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52-2022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31784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5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2252-2022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41∕T 2252-2022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1∕T 2252-2022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T 2252-2022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13.060 CCS Z 0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2522022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 BDB41/T 2252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5 调查方法.3 6 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4 7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9 8 成果提交和报告编写.9 附录 A(资料性)野外调查表(样式).10 附录 B(资料性)污染源特征污染指标.23 附录 C(资料性)报告编写大纲(样式).26 DB41/T 2252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

2、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古彬、冯翔、郭林、刘沙沙、郭晓静、吴冰华、何凯、王小娟、赵河、王唯锦、翟文芳、匡恒、樊德军、王利、孙丹。DB41/T 22522022 1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资料收集、调查范围确定、现场调查、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测试和水质评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和农村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基础环境状况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3、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157 水文地质术语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T 0288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 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493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HJ 773

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HJ 1019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RB/T 214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 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和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的在用、备用和规划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来源:HJ 7732015,定义3.2,有修改 3.2 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 可综合反映水源地及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状况,包括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潜在污染源状况和地下水水质状况。DB41/T 22522022 2 3.3 孔隙水 存

5、在于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来源:GB/T 141571993,定义3.8.6 3.4 裂隙水 贮存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来源:GB/T 141571993,定义3.8.8 3.5 岩溶水 贮存于岩溶化岩体中的地下水的总称。来源:GB/T 141571993,定义3.8.10 3.6 地下水污染源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能够引起地下水污染的污染物来源或活动场所。来源:DZ/T 02882015,定义3.3 3.7 补给区 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回渗(归)水以及其他含水层等入渗补给的地区。本文件规定其范围包括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的水域和陆域。来源:GB/T

6、141571993,定义3.10.8,有修改 3.8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来源:GB 500272001,术语2.1.4 3.9 地下水水源保护区 为保障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及水量,在开采井及其外围补给径流区划分出的不同保护等级的水域和陆域。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来源:HJ 3382018,定义3.1,有修改 4 总则 4.1 基本要求 4.1.1 调查工作底图及成果图件应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4.1.2 调查精度(或已有工作精度)一般不低于 125000 比例

7、尺,有条件区域可以提高调查精度。4.2 基本任务 4.2.1 全面系统收集、分析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及所在区域的相关资料和工作成果,科学合理划定调查区范围。4.2.2 采用地面调查、钻探、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位统测等方法,对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DB41/T 22522022 3 信息、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开展现场调查。4.2.3 合理布设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掌握调查区的地下水水质现状和特征。4.2.4 基于收集、调查、水质测试获得的资料信息,综合分析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基础环境状况,并提出环境保护建议,编制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报告及图件。4.3 工作流程

8、 调查工作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调查范围确定、现场调查、地下水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测试和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1 工作流程图 5 调查方法 5.1 地面调查及访问 地面调查应注意观察调查点及沿线已发生的污染现象,做好野外记录,填写调查表格,拍摄典型照片。区域调查时,应采用穿越法,观察调查点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点、地表水体、污染源等;在对污染源进行调查时,宜采用溯源法,观察典型污染现象,追踪污染源及其影响区域分布。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调查区的基础环境状况,对获得的信息及时分析整理,对重要信息进行现场核实。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

9、调查 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 调查范围确定 现场调查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 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质量评价 样品采集与测试 地下水采样点布设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报告及图件 DB41/T 22522022 4 5.2 遥感解译 宜选用高分辨率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用于识别点、线、面污染源,如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的堆放规模、工业企业布局等的调查。5.3 地球物理勘探 在重点调查区,采用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和流量测井法等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在地面调查难以判断、钻探困难的地段,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和电磁法等进行初步探测,主要应用于

10、有机污染源调查。5.4 水文地质钻探 钻孔结合已有钻孔情况布置,要求目的明确,尽量一孔多用。新建钻孔,应留作监测孔;钻探过程保留岩心,如发现地下水污染应对岩心样补充测试分析。5.5 样品采集与测试 地下水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参照HJ/T 164。涉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应遵循HJ 1019的相关规定。选择具有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资质的实验室根据标准方法分析测试地下水样品。地下水样品分析检测方法选择参照GB/T 14848。5.6 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位统测 地下水动态监测应在充分分析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污染源类型、地下水污染现状、污染物特征、污染途径、污染影响等布设动态

