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册重点复习.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281062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下册重点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大学物理下册重点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下册重点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下册重点复习.ppt(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总复习1、考试范围:所学内容所学内容;二、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都是考试的重点,应该熟练掌握应该熟练掌握;三、所讲的例题、所做的作业 应该熟练掌握;应该熟练掌握;第一章第一章质点的运动与牛顿定律质点的运动与牛顿定律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20例例1-4,P27例例1-8;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3512,14,17;本章小结:三、相关公式三、相关公式四、重要结论四、重要结论第一次课小结:第一次课小结:一、质点位置矢量一、质点位置矢量二、位移:二、位移:位移的大小为:位移的大小为:三、速度三、速度

2、速度的大小为:速度的大小为:四、加速度四、加速度五、运动学五、运动学的两类问题的两类问题求导求导求导求导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第二次课小结:第二次课小结:一一、角位置与角位移角位置与角位移二、二、角速度角速度 三、三、角加速度角加速度 四、角量与线量的关系四、角量与线量的关系故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和方向分别为:第三次课小结:第三次课小结:一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二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时(当物体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时(c c)三、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五、五、惯性系惯性系称为惯性力,并令其为称为惯

3、性力,并令其为F F0 0 引入虚拟力或惯性力引入虚拟力或惯性力 第二章第二章 连续体的运动连续体的运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47例例2-4,P52例例2-9;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636,7,13,18.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一、刚体绕定轴转动时的角坐标一、刚体绕定轴转动时的角坐标 二、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二、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三、应用刚体定轴转动理论解题的方法三、应用刚体定轴转动理论解题的方法 一类:已知角量求线量或已知线量求角量。一类:已知角量求线量或已知

4、线量求角量。二类:二类:已知刚体定轴转动的已知刚体定轴转动的,求刚体的,求刚体的和和。三类三类:已知与运动初始条件,求定轴转动规律。:已知与运动初始条件,求定轴转动规律。第二节课第二节课一、力矩一、力矩 二、刚体对定轴的转动定律二、刚体对定轴的转动定律四、平行轴定理及四、平行轴定理及垂直轴定理垂直轴定理三、转动惯量三、转动惯量1.平行轴定理平行轴定理2.2.组合定理:组合定理:3.(薄板薄板)垂直轴定理垂直轴定理五、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五、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 六、六、转动定律的应用举例转动定律的应用举例应用转动定律列方程应用转动定律列方程 刚体转动惯量的求解:刚体转动惯量的求解:对于连续型刚

5、体用对于连续型刚体用 P P64642-132-13 试求质量为试求质量为M M、半径、半径为为R R的均匀的均匀圆盘对圆盘对通通过过它的它的边缘边缘端点端点A A且垂直于且垂直于盘盘面的面的轴轴的的转动转动惯惯量,如量,如图图2-382-38所示。所示。分析:分析:本题实为刚体对任一转轴的转动惯量问题,本题实为刚体对任一转轴的转动惯量问题,可利用刚体的平行轴定理。可利用刚体的平行轴定理。解:解:根据根据刚刚体的平行体的平行轴轴定理定理可得可得 第三章第三章 能量定理和守恒定律能量定理和守恒定律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

6、:熟练掌握:P87例例11,P96例例18,P100例例20,P105例例26;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11915,16.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三、相关公式三、相关公式第一次课第一次课一、一、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的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动量定理积分形式动量定理积分形式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三、动量守恒定律三、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的分量表述动量守恒的分量表述第二次课第二次课一、变力的功一、变力的功二、二、保守力的功势能保守力的功势能 重力功:重力功:引力功:引力功:弹力功:弹力功: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引力势能:引力势能: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保守力的功:保守力

7、的功:三、质点系动能定理三、质点系动能定理四、质点系的功能原四、质点系的功能原理理五、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定理五、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定理 1.1.力矩所做的功力矩所做的功 2.2.转动动能定理转动动能定理 第三次课第三次课一、一、质点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的角动量定理 1.质点的角动量质点的角动量(动量矩动量矩)2.2.质点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定理)二、二、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1.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2.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3.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3.质点角动量守

