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6299199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2)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2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驾驭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驾驭减法的验算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减法。 3.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和仔细、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驾驭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6

2、3-158=321-78=728-44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列竖式时要留意哪些问题?以463158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回顾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二、尝摸索究,体会领悟 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 小组探讨沟通,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

3、拨珠子的方法来探讨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探讨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3)启发学生思索: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 (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得出结论:403158=245。 四、

4、借助表象,突破难点 假如没有计数器,列竖式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边回答,老师一步步写完竖式) 1.沟通联系,理解算理。 (1)解决第一个难点:连续退位。 老师:个位3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拨珠子时是怎样做的? 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又要从百位退1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作10个一,10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是13,再用13减8得5。 (2)解决其次个难点:理解被减数十位上是几。 老师:联系拨珠子的过程想一想,现在被减数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思索,小组探讨沟通。 【老师小结】百位上退1到十位是10个十,十位就有10个十,再退给个位1个十,还剩9

5、个十,所以十位现在是9,9减8得1。 (3)被减数百位上现在是几? (百位退1后还有3,3减1得2) 2.这样计算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可以进行检验。怎样验算减法? 小组沟通,说一说,做一做。 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订正后小结:验算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加法验算,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五、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第42页做一做。 想一想,拨一拨,再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小组内合作沟通完成) 提示学生留意第一题500268,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又该怎样计算?要留意什么? 指名板演,说计算过程,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3题。

6、想一想,怎样求加数?怎样求和?求差、减数、被减数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把得数填在表里,然后集体订正。 老师归纳求几种不同的数的方法。 3.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学问?学会了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除了强调列竖式计算这一重点内容外,还激励学生主动思索,形成多种口算和心算的方法。学生探究多种算法的过程是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数学学问的自我构建过程,还是学生的创建性学习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1)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1课时

7、 三位数减三位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驾驭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育学生仔细、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和驾驭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 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爱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阔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行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状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

8、算的问题吗? 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 (3)应当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老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依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沟通。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简

9、单出错?应留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探讨: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留意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老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精确。做完后小组内沟通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

10、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留意所求两个问题的区分。求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须要用到哪几个条件?求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又该用哪几个条件?各须要几步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小组内沟通探讨后,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究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学问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学问系统。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驾驭方法。加强了学生自主发觉的主动性

11、,使学生获得了胜利的体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数学教案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4课时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估算的意识及实力,并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主动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驾驭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 点: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2、 1、填空。 (1)试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小结:这种揣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视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

13、决这个须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索。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3+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3+239的精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沟通估算的方法,然后沟通。 生1: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肯定大于400,但还是

14、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大,可以把223看成220,239看成230,223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3+239肯定大于450,450比441大,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实行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其次种方法更加合理,假如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视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假如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

15、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上的算式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沟通。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视察题目,弄清晰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沟通。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依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学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教学目标:l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坚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16、亲密联系。3培育独立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教学资源:例题挂图、计数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挚友们,你们平常喜爱写数学日记吗?今日老师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记录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级的借书状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大屏幕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2同学们,你们看了大屏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老师摘录如下:(l)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数学

17、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登记了四个问题,你们看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什么算法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2个和第4个问题好不好?老师擦掉黑板上的其他问题,只保留下面两个问题,并重新编写序号。(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二、探究算法提问: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怎样列算式?板书143+126=-(本)谈话:下边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探究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探讨、沟通。谈话:随情愿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知大家?学生可能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用记数器拨珠,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主要强调每一位的数要拨在对应的数位上。另一种是仿照

18、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算出来的。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留意什么?(数位对齐,一般应从个位加起)谈话:请同学们都用竖式再算一算。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沟通)师述:题目计算出得数后,要想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自己验证。不同得题目有不同得验算方法。我们验算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可以交换两个加数得位置,再算一算。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学生算出结果后,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假如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白什么?应当怎么办?三、延长迁移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个问题,并进行验算。完成后同桌相互

19、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算得对不对,是怎么知道的。四、巩固应用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两题。订正时先问:假如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吗?谁来试着这样验算一题给大家看看。再用这种方法验算其他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题。订正时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告知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仔细负责的看法。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赐予帮助。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自己动手翻

20、一翻书,从中得到感悟,理解题意。再全班共同订正。五、全课总结今日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仔细,合作得特别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在笔算加法中要留意那些,然后再告知大家,好不好?板书: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43+126=269(本)143126+126+134269269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l、结合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驾驭加法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爱

21、好。4、在沟通和合作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培育自办法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驾驭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思索、体会、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挂图、投影、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57+18236+143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情境图。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张各年级借书状况统计表,你们提出了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也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再投影展示给你们,你们说出算式,再回忆一下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剩下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投影展