11、监测点位。地下水水位统测应能控制不同含水层组的地下水流场,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进行,每次统测应在同一时段内快速调查完毕,尽量避免雨雪、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6 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6.1 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 6.1.1 资料收集 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土壤、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污染源、水环境质量、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等相关资料。各类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气象水文资料:收集调查区近 30 年来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包括多年平均及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地表水系分布、流量、水位等水文资料;b)土壤资料:收集地表岩性、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有机

12、质含量、土壤微生物、土壤化学与土壤污染等资料;c)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收集调查区地形地貌类型与分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包气带岩性、厚度与结构、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结构及空间分布、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水量、水质、水位和水温、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及其主要环境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等资料;d)土地利用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情况,城市、工矿用地变迁、建设规模及其布局,农业用地现状及变化资料和最新的土地利用规划资料;DB41/T 22522022 5 e)社会经济发展:收集调查区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及变化情况,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资料;f)污染源资料:收集调查区污染源的类

13、型、分布,主要污染物组成、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量和空间分布等资料。重大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过程、危害、遗留问题和治理措施等资料;g)水环境质量资料:收集调查区各水体的水化学分析资料、污染状况、地表水体纳污历史、底泥的污染状况等资料;h)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资料:收集调查区水源地开采井数量、深度、成井结构及间距、开采含水层、止水位置、单井开采量、水源地开采总量和利用状况,各开采井的静水位(或埋深)、动水位(或埋深)及历史变化情况,已有监测井分布及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频次、监测数据等资料。6.1.2 综合分析 6.1.2.1 根据调查任务、要求,整理、汇编各类资料,对各类量化数

14、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专项和综合图表,建立相关资料数据库。6.1.2.2 梳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了解区域地下水形成、分布与开发利用状况。6.1.2.3 编录污染源信息,了解重要污染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6.1.2.4 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质量分布及污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重点工作方向。6.2 调查范围 6.2.1 孔隙水、裂隙水水源地 优先以水源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范围。若水文地质单元范围过大(面积大于300 km2),将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作为调查范围。未划定水源地准保护区的,在核定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边界和范围的基础上,以二级保护区边界为基准,沿地下水流向向上游拓展地

15、下水1000 d流程等值线为边界,将该边界圈定的范围作为调查范围。若所圈定的调查范围内存在以下情况,则需对边界进行修正:a)存在另外一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则取两个水源地地下水分水岭作为调查范围的边界;b)若圈定的边界外适当范围存在地下水污染现象,则应将其污染源纳入边界范围内。6.2.2 岩溶水水源地 优先以水源地所在的岩溶系统为调查范围。岩溶系统可通过收集调查区岩溶水文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识别。若水源地岩溶系统范围较大(地下河主管道长度大于5 km),调查范围以水源地所在的地下河出口或泉点、天窗等为起点、沿地下河主管道上溯至累计5 km设定,暗河如有支管道,则沿地下暗河支管道顺延上溯至累计5

16、 km,宽度则沿地下河主管道和一级支流管道向两侧各延伸600 m水平距离。若圈定的边界外延200 m范围内存在负地形区,将负地形所处第一地形分水岭或落水洞周边200 m水平距离(不足200 m的,以第一地形分水岭为界)纳入调查范围。6.3 现场调查 6.3.1 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 DB41/T 22522022 6 水源地基础信息主要包括水源地的基本情况、保护区划分、土地利用状况、污染源状况、监测井信息等。各部分调查内容详见附录A表A.1。6.3.2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以已有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查明区域包气带岩性、厚度及其分布;查明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变化及影响因素;查清地下水开发利

