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289977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7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北京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北京市).pdf(9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编 号:号: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 11 部分:幕墙工程 Construction workmanship cod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Part 11: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20220328 发布发布 20220701 实施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DB 联合发布联合发布 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 11 部分:幕墙工程 Const

2、ruction workmanship cod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Part 11: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编编 号:号:DB11/T 1832.11-2022 主编部门: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2 年 07 月 01 日 2022 北京 前前 言言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201820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3、,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基本规定;3 预埋件与后置埋件;4 构件式玻璃幕墙;5 石材幕墙;6 金属板幕墙;7 人造板幕墙;8 单元式幕墙;9 全玻璃幕墙;10点支承玻璃幕墙;11 玻璃采光顶;12 雨篷;13 幕墙开启扇。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 1号建工大厦 9 层,邮编:100055;电话:010-63989087;电子邮箱:)。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

4、促进会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兴电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海东 曹 光 张 军 金晓飞 周 艳 施林铁 李 伟 刘贤松 李 军 耿 阳 邢世春 施 龙 王伟光 焦长春 周小二 那金兰 邱光健 李伟刚 蔡畅怡 程 昊 赵喜庆 陈 涛 朱彦金 李 楹 宋海峰 高东生 温仲慧 阚久战 巩俊奇 谢 俊 赵宏元 梅震全 党淑香 魏铁山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魏 华 刘忠伟 邱建辉 牛 旭 杨 亚 姜 仁 张

5、 洋 赵克伟 1目目 次次 1 总则.1 2 基本规定.2 3 预埋件与后置埋件.3 4 构件式玻璃幕墙.6 5 石材幕墙.13 6 金属板幕墙.24 7 人造板幕墙.30 8 单元式幕墙.35 9 全玻璃幕墙.40 10 点支承玻璃幕墙.43 11 玻璃采光顶.49 12 雨篷.55 13 幕墙开启扇.60 本规程用词说明.65 引用标准名录.66 条文说明.68 2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Basic requirements 2 3 Embedded parts and post-embedded parts 3 4 Component glas

6、s curtain 6 5 Stone curtain wall 13 6 Sheet metal curtain wall 24 7 Artificial board curtain wall 30 8 Unit curtain wall 35 9 Full glass curtain wall 40 10 Point-supported glass curtain wall 43 11 Glass roof 49 12 Awning 55 13 Curtain wall opening fan 60 Descrip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65 Li

7、st of quoted standards 66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68 11 总 则 1.0.1 为加强北京市建筑工程幕墙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规范工艺做法,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幕墙工程施工。1.0.3 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工艺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基本规定 2.0.1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制品等的质量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2.0.2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与幕墙类型、设计参数等相适应的作业条

8、件。2.0.3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前应依据作业条件、环境条件、设计参数等合理选择施工机具。2.0.4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前应依据作业条件、设计参数、设备性能、环境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应明确施工工艺中各环节操作要点和控制标准。2.0.5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6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完成下列工作:1 严格按方案施工,因故调整方案时应履行变更程序;2 施工记录真实有效;3 出现险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4 遇五级以上强风和大雨、大雪、大雾天气,应立即停止幕墙施工作业。2.0.7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完

9、成后应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检查数量应按检验批抽样,当本标准有具体规定时,应按相应条款执行,无规定时应按检验批抽检。检验批的划分和检验批抽检数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建筑幕墙 GB/T 21086 的规定执行。2.0.8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 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后进行;3 质量验收应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4 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主控项目的质量检验结果应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的验收合格率不得低于 80。2.0.9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应

10、采取成品保护措施。33 预埋件与后置埋件 3.1 材料要求 3.1.1 预埋件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 的规定选用E43XX 或 E50XX 型焊条;采用埋弧压力焊时,应采用与主体金属(锚板与锚筋)强度相适应的焊剂。3.1.2 预埋件锚筋与锚板宜采用穿孔塞焊、T 型垂直焊接,锚筋端部应与锚板连接牢固。3.1.3 预埋件所有焊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要求。3.1.4 后置埋件的锚栓应采用化学锚栓、扩底型锚栓,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规定。3.1.5 预埋件及后置埋件所采用的钢材、型钢、钢筋、

