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98727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学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学教案关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教学目标(一)学问和实力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驾驭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学问。、识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选举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公民享有指责、建议、申诉、控告的监督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2、实力目标: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育学生以下实力:(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问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实力。(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实力。(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

2、家机构以及国家与公民关系问题上的初步创新实力。(二)过程与方法1、过程目标: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熟识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加过程中培育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实力。2、方法目标:主要让学生驾驭基本的调查探讨法,练习写作简洁的调查探讨报告,驾驭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三)情感、看法、价值观1、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增加国家观念,增加关切国家大事、主动参加政治活动的情感;、培育学生酷爱祖国、酷爱人民的感情。2、看法目标:(1)、增加学生正确的民主权利与民主义务意识;(2)、培育学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3

3、)、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进一步相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法制观念、义务观念,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3、价值目标: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当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殊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养公民。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节学问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本节讲我国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公民和国家的关系是国家制度的详细内容,它体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框机构依法爱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其次框讲解并描述了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因为权

4、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在讲解并描述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第三框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对权利与义务相识的深化和升华,又是对第一、二框的必定结论。本课的小结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结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把握本课的基本学问、基本观点。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详细要求,渐渐过渡,逐步详细化,最终归宿在于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教化。(二)本节的重、难、热点解析: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重点和难点)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肯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

5、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需做出肯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肯定的行为。对这一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需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担当者。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所以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中不行缺少的两个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另一方面,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也就是说,公

6、民享有权利须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依靠义务来创建,假如不履行义务,那么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公民能够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就依据公民所尽的义务确定;同样,公民的义务,也是依据它所享有的权利确定的。(3)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得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子翁责任感,调动人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担当对国家和社会地责任,尽自己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公民权利的实现供应和创建了条件。(4)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需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仔细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

7、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2、正确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本课的重点:对此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公民有权按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其次,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第三,公民可依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行使上述权利是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3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难点、易错点)(1)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是指司法和遵守法律上的同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同等。(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不是指肯定的平均主义。(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原则,反对一切特权。(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

8、利的同等,在现实生活中仍旧存在着不同等。(三)易混学问点:1、我国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化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仍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并不是全部公民都有选举权。属下列三种状况的公民没有选举权。未满18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精神病例患者。2、选举权说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权利。3、在我国,公民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条件。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行分割的。它们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不

9、能只认为享受权利是当家作主的体现和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条件。(四)留意几组概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详细表现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从公民的权利来看:第一: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子。详细表现在国家权力机关由公民选举产生、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其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详细表现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政治自由和监督权。国家保证人民的主子地位,爱护

10、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从公民的义务来看,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维护国家平安、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我国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关系详细要求是:第一,从国家方面看,国家要依法爱护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和其他权利。其主要表现在:制定法律法规爱护公民权利和制裁惩处侵扰公民权利的行为。其次,从公民方面看,我国公民应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第三,从公民与国家双方来看,都应坚持以下三原则,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公民与国家之所以能形成和谐统一关系,根本缘由在于: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民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样的。关于其次节

11、的教法建议(一)本课有三个重要的原则,须要深刻理解这些学问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对公民权利义务同等性的一种确认。这里的同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同等而非立法同等,也不指旨在歼灭一切差别的肯定平均主义。2.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义务的一样性是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老师在讲解二者关系时,应结合宪法42条和46条指出有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老师可从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来分析为何二者必需结合。(二)、在本节的教学中,须要留意两组不同但又易混淆的概念:1、公民与人民的区分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担当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分主要有: 2、权力和权利的区分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气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气,它总是和听从联系在一起,在任何社会,都有肯定权力,同时也必需有肯定的听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给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权利是义务相对而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