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doc

上传人:蟋*** 文档编号:62733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HINK TANK思想库劳动 教育虽然包 括劳动 技能的学习、调节紧 张学习生活等 功能,但其最核 心、最本 质的价 值目标 却只能是:培 育学生尊重 劳动的 价值 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文 檀传宝本文希望通过价值分析讨论学校劳动教育的问题与改进。但不妨先从对“五一节”的观察与思考开始。“劳动节”里为何没有“劳动”?每年“五一(劳动)节”,除了 CCTV、 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一般社会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几乎都聚焦在节日期间的赏花、远游、奇闻趣事等娱乐性事件上。在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的气氛里,在所有人都兴高采烈“过节”的时

2、候,有多少人会留意“五一节”与其他节庆的本质不同?“五一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或者May Day) 。其起源是 1889 年 7 月 14 日,由恩格 斯领导“社会主义国际”(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 ,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争取应有权益的斗争武器,并决定把 5 月 1 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规定 1890 年 5 月 1 日,世界各国的 国际劳动者举行示威游行,庆祝劳动节) 。目前,世界上仍然有 80 多个国家将“五一节”设定为全国性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

3、务院即于 1949 年 12 月作出决定,将 5 月 1 日确定为“劳动节”。从 1989 年起,国务院基本上每 5 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数千人。换言之, “五一节”设立的初衷或本意大体有两个:一是用示威游行方式争取劳动者权益(如八小时工作制等) ;二是肯定、褒扬劳动以及劳动者的价值。今天,即便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但多数人已不再关心劳动节设立的初衷、本在现实的畸变中, “五一劳动节”已经只有“节日”没有“劳动”。PEOPLES EDUCATION45思想库 THINK TANK意,已是比较确定的事实。在“五一劳动节”的现实演绎里,已经只有“节日”,没有“劳动”。与“五

4、一劳动节”的异化相似,学校的“劳动教育”也已在现实中畸变。而“劳动教育”的现实畸变,又何尝不是与劳动节异化相同的一种社会价值畸变的反射光?“劳动教育”的现实畸变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学校劳动教育的三种畸变。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这在一些学校给人参观的“劳动教育 Show”里体现得最为充分。一些学校最爱给来访者展示的往往都是孩子们的手工艺品,例如陶艺、手工、剪纸展品可谓琳琅满目,蔚为壮观。凭良心说,孩子们学会这些手工制作,意味着既动脑又动手,手工课既是劳动教育又是审美教育,开好这些劳技课程也不容易。不过问题在于,如果学校的劳动教育只是教会了儿童的某些简单手艺,且在技艺学习过程中,儿童对于材料的节省

5、使用、对劳动价值的切身体认,以及对劳动者尊重等劳动价值观的教育付之阙如,则劳动教育的本质已不复存在。其结果很可能是:一些学会某门手艺的儿童只是在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豪;而另外一些儿童在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之后,有可能得出的结论常常是:长大后绝不做辛苦的劳动者这也是劳动人民子女通过漫长的学校教育后,往往更不尊重他们作为“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的父母、发誓不再做他们父母一样的“劳动者”的原因之一。劳动教育畸变为休闲娱乐。这一畸变在所谓毕业班最为常见。学生们“拼搏”(复习、考试等)得太累之后,一些学校、班级会安排某些“劳动教育”,让大家艰苦的学习生活“放松放松”。这样,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的所谓

6、“劳动教育”就已经完全蜕变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少爷小姐”式的走马观花,多了观光的轻佻、少了教育的厚重。因为既然功能上只是让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以“调剂”与“放松”,则这一类型嘻嘻哈哈的“劳动教育”,当然也就已经远离了对于劳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及劳动者的起码敬畏。这种劳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劳动观光”,与有意义的“劳动教育”无关。劳动教育畸变为惩罚手段。劳动变成某种惩罚手段是最恶劣的畸变,但是在中国社会由来已久。很多人还认为这一惩罚形式既避免了体罚等引起的伦理争议,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合理规训,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手段。于是,每当中小学生犯错,班主任就可能宣布:罚擦黑板或者打扫卫生一周!这有点像

7、几 年前已经废除、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却实行很久、学习前苏联建立起来的劳动教养理念、制度及其变异。建立 劳动教养制度的初衷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00条的规定,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1957 年 8 月 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经过 1957 年 8 月 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 ,但是后来泛化成对所有轻微犯罪、有各种政治、道德问题,但不足以被判刑人员的行政处罚。但问题在于,当本来具有正面、积极价值的劳动异化为一种处罚手段使用时,被处罚者对于劳动的体验就自然与行动被强制、

8、自由被剥夺等负面、消极的心理感受建立起联系,劳动也就必然被视为一种痛苦的、应当尽量避免的人生经验。而劳动一旦被受教育者看成是负面的心理体验(或厌恶刺激、负强化物) ,劳动的宝贵价值也就被完全遮蔽,劳动又如何能够发挥其积极的462017.09THINK TANK思想库由 于 各 种 原 因 ,中 小 学 生 劳动 机会 减 少、 劳 动 意 识 缺 乏 ,出 现 了 一 些 学 生 不 会 劳 动、轻视劳 动、不珍 惜 劳动成果的现象。“教育作用”?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与合理实践“劳动教育”现实畸变的诸多表现,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劳动教育者已经忘记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那么,什么才是“劳动教育

9、的价值本质”?我们不妨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里寻找某些关键智慧。马克思、恩格斯至少从三个角度表达了对劳动价值的看法:首先,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 。即不仅劳动创造了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自身、美与人类的全部文化。因此,劳动以及劳动者具有“无上光荣”的价值。其次,劳动者反而被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生产过程、劳动价值符号(如货币)等劳动要素所奴役的劳动价值的异化,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应当通过社会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予以拨乱反正。第三,劳动是脑力与体力的统一, “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 。机器大工业、现代社会的分工导致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第二次分离,也必将促进两者在

10、更高水平上的结合。社会主义教育应当努力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以培 养具有健全体力和脑力的新型劳动者、不断提升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也只能是: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培育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追求社会正义、实现体力脑力结合,以及养成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健康的劳动教育应当强调的重点当然是:(1)劳动价值观:劳动、劳动者光荣;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可耻。 (2)社会制度正义:反对和逐步消除劳动异化,鼓励受教育者追求“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社会制度正义。 (3)现代教育观:教育应当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具有自由个性(在劳动过

11、程中也就是具有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PEOPLES EDUCATION4712思想库 THINK TANK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后者为本,前者为用,劳动教育在实践上切不可本末倒置。学校劳动教育的种种畸变不是忘记了劳动教育的本质,就是将核心目标与一般功能混为一谈,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警醒。为了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曾于 2015 年 8 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以

12、下简称意见 ) 。意见在表 述“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时,第一条就强 调要“落实相关课 程。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 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

13、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意见对于劳动教育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意见还开宗明义要求“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即“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虽然文件没有更明确地提出“劳动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概念,但是这一目标表述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培育其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特别是“使他们明白生活靠

14、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应该说, “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意涵已经得到了基本确认,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准确的体认,大家一起努力,让劳动教育“不忘初心”,早日回归健康轨道。总而言之,对劳动教育的概念、劳动教育的本质等做前提性反思,是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所谓劳动教育的现实畸变的分析,以及劳动教育合理回归的建议,也完全仰赖这一前提性反思。(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责任编辑 冀晓萍读者热线:010-82296707投稿信箱:注释: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 239 页。 2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人民出版社,1972,第 555 页。482017.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