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0171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1、参加和体验。让学生参加到音乐中,体验音乐的内在美,这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用到这种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听音乐进教室”,好多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就从没有改变过。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加体验,而是图喧闹。怎样才能应用好这一模式?要点是:学生的参加要与音乐的乐思相结合,体验要建立在参加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在选择这一模式时要仔细设计,使学生通过动脑后才能获得体验。 2、情景和陶冶。通过创设一种氛围,把学生的思维带进予设的情景中,使学生更有效便利的理解音乐,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主要借助音乐剧、图片、音响、影视道具、课件等。选择这

2、种模式切忌过分,应用的手段不行过多,不行喧宾夺主,因为一切的手段都是服务于音乐。 3、示范和仿照。在学习音乐技能课上常常用到的方式。如范唱、范奏,主要是老师的示范。老师高水平的范唱更能打动孩子们的心。 4、行为协助。例一:用手势领唱小星星时,老师伸五个指头为简谱5,伸一个指头为1。这样小学生对简谱有了形象感。例二:低龄儿童在学习五线谱时可用各种颜色使指法、音位、琴键对应。例三:钢琴学习中指尖触键练习可用儿歌的形式,“十个指头亲兄弟,头对头来作嬉戏,你顶我来我顶你,看看谁最有力气。” 5、探究和创新。例一:在学习音的属性时,老师若是作理论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难理解。可让学生敲击三角铁,辨别余音的

3、长短,可知道音值;让学生用不同的劲击鼓,可知道音的强弱即音强;打击几个大小不同的木鱼依据其音的凹凸即知音高;金属乐器、木只乐器、面皮乐器发声的不同可以知道音色。 6、引导和发觉。音乐中存在着一些奇异的现象,假如我们只局限在音乐的表象上,缺少对音乐的对比分析就很难发觉音乐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譬犹如样的一首乐曲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演唱所体验的音乐效果也大大不同。二声部训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以利用“挚友歌”的方式设计练习,不但削减了二声部的难度,更让学生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丰富的音乐体验。小星星作第一声部,划小船作其次声部。 1 15 56 65 5 33 4 22 7、自学和指导。适合于中学

4、生,老师列出学习提纲、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唱、跳、奏。自学并不是放任,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要激励学生提出新问题。例如在观赏阿炳的二泉映月时,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去搜集作者的生平资料,以及这首乐曲的不同演奏形式、不同乐器演奏的光盘和音带。学生在搜集过程的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 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始终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禁区,其实这些音乐中也包含着人性化的东西,虽然它们对情感的宣泄过于干脆,但联系学生的审美层次,这种音乐的确可以打动孩子们的心。一味的禁止只会抹杀学生心灵深处对音乐的爱好。 8、传授和接受。这是教学过程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模式,优点是信息量大、老师的主导地位强。 9、启发式。关键在于设问,主要形式有师

5、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问而不答。师问:“这首歌好听吗”,生答:“好听”。师:“大点声”,生:“好听”。这种不须要学生思索就能回答的设问是毫无意义的。 10、探讨 。与当前的学习小组结合,要体现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探讨要选择一位主持人,但主持人不能固定。 11、音乐的拓展。一堂课主要解决的内容是让学生唱会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的留意力。当然会唱歌曲并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学生首先必需学会歌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更深层次,这就是音乐的拓展。音乐课的拓展内容应当与学生现有的学问储备相联系。拓展后最终来要回到音乐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在平日教学中

6、留意积累、留意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到音乐课堂教学的真谛。 创建教学中几个留意的问题 1、老师对孩子们的表扬要负责任,而不是廉价的语言; 2、忌用权威的标准来质疑孩子的思维; 3、忌用冷淡的看法对待孩子的求知欲望; 4、忌用禁令对待孩子; 5、忌用僵化思想和模式、欺瞒意味的看法对待孩子; 6、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创建成果。受学问层次的限制,多数学生是创作不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的,学生进行旋律或节奏创作时,评价质量毫无意义。我们应看重学生创建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关于教学媒体 定义:指教具、音响、录象、挂图、课件等 1、凡是老师能利用语言、体态、即可达到教学目的的课例,可不用媒体。 2、运用媒体

7、的价格尽量降低。 3、要选择最优效果的媒体,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媒体。 4、运用媒体不是为了展览,而是为上课服务。 5、在一个课例中主题要突出,不要塞 太多的内容。 6、运用媒体不要让黑板搬家。 7、尽量地综合性的运用媒体。 8、运用媒体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 学生不动脑的参加是没有意义的 许多老师在让学生唱歌甚至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手击拍,如: 33 315 5033 313 0 这种打击方法学生不用动脑,只要还有点 x x x x x x x x 节奏感就能打出。对于集中学生的留意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力意义不大。假如老师把节奏设计成这样: 3 3 3 15 5 03 3 3 13

8、0 x x x xx x x x xx 虽然只是简洁改变,但是学生若留意力不集中就很难大对。 又如给乐曲51 7655 555 5556 5加节奏伴奏,可如谱所示。这样可增加音乐的活力。依据以上两例,可以发动激励学生给乐曲加上适当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或用手伴奏。这不但可以增加音乐的可观赏性,而且能发挥学生的创建力和想象力。 充分利用学问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资源。以往的相识只有书本是资源,这种相识的片面性限制了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其实资源的外延还包括老师、学生。以书本为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 “本”,而要敢于向外拓展;老师的学问层次(如唱歌中的发声、吐字、对音乐的理解、课堂语言等)

9、在音乐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他干脆影响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对音乐的爱好;我们在这里重点讲一下学生这一资源的内涵及怎样利用。 从某些学问领域来讲,学生们知道的并不比老师少,如:流行音乐、足球、网吧、周星驰等。假如能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的音乐课堂将出现新的活力。铃鼓的敲击方法若让老师来讲,那只有一种方式;发动学生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打击,你会发觉好多出人意料的奏法。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相识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最终把这些不同的结论综合,将会形成一个集合。这也是“建构学习理论”。 音乐课程的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化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

10、倾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建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真善美志向境界所吸引、所沉醉,与之产生剧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主动乐观的生活看法,为其终身酷爱音乐、酷爱艺术、酷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建性发展价值 创建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化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建因其剧烈而清楚的特性特征而充溢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观赏、表现和创建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建冲动,在主动参加中呈现他们的特性和创建才能,

11、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建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3、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很多状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协作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沟通,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加的群体意识和相互敬重的合作精神。胜利的音乐教化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切,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主动参加,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实力等得到熬炼和发展。 4、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才智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酷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相识世界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