17、用状况,集中开采水源地分布及其开采量等。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包气带结构调查:应查明包气带岩性、厚度、结构及分布特征,特别是包气带中黏性土层的组成、厚度与分布特征等,绘制包气带典型剖面;b)地下水系统结构调查:包括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与分布、边界条件,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岩性、厚度与分布。岩溶区以查清岩溶系统或以主径流带分布为主线。调查应突出对含水层系统的整体性、区域分布和边界条件进行核查,根据钻孔资料,绘制水文地质典型剖面;c)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变化调查:基本查明降水变化、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等对地下水补给变化的影响,调查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与排泄量的变化,分析地下水流场

18、变化及其原因。岩溶地下水调查应重点关注地下河干流、大泉流量等变化。调查应进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变化分析,绘制地下水流场图,根据长时间序列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不同时期地下水流场变化。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技术要求按照 GB 50027 执行,调查内容填写附录 A 表 A.2和表 A.3。6.3.3 污染源调查 6.3.3.1 工业污染源调查 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4,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工业污染源的分布,废水、固体废物、污染物地下储存设施和排放口位置,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成分及危害;b)公路、铁路、机场、车站、港口、运河等交通沿线和设施的周边污染源分布情况;c)重要污染企业废弃

19、场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成分及危害;d)污染事件、事故等发生时间、地点、类别、危害及处置措施。6.3.3.2 农业污染源调查 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5,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农业区施用化肥和农药等化学品的种类、数量、方式、时间等;污灌区范围、灌溉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及浓度、污灌次数和污灌量;b)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等设施的废水、废物的排放与处置。6.3.3.3 生活污染源调查 生活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居民、餐饮、服务业、医疗废水排放方式、排放量及处理方式,废水中主要污染组分等。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6。6.3.3.4 集中处理措施调查 集中处理设施调查主要包括城

20、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堆放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的分布、规模、处理方式与防护措施等。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7、表A.8和表A.9。DB41/T 22522022 7 6.3.3.5 地表污染水体调查 地表污染水体调查主要包括污染水体(河、湖、塘、水库及渠等)的分布、规模、利用情况及水质状况等。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10。6.3.3.6 加油站调查 加油站调查主要包括加油站名称、位置、建站时间、占地面积、储油罐数量、油品种类、油罐材质、油罐内外层保护、有无防渗层、管线材质、管线保护设施等。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11。6.3.3.7 矿山开采区调查 矿山开采区调查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区名称、地

21、理位置、开采时间、生产能力、矿权面积、选矿方法、主要副产品、废水排放量、尾矿堆放点、主要有害物质、尾矿库防渗措施、尾矿库渗漏情况、闭坑时间、矿山治理状况等。调查内容填写附录A表A.12。6.3.3.8 其他污染源调查 其他污染源调查包括城区地下污水管道、储油库、高尔夫球场的分布与渗漏情况,地下建筑物年代、维修、腐蚀侵蚀等损坏情况,矿区旧坑道、老窑、废弃钻孔封填情况,山区的溶洞、落水洞、大裂隙等。6.4 采样点布设 6.4.1 采样点布设原则 6.4.1.1 孔隙水、裂隙水水源地布点原则 采样点布设重点以已有监测网为基础,优先采用网格布点法,充分考虑工业、农业、矿山、城市等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潜在

22、影响,在污染源区域下游适当加密布点。根据HJ 164的规定和下列规定综合布设采样点:a)应可反映调查范围内地下水总体水质状况,以地下水的补给区、主径流带及已识别的污染区为采样重点,采样点可适当加密;b)当存在多个含水层时,与开采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的含水层中应布设采样点;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的地表水应进行样品采集;c)补充采样点以满足调查精度,尽可能地从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及泉点中选择采样点。6.4.1.2 岩溶水水源地布点原则 采样点的布设重点追踪地下暗河,按岩溶系统径流网形状和规模布设采样点,沿暗河主管道布设,在主管道与支管道间的补给径流区,适当布设采样点,在重大或潜在的污染源和负地形分布

