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290319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pdf(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03.100.01W 01T/CNTAC 542020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Guidelines for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xtile Industry2020-01-06 发布2020-01-06 实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团 体 标 准響CNTACT/CNTAC 54-2020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岜山集团有限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2、、桐乡市易德纺织有限公司、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企业社会质量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家宾、陈维波、吉宜军、夏春明、孙正、吕迎智、王玉琦、赵英波、周卫忠、李子信、万雷、刘天峰。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本标准版权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T/CNTAC 54-20201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

3、定了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设备管理体系总要求、设备管理评价的关键要素和权重、评价重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计算与表示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相关纺织生产企业,可作为纺织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南,并促进企业设备管理专业化、全员化、价值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703.22010知识管理第 2 部分:术语GB/T 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136082009合理润滑技术通则TSG 08

4、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CAPE 100012017设备管理体系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23703.22010、T/CAPE 100012017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设备Equipment指生产设备,即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设备和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生产设备。3.2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3.3设备寿命周期管理Equipment life-cycle management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设备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检查、润滑、维修

5、、设备改造和更新、设备处置及报废等内容。3.4T/CNTAC 54-20202设备现场管理Equipment site management对现场设备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改进的活动。3.5可靠性Reliability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3.6设备故障Equipment failure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丧失其规定的功能或降低效能的状态。3.7设备缺陷Equipment defect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或规定要求。3.8设备维护Equipment service,maintenance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失效的概率,按

6、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3.9维修策略Maintenance strategy从技术产品质量要求、经济因素出发,确定设备的维修方式和维修模式,包括决策依据、维修措施及执行时机。3.10全员生产维护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的生产维护活动,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3.11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对涉及设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3.12定置化管理Location-fixed management通过位置固定,建立人、物、场所三者关联,实现效率

7、提升的管理模式。3.13可视化管理 Visual managementT/CNTAC 54-20203利用各种形象直观、色彩适宜、一目了然的视觉手段,实现管理目标。也称目视管理。3.14单点课程 OPL-One Point Lesson是一种在现场进行培训的教育方式,又称一点课。4设备管理体系总要求建立以更高安全性、更高节能性、更高可靠性、更高运行效率、投入产出比更大化的设备管理体系,提升设备保障能力和服务生产的能力。5设备管理评价关键要素及权重、评价重点见表 1。表 1设备管理关键要素及权重、评价重点一览表序号序号设备管理关键要素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权重权重评价重点评价重点1设备管理体系策划与控

8、制8%(1)企业设备管理组织体系策划(2)企业设备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3)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4)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2设备前期管理4%(1)设备前期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选型(3)设备安装(4)初期使用管理3设备基础管理10%(1)培训教育(2)设备现场管理(3)设备档案管理(4)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4设备使用管理7%(1)设备使用管理组织体系(2)操作者素养(3)设备运行环境(4)自主点检管理(5)设备运行评价5设备维护管理8%(1)设备维护管理组织体系(2)预防性维护管理(3)设备维护质量保障6设备备件管理5%(1)备件管理组织体系(2)备件的计划管理(3)备件的技术管理(4)备

9、件的经济管理(5)备件的储存管理(6)备件管理信息化T/CNTAC 54-20204序号序号设备管理关键要素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权重权重评价重点评价重点7设备故障管理6%(1)故障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故障基础管理(3)设备故障追踪管理(4)设备技术状态管理(5)设备故障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管理8设备维修管理6%(1)设备维修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维修策略管理(3)设备维修质量保障(4)维修费用管理9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管理6%(1)技改与更新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缺陷与新技术管理(3)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过程管理(4)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效果评价10设备节能管理6%(1)设备节能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节

10、能基础管理(3)设备节能效果评价11设备安全与事故管理8%(1)设备安全与事故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安全与事故基础管理(3)设备事故管理12设备资产管理5%(1)设备资产管理组织体系(2)设备资产基础资料管理(3)设备资产动态管理(4)设备资产价值管理(5)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13设备知识管理4%(1)知识资源管理组织体系(2)知识资源管理方法与策略(3)知识库及信息化平台的管理14设备信息化管理5%(1)设备管理信息化组织体系(2)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15设备管理绩效评价7%(1)绩效评价管理组织体系(2)绩效指标监测(3)绩效指标分析评价16设备管理持续改进5%(1)持续改进管理组织体系(2)