11、锚栓等材料,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3.2 主要机具 3.2.1 施工时宜使用焊机、切割机、冲击钻等机具。3.2.2 测量、检测时宜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钢直尺等计量仪器。3.3 作业条件 3.3.1 预埋件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预埋件型式、位置和数量,以及操作规程和预埋件安装验收要求。3.3.2 后置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根据测设控制线,进行后置埋件的定位与安装。3.3.3 根据设计要求对进场产品进行验收,并符合下列规定:1 核验埋件的数量;2 检查外观质量和尺寸;3 核验质量证明文件。3.4 施工工艺 3.4.1 预埋件安装应按图 3.4.1 预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12、执行:图图 3.4.1 预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预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3.4.2 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预埋件的位置应准确;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熟悉图纸 测量放线定位 放置预埋件 复核预埋件偏差并纠正 预埋件绑扎固定 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 拆模后清理预埋件 43.4.3 主体结构梁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按照设计要求,根据主体结构梁柱尺寸控制线,确定预埋件埋设控制线。3.4.4 后置埋件安装应按图 3.4.4 后置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执行:图图 3.4.4 后置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后置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3.5 质量标准 3.5

13、.1 预埋件和后置埋件施工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埋板的安装偏差标高不应大于10mm;2 埋板的安装相对轴线偏差应不大于 20mm。3 后置埋件的锚栓位置距混凝土边缘距离,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相关规定。3.5.2 转角部位埋件的埋设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基材厚度不应小于 100mm;2 群锚锚栓最小间距 s 和最小边距 c,应根据锚栓产品的认证报告确定;当无认证报告时,应符合表 3.5.2 的规定。锚栓最小边距 c 尚不应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 2 倍;表表 3.5.2 锚栓最小间距锚栓最小间距 s

14、和最小边距和最小边距 c 锚栓类型 最小间距 s 最小边距 c 化学锚栓 6dnom 6dnom 扩底型锚栓 6dnom 6dnom 注:dnom为锚栓外径。3 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并不应小于 10mm。3.5.3 预埋件在结构构件上的外露部分应及时涂刷油漆防锈。3.5.4 后置埋件施工完成后,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抗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6 成品保护 3.6.1 按照材料管理的具体规定将各种材料或半成品,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所有材料均放置在专用材料架上,或临时用木方垫好,不应直接堆放在地面上。3.6.2 植筋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对化学植筋胶采取有效的

15、隔热保护措施。3.7 注意事项 3.7.1 预埋件在主体结构拆模后,应对预埋件位置进行复验并做记录,发现偏差应采取纠正措施。熟悉图纸 测量放线定位 打孔及清理 安装锚栓 安装埋板 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 拆模后清理预埋件 53.7.2 埋件应与主体结构贴合严密。64 构件式玻璃幕墙 4.1 材料要求 4.1.1 钢材、钢制品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钢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中关于钢材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2 钢材表面应具有抗腐蚀能力,并采取措施避免双金属接触腐蚀。当钢材表面

16、进行防腐处理时,宜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其平均膜厚不应小于 45m。有装饰要求的室外装饰性的构件式表面喷涂前先热浸镀锌处理再喷涂,钢制构件镀锌厚度应符合表 4.1.1 的规定;表表 4.1.1 钢制件镀锌厚度对照表钢制件镀锌厚度对照表 制件厚度/mm 镀锌局部最小厚度/m 镀锌平均最小厚度/m 钢厚度6mm 70 85 3mm钢厚度6mm 55 70 1.5mm钢厚度3mm 45 55 钢厚度1.5mm 35 45 3 钢材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结疤、泛锈、夹渣和折叠;4 具备钢材产品合格证、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5 钢材之间焊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热

17、强钢焊条GB/T 5118 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 的规定。4.1.2 铝合金型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铝合金型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中关于铝合金型材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2 铝合金型材表面采用阳极氧化、电泳涂装、喷粉、氟碳喷涂等方式处理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 的规定,表面涂层(涂膜)的厚度应满足表 4.1.2的要求;表表 4.1.2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要求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要求 表面处