23、区适当加密。6.4.2 采样点数量 在上述原则基础上,尽可能以最少的采样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质状况信息,按照 HJ 164的规定和下列要求确定采样点的基本数量和参考点位:a)孔隙水、裂隙水水源地:调查区面积小于 50 km2时,采样点宜不少于 7个;调查区面积为 50 km2100 km2时,采样点不少于 10 个;调查区面积大于 100 km2时,每增加 25 km2采样点应至少增加 1 个;采样点按网格法布设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补给区内。DB41/T 22522022 8 b)岩溶水水源地:岩溶主管道上采样点不宜少于 3 个采样点,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大于 2 km 布设2 个采

24、样点,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小于 2 km 布设 1 个采样点。6.4.3 采样点布设步骤 采样点布设首先将可用的已有井标识在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底图上,核定调查区内井是否满足本文件中关于采样点位和数量的要求;不满足时,则在图上确定要补充的点位,然后进行现场踏勘,核定要补充的点位附近是否有可利用的水井;不存在时,则应新建井,建设要求参照HJ 164执行;最后将确定的所有采样井按照功能进行编号,并将其标识在底图上,形成地下水采样点分布图,同时附上采样井的信息。6.5 样品采集与测试 6.5.1 样品采集 采样准备、采样过程、样品保存与运输、交接与贮存等按照HJ 164的相关要求执行。样

25、品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各采集1次。水样采集填写附录A表A.13。6.5.2 样品测试 水源地水样测试指标包括必测指标和特征指标,必测指标见表1,特征指标根据污染源类型参考附录B进行选择。表1 水源地地下水必测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参考标准 数量 1 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氨氮、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硝酸盐、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铍、硼、锑、钡、镍、钴、钼、银、铊、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二氯甲烷、1,2-二

26、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溴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三氯苯(总量)、乙苯、二甲苯(总量)、苯乙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萘、蒽、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多氯联苯(总量)、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2,4,6-三氯酚、五氯酚、六六六(总量)、-六六六(林丹)、滴滴涕(总量)、六氯苯、七氯、2,4-滴、克百威、涕灭威、敌敌畏、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毒死蜱、百菌清、莠去津、草甘膦、总放射性、总放射性 GB/T 14848 93 2 钾、钙、镁

27、、碳酸盐、重碳酸盐、偏硅酸 常规测试指标 6 3 水位、水温、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 现场测试指标 5 6.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6.1 根据测试结果,对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必测指标中,GB/T 14848 包含的指标按照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常规测试指标和现场测试指标无需进行评价。6.6.2 特征污染指标中,包含在 GB/T 14848 中的指标按照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对于未列入 GB/T 14848 的指标,需指明检出组分名称和检出值。DB41/T 22522022 9 7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7.1 质

28、量保证 从事调查的组织机构、采集人员、现场测试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与设备等按照RB/T 214和HJ 630的有关内容执行。地下水样品采集前期准备、新建采样井、采样过程、地下水现场测试、采样记录、样品保存与运输、交接与贮存、测试项目、分析方法、数据处理等按照HJ 164、HJ 493、HJ 494和HJ 1019中相关内容进行。7.2 质量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采样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按照HJ 164进行。8 成果提交和报告编写 8.1 野外验收和质量检查 野外验收和质量检查按照DZ/T 0288的要求执行。8.2 调查报告编制 编制完成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

29、境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提纲参见附录C。8.3 图件制作 8.3.1 一般要求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图件由基础图件和成果图件组成。图件制作按照下列要求进行:a)基础图件和成果图件,成图比例尺不低于 1:25000。提交成果图可根据调查面积等适当调整,辅助图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比例尺;b)地理底图比例尺应不低于 1:25000,内容视工作区情况进行取舍;c)编图使用的资料应准确、客观反映调查成果,方法应规范、图式图例应统一。图面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实用易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可将综合性图件分解,编制单元素图。8.3.2 基础图件 基础图件包括:地貌图、

30、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实际材料图。可根据实际情况合并或分解。除实际材料图外,基础图件主要引用现有图件,根据任务需要进行适当修编。8.3.3 成果图件 按照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编制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图,反映不同质量等级地下水的分布。影响地下水质量类别的主要指标可编制单要素评价图或与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图合并。DB41/T 22522022 10 附录A (资料性)野外调查表(样式)表A.1表A.13给出了各种野外调查调查表。表A.1 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表 水源地名称 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启用时间 地形地貌 含水层厚度(m)含水层类型 服