11、持续改进策略管理(3)持续改进评价管理合计100%注:注:导则设置了 16 项关键管理要素,因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以权重表示。6设备管理评价要求设备管理关键要素评价要求见附录 A。T/CNTAC 54-202057评价方法7.1本标准是对设备管理成熟度的评价,而非符合性评价。倡导企业自评,必要时组织第三方评价。7.2企业自评:企业可自定具体的评分细则,定期进行自检评价,每年至少应对设备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及时改善管理缺陷,提高设备管理水平。7.3第三方评价:在企业自评的基础上,可申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可的第三方进行评价,第三方将依据评价要求制定评分细则,以文字资料并结合现场进行综

12、合评价。8评价结果的计算与表示8.1对 16 个关键要素分别计算成熟度,表 2 为“设备维修管理”评价结果的示例。公式 1:各管理重点成熟度=评分/满分公式 2: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成熟度=各管理重点成熟度各管理重点权重8.2在各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成熟度的基础上,计算设备管理综合成熟度,见表 3。设备管理综合成熟度=各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成熟度各关键要素权重8.3管理成熟度等级说明,见表 4。表 2设备维修管理要素评价结果评价重点评价重点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分评分各管理重点成熟度各管理重点成熟度要素成熟度要素成熟度维修管理组织体系20%12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设备维修策略管理40%2

13、4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设备维修质量保障30%18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维修费用管理10%6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合计100%60 分要素成熟度=公式 2T/CNTAC 54-20206表 3设备管理评价综合成熟度计算表设备管理关键要素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价重点评价重点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分评分综合成熟度计算(%)综合成熟度计算(%)管理重点成熟度管理重点成熟度管理要素成熟度管理要素成熟度各管理要素对综合成熟度贡献值各管理要素对综合成熟度贡献值1设备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8%80(1)企业设备管理组织体系策划25%20公式 1

14、=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各管理重点权重公式 3=公式 2管理要素权重(2)企业设备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5%20公式 1=评分/满分(3)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20%16公式 1=评分/满分(4)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30%24公式 1=评分/满分2 设备前期管理4%40(1)前期管理组织体系20%8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选型30%12(3)设备安装20%8(4)初期使用管理30%123 设备基础管理10%100(1)培训教育30%30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现场管理35%35(3)设备档案管理15%15(4)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20%204 设

15、备使用管理7%70(1)使用管理组织体系20%14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操作者素养30%21(3)设备运行环境20%14(4)自主点检管理15%10.5(5)设备运行评价15%10.55 设备维护管理8%80(1)设备维护管理组织体系20%16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预防性维护管理40%32(3)设备维护质量保障40%326 设备备件管理5%50(1)备件管理组织体系10%5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备件的计划管理10%5(3)备件的技术管理25%12.5(4)备件的经济管理20%10(5)备件的储存管理20%10(6)备件管理信息化15%7.5

16、7 设备故障管理6%60(1)设备故障管理组织体系10%6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故障基础管理25%15(3)设备故障追踪管理20%12(4)设备技术状态管理25%15(5)设备故障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管理20%12T/CNTAC 54-20207设备管理关键要素设备管理关键要素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价重点评价重点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分评分综合成熟度计算(%)综合成熟度计算(%)管理重点成熟度管理重点成熟度管理要素成熟度管理要素成熟度各管理要素对综合成熟度贡献值各管理要素对综合成熟度贡献值8 设备维修管理6%60(1)维修管理组织体系20%12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

17、)设备维修策略管理40%24(3)设备维修质量保障30%18(4)维修费用管理10%69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管理6%60(1)技改与更新管理组织体系20%12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缺陷与新技术管理30%18(3)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过程管理30%18(4)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效果评价20%1210 设备节能管理6%60(1)设备节能管理组织体系20%12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节能基础管理40%24(3)设备节能效果评价40%2411 设备安全与事故管理8%80(1)安全与事故管理组织体系20%16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安全与事故基础管理4