18、理方式 膜厚级别(涂层种类)膜厚 t(m)检验方法 平均厚度 局部厚度 阳极氧化 不低于 AA15 t15 t12 测厚仪 电泳涂装 阳极氧化膜 B t10 t8 测厚仪 漆膜 B-t7 测厚仪 复合膜 B-t16 测厚仪 喷 粉-40t120 测厚仪 氟碳喷涂-t40 t34 测厚仪 3 隔热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6 部分 隔热型材GB/T 5237.6的规定,其中隔热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 1-2 部分 GB/T 23615.12 的规定;74 具备型材产品合格证、型材力学性能检验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5 铝合金型材表面应清洁、色泽均匀,不应

19、存在皱纹、裂纹、起皮、腐蚀斑点、气泡、电灼伤、流痕、发粘以及膜(涂)层脱落等缺陷。4.1.3 紧固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紧固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中关于紧固件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2 由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的螺栓、螺钉和螺柱,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 的规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3 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索体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的螺栓、螺钉和螺柱,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

20、098.6 的规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4.1.4 玻璃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玻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中关于玻璃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2 用于幕墙的钢化玻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JG/T 455 的规定;3 幕墙玻璃边部应进行机械细磨或抛光,其倒棱宽度不应小于 1mm;4 当采用中空玻璃时,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空玻璃GB/T 11944 的规定;5 当采用夹层玻璃时,其宜采用干法加工合成,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第 3 部分:夹层玻璃GB

21、 15763.3 的规定。其胶片宜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或离子性中间层胶片;6 幕墙采用单片低辐射镀膜玻璃时,宜使用在线热喷涂低辐射镀膜玻璃;7 有防火功能要求的幕墙玻璃,应根据防火等级要求采用相应的防火玻璃及其制品;8 具备玻璃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口玻璃尚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证。4.1.5 硅酮结构胶及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硅酮结构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中关于硅酮结构胶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2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建筑密封胶,

22、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中关于密封胶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3 玻璃幕墙的橡胶制品,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及硅橡胶,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GB/T 24498 的规定;4 衬垫材料与硅酮结构胶、密封胶应相容;5 具备硅酮结构胶混均性实验记录和剥离试验记录、每批硅酮结构胶的质量保证书和产品合格证、胶与实际工程用基材的相容性检验报告、密封材料及衬垫材料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4.1.6 防火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81 防火材料的种类、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

23、计防火规范 GB 500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和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 51410 的规定;2 具备防火材料产品合格证、材料燃烧性能检验报告。4.2 主要机具 4.2.1 施工时可使用:脚手架、电动吊篮、电动葫芦、手枪钻、拉铆枪、云石机、钻孔机、台钻、无齿锯、型材切割机、电焊机、力矩扳手、普通扳手、注胶机具、清洗机具等机具。4.2.2 测量、检测时可使用:测厚仪、铅垂仪、激光经纬仪、激光垂直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水平尺、靠尺、角尺、游标卡尺、钢丝线等仪器。4.3 作业条件 4.3.1 安装构件式玻璃幕墙的主体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等)应已完工并通

24、过验收。4.3.2 安装构件式玻璃幕墙所用的垂直运输机具、脚手架、吊篮等应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4.3.3 施工电源应分布配置合理、安全保障措施完善。4.3.4 安装场地和施工作业面的障碍物应已拆除到位。4.3.5 安装施工前,应对现场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应已完成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3.6 应设置现场临时周转材料及半成品存放场地或库房,并对周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4.4 施工工艺 4.4.1 安装施工应按图 4.4.1 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执行:图图 4.4.1 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4.4.2 测量放线应符合下

