与规划、采苗圃选择与管理、采苗与处理、育苗、苗期管理、出圃及育苗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斑兰叶分蘖苗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4、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 J 128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LY/T 1000-2013 容器育苗技术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6/T 577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 DB46/T 579 林下间作斑兰叶(香露兜)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B46/T 57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苗圃地选择与规划 苗圃地选择 宜选择海拔300 m以下,交通便利、近水源、避风、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灌溉水和土壤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苗圃地规划 4.2.1 整地 清

5、除规划用地内的杂草、石块、树枝等杂物,平整待用。4.2.2 规划 根据苗圃地实际情况,规划生产区,占总面积的80%85%。生产区分为基质存放区、分蘖苗临时贮存区和苗床。苗床宽100 cm120 cm,长度因地形、地势而定,以30 m50 m为宜。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和田间操作道。主道贯穿整个苗圃地,宽3 m4 m;支道一端与主道相连,另一端贯穿不同的区域,宽1 m2 m;田间操作道宽80 cm120 cm,苗床和田间操作道宜铺园艺地布。4.2.3 搭建荫棚 DB 46/T 5782022 4 在生产区搭建荫棚,高2 m3 m,宽度和长度因地形、地势而定。荫棚宜以水泥柱或钢管为框架,其中分蘖苗

6、临时贮存区和苗床棚顶及四周覆盖遮光率40%60%的遮阳网。4.2.4 排灌设施 安装喷灌系统,修建排水沟。4.2.5 其他设施 包括工具房、仓库、配药池等设施。设施的建设应符合LY J 128的要求。5 采苗圃选择与管理 采苗圃选择 选择经济性状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种植园,去除变异株后作为采苗圃。采苗圃管理 全年均可采苗,以410月为宜,气温低于20 不宜采苗。采取分蘖苗后,人工清除行间杂草,撒施促芽肥。每666.7 m2施用复合肥(15-15-15)10 kg15 kg、尿素10 kg15 kg,雨后撒施或撒施后灌水。6 采苗与处理 选苗 从母株上选择生长旺盛,无明显病虫害,茎粗 3.

7、0 mm5.0 mm,苗高 10.0 cm15.0 cm,长度5 cm气生根2 条,完整且长度10 cm 叶片数2 片的分蘖苗。采苗时用手将分蘖苗与母株分开,用小刀将分蘖苗从基部切下,避免伤及母株茎部。分蘖苗处理 采苗后修剪分蘖苗根系及叶片。保留植株顶部 23 片完整叶,修剪其余叶片长度至 4.0 cm8.0 cm。修剪根系长度至 3.0 cm5.0 cm。修剪后的分蘖苗每 50100 株扎成一捆。运输与保存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曝晒,长距离运输应保持湿润。分蘖苗应及时育苗,如不能及时育苗应堆放在分蘖苗临时贮存区,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100 cm,堆放时间不宜超过 7 d,期间淋水保持湿润。7 育苗

8、 育苗时期 全年均可育苗,以 410 月为宜,气温低于 18 且无防寒设施不宜育苗。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可采用育苗袋或育苗杯。容器直径6.5 cm,高度12 cm,底部有孔。DB 46/T 5782022 5 育苗基质 宜选花木(花卉)通用型营养土或自配基质。自配基质可选用腐熟的有机质与细沙土或沙壤土按质量比1:8混合均匀,或根据苗圃实际情况选配育苗基质。育苗基质宜在基质存放区进行配制与存放。基质消毒 育苗基质应严格进行消毒。基质消毒药剂使用方法按照LY/T 1000-2013中的附录C执行。育苗方法 分蘖苗采后宜7 d内进行育苗。先在育苗容器中装入1/3育苗基质,再将分蘖苗放进容器内,继续填充

9、育苗基质至装满容器,叶片及茎部全部露出,抖实。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对苗床边上的育苗容器进行培土,淋足定根水,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消毒。8 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 从种苗装袋至新长出长度10 cm、叶片数5片阶段,常保持基质湿润,每3 d喷灌1次,喷灌时间以10:00前或16:00后为宜。苗圃地积水应及时排出。除草 人工及时清除苗床杂草,不推荐使用除草剂。查苗、补苗 育苗7 d后进行查苗、补苗。施肥 育苗30 d后可喷施叶面肥。叶面肥推荐用量为5%(质量分数)速溶复合肥(15-15-15)和3%(质量分数)尿素配制的液态肥,喷施量以种苗叶片湿润为宜。苗期施肥12次。病虫害防治 苗圃

10、病虫害防治方法,按DB46/T 579的规定执行。9 出圃 炼苗 出圃前14 d停止施肥,以9:00前及16:00后揭开遮阳网为宜。出圃前7 d全天揭开遮阳网。炼苗期间喷灌12次。叶片呈淡绿色时即可出圃。出圃要求 按DB46/T 577的规定执行。10 育苗档案 DB 46/T 5782022 6 参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种苗级别按DB46/T 577的规定执行。DB 46/T 5782022 7 A A 附录A (资料性)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档案记录表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档案记录表见表A.1。表A.1 斑兰叶(香露兜)种苗繁育技术档案记录表 育苗单位 产地 育苗时间 育苗责任人 育苗基质(包括基质种类、用量及配比等)育苗容器(种类与规格)施肥管理 肥料种类 施肥次数 施肥用量 施肥时间 病虫害防治 防治措施 防治药剂 药剂用量 防治时间 种苗数量,株 一级苗,%二级苗,%备注 审核人(签字):日期: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