18、0%32(3)设备事故管理40%3212 设备资产管理5%50(1)设备资产管理组织体系20%10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资产基础资料管理20%10(3)设备资产动态管理20%10(4)设备资产价值管理20%10(5)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20%1013 设备知识管理4%40(1)知识资源管理组织体系20%8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知识资源管理方法与策略50%20(3)知识库及信息化平台的管理30%1214 设备信息化管理5%50(1)设备管理信息化组织体系20%10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80%4015 设备管理绩效评价7%7

19、0(1)绩效评价管理组织体系20%14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绩效指标监测50%35(3)绩效指标分析评价30%2116 设备管理持续改进5%50(1)持续改进管理组织体系20%10参照“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计算公式(2)持续改进策略管理50%25(3)持续改进评价管理30%15合计100%1000公式 4=公式 3T/CNTAC 54-20208表 4设备管理综合成熟度等级说明等级等级综合成熟度综合成熟度特征特征等级一(0-25%)反应式、缺乏设备管理的系统性等级二(30-45%)系统初步形成等级三(50-65%)系统运行有效等级四(70-85%)追求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等级五

20、(90-100%)领先注:大于 25%30%以下为 等级一成熟向二级迈进大于 45%50%以下为 等级二成熟向三级迈进大于 65%70%以下为 等级三成熟向四级提升大于 85%90%以下为 等级四成熟向五级提升T/CNTAC 54-20209附录 A(规范性附录)设备管理关键要素评价要求A.1设备管理体系策划与控制重点a)企业设备管理组织体系策划b)企业设备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c)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d)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A.1.1企业设备管理组织体系策划A.1.1.1评价要点a)设备管理组织流程图b)设备管理组织体系c)设备管理组织所涉及部门工作职责d)设备管理制度或规定范A.1.1.

21、2 评价内容a)企业要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具有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设备组织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涵盖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1)设备管理组织体系应通过图、表或文字表述,内容完整、明了、层次清楚,明确设备管理体系的范围;2)设备管理体系应涉及企业设备管理的专职机构及工作权责、实施设备管理战略的关联部门的工作职责;3)设备管理组织所涉及工作职责应具有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明确性等。b)企业要优化设备管理流程,运用 PDCA 管理工具,覆盖设备全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设备管理组织流程图清晰、完整;设备管理流程及组织模式应明确、易执行,层级分明,横向及纵向沟通渠道明晰。T/

22、CNTAC 54-202010c)企业要制定并实施与设备管理流程优化和设备管理体系等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如设备管理战略制度、激励机制管理、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管理),并有相关制度的更新、评审、批准及发布管理。d)设备管理岗位及维修人员保障:设备管理专职部门、维修技术人员等定岗定编科学配置,倡导机电(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仪、气、汽、液压等相结合维修队伍的培养与建设。A.1.1.3评价指标及计算a)设备管理职责覆盖率=(已建立岗位职责数/设备管理组织体系所涉及岗位职责数)100%b)设备管理制度覆盖率=(已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数/评价要素所涉及设备管理制度数)100%A.1.2设备管理

23、战略的制定与实施A.1.2.1评价内容a)设备管理战略的完整性和充分性,应包含但不限于设备管理理念、文化、原则、方针、目标、管理模式、管理内容及要求、战略目标及战略实施与评估等内容。b)制定设备管理战略应立足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相符合。c)设备管理战略应体现以自主管理(自主维护、维修成本管理、标准化管理、以预防维修为主、零故障及可靠性管理等)为主的战略模式。d)设备管理战略目标的制定,不限于以下内容:1)管理目标:有短期任务,中期计划及长期战略;并有对应计划时间区间的目标和关键量化指标;2)短期(1 年内)任务:应有本年度的设备管理、经济、技术、创新、安全等指标;3

24、)中期(2-3 年)管理计划:应包含对设备管理、对人员、对设备维护、对设备为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关键量化指标或定性描述;4)长期(4-5 年)管理战略:应有对设备升级改造和更新、提质增效、人员发展、维护水平的关键量化指标或定性描述;(5)管理目标应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每年进行调整。e)设备管理战略实施制定和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实施计划;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战略目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和落实;监测实施计划进展情况,并定期对战略实施结果评价并有分析报告。A.1.2.2评价指标及计算T/CNTAC 54-202011a)设备管理短、中、长期目标制定率=(实际设定的设备管理目标/设备所需管理目标)1