8、恒定律质点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第五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动理论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147例例2,P149例例3,P153例例4及图及图;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1653,10.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同一温度下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气体的速率分布气体的速率分布 N N2 2气气分子在不同温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度下的速率分布本节小结:本节小结:一、一、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二、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二、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本节小结:本节小结:一、能量按自由

9、度均分定理一、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二二、理想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总能量为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总能量为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理想气体的内能为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理想气体的内能为三、速率分布函数三、速率分布函数 f(v)总分子数为总分子数为 N ,则在,则在vv+dv 区间内分子数的比率为区间内分子数的比率为四、四、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五、五、三种统计速率三种统计速率本节小结:本节小结:一、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一、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二、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二、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三、玻尔兹曼分布律三、玻尔兹曼分布律:四、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分布四、重力场中粒子

10、按高度分布:重力场中的气压公式重力场中的气压公式:第六章第六章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182(6-23)推导推导,P186例例4,P188(6-26),(6-27);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20928,29.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第一次课小结:第一次课小结:一、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微小过程:微小过程: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理想气体内能变化理想气体内能变化 摩尔热容摩尔热容:1mol1mol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11、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1 K 1 K 所吸收的所吸收的热量热量.(与具体的过程有关)(与具体的过程有关)也称比热容比也称比热容比 等体等体 等压等压 等温等温 绝热绝热过程过程过程特点过程特点过程过程方程方程热热一律一律内能变化内能变化摩尔热容摩尔热容第二节课小结:第二节课小结:1、热机效率:、热机效率:Q2abVpOQ12、致冷机致冷系数、致冷机致冷系数3.卡诺热机的效率卡诺热机的效率 4、卡诺致冷机的致冷系数、卡诺致冷机的致冷系数第三次课第三次课一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1.开尔文表述: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不可能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

12、,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2.克劳修斯表述: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实质:揭示了自然界的一切自揭示了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过发过程都是程都是单单方向方向进进行的不可行的不可逆逆过过程。程。二、二、卡卡诺定理诺定理 在相同的高、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在相同的高、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其效率都不可能大于不可能大于可逆热机的效率可逆热机的效率。l卡诺定理给出了热机效率的卡诺定理给出了热机效率的极限。极限。三、热力学概率三、热力学概

13、率l对孤立系,在一定条件下平衡态时的热力学概率对孤立系,在一定条件下平衡态时的热力学概率最大。最大。四、玻尔兹曼熵公式四、玻尔兹曼熵公式:五、玻尔兹曼熵增加原理五、玻尔兹曼熵增加原理 数学表达式为:数学表达式为:S 0S 0(孤立系统,自然过程)孤立系统,自然过程)六、克劳修斯熵公式六、克劳修斯熵公式 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不可能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不可能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在相同的高、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

14、机在相同的高、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其效率都不可能大于可逆热机的效率不可能大于可逆热机的效率。l卡诺定理给出了热机效率的卡诺定理给出了热机效率的极限。极限。l对孤立系,在一定条件下平衡态时的热力学概率对孤立系,在一定条件下平衡态时的热力学概率最大。最大。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第七章第七章 静电场静电场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219例例1,P231例例7,P250例例17,例例18,P258例例20;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26711,18,21.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第一次课小结:第一次课小结:一、

15、一、静电场静电场电荷电荷 电场电场 电荷电荷二、二、电场强度电场强度三、三、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四、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四、电场强度叠加原理1、点电荷系:、点电荷系:2、连续分布带电体:、连续分布带电体:建建立立坐坐标标五、电场强度的计算五、电场强度的计算1、电偶极子电场、电偶极子电场2、无限大带电薄板电场、无限大带电薄板电场第二次课小结:第二次课小结:一、电场线(电力线)一、电场线(电力线)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或无穷远处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二、电通量二、电通量 三、高斯定理三、高斯定理 四、四、用高斯定理求特殊带电体的电场强度用高斯定理求特殊带电体的电场强度电荷分布或高斯面必

