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原因_中老年朋友您 知道体位性低血压吗?.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1787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位性低血压原因_中老年朋友您 知道体位性低血压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位性低血压原因_中老年朋友您 知道体位性低血压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位性低血压原因_中老年朋友您 知道体位性低血压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位性低血压原因_中老年朋友您 知道体位性低血压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位性低血压原因_中老年朋友您知道体位性低血压吗? 中老年挚友,当您站起来头晕,排尿时晕倒,活动中晕厥,头痛、头昏、乏力、站立不稳、排尿困难时,可能会想到是否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但不会想到是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假如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高血压,以致低血压长期误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老化过程伴随出现对压力反射的反应下降,血管顺应性降低,前庭交感反射衰减,所以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热门话题。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探讨人员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发表文章阐述这一问题,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大于65岁人群中

2、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为20,在大于7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30,在养老院中这一几率大于50或更高。体位性低血压与中老年人的跌倒、骨折、缺血发作、晕厥、心肌梗死等相关,并增加了死亡率。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必需考虑到可能的病因,包括神经系统变性病、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等。我国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有关中老年体位性低血压问题的相关资料还很少,这一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在中日友好医院“运动障碍专病门诊”就诊的122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尽管病史中已出现头晕等自主神经症状,但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就医多次,95的人并未曾进行过卧立位血压测量。我们在此提出这一问题,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了解体位性低

3、血压 说到体位性低血压,首先要了解卧立位血压,卧立位血压应在患者平卧2分钟后,以及从卧位快速站起后13分钟内测量,同时应记录心率。假如从仰卧位起立后13分钟内收缩压至少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就可以定义为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交感缩血管神经功能衰竭的典型表现。有条件者还可以做直立倾斜试验。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分为两组,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有症状组患者常在体位变更,如突然从卧位、蹲位、坐位起立时出现不适症状,包括头晕、易疲惫、恶心、晕厥、认知障碍、头痛,也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颈项痛、肩痛(称衣架式头痛),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灌注削减)。需特殊留意的是,无症状组患者亦可发生

4、跌倒和晕厥。 什么是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也称植物神经或内脏神经系统,是由英国生理学家兰利于1889年首次命名,用以强调内脏器官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自主神经的生理调整往往不受意志的干脆限制。 人体的自主神经以它自己的活动规律来反应人体的须要,不受人的意志支配,例如心跳80次分不能随意志变为60次或100次,只有在猛烈运动时、发热时加快;环境温度上升时才出汗,天冷时不出汗;心情激烈时面红耳赤,暴怒时面色苍白;健康人的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左右,谁都不能自我调整自己的血压。这些现象都不是主观能够限制的,而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的调整实力会随生长发育而完善,在进入中老年时期后,又

5、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亦可因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变性病而受损以及功能下降。 体位性血压调整机制 人体站立时将有5001000毫升血液汇聚至下肢及内脏血液循环中,静脉回心血量削减,心室充盈度降低。这些血流淌力学变更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引发代偿性反射,后者增加交感神经信号并降低迷走神经活性,这种反射增加外周循环阻力、静脉回流量和心输出量,进而削减血压降幅。假如这种反射减弱,则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大脑低灌注。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龄化的过程伴随着对压力反射的反应下降,心肌顺应性降低,以及前庭交感反射衰减,这些都会导致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所以有些老年人没有明显的

6、症状也会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对吗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受益、多少人受害。一般人在酒足饭饱后思睡,是因为肠道充血,大脑相应缺血,低灌注,脑干网状结构缺氧,这时久站最简单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因脑缺血缺氧而晕倒,所以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不科学。 另外,起床时先停一停,躺几分钟、翻几个身,然后起床为好,老年人要严防猛一下站起,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引起意外。 哪些缘由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许多,包括急性和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急性体位性低血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生的症状性体位性低血压,包括肾上腺危象

7、、快慢综合征、心肌梗死、败血症、脱水和药物性等。慢性体位性低血压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体位性低血压,后者见于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可分为中枢性和四周神经性。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中老年以神经变性病为主,包括多系统萎缩、脑干病变、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等。多系统萎缩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多发于5060岁中老年人,临床表型困难多样,可分为3种亚型:帕金森型,小脑萎缩型和Shy-Drager综合征型,同时存在不同亚型的叠加型,患者均表现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四周神经疾病可使交感神经的反射弧受损,和(或)影响了正常的肾上腺素能反应,包括淀粉样变、酒精性