22、示下列问题,并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其中画/的是已经解决的问题)。(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43+126/(2)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43(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26(4)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236(5)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43+236(6)三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26+236三、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解决例题中的两个问题。谈话:我们先来解决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这两个问题。(1)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计算,老师留意了解学生的计算状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2)

23、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各写出一题的计算竖式,全班共同订正。订正时追问:第1题中十位上的8加4得12,该怎么办?第2题中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处理的?每道题目加的依次是怎样的?为什么从个位加起?“这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和上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有什么不同?”2、解决其他问题,谈话:在你们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两个没有解决,你能独立解决吗?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订正。3、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谈话:我们巳经用两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汁算,过去我们还学习过两位数的加法计算。请大家想一想:列竖式计算加法时要留意些什么?先在小组内探讨,再在班内沟通。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l、做想想做做第1题。

24、让学生在书上独立练习,集体订正。尤其留意最终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2、做想想做做第2题,采纳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爱好,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仔细验算。3、做想想做做第3题。创设情景,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让学生独立思索,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伴听听,然后改正过来。提示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要养成仔细的好习惯和验算的好习惯。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出来。五、全课总结,个人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进位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须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解决吗?教学板书: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

25、少本?85+143=228(本)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26=211(本)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得计算方法,能娴熟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2、接着培育探究意识,问题意识和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地意识;3、在与他人沟通解决问题地过程中,获得胜利地体验,产生数学地主动情感。4、会用学过地学问解决实际问题5、在详细情景中培育敏捷地解题思路。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进位加,今日我们接着学习有进位的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二、比一比,算一算1、学生独立计算6+87+98+35+760+8070+9080

26、+3050+702、相互说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三、算算,填填加数45227350957688加数396727294650312和四、解决问题1、出示第6题挂图(1)看图,说说从图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小兔从家到学校怎样走比较近?先让学生说说小兔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每条路各是多少米?60+70=130(米)50+90=140(米)50+70+80+100=300(米)(1)小猴呢?70+90=160(米)80+100=180(米)70+50+60+70=250(米)(2)谁到学校路近一些?为什么?2、做第8题(1)先让学生说说题中告知我们什么?要求什么?(2)自做,集体订正,说说想法。3、出示第

27、9题挂图(1)让学生在图上指一指每个小动物地家在哪里?相互说想法,再沟通。(2)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1000米吗?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板书:520+420=940(米)从小猫家到小狗家有1000米远吗?为什么?板书:460+480=940(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依据学生提问,老师相机板书问题。(4)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全班沟通、讲评。五、全课总结说说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小组内沟通,派一名代表全班沟通。教学板书:进位加小兔:60+70=130(米)70+90=160(米)50+90=140(米)小猴:80+100=180(米)50+70+80+100=300(米)70+50+60+

28、70=250(米) 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驾驭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3?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重点】通过探究,驾驭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具打算】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老师: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播放儿童商场录像

29、,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最终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滑板车220元/辆,儿童录音机260元/部,自行车433元/辆,照相机418元/部。老师: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老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日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多少元?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共要多少元?(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老师:(指着第1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老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二、利用学问的迁移,自

30、主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老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2)集体汇报,沟通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老师:小挚友真了不得,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2?教学例2老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480元,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433+418)(1)估算。请大家估一估,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老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

31、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精确数。(2)学生尝试计算。老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方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3)学生集体汇报沟通算法。(学生说,老师板书)老师: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得!只不过用竖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本事,你们都会算吗?请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学生沟通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老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满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留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3?练习:52页“试一试”三、巩固新知老师

32、:小挚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学问,真能干!请看,老师为你们打算了几个才智星,想要吗?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1)教科书第52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2)先估算,再计算:练习八的第2题。(3)用竖式计算:练习八的第3题。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一)(教学片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明明背着一个书包兴奋地向小挚友打招呼:嗨!小挚友们好,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我给你们带了好多礼物来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课件出示:明明先拿了两大盒钢笔,盒子的面上清晰地写着:“钢笔”、“100支装”等字样;两小盒钢笔,盒子的面上写着“钢笔”、“

33、10支”等字样。老师:你们知道明明一共带来的是多少支钢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有两个大盒,就是200支,两个小盒,是20支,合起来就是220支。课件出示:明明又拿出了两大盒铅笔,每个盒子上面清晰地写着“铅笔”、“100支”等字样。还拿出6个小盒,每一个盒子面上清晰地写着“铅笔”、“10支”等字样。老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吗?老师重点板书: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老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老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二、利用学问的迁移,自主探究新知教学220+260(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老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