25、列规定:1 施工前应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2 应建立平面控制网;3 标高应采取测设控制线作为高程施工的依据,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4 应根据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上测设出幕墙平面、立面、分格及节点等基准线;5 应定期对基准钢丝线的位置进行校核,并及时调整偏差;6 对高层建筑测量时,风力应不大于 4 级。4.4.3 支座的安装应定位准确、连接牢固。支座的安装 埋件的检查 测量放线 立柱的安装 层间防火及保温封修 防腐处理 避雷安装 横梁的安装 装饰条安装及打胶 玻璃安装 隐蔽验收 94.4.4 立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先将立柱支座用螺栓与支座初步定位连接;2 支座与立柱接触面应设置隔离垫,

26、防止电位差腐蚀。隔离垫的面积不应小于支座与立柱接触的面积;3 立柱初步定位连接后,应根据测设定位线进行调节安装。立柱安装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5mm;相邻两根立柱固定点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 2mm;4 立柱安装就位、调整后应及时焊接牢固;5 立柱宜自下而上安装,上、下立柱之间采用芯柱连接。芯柱长度不应小于 250mm,芯柱与立柱之间应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加以固定;6 芯柱与立柱连接接缝处应打胶密封,防止雨水入侵;7 立柱与立柱之间伸缩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4.5 横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横梁应与立柱连接牢固;2

27、 横梁与立柱连接处应根据设计要求留置空隙,并采取隔音降噪措施;3 同一根横梁两端或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lmm。当一幅幕墙宽度不大于 35m 时,同层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5mm。当一幅幕墙宽度大于 35m 时,同层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7mm;4 当安装完成一层时,应及时进行检查、校正和固定。4.4.6 防雷装置连接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雷连接材质、截面尺寸和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2 幕墙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的连接应紧密可靠,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形成导电通路。连接点水平间距不应大于防雷引下线的间距,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均压环的间距;3 女儿墙压顶罩板宜与女儿墙部位幕墙框架连接

28、,女儿墙部位幕墙框架与防雷装置的连接节点宜明露,其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4 防雷连接的检查应在幕墙框架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连接部位,采用接地电阻仪或兆欧表测量和观察检查,且不应在潮湿环境中进行。4.4.7 防火保温材料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 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2 防火、保温材料的种类、材质、耐火等级和铺设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3 防火材料应安装牢固,铺设应饱满、严密、均匀、无遗漏、无缝隙;4 防火材料不得与幕墙玻璃直接接触,防火材料朝玻璃面处宜采用装饰材料覆盖

29、。4.4.8 应采用机制螺钉固定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压条。压条应连续布置,其固定方式、固定点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4.4.9 玻璃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两块压模成型的氯丁橡胶支承垫块,垫块的宽度应与槽口宽度相同,垫块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 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2 玻璃板块初装就位后应进行垂直度及平面位置调整;3 玻璃板块调整完成后应及时完成固定。104.4.10 装饰条的安装及打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金属装饰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色彩一致,不得有变形、波纹和凹凸不平;2 宜使用橡胶锤进行安装;3 板块安装固定完成后应及

30、时进行清理。4.5 质量标准 4.5.1 明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安装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图 4.5.1)应符合表 4.5.1-1 的规定;表表 4.5.1-1 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mm)玻璃厚度(mm)a b c 56 3.5 15 5 810 4.5 16 5 不小于 12 5.5 18 5 图图 4.5.1 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示意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示意 2 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图 4.5.1)应符合表 4.5.1-2 的规定;表表 4.5.1-2 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mm)中空玻璃厚度

31、(mm)a b c 下边 上边 侧边 6+ad+6 5 17 7 5 5 8+ad+8 及以上 6 18 7 5 5 注:ad为气体层厚度,不应小于 9mm。3 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两块压模成型的支承垫块,垫块的宽度应与槽口宽度相同,垫块的长度和厚度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 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4 胶条镶嵌应平整、密实,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 1.5%2.0%,其断口应留在四角,拼角处应粘结牢固;5 压板的固定方式、固定点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6 明框接缝外露框料或压板应横平竖直,线条通顺,并满足设计要求;7 当压板有防(排)水要求时,排水孔的形状、位置、数

