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91252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1卷溶血黄疸时,何种结果是正确的A.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B.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C.血中结合胆红素轻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D.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胆原减少,尿胆红素强阳性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答案:C解析: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过,故尿中无胆红素排出。由于肝对胆红素的摄取、

2、转化和排泄增多,从肠道吸收的胆素原增多,造成尿胆素原增多。AML-M6A.骨髓中出现大量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B.幼红细胞PAS染色呈粗颗粒状或块状阳性C.原始细胞电镜PPO阳性D.骨髓象中出现大量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E.临床浸润症状较为明显答案:B解析:AML-M2b的特点就是骨髓出现大量异常增生中性中幼粒细胞。PPO为原始巨核细胞的特异标记。AIML-M6中的幼红细胞PAS染色呈粗颗粒状或块状阳性为其特点。根据FAB分型,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符合AML-M3的诊断。骨髓检查可以诊断的造血系统疾病为A.疟疾B.SLEC.戈谢病D.脾亢E.黑热病答案:C解析:实验动物在病毒病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

3、,病毒为什么不能像细菌一样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和鉴定等各项实验( )A.病毒只感染动物B.病毒只感染细胞C.病毒在人工培养基上感染性降低D.病毒必须依赖有生命的宿主才能繁殖E.病毒只对动物敏感答案:D解析:由于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下列不是尿于化学分析仪主要优点的是A.标本用量少B.适用于大批量普查C.准确性好D.重复性高E.特别适用于肾病患者答案:E解析:尿蛋白试带以检测清蛋白为主,对球蛋白不敏感,故不适用于肾病患者。属于细胞因子免疫测定方法的是A.ELISA方法B.流式细胞分析法C.偏振荧光检测技术D.免疫组化染色E.以上均正确答案:E解析:免疫测定方法有E

4、LISA方法、流式细胞分析法、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偏振荧光检测技术、免疫组化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BCG是一种( )A.外膜蛋白B.脂多糖C.灭活疫苗D.减毒活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答案:D解析:干化学法测定对哪种蛋白最敏感A.粘蛋白B.本周蛋白C.球蛋白D.清蛋白E.-球蛋白答案:D解析:常导致旅游者腹泻的寄生虫是A.Schistosoma jaPonicumB.Fasciolopsis buskiC.Giardia lambliaD.Entamoeba histolyticaE.Cryptosporidium答案:C解析:Giardia lamblia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5、胆囊内,常导致旅游者、儿童和牧民腹泻。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2卷在鸡胚卵黄囊内培养可形成芽胞的是A.贝纳柯克斯体B.立氏立克次体C.羌虫病立克次体D.腺热埃立克次体E.汉赛巴通体答案:A解析: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与革兰阴性菌非常相似。贝纳柯克斯体有荚膜,约20nm厚,呈绒毛状。鸡胚是培养立克次体的极好宿主。在鸡胚卵黄囊或细胞内培养的贝纳柯克斯体均可有芽胞形成,用芽胞染色法可着色,但不合吡啶二羧酸。尿酮体中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分别约占A.2%、78%、20%B.20%、78%、2%C.78%、2%、20%D.2%、20%、78%E.78%、20%、2%答案:B

6、解析:尿酮体是尿液中乙酰乙酸(占20%)、-羟丁酸(占78%)和丙酮(占2%)的总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临床试验中,判断阴、阳性结果的依据是A.阳性对照B.阴性对照C.临界值质控血清D.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CUTOFF值E.主观判断答案:D解析:阴、阳性对照为判断试剂盒及本次试验有效性的依据;临界值质控血清是判断试剂盒灵敏度是否达标的依据,也可用作精密度监测;但阴、阳性结果的判断必须依照试剂盒说明书所提供的CUT- OFF值,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其公式。以下哪一个是与T细胞无关的缺陷性疾病( )A.共济失调及毛细血管扩张症B.腺苷脱氨酶(ADA)缺陷C.嘌呤核苷酸磷酸酶(DNP)缺陷D.慢性肉