25、00%b)设备管理战略完整率=(实际设备管理战略项数/设备管理战略所需项数)100%c)设备管理战略的实施率=(已实施设备管理战略数/设备管理战略所需项数)100%A.1.3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A.1.3.1评价内容a)建立保障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包括但不仅限于激励办法、措施、实施细则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激励机制应覆盖设备管理的各个流程环节;激励机制应与绩效评价相结合。b)建立设备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设立有公司高层领导亲自负责激励的考核部门,落实激励机制的实施并考核,并监督在激励机制中预算的配套资金的专款专用。A.1.3.2评价指标及计算a)激励机制完整率=(已有激励机制/指南中

26、所需的激励机制)100%b)激励资金使用率=(用在激励机制上的资金/预算激励资金)100%c)激励机制制度落实率=(已落实激励机制制度数/已建立激励机制制度数)100%A.1.4 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A.1.4.1 评价要点a)组织设备管理评审b)设备管理体系改善c)体系运行资源保障A.1.4.2评价内容a)建立评审制度,及时、定期召开设备管理组织体系(内、外)评审会,有评审报告,对评审会提出的问题,制定完整的解决方案及针对性措施。b)落实改善:对设备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时落实问题的整改,对评审会提出的问题督促改进,并有改善效果,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内容,并有修改记录。c)体系运行资源

27、保障:运行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资金、设备、生产环境、管控风险等。企业应有以下(但不限于)保障措施:设备管理部门及维修人员的数量及技能,设备管理所需使用资金,所需生产设备的数量配备及技术水平,设备运行和操作者生产现场环境,设备管理管控风险的分析T/CNTAC 54-202012及预防等。d)建立设备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体系,设立有公司高层领导亲自负责激励的考核部门,落实激励机制的实施并考核,并监督在激励机制中预算的配套资金的专款专用。A.1.4.3评价指标及计算a)问题改进率=(实际已改进项/应改进总项数)100%b)体系运行资源保障率=(实际资源保障措施/应有资源保障措施)100%A.1.5评价

28、结果评价重点评价重点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分评分各管理重点成熟度各管理重点成熟度要素成熟度要素成熟度企业设备管理组织体系策划25%20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设备管理战略制定与实施25%20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建立设备管理激励机制20%16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30%24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合计100%80 分要素成熟度=公式 2A.2设备前期管理重点a)设备前期管理组织体系b)设备选型c)设备安装d)初期使用管理A.2.1设备前期管理组织体系A.2.1.1评价要点a)设备前期管理流程图b)流

29、程图所涉及部门岗位职责c)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A.2.1.2评价内容T/CNTAC 54-202013a)流程图覆盖设备前期全过程管理(从设备规划至设备正式投运之前的整个过程的管控)、各层级管理;职能管理部门的横向、纵向管理条理清晰。b)设备前期管理主管部门、流程图涉及的各部门管理岗位及相应的职责。c)制定并实施与设备前期管理相关的(规划管理、设备的选型、采购、入厂验收、安装与交接验收、初期使用管理等)各项组织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检查考核激励管理制度等,并有相关制度的更新、评审、批准、发布管理。A.2.1.3评价指标及计算a)岗位职责覆盖率=(已建立设备管理岗位职责数/流程图所涉及各部门总数

30、)100%b)设备管理制度覆盖率=(已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数/评价要素所涉及制度数)100%A.2.2设备选型A.2.2.1评价内容a)设备选型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合规性、技术先进性、生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等。b)设备选型的合规性评价:包括但不限于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设备安全、职业健康、环保、节能等法律法规的要求。c)设备选型的技术性评价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主要参数(生产能力、工艺性)、设备的可靠性和易维修性、设备的柔性和灵活性、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设备的环保性、设备的综合能耗、设备的经济性、设备的售后服务质量等。A.2.2.2评价指标及计算a)设备选型的可行性完成率=(实际完成设备选型可行性项

31、目数/设备选型项目总数)100%(设备选型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但不限于 A.2.2.1 中的要求)A.2.3设备安装A.2.3.1评价内容a)设备安装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安装方案、安装技术(安全)要求及标准,调试运行验收质量标准等。b)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安装质量验收,设备调试运行质量验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T/CNTAC 54-202014A.2.3.2评价指标及计算a)设备安装方案实施率=(设备安装方案实施机台数/设备安装方案机台总数)100%b)设备安装验收一次性合格率=(验收一次性合格机台数/设备安装验收机台总数)100%c)问题改善合格率=(问题改善合格数/问题改善

