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289410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运行分析p 调研报告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p 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以下是整理的经济运行分析p 调研报告,!【篇一】经济运行分析p 调研报告 20 _ _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坚决贯彻“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总体运行平稳。一、经济在稳定中运行 (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主要指标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2.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9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4.20 亿元,比上年

2、增长1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5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80.99 亿元,比上年增长2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6.8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7.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0.8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年增长 1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4 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 11637 元,比上年增长 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 个百分点。(二)三次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20 _ _年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9.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0.52 亿元,比上年增

3、长 4.1,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4.5、4.8、2.9和 4.9。粮食产量达到 20.5 万吨,已连续 9 年保持在 20 万吨以上,产粮大县地位稳固。江南片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江北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初见成效,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 3 个,蔬菜、高梁、水果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到 48万亩,20 _ _年蔬菜、高粱、水果累计实现产值 13.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3,其中蔬菜实现产值 11.30 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 37.0,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贡献率为 49.2,拉动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 2.0 个百分点,产业优势明显。工业经济稳健回升。

4、20 _ _年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 208.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3.9,比上年提升 6.5 个百分点,其中 106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4.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8、2.5 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区中列第 5 位。白酒龙头老窖集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成立电商销售公司,与酒仙网等白酒专业电商开展营销合作,推出老窖婚庆定制酒、“三人炫”等网络专销产品;区属白酒加快发展,泸窖酒业 2 条白酒包装生产线建成投用,新建窖池 198 口,新增白酒酿造产能 500 吨、白酒包装产能 1800 吨,白酒产业增速

5、趋稳。长液全面投产,华宇钻采设备产业园和瑞奥机械完成技改扩能,城坤实业完成重组,中恒建材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年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 153.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0 个百分点。酒类、机械、建材行业分别较上年增长 12.6、9.6、22.6,机械和建材行业稳中有升,对工业稳定增长的支撑贡献逐步扩大。百草堂、天植药业等现代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 0.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46.5。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20 _ _年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05.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1-12 月区实现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7.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总量、贡献率在全市各县区中均位居第 1 位。其中 106 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 91.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3,拉动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1 个百分点。华润购物中心(全球 500 强第 143 位)正式入驻;轻工业园区万诚国际中心引进的红星美凯龙企业完成平场,一期项目启动建设;融豪翡翠城健身中心试营业;诚通物流成功申报 3A 级物流企业,中远物流泸酒发展区包材 JIT 配送中心、诚通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顺利通过市上验收。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佳乐世纪城中国金融中心揭牌成立,引进乐山商业银行和 9 家投资公司、小贷

7、公司入驻城西金融街。目前我区列入统计的银行增加到 13 家,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19.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9,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18.4 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服务业增长 4.4 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酒城乐园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油纸伞文化节,年接待人数超过 20_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 万元,华阳西岸田园 party 开园迎客,首日接待人数近万人。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 35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 34.27 亿元。(三)保障要素激发增长活力 投资要素保障有力。20 _ _年,区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实施枇杷沟、前进上路等棚户区改造项目 8 个,改造棚户区 407

8、4 户。实施农村征地拆迁项目 15 个,征收土地 9520.92亩。蓝田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二组团二期主体工程和东升路杆管线迁改。通滩温泉和风情古镇项目完成招商引资、温泉探矿权申报和项目规划设计。25 个市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27.61 亿元。忠山隧道 141 户全部完成征收,城西、城南、黄舣高速路连接线完成扩建征地和建设,隆纳高速西二期建成通车,产城大道完成建设范围征地拆迁扫尾工作,分水岭高速互通完成跨线桥建设。20 _ _年全年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80.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8。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 3.31、78.32、199.36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

9、29.9、0和 44.1,一、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20 _ _年区累计入库新开工投资项目 129 个,比去年同期增加 25 个,累计完成投资 109.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38.9,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79.6,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 22.9 个百分点。新入库项目个数的增加,投资规模的扩大为我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目前我区亿元投资项目共计 114 个,实现投资额 227.15 亿元,占投资总额的 80.8,大项目拉动经济提速效果明显。招商成果继续扩大。围绕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链招商,积极参加“酒博会”“西博会”、“

10、中外知名企业行”等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大项目、大企业。世界 500 强华润集团、红星美凯龙等 4 家国内 500 强企业成功落户我区。引进领秀滨江城市综合体、妙典酒业等亿元以上项目 42 个,邓氏桂圆、丹林梨花农业观光等 500 万元以上项目 83 个。全年引进市外国内到位资金 136.53 亿元,增长 16.5;引进省外国内到位资金 68.67亿元,增长 16.5;到位外资 1300 万美元,增长 5.0。资金供给较为充裕。20 _ _年区银行存贷款实现双增,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56.81、392.11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8.8、29.0。我区始终把企