7、芽肿病(CGD)E.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答案:D解析:慢性肉芽肿病属于吞噬细胞缺陷病。正常人血清总胆固醇中,胆固醇酯占A:10%B:30%C:50%D:70%E:90%答案:D解析:考点:血脂的组成。解析血浆脂质中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其中游离胆固醇占30%,胆固醇酯占70%。急性红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B.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C.血清中可检出内因子抗体D.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E.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O139霍乱弧菌的暴发最早出现于( )A.非洲东部B.东南亚C.南非D.亚洲西部E.拉丁美洲答案:B解析:细菌菌落

8、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是因为细胞壁中缺失A:脂质AB:核心多糖C:磷壁酸D:特异多糖E:脂蛋白答案:D解析:特异多糖是在脂多糖的最外层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重复单位构成的多糖链。显微镜检验时,原则上要观察几个高倍视野?( )A.1个B.3个C.5个D.10个以上E.20个以上答案:D解析: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3卷一对农村夫妇抱着白喉病患儿来医院求治,因患儿呼吸困难,面部发绀,生命垂危,医师决定马上做气管切开术,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医师反复解释劝导,患儿父母拒绝手术签字。急诊医师看到患儿病情危急,为及时抢救患儿,毅然对患儿施行了手术,患儿得救,其父母感激不尽。该案例中,医师的行为主要是在行使何种权利(

9、 )A.干涉权B.监督权C.治疗权D.自主权E.诊断权答案:D解析:淋病奈瑟菌、李斯特菌、布鲁杆菌三者的共同特点是A.革兰染色阴性杆菌B.人畜共患C.大多经皮肤感染D.胞内寄生菌E.经性传播感染答案:D解析:淋病奈瑟菌、李斯特菌、布鲁杆菌三者均为胞内寄生菌。接触性皮炎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超急性排斥反应答案:C解析: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有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

10、超敏反应,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有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等。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消毒的含义是A.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C.杀死物体上所有细菌芽孢D.物体上无活菌存在E.杀死物体上所有细菌繁殖体答案:B解析: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血清标志物为A.CrB.ALTC.LDD.pHE.ALP答案:A解析:目前在临床普遍应用的是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内生性肌酐在体内产生速度较恒定(每20g肌肉每日约生成Img),因而血中浓

11、度和24h尿中排出量也基本稳定。A.ALTB.ASTmC.GTD.LCATE.MAO有助于判断肝细胞、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是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有关肝脏酶的知识,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在极性肝炎过程中,血清ALT活性高低多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有助于判断肝细胞、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是ALT;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是ASTm;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酶是MAO。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中,属于半定量的方法是( )。A.常量肉汤稀释法B.扩散法(K-B)法C.琼脂稀释法D.E-testE.微量肉汤稀释法答案:B解析:K-B法是目前常用的纸片琼脂扩散法,是一种半定量方法。下列哪种胆红素有细胞毒性A

12、.非结合型胆红素B.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C.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D.与血清白蛋白牢固结合的胆红素E.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答案:E解析: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为脂溶性,极容易透过细胞膜产生细胞毒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首选检测是A.免疫电泳B.血清蛋白区带电泳C.骨髓检测D.测Ig含量E.测ESR答案:B解析:单克隆丙种球蛋白也称M蛋白,血清区带电泳是测定M蛋白的一种定性试验。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4卷关于血细胞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A.采血应挤压皮肤B.固有误差即计数域误差C.多次计数取平均值可消灭固有误差D.采血部位不当不属于技术误差E.产生气泡不会影响计数结果答案:B解析:固有误差即计数域误差

13、,是由细胞分布不均引起,只能减小,不能消灭。瑞氏染料是一种复合染料,其组成是A:酸性伊红和碱性美蓝B:碱性品红和碱性美蓝C:甲基红和亚甲蓝D:伊红和苏木素E:碱性伊红和酸性美蓝答案:A解析: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亚甲蓝又名美蓝。有关检测血清酶活力时,添加稀释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液体试剂盒时,因稀释水体积和试剂体积比易于计算,稀释水的体积可比使用干粉试剂盒时多加B:添加样品稀释水的目的在于避免样品间交叉污染C:添加试剂稀释水的目的在于保证反应总体积在测定范围D:样品稀释水的量在复溶试剂时不必扣除E:试剂稀释水的量在复溶试剂时必须扣除答案:E解析:A.溶血空斑