31、务人口(万人)设计取水量(万m3/d)实际取水量(万m3/d)供水井数量及井结构 输水方式 使用状态 目标含水层 水位埋深(m)埋藏条件 含水层介质 保护区划分 一级区 范围:面积:m2 二级区 范围:面积:m2 准保护区与其他区域 范围:面积:m2 土地利用状况 保护区级别 居住用地 耕地 园林 草地 交通 未开发 其他 一级区 二级区 准保护区与其他区域 污染源状况 1 加油站名称 油罐数量 是否有监测井 2 垃圾填埋场名称 规模(m3)堆埋方式 3 矿产开发区名称 矿种 是否有处理措施:是 否 4 工业污染源名称:是否有污水处理措施:是 否 是否达标排放:是 否 废水排放量:特征污染物1

32、名称及排放量:特征污染物2名称及排放量:5 农业污染源 耕地面积(亩)化肥施用量(千克/亩年)农药施用量(千克/亩年)废水源强系数(千克/亩年)废水排放量(万吨/年)监测孔信息 1 坐标 井深 水位 超标指标 2 坐标 井深 水位 超标指标 平面位置图 备注: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1 表A.2 水文地质调查表 野外调查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周边环境 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潜水 承压水 地下水露头 有 无 照片 采样建议

33、是 否 建议测试组分:水点类型 机井 民井 大口井 压水井 泉 其他()井结构 井与地表水体距离 取水层段 自 m至 m 取水设备及型号 井口直径(m)井台高度(m)水位埋深(m)井深(m)年水位变幅(m)开采量(m3/d)滤管位置 洗井情况 是否上层止水 是 否 止水深度(m)主要用途 生活 工业 农牧业 其他()是否饮用 是 否 开采方式 集中 分散 其他 成井时间 连续 间歇 现场测试指标 水温 色 嗅 pH 电导率(S/cm)味 溶解氧(mg/L)氧化还原电位(mV)浊度(NTU)访问记录 平面位置示意图 井剖面示意图(孔地层柱状图或水文地质剖面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

34、期:DB41/T 22522022 12 表A.3 岩溶水文地质调查表 野外调查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地下水露头 有 无 采样建议 是 否 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照片 地质构造 环境地质问题 访问记录 岩溶特征 岩性 溶洞直径 溶蚀作用类型 地下水位(m)暗河流量(L/s)与地表水体的联系 动态变化规律 水质特征 水温 色 Ca2+(mg/100g)HCO3-(mg/100g)嗅 pH 电导率(S/cm)氧化还原电位(mV)溶解氧(mg/L)浊度(NTU)水量特征 流量(m3/h)测流时间 测流方法

35、主要用途 生活 工业 农牧业 其他 周围可能的污染源 污水坑 化工厂 排污河渠 加油站 冶炼厂 养殖场 垃圾场 其他 污染源与调查点的距离(m)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地层柱状图或水文地质剖面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3 表A.4 工业污染源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地层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碳酸盐岩类 其他()地质构造 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照片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开采方式 集中 分散 其他 潜水 承压水 连

36、续 间歇 开采井位置 位于污染源 上游 下游 m处 企业名称 建成时间 主要产品类型 占地面积(km2)排污类型、规模和数量 处理情况 最终去向 污染现象 污染事件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地层组成)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4 表A.5 农业污染源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农业污染源名称 照片 场地特征 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地表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碳酸盐岩类 其他()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潜水 承压水 开采井位置

37、 距农业区(养殖场(小区)m处 特征点地理坐标 作物类型 种植周期 化肥农药施用情况 化肥名称 化肥用量 kg/666.7m2 施用周期 次/年 农药名称 农药用量 kg/666.7m2 施用周期 次/年 地表水体污染状况 河宽(m)能见度(m)色 深度(m)流速(m/s)嗅 污水来源 排污现象 养殖场(小区)建成时间 占地面积(km2)类型及规模 排污类型 处理情况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位置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5 表A.6 生活污染源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生活污染源名称 照片 占地