8、、糖尿病,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恶性贫血、副肿瘤性、脊髓痨、脊髓空洞症、脊髓横断症、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和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样等。 另外,还应留意在很多继发性全身动脉性高血压的患者中,当其不能通过内环境稳定机制限制血压时,假如处于直立姿态,也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在仰卧位时有高血压,在直立位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常可见到一过性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其病因多由水平位突然变为直立位时,肌肉泵功能及血管调整功能障碍可致血液淤积于下肢,出现一过性低血压,脑缺血。这种状况常发生在游泳竞赛后。此外,由于猛烈运动导致的过度换气、脑干网状结构缺氧、低碳酸血症也可发生一过性低

9、血压、脑缺血缺氧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就做哪些检查 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许多,对于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应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空腹和餐后血糖,蛋白电泳等,并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深呼吸时心率改变、发汗试验和冷加压试验)等。 为进一步找寻病因,可依据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检查:当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发热时,应考虑血容量削减,可检测电解质、尿素氮、肌酐等;当患者出现淤斑、紫癜、巨舌、麻木、感觉异样、肌肉假肥大时,应考虑淀粉样变可能,可进行直肠活检;当患者出现厌食、餐后腹胀、便秘、尿失禁、运动不 耐受时,应考虑糖尿病性神经病,可做糖耐量试验和糖

10、化血红蛋白测定,并采纳心电图监测深呼吸心率变异性;如患者出现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和足部水肿,应考虑心源性疾病,可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检查;当患者出现出汗削减、尿失禁,便秘、共济失调和(或)姿态反应异样、震颤和强直时,应考虑多系统萎缩,可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并提示医生作相关的鉴别诊断;当患者出现牛肉样红舌、面色苍白,感觉异样、共济失调时,应考虑恶性贫血,可检测血常规、叶酸和维生素B10水平;如出现梅毒肿、阿-罗氏瞳孔,位置觉和振动觉减弱并有冶游史,应考虑脊髓痨,可进行梅毒筛选试验。 如何防治体位性低血压 药物治疗 目前对体位性低血压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及早发觉对查找病因和对症治疗均有利。由于神

11、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大部分是交感神经元无法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因此运用拟交感神经药物是治疗的核心。米多君是一种外周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烈剂,是唯一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探讨发觉,米多君(平均剂量为8.4毫克次,每日3次)改善患者立位血压和直立位耐受力的作用显著大于麻黄碱(平均剂量为22.3毫克次,每日3次)。 吡啶斯的明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一些探讨显示它可使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轻度上升。与其相关的仰卧位血压增幅可能不如其他增压药物明显。该药的治疗原理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可增加交感神经节的神经传导,患者处于直立位时效应最大,因为交感神经通路在此时

12、最为活跃。 对于补充液体和盐后血浆容量增加不充分的患者,运用合成盐皮质激素9-氟氢可的松可能有帮助。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加立位血压,有探讨显示该药可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和贫血患者的直立位耐受力,其增压效应的机制尚未确定,但有可能涉及红细胞总量和中枢血容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变更,以及血管壁的神经体液效应。 特殊值得警惕的是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常有卧位高血压,如何调理降压药及体位需医生正确指导。 我国早在公元1232年(金元时期),就有对体位性低血压的相识。医学宗师李果先生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提出“虚脱”,用生脉散,又名生脉饮,是中医益气养阴的闻名古方。景岳全书厥逆也提到:“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

13、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说明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早已被古人留意到,并有肯定的治疗阅历,生脉散加减沿用至今,对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确有肯定效果。 非药物治疗和预防 为预防和削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中老年人体位变更时,要保证足够的自主神经适应时间,从仰卧位起立时,要逐步变更体位,特殊是在直立位耐受力最低的早晨,因为此时存在仰卧位高血压诱发的夜尿增多和体液再分布。可将床头抬高1020度,这种姿态可降低仰卧位高血压,削减压力性利尿。此外,还有几种物理性对抗动作,包括双腿交叉以及绷紧腿部、腹部、臀部或全身肌肉,这些动作可削减静脉血流量,从而增加中心血容量和心脏充盈度,进而增加心输出量和脑灌注量。穿合体的

14、弹力袜和腹带,可削减下肢和内脏循环的血量。少食多餐,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削减餐后低血压反应。适当增加液体及盐的摄入量,建议患者每日膳食钠摄入量最多可达10克,液体摄入量为每日2.02.5升。快速摄入约0.5升水可使血压在515分钟内上升。 中老年人应进行适当有规律的熬炼,但应避开过度用力、咳嗽和其他增加胸内压的动作。因为这些动作可削减静脉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输出量。应避开长时间卧床,慎用可导致低血压的药物。可能须要有肯定程度的仰卧位高血压,以维持直立位耐受力。 王国相,教授,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长期从事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和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病理和基因学探讨工作,尤其是对于MachadoJoseph病(SCA3)的探讨卓有成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中国MachadoJoseph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探讨”获得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编多部医学专著。目前任中华神经病学会委员、北京市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和国际MJD探讨会委员、多家专业杂志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