14、形成试验B.硝酸四氮唑蓝还原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炭粒廓清试验E.酶释放试验B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答案:A解析: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的检测选择硝酸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炭粒廓清试验;B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溶血空斑形成试验;T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大肠菌群系指( )。A.一群能发酵蔗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有芽胞杆菌B.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C.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D.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有芽胞杆菌E.一群能发酵蔗糖、产酸产气、

15、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有芽胞杆菌答案:B解析:大肠菌群是一群革兰阴性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是大肠菌群的共同特征。关于肠道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柯萨奇病毒分为A和B两类B.由粪-口途径传播C.PCR检测具有优势D.常引起胃肠道疾病E.可侵犯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答案:D解析:肠道病毒虽然以引起胃肠道症状为特点,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肥达反应的原理是( )A.直接凝集B.间接凝集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D.沉淀反应E.补体结合答案:A解析:直接凝集反应有试管法和玻片法,临床诊断常用的试管凝集试验有肥达试验和外斐试验。结合凝胶电泳与免疫化学方法的电泳技术是A.聚丙烯酰

16、胺凝胶电泳B.转移电泳C.SDS-PAGED.琼脂糖凝胶电泳E.毛细管电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电泳技术有关概念,将凝胶电泳与免疫化学方法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为转移电泳,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至NC膜,再进行抗体结合反应。人是牛带绦虫的哪种宿主( )A.中间宿主B.终宿主C.转续宿主D.保虫宿主E.以上均可以答案:B解析: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5卷多数补体分子属于A.-球蛋白B.-球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白蛋白答案:B解析:在血清蛋白电泳中,补体大多位于-球蛋白区,少数位于-球蛋白或-球蛋白区。进行酶活性浓度测定时,常推荐加入磷酸吡哆醛的酶是A.AMYB.ALPC.CKD.LDE.ALT答案

17、:E解析: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A.1d2dB.7d14dC.120dD.15d21dE.2d4d答案:B解析: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是A.外周血检查B.浆膜腔穿刺C.骨髓检查D.腰椎穿刺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是骨髓检查。杂交瘤细胞产生抗体的遗传信息来自()A.骨髓细胞B.融合细胞C.饲养细胞D.脾细胞E.淋巴结细胞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杂交瘤产生抗体的遗传信息来源。杂交瘤是由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融合而成,其产生抗体的遗传信息来自脾细胞。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主要见于A:慢性肝病B:类风湿关节炎C:肺结核D:系统性红斑狼疮E:多发性骨髓瘤答案:

18、E解析:考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的种类。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血清中有大量单克隆M蛋白或尿中有大量本周蛋白检出。霍奇金病的骨髓组织活检可将R-S细胞阳性率提高至A:1%3%B:3%9%C:9%22%D:22%35%E:35%50%答案:C解析:骨髓穿刺涂片中查找到R-S细胞有重要诊断意义,但阳性率不高,骨髓组织活检可将R-S细胞阳性率提高至9%22%。目前实验室用于血钾测定的首选方法( )。A.终点法B.连续监测法C.免疫透射比浊法D.免疫散射比浊法E.离子选择电极法答案:E解析:ISE(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标本用量少,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为简

19、便准确的方法,可作为首选。下列哪项是检测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试验()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嗜碱性粒细胞计数C.过敏原皮内试验D.血清总IgE测定E.血清IgG测定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型变态反应的特异性试验。型变态反应的特异性试验是过敏原皮内试验和外周血sIgE的测定。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6卷不属于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B.类风湿关节炎C.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血清病答案:A解析:A.脑脊液标本,静置1224小时后形成纤维丝状或挂漏斗状薄膜B.脑脊液呈标本,静置12小时内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C.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D.脑脊液标本,静置后出现小絮状凝块E

20、.脑脊液混浊易凝,呈红色蛛网膜下腔梗阻答案:C解析: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见于蛛网膜下腔梗阻。BAB法是以下列哪项为中间物来检测反应分子的A.亲和素B.生物素C.标记生物素D.游离亲和素E.抗原-生物素化抗体答案:C解析:生物素活化后可以与各种抗原、抗体、酶等分子偶联形成生物素化标记物。补体含C3含量测定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固定电泳D.免疫比浊法E.免疫荧光法答案:D解析:诊断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常用方法为免疫固定电泳。抗体特异性鉴定通常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根据沉淀线的特点判断抗体特异性。补体C3含量测定常用免疫比浊法,该法可自动化,结果准确迅速。免疫荧光法可对待测抗原(抗体