11、业作为稳增长核心,设立工业发展资金,召开重点企业家座谈会,组织政银企对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争取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 3800 万元,推荐酒类企业担保贷款 1.3亿元,帮助企业融资 130 亿元。就业保持平稳增长。20 _ _年,区大力促进业工作,继续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836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2054 万元,扶持创业人数 1322 人,实现带动就业 3391 人,成功创建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 2 个,市级信用社区 11 个。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 3.2,从居民消

12、费价格构成看,八大类指数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烟酒、家电、交通通讯和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同比下降 0.8、1.0、0.6和 1.3,食品、衣着、医疗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 5.4、2.7、5.2和 0.2。二、经济在调整中发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 _ _年区在经济换挡减速的同时,不断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20_ 年的5.8:64.6:29.6 调整为 5.5:64.6:29.9。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占 GDP 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 1.6、71.6、26.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8.2、3.0 个百分点。(二)

1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 20 _ _年,区实现非有公制经济增加值 194.10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5.0,比上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 11.5,高出 GDP 增速 0.1 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4.4,拉动全区经济增长 6.2 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税收 32.15 亿元,比上年增长52.8。随着经济领域的不断开放,民间资本活力得到不断释放,民间投资在陆续实施的多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激励下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 210.31 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量的74.8,比上年增长 5.9,对全区投资的贡献率为 95.9,拉动全区投资增长 27.5 个百

14、分点。三、质量与发展同步 (一)三个收入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 _ _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年增加 2648元,增长 10.4。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 6.9、9.1、122.3和 20.9。农民人均纯收入 11637 元,比上年增加 1239 元,增长 11.9。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 20.0、3.2、1.6、11.2,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与 GDP 同步增长。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 _ _年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16.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 27.5,其中11 个镇街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 73.3,8 个镇街全年财政收入超过 1 千万。(二)民生优先促发展 立足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支出民生资金 17.94 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 76.1,全面完成民生工程 76 项目标任务。教育三年攻坚工程完成投资 3.4 亿元,新改建学校 41 所,职高、习之学校建成投用,城西教育组团加快推进。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工作推进新模式,八大项目完成投资 10 亿元,签约 4000 余户,全市的棚户区枇杷沟改造签约达 93。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开工 1

16、0000 余套,建成 1550 套,许多被征地拆迁群众得到有效安置。农村公交全覆盖工程新改建通村公路 55 公里,新增农村公交线路 9 条,农村公交覆盖面达 63,农村群众反映的出行难得到有效缓解。江北片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江北、方山 4 个镇 8 万余人用电“同网不同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敬老养老工程新增社会养老机构 8 家,五保集中供养率达 67.4。四、经济发展前景预判 20 _ _年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水平均高于全国、全省,但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增幅低于全市水平,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的其他指标对照

17、市下达目标仍有差距,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主导产业遭遇困难,工业发展整体疲软,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等问题。展望 20 _ _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大形势下,经济发展也将有所放缓,高基数快增长的压力也将进一步释放。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键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年”主题,深度对接国家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把握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把握好明年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可能,突出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在做优存量中提升实力,在做大增量中调优结构。做优白酒产业

18、,做强机械制造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大力实施“双千”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掌握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促进全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加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篇二】经济运行分析p 调研报告 20 _ _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自治区、锡盟及市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增强抓经济促发展的紧迫感,有效化解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19、,经济恢复态势持续巩固。初步核算,我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65.9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 0.3,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收窄 10、8.6 和 1.2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0.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54.77 亿元,比上年下降 1.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15.6:83.1。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三次产业生产逐步恢复 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20 _ _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0.5,比前三季度提升 0.9个百分点。据农情调度统计

20、,日历年度全市牲畜存栏 56233 头(只),同比增长 10.6。其中:大牲畜头数 11713 头,同比增长 15;成活仔畜 33129 头(只),成活率 99.9;能繁殖母畜 42头(只),期末母畜比重达 74。生猪存栏 1401 头,同比增长 66。主要畜产品产量中,牛肉产量 415 吨,同比增长 27;羊肉产量 580 吨,同比下降 4.7;猪肉产量 78.5 吨,同比增长 63.5。禽蛋产量 19.3 吨,同比下降 19.5。蔬菜产量 11710 吨,同比增长 0.1。工业复产达效稳步向好。20 _ 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0.0,比前三季度提升 22.9 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