16、须具有对称性电荷分布或高斯面必须具有对称性(否则,高斯定理中的否则,高斯定理中的E不能提到积分号外不能提到积分号外)u对称性分析;对称性分析;u根据对称性选择合适的高斯面;根据对称性选择合适的高斯面;高斯面必须是闭合曲面高斯面必须是闭合曲面 高斯面必须通过所求的点高斯面必须通过所求的点 高斯面的选取使通过该面的电通量易于计算高斯面的选取使通过该面的电通量易于计算u应用高斯定理计算应用高斯定理计算.第三次课小结:第三次课小结:一、静电场的保守性一、静电场的保守性电场力作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电场力作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静电场是静电场是保守力场。保守力场。二、静电场的环路定理二、静

17、电场的环路定理 三、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三、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 1.电势能:电势能:2、电势差电势、电势差电势电场力做功与电势、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电势差的关系:四、电势的计算四、电势的计算(1 1)(2 2)五、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五、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第四次课小结:第四次课小结:一、导体的静电平衡一、导体的静电平衡 导体表面处的电场强度,与导体的表面垂直。导体表面处的电场强度,与导体的表面垂直。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表面是等势面。二、二、静电平衡导体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与导体表面电荷的关系静电平衡导体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与导体表面电荷的关系三、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三、静电平

18、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空腔的内表面没有电荷,电荷只能分布在空腔的外表面。空腔的内表面没有电荷,电荷只能分布在空腔的外表面。空腔内部及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即它们是等电势。空腔内部及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即它们是等电势。四、四、处于静电平衡的孤立带电导体电荷分布处于静电平衡的孤立带电导体电荷分布 曲率越大的地方,面电荷密度越大曲率越大的地方,面电荷密度越大第五次课小结:第五次课小结:二、二、孤立导体的电容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的定义:电容的定义:一、电容器及其电容一、电容器及其电容三、电容器的电容三、电容器的电容1 平板电容器平板电容器2 圆柱形电容器圆柱形电容器3 球形电容器球形电容器第六次

19、课小结:第六次课小结:一、电介质的极化一、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的电极化与导体有本质的区别:电介质的电极化与导体有本质的区别:电介质:电介质:束缚电荷束缚电荷导体:导体: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移动的电荷E 强,强,p 大大端面上束缚电荷越多,端面上束缚电荷越多,电极化程度越高。电极化程度越高。二、电极化强度二、电极化强度三、电极化强度和极化电荷面密度的关系三、电极化强度和极化电荷面密度的关系四、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四、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极化电荷与自由电荷的关系极化电荷与自由电荷的关系五、电介质的高斯定理五、电介质的高斯定理 电位移矢量电位移矢量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第八

20、章第八章 磁场磁场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273例例1,例例2,P278例例4,P282例例6,P283例例7,P288例例9,P291例例11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31013,P313,25.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第一次课小结:第一次课小结:1.1.毕奥毕奥萨伐尔定律萨伐尔定律 2.2.载流直导线的磁场载流直导线的磁场IP3.3.载流圆线圈的磁场载流圆线圈的磁场磁矩磁矩RxOPxI4 4、磁场中的高斯定理、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1)无限长载流直导线无限长载流直导线2)半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半无限长载流直导线2)载流圆线

21、圈的圆心处)载流圆线圈的圆心处 第二次课小结:第二次课小结:一一.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判断判断选积分路径和取向选积分路径和取向列方程列方程求求B B 2.求无限长直载流密绕螺线管内磁场求无限长直载流密绕螺线管内磁场3.求螺绕环电流的磁场分布及螺绕环内的磁通量求螺绕环电流的磁场分布及螺绕环内的磁通量 1.无限长圆柱体载流直导线的磁场分布无限长圆柱体载流直导线的磁场分布 区域:区域:区域:区域:第三次课小结:第三次课小结:一、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二、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二、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粒子