38、面积(km2)人口 场地特征 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碳酸盐岩类 其他()地表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其他()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潜水 承压水 开采井位置 距生活污染源 m处 特征点地理坐标 废水产生情况 水量(m3/d)主要污染物 排放方式 是否有处理措施 是 否 排放水水质情况 废弃物 产生情况 是否产生固体废弃物 是 否 固体废弃物类型 一般固废 危险废物 固体废弃物储存量(m3)储存场所情况 是否具有防渗措施 是 否 地面是否硬化 是 否 是否有顶棚覆盖 是 否 是否有围堰围墙 是 否 是否有渗滤液收集

39、是 否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6 表A.7 污水处理厂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污水处理厂名称 照片 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地层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碳酸盐岩类 其他()地质构造 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潜水 承压水 开采井位置 位于污水处理厂上游 下游 m处 建厂时间 处理能力(m3/d)污水来源 污水类型 工业 生活 其他 中水用途 污泥产量(t/d)处置方式 沼气产量(m3/

40、d)利用方式 处理工艺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图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7 表A.8 垃圾堆埋/堆放场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场地名称 照片 垃圾种类 工业 生活 建筑 医疗 混合 其他()填埋方式 随意堆放 简单填埋 卫生填埋 其他()占地类型 耕地 荒地 弃坑 沟渠 山谷 其他()占地面积(m2)填埋体形状 矩形 椭圆 圆形 不规则 其他()填埋体积(m3)堆置状态 停止 进行 填埋深度(m)堆置起始年代 占地修复难度 难 易 防渗措施 有 无 场地环境条件 地质 环境 地层岩性描述 不

41、良填埋 坍塌地带 断裂带 洼地或溶洞 砂石坑 其他()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地形坡度 8825 25 地表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碳酸盐岩类 其他()水文地质 包气带黏性土层厚度 3m310m10m 渗透系数(cm/s)介质类型 孔隙 裂隙 岩溶 泉水排泄 有 无 承压性质 潜水 承压水 水位埋深(m)地下水流向 可能污染途径 孔隙 构造裂隙 采水井 其他()主要污染组分 地下水补给类型 降水 地表水 人工 其他()地下水开采区位置 距填埋场 m处 地表环境 与居民点距离 500m500800m800m 与地表水距离 800m800m 居民点所在风向 上

42、风 下风 其他()与旅游胜地、重要设施距离 10km10km 与城市区距离 15km15km 场地稳定性 稳定 基本稳定 不稳定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8 表A.9 固体废物处置场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场地名称 照片 固体废物种类 工业 生活 建筑 医疗 混合 其他()填埋方式 随意堆放 简单填埋 卫生填埋 其他()占地类型 耕地 荒地 弃坑 沟渠 山谷 其他()占地面积(m2)填埋体形状 矩形 椭圆 圆形 不规则 其他()填埋体积(m3)堆置状态 停止 进行 填埋

43、深度(m)堆置年代 占地修复难度 难 易 防渗措施 有 无 场地环境条件 地质 环境 地层岩性 不良填埋 坍塌地带 断裂带 洼地或溶洞 砂石坑 其他()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地形坡度 8 825 25 地表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碳酸盐岩类 其他()水文地质 包气带黏性土层厚度 3m 310m 10m 介质类型 孔隙 裂隙 岩溶 泉水排泄 有 无 承压性质 潜水 承压水 水位埋深(m)可能污染途径 孔隙 构造裂隙 采水井 其他()地下水补给类型 降水 地表水 人工 其他()地下水开采区位置 距填埋场 m处 地表环境 与居民点距离 500m 500800m

44、 800m 与地表水距离 800m 800m 居民点所在风向 上风 下风 其他()与旅游胜地、重要设施距离 10km 10km 与城市区距离 15km 15km 场地稳定性 稳定 基本稳定 不稳定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19 表A.10 地表水体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地表水类型 河水 水库 沟渠 湖泊 照片 所属水系 地质环境 地形地貌 山丘 坡麓 平原 阶地 河滩 沟谷 其他()地表岩性 黏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碳酸盐岩类 其他()附近是否有水文站 有无 水文站名

