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287765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_ 市 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一、前言 疟疾是我国法定乙类急性传染病,我市曾是疟疾的高发地区。目前我市的疟疾流行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21-20_ 年未发现本地病例。但近年来,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境外务工或到高疟区务工人员的增加,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由于疟疾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在我市疟疾流行环境与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出现疟疾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为有效控制疟疾突发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21-2021 年)、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21 年版)、

2、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特制订本技术方案。二、目的 一旦发生疟疾突发疫情,能迅速查清疫情,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三、突发疫情的判定 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视为疟疾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置工作:1、近 3 年无疟疾病例发生的乡(镇),1 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例。2、近 3 年有疟疾病例发生的乡(镇),1 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2 10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 2 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四、组织准备 1、应急办在中心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疟疾疫情处置的牵头工作。2、加强对应急队成员培训、演练,储备必要的杀虫剂、抗疟

3、药品、设备器材和应急队员个人防护用品。五、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一旦出现突发疫情,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六、突发 疫情报告 当发现疟疾突发疫情时,执行职务的中心工作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中心领导和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不得瞒报、漏报、缓报。七、应急处置 (一)核实诊断 核实诊断的目的在于排除医务人员的误诊和实验室检验的差错。核实诊断可以通过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血检结果与外出到高疟区的流行病学资

4、料进行综合分析p 作出判断,确认暴发。一旦核实,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3 (二)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暴发流行的性质、范围、强度及主要原因。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确定调查点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按报告发病率的高低和距疫点的距离,确定若干个调查点。2、个案调查 由专业人员对每个疟疾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上报。3、疫情核查 采用核查乡村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抗疟药处方,并通过疫区居民现场走访调查、疟疾病人个案调查、居民或小学生带虫调查等方法确定暴发流行的范围、强度和疟原虫种类。4、蚊媒调查 开展媒介

5、调查以确定主要传播媒介(情况紧急时媒介调查可推迟进行)。5、发热病人血检 在出现疟疾突发疫情的地区、所有县、乡(镇)医院均应对所有发热病人进行登记和血检疟原虫,并对虫种进行鉴定。(三 )突发疫情的控制 1、积极救治病人。对所有已发现的确诊疟疾病人,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4 (WS/T485-20_)中的治疗方案,应及时给予规范的抗疟治疗。2、人群预防服药。在出现间日疟突发疫情的地区,对发病率在 10以上的乡、村,可根据情况对病人家属及其周围人群采用成人顿服哌喹 600或氯喹(基质)0.3进行预防性服药,必要时可以乡、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全民预防服药。在出现恶性疟突发疫情的地区,可根据情况对高

6、危人群(进入突发疫情的地区的旅游、外来务工人员等)采用成人顿服哌喹 600进行预防性服药。3、媒介控制措施。媒介按蚊密度有异常升高时应实施媒介控制措施。可根据不同情况,以乡、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采用拟除虫菊酯杀虫进行人、畜房杀虫剂滞留喷洒或药物浸泡蚊帐,浸泡/喷洒蚊帐剂量为 20-30mg/m2。4、个人防护 开展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改变室外露宿的习惯,合理使用蚊帐,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八、疫情每日分析p 一旦发生疟疾突发疫情,牵头科室要作好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作出每日疫情分析p 及上报工作。九、突发疫情控制效果的评价 在疟疾突发疫情控制期间,可根据

7、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分析p 。5 疫点及其周围相邻居民点的疟疾确诊及疑似病例得到规范治疗,采取了必要的媒介控制措施,建立、健全了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能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启动应急处置工作之日起,连续天的疟疾发病人数比此前同期减少 50以上,且周围无新出现突发疫情的行政村;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证实疫情趋于稳定,经上一级专家的考查和认可后,可终止应急处置工作,转入常规防治和监测。附件:1.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_) 2.疟疾暴发流行病人个案调查表 3.疟疾暴发疫情报告表6 附件 1 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_) 1

8、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疟疾的诊断。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疟疾 malaria 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包括间日疟、恶性疟、 三日疟和卵形疟等四种。2.2 重症疟疾 severe malaria 疟疾确诊病例,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2.3 无症状感染者 asymptomatic case 血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3 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参见附录 A)

9、 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有夜间停留史或 2 周内输血史。3.2 临床表现(参见附录 A) 3.2.1 典型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寒颤、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3.2.2 不典型临床表现: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3.2.3 重症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3.3 实验室检查 3.3.1 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见附录 B)。3.3.2 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见附录 C)。3.3.3 疟原虫核酸检测阳性(见附录

10、 D)。4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5 诊断标准 5.1 无症状感染者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a) 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 3.3.1; b) 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 3.3.2; c) 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 3.3.3。5.2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7 a) 有流行病学史,同时符合 3.2.1; b) 有流行病学史,同时符合 3.2.2。5.3 确诊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a) 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 3.3.1; b) 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 3.3.2; c) 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 3.3.3。5.4 重症病例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 3.

