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6282718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物质严重匮乏,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长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措施 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影响积极: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使苏维埃站稳了脚跟。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

2、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新”: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启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

3、发展重工业。 3、影响: (1)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弊端: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 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4、经验教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推荐阅读: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022届中考政治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社会生活中的规则2022届中考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教案小班教案社会教案品德与社会教案社会领域教案 第 2 页 /总页数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