45、称 水文站位置 位于调查点上游 下游 m处 是否计划采样 是 否 水体特征 宽度(m)面积(m2)最大深度(m)水位高程(m)流速(m/s)流量(m3/s)水温()色 嗅 pH 浑浊情况 清澈 微混 浑浊 流量季节 变化特征 水库库容 周边环境状况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平面位置示意图 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20 表A.11 加油站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占地面积(m2)是否营业中 是 无 建站时间 储油罐数量(个)加油机数量(个)照片 油罐编号 1 2 3 4 5 6 油品种类 设置年份 油罐容量 日均

46、销售量 油罐材质 油罐内层保护 油罐外层保护 监测设备 防渗池 管线 类型 设置年份 材质 保护措施 卸油方式 卸油频率 卸油量 油罐 是否进行油罐密闭测试 是 否 测试方法 测试频率 油罐油品总量是否平衡 是 否 不平衡的油罐编号 不平衡时间 发现总量不平衡,是否采取补救措施 是 否 何种措施 有效防止渗漏时间 防止前可能的泄漏量(m3)管线 是否进行管线密闭测试 是 否 测试方法 测试频率 初次发现管线不密闭时间 发现管线不密闭,是否采取补救措施 是 否 何种措施 有效防止渗漏时间 防止前可能的泄漏量(m3)场区内是否设有地下水监测井 有 无 监测井个数 以往渗(泄)漏或污染记录及防护补救

47、措施等信息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位置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21 表A.12 矿山开采区调查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矿山开采区名称 矿类 矿种 开采时间 最新改扩建时间 照片 采矿方式 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开采层位 矿山面积(km2)实际生产能力(万吨/年)开采深度(m)矿山生产现状 闭坑时间 治理情况 选矿方法 矿 山 主 要副产品 产品名称 产量(t)是否设有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是 否 如有,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是 否 是否有地下水环境保护工程 是 否 如有,是否正常运行 是 否

48、是否定期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 废水 废水排放类型 年产生量(万吨)年排放量(万吨)年处理量(万吨)主要有害物质 固体 废物 尾矿固废类型 堆放点数量 坑底衬砌 年产出量(万吨)年堆放量(万吨)堆放方式 年综合利用量(万吨)累计积存量(万吨)淋滤主要污染物 平面位置示意图 剖面位置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22 表A.13 水样采集表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m)水点类型 水点名称 采样时间 样品类型 质控样 质控样类型 质控样编号 以往取样 样品性质 洗井 是否洗井 洗井方式 洗井时间 初始水位(m)观测时

49、间 停止时间 恢复水位(m)恢复时间 抽水量(m3)井水体积(m3)设备 未洗原因 采样井 采样井类型 井水用途 井深(m)井口直径(mm)成井时间 静止水位(m)开采方式 采样深度(m)现场 测试 气温()EC(S/cm)Eh(mV)水温()DO(mg/L)pH 浊度(NTU)色 嗅 味 采样 采样前抽水时间(分)采样流量(L/s)采样方法 采样层位 水文地质特征 含水层岩性 采样点所在地下水流系统中的位置 地下水类型 附近地表水体 采样点周围 环境描述 土地利用类型 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周边环境 水源种类 透明度 水样体积(L)分析要求 化学处理方式 平面位置示意图 井结构示意图(地层柱状

50、图)备注 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DB41/T 22522022 23 附录B (资料性)污染源特征污染指标 表B.1表B.7给出了各类污染源的特征污染指标。表B.1 重点工业污染源特征污染指标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数量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 锌、镍、锰、钴、硒、矾、锑、铊、铍、钼、铝、氰化物、乙苯、二甲苯(总量)、苯乙烯、萘、蒽、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石油类 21 炼焦 锌、镍、氰化物、乙苯、二甲苯(总量)、苯乙烯、萘、蒽、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石油类 1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常有有色金属冶炼 锌、铝、硒、铍、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