32、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4.5.2 隐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安装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隐框玻璃板块组件应安装牢固,固定点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大于 300mm;112 结构胶的剥离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3 隐框玻璃板块在安装后,幕墙平面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2.5mm,相邻两玻璃之间的接缝高低差不大于 1mm;4 隐框幕墙板块底部应设置支承玻璃的托板,托板厚度不应小于 2mm,且需满足受力要求;5 检验隐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安装质量,应在隐框玻璃与构件式连接处采用 2m 靠尺测量平面度,采用分度值为 0.05mm 的深度尺测量接缝

33、高低差,采用分度值为 1mm 的钢直尺测量托板的厚度。4.5.3 构件式玻璃幕墙外观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玻璃的品种、规格与色彩应符合设计要求,整幅幕墙玻璃颜色应基本均匀,无明显色差,色差不应大于 3CIELAB 色差单位;玻璃不应有析碱、发霉和镀膜脱落等现象,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表 4.5.31 的规定;表表 4.5.3-1 每平方米玻璃表面质量要求每平方米玻璃表面质量要求 项 目 质量要求 测方检法 0.1mm0.3mm 宽度划伤痕 长度100mm;不超过 8 条 目测观察 擦伤总面积 500mm2 钢直尺 2 钢化玻璃表面不应有爆边、裂纹、缺角;3 镀膜玻璃膜面应无明显变色、脱

34、落现象;4 采用离线法工艺的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的镀膜面应朝向中空气体层或真空层;5 型材表面应清洁,无明显擦伤划伤;铝合金型材及玻璃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油斑,脱膜及其他污垢。型材的色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均匀,并应符合表 4.5.32 的规定。表表 4.5.3-2 单位分格铝合金料表面质量指标单位分格铝合金料表面质量指标 项 目 质量要求 测方检法 擦伤、划痕深度 处理膜厚度的 2 倍 目测观察 擦伤总面积(mm2)500 钢直尺 划伤总长度(mm)150 钢直尺 擦伤和划伤处数 4 目测观察 4.5.4 构件式玻璃幕墙保温构造安装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玻璃幕墙安装内衬板时,内衬

35、板四周宜套装弹性橡胶密封条;2 保温材料应安装牢固,并应与玻璃保持 50mm 以上的距离。保温材料填塞应饱满、平整、不留间隙,其填塞密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璃幕墙保温、隔热构造安装质量,应采取观察检查的方法,并应与设计图纸核对,查施工记录,必要时可打开检查。4.5.5 构件式玻璃幕墙的安装,应提供下列资料:1 构件式幕墙的设计文件;2 幕墙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的检验报告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性能的检验报告;3 幕墙组件出厂质量合格证书;4 幕墙安装所使用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5 施工安装的自查记录、检验批验收记录;126 淋水试验记

36、录;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8 幕墙节能检测报告。4.5.6 构件式玻璃幕墙应对下列工序进行隐蔽工程检验:1 基层的表面处理;2 主体结构预埋件或后置埋件的安装;3 幕墙构件式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4 幕墙构件式之间的连结节点的安装;5 玻璃幕墙在建筑物各种变形缝及转角处的节点的安装;6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防雷连接节点的安装;7 玻璃幕墙防火构造、防火材料的安装;8 玻璃幕墙保温层及其防潮层的安装;9 玻璃幕墙内部的排水构造的安装。4.6 成品保护 4.6.1 拼装、安装作业时,应避免碰撞、重击。应避免在构件上焊接过多的辅助设施。4.6.2 吊装过程中应防止钢丝绳收紧将半成品划伤破坏。吊装

37、或水平运输过程中对幕墙材料应轻起轻落,避免碰撞和与硬物摩擦。4.6.3 钢构件焊接时应配备接火容器,防止电焊火花飞溅损伤其他材料。4.6.4 所有面材应使用保护膜覆盖,直至竣工清洗前撕掉。面材应避免与锋利、坚硬的物品直接接触。4.7 注意事项 4.7.1 拼装作业时,应在地面设置刚性胎架。拼装支撑点的设置应经过计算复核。4.7.2 安装竖、横龙骨时,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及中心线位置。4.7.3 应加强玻璃等产品的进场检验,认真核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4.7.4 应严格控制连接件与埋件焊接质量,焊缝的高度、长度应符合要求。135 石材幕墙 5.1 材料要求 5.1.1 钢材、钢制品应符合本规程第 4.