22、回转半径粒子回转半径粒子回转周期与频率粒子回转周期与频率三、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三、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四、安培定律四、安培定律 l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国际单位制中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真空中通有同值电流的两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若相距真空中通有同值电流的两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若相距 1 1 米,单位长度米,单位长度受力受力则电流为则电流为1 1 安培。安培。五、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五、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A(B)D(C)第四次课小结:第四次课小结:一、一、磁介质的磁化磁介质的磁化磁化强度矢量磁化强度矢量二、二、有磁介质的高斯定理有磁介质的高斯定理三、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

23、理三、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定义磁场强度:定义磁场强度:四:铁磁质四:铁磁质l在外磁场作用下能产生很强的磁感应强度;在外磁场作用下能产生很强的磁感应强度;应用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求应用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求B 第九章第九章 电磁场电磁场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325例例7,P332例例12,P337例例15;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3589,14.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 第一次课小结:第一次课小结: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二、楞次定律二、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内容:

24、内容: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感应电动势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的磁场通过回路的磁通量阻碍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的磁场通过回路的磁通量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原磁通量的变化。三、动生电动势三、动生电动势四、感生电动势四、感生电动势四、感生电动势四、感生电动势第二次课小结:第二次课小结:一、自感一、自感1.1.自感系数自感系数自感自感 磁通匝数磁通匝数2.2.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二二、互感互感 互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单位:单位:H(亨利),亨利),mH(毫亨)毫亨).1H=103mH第三次课小结:第三次课小结:

25、一、电容器储存的电能一、电容器储存的电能 定义:电场能量体密度定义:电场能量体密度整个电场的能量为:整个电场的能量为:二、磁场的能量二、磁场的能量 定义:磁场能量密度:定义:磁场能量密度:三、麦克斯韦方程组三、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的积分形式 第十章第十章 机械振动和波机械振动和波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及应用;基本理论及应用;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373例例3,P377例例6,P387例例8,P388例例9;熟练掌握:熟练掌握:P41015,21,26.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第一次课小结:第一次课小结:一、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一、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26、:二、常数二、常数 和和 的确定的确定图图图图图图取取三、谐振动图像三、谐振动图像 (旋转矢量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旋转矢量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1 1)用旋转矢量图画简谐运动的)用旋转矢量图画简谐运动的 图图四、旋转矢量图的应用四、旋转矢量图的应用(2 2)速度和加速度的投影)速度和加速度的投影第二次课小结:第二次课小结:1.系统动能:系统动能:2.系统势能:系统势能:3.系统的总能量:系统的总能量:4.分振动分振动:5.合振动合振动:第三次课小结:第三次课小结:一、阻尼振动:一、阻尼振动:二、受迫振动:二、受迫振动:三、三、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质点的振动速度质点的振动速度

27、,加速度加速度四、四、波的能量波的能量平均能流平均能流 能流密度能流密度(波的强度波的强度)第四次课小结:第四次课小结:一、惠更斯原理一、惠更斯原理 行进中的波面上任意一点都行进中的波面上任意一点都 可看作是新的子波源可看作是新的子波源二、波的衍射二、波的衍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前进的现象叫做前进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现象波的衍射现象。三、波的叠加原理三、波的叠加原理四、相干波与相干条件四、相干波与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根据叠加原理可知合振动方程为根据叠加原理可知合振动方程为干涉相长干涉相长干涉相消干涉相消各波单独存在时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振动。各波单独存在时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振动。五、驻波的产生五、驻波的产生两列等振幅相干波相向传播时叠加形成驻波两列等振幅相干波相向传播时叠加形成驻波六、相位跃变(半波损失)六、相位跃变(半波损失)相当于出现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相当于出现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七、多普勒效应七、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祝大家考出好成绩祝大家考出好成绩!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