32、总数)100%A.2.4初期使用管理A.2.4.1评价内容a)设备初期使用管理的重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调整试车、操作工及保全工使用维护的技术培训、设备运转状态信息收集与问题改善处理;故障诊断与处理等。b)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效率、设备性能参数、产品质量等。c)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零部件损伤和失效记录;其它故障与处理记录。d)根据初期使用的各种设备运转信息,对其合法合规性(安全、环保、节能等)、技术符合性(生产效率等运行参数)、经济符合性(单位产品耗能成本等)做出综合评价结论。对综合评价不合格的设备,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并再次做出综合评价结论,直至合格。对一直不合

33、格设备,可向客户索赔或退货。A.2.4.2评价指标及计算a)设备初期使用综合评价一次性合格率=(综合评价一次性合格机台数/综合评价机台总数)100%b)问题改善合格率=(问题改善合格数/需要问题改善总数)100%A.2.5评价结果评价重点评价重点权重权重满分满分评分评分各管理重点成熟度各管理重点成熟度要素成熟度要素成熟度设备前期管理组织体系20%8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设备选型30%12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设备安装20%8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初期使用管理30%12公式 1=评分/满分公式 2=公式 1权重合计100%40 分要素成

34、熟度=公式 2T/CNTAC 54-202015A.3设备基础管理重点a)培训教育b)设备现场管理c)设备档案管理d)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A.3.1培训教育A.3.1.1评价要点a)培训教育管理组织体系b)培训计划及实施c)培训考核与激励d)培训资金保障A.3.1.2评价内容A.3.1.2.1 培训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培训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培训教育职能管理流程图、流程图所涉及部门岗位职责、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等。a)流程图覆盖培训教育全过程管理、各层级管理;培训教育职能管理部门的横向、纵向管理条理清晰。b)流程图涉及的有关培训教育各部门管理岗位及相应的职责。c)制定并实施与各管理要点相关的(如组织

35、架构及岗位职责,培训计划管理规定,培训教材、教师选择管理规定,培训考核方法、内容管理规定,培训检查评定、整改管理规定,培训评比表彰管理规定,培训资料归档共享管理规定等)各项组织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检查考核激励管理制度等。d)应有相关制度的更新、评审、批准、发布管理。A.3.1.2.2 培训计划及实施a)培训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T/CNTAC 54-202016式、评价方式及评价项目等。b)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培训(相关设备管理岗前培训、岗位技术比武培训、职称评定培训、一岗多能培训等),专题培训(设备安装培训、设备维修技能培训

36、、设备安全运行重点问题专项培训、特殊工种所需的专项技能培训等),OPL 单点课程培训等。新员工入厂培训包括但不限于:(1)公司培训: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及设备等;(2)车间(工厂)培训:安全知识、生产流程及设备等;(3)班组培训: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技术、岗位机台设备维护等。c)培训教育过程管理:实施培训教育各流程中的相关记录、表单、总结报告、档案等齐全完整。d)员工培训档案1)应对特殊工种、重点岗位、重点人才的员工建立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档案;2)员工培训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按岗、按人、按时间、按培训内容及考核结果等,建立健全员工岗位技能、专业方向等培训档案;3)员工培训档

37、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A.3.1.2.3 培训考核与激励a)培训效果考核1)评估:明确对培训教育的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师资质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评估方式、评估细则等;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全面复核、随机复查、按比例抽查等;明确评估人员职责,评估报告齐全;2)考核:应明确考核项目内容、考核对象、考核依据、考核方式,有关考核表、单等记录完整;3)改进:应明确改进要求,量化改进内容,规范改进程序,验证改进效果,固化改进成果。b)对员工学习的激励:应明确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效果评价。A.3.1.2.4 培训资金保障a)企业年度