38、1.1 条的规定。5.1.2 铝合金型材应符合本规程第 4.1.2 条的规定。5.1.3 连接件、组合配件、紧固件符合下列规定:1 石材幕墙使用的连接件、组合配件、紧固件应符合本规程第 4.1.3 条的规定;2 螺栓、螺钉、螺柱、螺母等紧固件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GB/T 3098.1 GB/T 3098.21 的规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3 石材用背栓材料的耐火性、耐腐蚀性、耐久性应不低于后部支承结构所用材料的相应标准;4 石材连接使用的挂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JC 830.2的规定。5.1.4 石材的接缝密封宜采用专用石材密封胶,并应符合

39、现行国家标准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 23261 的规定,其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表 5.1.4 的要求。表表 5.1.4 物理力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 技术指标 50HM 25HM 20HM 50LM 25LM 20HM 12.5E 下垂度 垂直 3 水平 无变形 表干时间(h)3 挤出性(mL/min)80 弹性恢复率(%)80 40 拉伸模量(N/mm2)+23 0.4 或0.6 0.4 和0.6-20 定向粘结性 无破坏 冷拉-热压后粘结性 无破坏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 无破坏 质量损失(%)5.0 污染性 污染宽度(mm)2.0 污染深度(mm)2.0 5.1.5 石板与挂件间采用环氧胶

40、粘剂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 887 的规定,其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表 5.1.5 的要求。表表 5.1.5 环氧胶粘剂物理力学性能环氧胶粘剂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快固 普通 适应性 Min 530 3090 14弯曲弹性模量 N/mm2 2000 冲击强度 KJ/mm2 3.0 拉剪强度(不锈钢-不锈钢)N/mm2 8.0 压剪强度 石材-石材 标准条件 48h N/mm2 10.0 浸水 168h N/mm2 7.0 热处理 80,168h N/mm2 7.0 冻融循环 50 次 N/mm2 7.0 石材-不锈钢 标准条件 48h N/mm2 10.

41、0 5.1.6 用于石材定位、修补等非结构承载粘接用途的胶粘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非结构承载用石材胶粘剂JC/T 989 的有关规定。5.1.7 幕墙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的规定;2 保温用岩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GB/T 19686 规定,且不应采用石棉;3 保温层的粘结、固定材料应满足防火设计要求。5.1.8 建筑幕墙防火材料的燃烧性能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规定的 A 级,符合防火设计要求,具有防火材料产品合格证

42、、燃烧性能检验报告。5.1.9 石材背网的玻璃纤维布应选用中碱玻璃纤维方格布,重量宜不低于 300g/m2,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结构加固修复用玻璃纤维布JG/T 284、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 841、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DB11/T 512 的规定。带背网施工的石材应使用改性环氧树脂背网胶或水泥基背网胶粘贴增强型玻璃纤维布。5.1.10 石材表面应进行防护处理。天然石材使用的防护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石材防护剂GB/T 32837、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JC/T 973 的相关规定。5.1.11 幕墙用石材宜选用花岗石、大理石,所用石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 21086

43、 的规定。5.1.12 石材面板的弯曲强度、吸水率、最小厚度和单块面积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表 5.1.12的规定。表表 5.1.12 石材面板的各项指标要求石材面板的各项指标要求 项目 天然花岗石 天然大理石 其他石材(干燥机水饱和)弯曲强度标准值/MPa 8.0 7.0 8.0 8.0fa 4.0 吸水率/%0.6 0.5 5 5 最小厚度/mm 25 35 35 40 单块面积/m2 不宜大于 1.5 不宜大于 1.5 不宜大于 1.5 不宜大于 1.0 注:弯曲强度小于 8.0 MPa 的石材面板,应采取附加构造措施保证面板的可靠性。5.1.13 寒冷地区幕墙用石材面板的抗冻系数不应小于 0