11、2.3。6 鉴别诊断 (参见附录 E) 临床诊断病例应与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它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登革热、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败血症、急性肾盂肾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巴贝西虫病、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旋毛虫病等相鉴别。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A.1 流行病学 A.1.1 传染:疟疾现症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A.1.2 传播途径:经媒介按蚊叮咬传播或/和血液传播。A.1.3 易感人群: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除具有某些遗传特征的人群外,对 4种人体疟原虫普遍易感。A.1.4 地区分布:全球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中美、南

12、美、东亚、东南亚、中东、印度次大陆、南太平洋地区和东欧等。我国云南、海南、安徽、湖北、河南、贵州、江苏、山东、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四川、湖南、重庆、辽宁、上海、陕西、甘肃、福建、河北、山西等 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备疟疾传播条件。A.1.5 季节分布:热带地区通常全年都能传播,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传播季节在 5 月10 月。A.1.6 年龄、性别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通常以青壮年发病为多。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A.2 临床表现 A.2.1 潜伏期:间日疟有长短潜伏期,短者一般为 12d30d,长者可达 1 年左右;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仿;恶性疟一般为 11d16d,三日疟一般为 18d

13、40d。A.2.2 前驱期:初发患者发作前 3d4d 常有疲乏、头痛、不适、畏寒和低热等。A.2.3 发作期:典型的疟疾发作先后出现寒颤、发热、出汗退热的周期性症状。但初发患者临床发作常不典型。多次发作后可见贫血、脾大。恶性疟多起病急,寒颤,出汗期不明显,热型不规则,持续高热,可达 20h 以上,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较短。A.2.4 发作周期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但间日疟初发病例的前 23 次发作周期常不典型,呈每日一次;其后可呈典型的隔天发作。恶性疟一般间隔 24h48h 发作一次,在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体温可不恢复正常。三日疟隔 2 日发作一次,且较规律。疟疾的发作多始

14、于中午前后至晚 9 点以前,偶见于深夜。A.2.5 重症疟疾 重症疟疾患者可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指征:昏迷、重度贫血(血红蛋白5g/dL,红细胞压积15),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265μmol/L)、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血糖2.2mmol/L 或40mg/dL)、循环衰竭或休克(成人收缩压70mm Hg,儿童收缩压50mm Hg)、代谢性酸中毒(血浆碳酸氢盐15mmol/L)等。A.3 特殊类型疟疾 A.3.1 孕妇疟疾:症状一般较重,特别是感染恶性疟原虫时,易于发展为重症疟疾,且往往造成早产或死胎。A.3.2 婴幼儿疟疾:见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起病

15、多呈渐进型,常表现为不宁、厌食、呕吐,热型不规则,易发展成重症疟疾。A.3.3 输血性疟疾:由输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而引起,具有潜伏期短和无复发的特点。A.3.4 先天性疟疾:含有疟原虫的母体血经受损的胎盘或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受损而进入胎儿,在出生后 7d 内发病。症状与婴幼儿疟疾相似。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病原学检查 B.1 血涂片的制作 用一次性采血针在耳垂或指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采血。取血在表面洁净、无刮痕的载玻片上涂制薄血膜和(或)厚血膜。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 4μl5μl,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0μl1.5μl。将左下角的血滴涂于载玻片的中央偏左

16、,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 0.8cm1cm 的圆形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 5 个10 个白细胞为宜。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 2cm 宽时,使两张玻片保持 25 0 35 0 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B.2 染色 B.2.1 吉氏染色 先用甲醇固定薄血膜。成批染色时,将血膜朝一个方向插入染色缸中,或每对载玻片血膜朝外插入染色缸中,倒入新配制的 2吉氏原液(2mL 吉氏原液与 98mL 蒸馏水或 PBS 缓冲液混匀)渗没厚、薄血膜,30min 后,向染色缸中注入自来水或 PBS 缓冲液至溢出,除掉

17、染液表面浮渣,将染色缸中残余的染色液倾出,加入新水,反复冲洗 23 次,然后取出玻片,将血膜朝下插在晾片板上晾干。单张血膜染色可取蒸馏水或 PBS 缓冲液 2mL 加入吉氏染色 12 滴,混匀后滴在厚、薄血膜上,20min30min 后,水洗、晾干。B.2.2 瑞氏染色 用蜡笔在厚、薄血膜间划一界限,滴几滴蒸馏水在厚血膜上溶血。溶血后倾去水滴。在薄血膜上加瑞氏染液 58 滴,染色 1min2min。然后再加 58 滴蒸馏水于薄血膜上,用吸管将染液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后,把染液引到厚血膜上,使厚血膜再染色 10min。用清水轻轻冲去染液,晾干。B.3 血涂片检查 在染色后的血膜上加一滴香柏油,用光学

18、显微镜油镜检查。以检查厚血膜为主,薄血膜主要用于虫种鉴别。着色较好的血膜,红细胞呈淡红色,嗜酸粒细胞颗粒呈鲜红色,嗜中性粒细胞核呈紫蓝色,淋巴细胞及疟原虫胞浆呈蓝色或淡蓝色,疟原虫核呈红色。除环状体外,其他各期均可查见疟色素。疟原虫形态见表 B.1 和表 B.2。以查完整个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者判为阴性。根据疟原虫形态确定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或混合感染。10 表 B.1 四种疟原虫薄血膜形态鉴别(吉氏染色) 时期 形态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被寄生 红细胞 大小 形状 颜色 斑点 胀大 褪色 薛氏点出现稍晚,红色,细小数多 正常 正常或稍紫 茂氏点红色,粗大

19、数少 正常或缩小 正常 齐氏点淡红色,微细 正常或稍胀大 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 褪色 薛氏点出现较早粗大,数多 小滋 养体 (环状 体) 大小 核 胞浆 色素 较大,约占红细胞 直径的 1/3 1 个 较薄 无 小环状体较小,约占 红细胞直径 1/6, 大环状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 1 或 2 个 小环状体纤细,大环状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 无 中等 1 个 较粗厚 偶见细小褐色颗粒 中等 1 个 较粗厚 无 大滋 养体 大小 核 胞浆 色素 色素 较大 多见 1 个 阿米巴样,常含空泡 黄褐色,细小,杆状,散在分布 较小 1 或 2 个 圆形,空泡不显著 黄褐色,细小,结成 团块后,呈黑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