38、预算中应对培训资金进行单独列支,明确资金的具体用途。b)培训主管部门应对设备管理培训资金明确列支渠道,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A.3.1.3 评价指标及计算A.3.1.3.1 培训教育管理组织体系a)岗位职责覆盖率=(已建立培训教育管理岗位职责数/流程图所涉及各部门总数)100%b)培训管理制度覆盖率=(已建立培训教育管理制度数/评价要素所涉及制度数)100%T/CNTAC 54-202017A.3.1.3.2 培训计划及实施a)设备管理岗前培训合格率=(设备管理岗前培训合格人数/设备管理岗前培训总人数)100%b)培训计划完成率=(实际培训次数/计划培训次数)100%c)人员培训覆盖率=(参加培

39、训人数/设备管理相关实际在册人数)100%A.3.1.3.3 培训考核与激励a)技术比武培训达标率=(技术比武培训达标人数/技术比武培训总人数)100%b)职称培训达标率=(职称培训达标人数/职称培训总人数)100%c)OPL 单点课程培训完成率=(OPL 单点课程培训完成数/OPL 单点课程培训总数)100%d)维修技能培训达标率=(维修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人数/维修技能培训考核参与人数)100%A.3.1.3.4 培训资金保障a)培训资金使用率=(培训实际支付金额/预算培训资金额度)100%A.3.2设备现场管理A.3.2.1评价要点a)设备现场管理组织体系b)设备现场管理标准化c)监督检查与

40、考核d)整改、评比表彰A.3.2.2评价内容A.3.2.2.1 设备现场管理组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管理职能管理流程图所涉及部门岗位职责、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等。a)流程图覆盖现场管理全过程管理、各层级管理;现场管理职能管理部门的横向、纵向管理条理清晰。b)流程图涉及的有关现场管理各部门管理岗位及相应的职责。c)制定并实施与各现场管理要点相关的(如工作场地评价标准管理规定,设备及器材评价标准管理规定,安全设施评价标准管理规定,定置、定位、看板等目视化评价标准管理规定,监督管理规定,检查评定、整改管理规定,评比表彰管理规定等)各项组织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检查考核激励管理制度等。并有相关制度的

41、更新、评审、批准、发布管理。A.3.2.2.2 设备现场管理标准化T/CNTAC 54-202018将有关现场管理规定或制度规范等形成XXX 管理标准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地评价标准,设备及器材评价标准,安全设施评价标准,定置、定位、看板等目视化标准等。如:机台清洁标准、现场标识要求、容器具存放标准、温湿度控制标准、操作规范图解、安全标识标准等。a)工作场地评价标准:厂房及地面完好无破损,布局、光照度合理,清洁、无油污、无杂物,地面划线符合交通标志。b)设备及器材评价标准:设备及器材完好、清洁露底色、无油污、无杂物,车上张贴、挂放物品定点规范。c)安全设施评价标准:围栏、护罩、爬梯、走桥、安

42、全标识规范标准,防火设施符合要求。d)定置、定位、看板等目视化评价标准: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标识清晰,通道畅通,看板规范统一,符合企业文化要求。e)设备现场“六源”管理:有对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危险源等六源的识别、处置等标准及规范要求。以上应符合GB/T 295902013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及行业、企业中有关对现场的管理要求。A.3.2.2.3监督检查与考核a)制定检查周期、检查内容、检查范围、检查标准及考核细则。b)明确检查人员职责分工。c)规范检查结果汇总统计的表、单。d)考核:明确考核依据、汇总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申报及审批、考核结果的落实;有关考核的记录表单齐全完整

43、。A.3.2.2.4整改、表彰a)检查结果评价;应分级(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进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b)优化、提升:明确整改建议、整改目标及实施措施,有可量化和可视化的验收依据,有整改优化的时间进度要求。c)表彰示范:明确表彰形式(如:召开大会集中表彰,工作现场表彰,碰头会、交流会表彰,期刊、宣传橱窗、广播表彰等),明确示范推广具体要求。A.3.2.3评价指标及计算A.3.2.3.1 设备现场管理组织体系a)设备现场管理岗位职责覆盖率=(已建立岗位职责数/流程图所涉及各部门总数)100%T/CNTAC 54-202019b)管理制度覆盖率=(已建立设备现场管理制度数/评价要素所涉及