21、)进行定性、定位检测。A.红白血病B.缺铁性贫血C.毛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CP染色强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答案:C解析:各种染色的特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NAE染色呈阳性,被NaF抑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NAE染色呈阳性,不被NaF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POX染色多呈阴性,PAS反应阳性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状,底色不红。红白血病时,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毛细胞性白血病ACP染色强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缺铁性贫血时骨髓铁染色示外铁、内铁均减少或消失。A.Q热B.斑点热C.恙虫病D.腺热E.猫抓病外斐试验阴性的是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对外

22、斐试验的理解。外斐试验除Q热、立克次体痘及罗沙利马体感染为阴性外,其他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均为阳性结果。2.本题考查对外斐试验的理解。斑点热患者外斐试验反应效价通常为OX高于OX,但也有 OX较高者。若仅出现OX阳性,则对诊断斑点热有特殊意义。关于血培养影响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次采血有助于提高菌血症的阳性检出率B.多次采血有助于判断是感染菌还是污染菌C.采血过程注意皮肤消毒,无菌操作D.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后再采血E.采血部位一般从肘静脉采集答案:D解析:血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再采血,对已经用药而不能中断的患者应在下次用药前采血或采用中和抗生素培养瓶;成人采血次数一般为23次,多次采血

23、有助于提高菌血症的阳性检出率,判断是感染菌还是污染菌;一般从肘静脉采集。流感嗜血杆菌常规检测A.乳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内酰胺酶D.耐热核酸酶E.丙氨酸脱氢酶答案:C解析:流感嗜血杆菌需常规检测内酰胺酶,如阳性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均耐药。不属于白蛋白特征的是A.是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B.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C.具有相当的酸碱缓冲能力D.具有氧化酶活性E.是血浆中很重要的载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白蛋白的特征,白蛋白是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可以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具有相当的酸碱缓冲能力,是血浆中很重要的载体,但不具有氧化酶活性。检验类每日一练7卷 第7卷核衣壳是病毒颗粒的主要

24、结构,其组成是A.衣壳和包膜B.衣壳和核酸C.包膜和核酸D.核酸和刺突E.裸病毒和包膜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心(主要是核酸)和衣壳构成了核衣壳,有的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包膜。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B。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是A、血糖B、OGTTC、尿糖测定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E、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答案:A解析: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尿糖主要用于筛查疾病和疗效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主要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A.3.5 mmol/LB.4.0 mmol/LC.4.5 mmol/LD.5.0

25、mmol/LE.5.5 mmol/L答案:E解析: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5.5 mmol/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的是A.LDB.LDC.LDD.LDE.LD答案:A解析:LD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是由四个H亚基组成,LD主要存在于脾和肺,LD主要存在于肝脏。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规定的药物分类,“C”组代表的药物是A.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B.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C.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D.替代性药物E.仅用于研究的药物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何将药物分组。A组主要是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B组包含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

26、医院内感染的药物。C组为替代性或补充性抗微生物药物。U组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A.EDTA盐B.枸橼酸钠C.草酸钠D.双草酸盐E.肝素生化检查中常用的抗凝剂是答案:E解析:下列符合凝血检查临床意义的是A:过敏性紫癜时APTT延长B:血友病A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D-二聚体含量明增高D:维生素K缺乏症时出血时间延长E:ITP凝血酶原消耗试验(PCD)异常答案:E解析:过敏性紫癜时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凝血因子试验正常;血友病A是因子缺乏,APTT延长;继发性纤溶亢进症时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维生素K缺乏症时APTT、PT延长。ITP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减低,PCD异常。A.促纤溶作用B.促血管收缩作用C.促血管舒张作用D.抗凝作用E.促凝作用TF有答案:E解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常发现( ),其本质是肿瘤细胞分泌的( )A.本周蛋白,白蛋白B.本周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C.沉淀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D.本周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E.沉淀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答案:B解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之一是尿中有大量本周蛋白,本周蛋白的本质就是免疫球蛋白轻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