34、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2)集体汇报,沟通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老师:小挚友们真能干,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假如是你们去买的话,肯定会得到礼物的。嘉奖给回答得很好的学生1支钢笔。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的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八第510题。【教学目标】1?驾驭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育解决问题的实力。3?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

35、识和实力。【教学打算】展示台、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8+6+1=6+4+1=7+5+1=9+3+1=2?笔算下面各题175+108359+217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出示课件。老师:有一位农夫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奶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奶牛,其中一头奶牛说:“我们共有153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头。”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肥猪。老师:小挚友们,听了肥猪和奶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奶牛有153头,肥猪比奶牛多270头)你最想知道什么?(肥猪有多少头)(2

36、)你能估计一下肥猪大约有多少头吗?(3)你们想知道肥猪究竟有多少吗?请列式:153+270你会算吗?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算完后和同桌相互沟通,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然后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沟通。老师重点指导: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2?教学例4出示例4主题图。老师: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1辆自行车多少元?请学生列式:125+378让学生计算,然后同桌沟通算法,特殊提示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后怎么办?小结: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

37、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3?初步练习53页“试一试”。4?议一议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第3题,学生列式计算,沟通算法,老师巡察,集体订正。(2)出示第54页第2题图。张全跳了多远?李勇呢?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集体探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算一算。四、练习(1)出示练习八第7题图。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竖式,然后全班进行沟通。(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题。(3)第57页思索题:让学生独立思索,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妙。五、总结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二)(教学片断)【教学内容】教科书

38、第53页例3、例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在漂亮的大森林里,即将实行一场盛大的动物运动会,报名参与的小动物可多啦!根据规则,竞赛前要测量运动员的体重。二、提出问题,探究方法(一)问题11?提出问题,估计验证老师:小猪和小牛刚刚测完体重,正说着什么。出示情景1:(小猪和小牛对话图片)小猪:我的体重是153千克。小牛:我比你重270千克。老师:小猪、小牛谁轻?谁重?老师:估计一下,这头牛大约重多少千克?(老师板书估算结果和问题)老师:要求这头牛重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板书:153+270)老师:原委谁估计的结果与精确结果最接近,我们来验证一下。这道题你能很快口算出它的得数吗?(不行)那可以用什

39、么方法?(笔算)用竖式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一学生板演)2?质疑、探讨老师: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一学生介绍)老师:在计算时,你认为哪里简单出错,应当特殊留意?老师:你是怎么加的?老师:十位上的5和7分别表示什么?5个十加7个十得12个十,就是120,在百位上写1,十位上写2,所以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十位上的数怎么加?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然后汇报。老师:你要提示小挚友留意什么?(记住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学生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把错误改正过来。3?得出结论老师:这头牛重423千克,谁估计的结果与精确得数最接近?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二)问题21?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老师:知道了小猪和小牛的

40、体重,这时,其他动物的体重也测量完了。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体重告知小挚友。出示情景2:(老虎、黑熊、长颈鹿的图片)老虎:125千克。黑熊:378千克。长颈鹿:等于老虎和黑熊的总质量。老师:它们的体重你都知道吗?老师:长颈鹿比老虎、黑熊轻一些还是重一些?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才能算出长颈鹿的质量?小组探讨一下。尝试:先列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出来。(一学生板演)老师:你是怎么计算的?说说你的想法。(请两位学生介绍,如有学生有困难,刚好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解决)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怎么算。2?比较153+270与125+378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同桌探讨,集体汇报。相同点:都是三位数加法。

41、不同点:153+270相加时只是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125+378相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也满十又向百位进一。老师:也就是连续进位两次,这样的加法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连续进位加法。(板书课题)在计算这样的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三位数的减法三位数的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驾驭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具打算】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

42、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一般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2?展示沟通。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老师:你们的方法都特别清晰,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终就等于220元。老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老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

43、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老师:假如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老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原委剩多少元呢?老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老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分?老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许多相像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留意些什么呢?(3)老师:假如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三、巩固深化(出示例2)老师:看看表中告知了我们哪些信息。老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44、老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老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四、综合练习1?59页“试一试”2第59页课堂活动3机动练习-823-42360第2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中探究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具打算】计算器、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觉了什么。51-8=510-80=517-85=

45、51-8510-80517-85二、探究运用1?学习例4(1)引出问题。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老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老师:大家自己先想想方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沟通。(3)全班展示沟通老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怎样算的?老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老师:那百位上得几?老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

46、。那你最终答案就是189,对吗?似乎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老师:那最终答案是79,究竟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再作尝试)老师:看来大家都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记住哪一位退了1,似乎并不简单。老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老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并与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327-248/79(4)老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分?应留意什么?(5)尝试练习:60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2?学习例5(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800-575。(2)学生试算后,沟通算法:个位上0减5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