44、管理制度总数)100%A.3.2.3.2 设备现场管理标准化a)安全设施评价标准完成率=(安全设施评价标准完成数/安全设施评价标准总数)100%b)目视化评价标准完成率=(目视化评价标准完成数/目视化评价标准总数)100%A.3.2.3.3 监督检查与考核a)检查完成率=(实际检查次数/规定检查次数)100%b)检查覆盖率=(实际检查的项目数量/规定检查的项目数量)100%A.3.2.3.4 整改、表彰a)整改完成率=(完成整改项数/要求整改总项数)100%b)整改合格率=(达到整改要求的项数/完成整改的总项数)100%c)表彰覆盖率=(实际表彰项数/评比检查总项数)100%A.3.3设备档案

45、管理A.3.3.1评价要点a)设备档案管理组织体系b)设备档案管理标准化c)设备技术档案管理A.3.3.2评价内容A.3.3.2.1 设备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职能管理流程图所涉及部门岗位职责、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等。a)流程图覆盖设备档案管理全过程管理(是指对设备原始档案、设备技术档案、设备运行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运用)、各层级管理;档案职能管理部门的横向、纵向管理条理清晰。b)流程图涉及的有关档案管理各部门管理岗位及相应的职责。c)制定并实施与各档案管理要点相关的(如:档案管理规定、档案信息一览表、监督管理规定、整改、评定管理规定等)各项组织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

46、、检查考核激励管理制度等。并有相关制度的更新、评审、批准、发布管理。A.3.3.2.2 设备档案管理标准化a)设备档案明确统一标志:档案编号、档案名称、档案内容清单及装订方式等有标准要求。T/CNTAC 54-202020b)设备档案明确存放要求:地点、规范定置、定位等要求。c)设备档案规范入档要求:定时、定人、分类归档、储存;明确档案借阅管理流程。A.3.3.2.3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a)设备技术档案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卡片信息、异常信息、维修信息、零部件更换信息、变动信息、运行(停机)信息、故障信息、预防性维护信息、技术改造信息及设备性能评估等。b)档案信息及时更新:对照帐、物、卡定期核对盘点

47、档案资料,及时补充和撤销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更新应留存变更痕迹,记录变更的原因、时间、变更内容、实施人员等。c)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A.3.3.3评价指标及计算A.3.3.3.1 设备档案管理组织体系a)设备档案管理岗位职责覆盖率=(已建立岗位职责数/流程图中所涉及各部门总数)100%b)档案管理制度覆盖率=(已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数/评价要素中所涉及管理制度总数)100%A.3.3.3.2 设备档案管理标准化a)档案管理要素实施率=(已实施的档案管理要素量/档案管理标准所需要素量)100%b)档案管理要素达标率=(符合

48、要求的档案管理要素数量/档案管理标准所需要素量)100%A.3.3.3.3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a)技术信息项目覆盖率=(实际建立信息项目数/应建立信息项目数)100%b)技术信息项目合格率=(符合要求的信息项目数/实际建立信息项目数)100%A.3.4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A.3.4.1评价要点a)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体系b)精确设备数据统计分析c)设备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化A.3.4.2评价内容A.3.4.2.1 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体系:包括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职能管理流程图、流程图所涉及部门岗位职责、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等。T/CNTAC 54-202021a)流程图覆盖设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全过程

49、管理、各层级管理;数据统计分析职能管理部门的横向、纵向管理条理清晰。b)流程图涉及的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各部门管理岗位及相应的职责。c)制定并实施与各数据统计分析管理要点相关的(如 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数据统计管理规定,数据统计项目一览表,统计分析报告制度等)各项组织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检查考核激励管理制度等。并有相关制度的更新、评审、批准、发布管理。A.3.4.2.2 精确设备数据统计分析a)设备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性数据、技术性数据和经济性数据等。1)基础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台账、日常检查记录、重点设备或关键设备运行状况(待机时间、开机时间、故障时间、维修时间、有效工作时

50、间、设备生产效率等)的统计;2)技术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数据、故障维修时间、综合效率、备件的储备消耗、设备能耗等;3)经济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单位产品的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能耗费用、备件资金年周转次数、设备运行费用(平均单位产品年折旧费、维修费、技改费、能耗费)等;4)服务于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的其它相关数据。b)统计数据要求:1)明确数据的统计周期(日、周、月、季、年)、统计内容、统计负责人、数据审核人等;2)数据来源可查询追溯,有统计、分析汇总,有分析报告。c)有定期的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形成 PDCA 循环,促进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良性发展。A.3.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