44、.8。5.1.14 建筑板材规格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1.14-1 的要求;表表 5.1.14-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尺寸允许偏差(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尺寸允许偏差(mm)15分类 细面和镜面板材(mm)粗面板材(mm)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宽度允许偏差(mm)0-1.0 0-1.0 0-1.5 0-1.0 0-1.0 0-1.5 厚度允许偏差(mm)厚12mm 0.5 1.0+1.0-1.5 厚12mm 1.0 1.5+2.0-2.0+1.0-2.0+2.0-2.0+2.0-3.0 2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

45、材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1.14-2 的要求。表表 5.1.14-2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尺寸允许偏差(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尺寸允许偏差(mm)项 目 允许偏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宽度允许偏差(mm)0-1.0 0-1.0 0-1.5 厚度允许偏差(mm)厚12mm 0.5 0.8 1.0 厚12mm 1.0 1.5 2.0 5.1.15 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1.15-1 的要求;表表 5.1.15-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mm)板材长度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46、 400 0.3 0.5 0.8 400 0.4 0.6 1.0 2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1.15-2 的要求。表表 5.1.15-2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平面度的允许偏差(mm)板材长度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400 0.3 0.4 0.5 400 0.4 0.5 0.7 5.1.16 石材面板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5.1.16 的规定:表表 5.1.16 每块板材正面外观缺陷的要求每块板材正面外观缺陷的要求 项目 规定内容 质量要求 缺棱 长度不超过 10mm,宽度不超过 1.2 mm(长度小于 5 mm,宽度小于 1.0mm 不

47、计)周边每米允许个数(个)1 个 缺角 面积不超过 52(mm)(面积小于 2mm2mm 不计),每块板允许个数(个)1 个 色斑 面积不超过 2030(mm)(面积10mm10mm 不计),每块板允许个数(个)1 个 色线 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 1/10(长度小于 40mm的不计),每块板允许条数(条)2 条 裂纹/不允许 坑窝 粗面板的正面出现坑窝 不明显 165.2 主要机具 5.2.1 施工时可使用:脚手架、电动吊篮、电动葫芦、手枪钻、拉铆枪、云石机、钻孔机、台钻、无齿锯、型材切割机、电焊机、扭矩扳手、普通扳手、注胶机具、清洗机具等机具。5.2.2 测量、检测时可使用:测厚

48、仪、铅垂仪、激光经纬仪、激光垂直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水平尺、靠尺、角尺、游标卡尺、钢丝线等仪器。5.3 作业条件 5.3.1 安装石材幕墙的主体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等)应已完工并通过验收。5.3.2 安装石材幕墙所用的垂直运输机具、脚手架、吊篮等应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5.3.3 施工电源应分布配置合理、安全保障措施完善。5.3.4 安装场地和施工作业面的障碍物应已拆除到位。5.3.5 安装施工前,应对现场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应已完成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5.3.6 应设置现场临时周转材料及半成品存放场地或库房,并对周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5.4

49、施工工艺 5.4.1 安装施工应按图 5.4.1 石材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执行:图图 5.4.1 石材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石材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5.4.2 测量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2 应建立平面控制网;3 标高应采取测设控制线作为高程施工的依据,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4 应根据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上测设出幕墙平面、立面、分格及节点等基准线;5 应定期对基准钢丝线的位置进行校核,并及时调整偏差;6 对高层建筑测量时,风力应不大于 4 级。5.4.3 转接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转接件应定位准确;2 转接件应与埋件连接紧固可靠;建筑主体结构验收合格 测量放

50、线 转接件制作、安装 主龙骨(立柱)安装 次龙骨(横梁)安装 幕墙防雷安装 防水层施工(开缝幕墙设计)石材板块安装 注胶 清洗 工程验收 保温层安装 隐蔽工程验收 173 当转接件与埋件采用焊接连接时,应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5.4.4 立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先将立柱支座用螺栓与转接件初步定位连接;2 转接件与立柱接触面应设置隔离垫,防止电位差腐蚀。隔离垫的面积不应小于转接件与立柱接触的面积;3 立柱初步定位连接后,应根据测设定位线进行调节安装。立柱安装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5mm;相邻两根立柱固定点的距离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