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269071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薏苡种质资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p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p :利用ISSR标记对92份薏苡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p ,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4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占各自总条带的比例为66.6100.0;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主成分分析p 法(PCA)对92份薏苡种质的聚类结果一致,均分为3个类群,云南、贵州、福建3个省份的种质表现出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他省份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关键词】:p :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种质资;薏苡;类群;主成分分析p 中图分类号: S519.024 文献标志码: A 文

2、章编号:1002-1302(20_)05-0032-05收稿日期:20_-04-23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_6023、黔科合支撑20_2608);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項目(编号:黔科合人才20_4016)。作者简介:陆秀娟(1989),女,布依族,贵州册亨人,从事作物栽培与生物技术研究。E-mail:lowaterve_643126.cm。通信作者:李祥栋,农艺师,从事植物生理与分子调控研究,E-mail:li_iangdongsiji163.;石 明,研究员,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E-mail:shiming1616126.。种质资的遗传多样性是育种的基础

3、,科学、准确地评价种质资的遗传多样性,从整体上把握物种资的遗传变异信息及亲缘关系远近,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亲本,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薏苡(Coi_ lacryma-jobi L.)是禾本科薏苡属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同作物之一。目前,薏苡属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0个种或变种,我国植物志将薏苡属分为5个种4个变种1。DNA分子标记是研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重要工具,近年来,Qin等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等分子标记方法对薏苡种质进行筛选应用2-5。Ma等利用17对SSR引物聚类分析p 来自我国和韩国的7

4、9份薏苡种质资时发现,我国薏苡和韩国薏苡有着比较远的亲缘关系,大部分我国薏苡聚为1类,而所有的韩国薏苡被聚为1类6。江忠东等以薏苡(原变种)、念珠薏苡(变种)、薏米、水生薏苡、小珠薏苡等42份薏苡属植物为材料,筛选出5对与落粒性基因相关的STS引物,并对薏苡属植物的DNA多样性进行了分析p ,根据DNA多态性特征讨论了薏苡属植物的遗传进化关系7。当前,薏苡的基因组信息尚未公布,相关遗传性研究所用的标记数量极为有限。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由于不需要知道研究材料的遗传背景,多态性高、操作简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5、研究8-12。本研究通过筛选ISSR分子标记,对薏苡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p ,以期为薏苡优异资的挖掘、品种改良和分子鉴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薏苡种质材料共92份,其中,86份来自我国贵州、云南、福建等省份,5份来自老挝,1份来自韩国,详见表1。1.2 DNA提取取薏苡饱满籽粒,采用苗盘育苗;待生长至34叶,采用天根植物新型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DNA,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DNA浓度。1.3 ISSR扩增将DNA稀释至3050 ng/L再进行扩增。PCR反应总体系为20 L:2Taq PCR MasterM

6、i_ 10 L,10 mol/L引物1.0 L,DNA模板1.0 L,ddH2O 8.0 L。反应程序: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5 s,4560 退火45 s,72 延伸1.5 min,35个循环;72 延伸5 min。12 保存,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ISSR分型检测,ISSR引物来自网络公布的100条通用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1.4 结果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p 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记录每个样品在每个引物位点上条带的有无,同一迁移位置有带的记为1,无带的记为0。采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遗传距离矩阵,并分别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法)、

7、主成分分析p (PCA)对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p 。2 结果与分析p 2.1 ISSR引物的筛选和扩增条带多态性选取编号为71、72的样品采用100条通用ISSR引物进行DNA扩增,由表2可见,共筛选得到11对多态性引物、49条多态性条带,引物最佳退火温度(Tm)在4855 之间;11对引物中每对引物的总扩增条带数为310个,多态性条带为38个,多态性条带占比在66.7100.0之间,其中,808、809、810、811、814、836、840、842、864这9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占比为100.0(图1)。此外,从扩增效果看,筛选出的引物基序分别为(AG)n、(GA)n、(CT)n、(ATG)

8、n,其中以(AG)n、(GA)n重复基序为主,这从侧面反映出薏苡基因组AG、GA重复序列比较丰富,为下一步利用ISSR开发定向薏苡SSR标记创造了条件。2.2 薏苡种质聚类分析p 2.2.1 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 由表3、图2可见,以相似性系数0.57为标准,可将92份薏苡种质划分为2个大类3个类群;第大类包含2个亚类,即-1亚类、-2亚类,第-1亚类共48份,占供试种质的52.17,分别为我国云南15份、贵州13份、福建5份、湖南4份、河北2份、辽宁2份、浙江1份、江苏1份、其他1份,老挝4份;第-2亚类共8份资,占供试种质的8.70,均来自我国,其中云南6份、贵州2份;第类共36份

9、资,占供试种质的39.13,分别为我国云南8份、贵州9份、四川3份、福建3份、河北2份、山西2份、浙江1份、江苏1份、山东1份、北京1份、其他3份,老挝、韩国各1份。从聚类结果整体来看,云南、贵州、福建3个省份的种质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地区供试种质数目的多少也有一定关系。2.2.2 主成分分析p 法(PCA) 通过对92份薏苡种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 (PCA),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主成分值分别为 13.73、3.28,贡献率分别为34.12、8.16,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42.28,并可将92份薏苡种质聚类分为A、B、C这3个类群(图

10、3)。主成分分析p 与UPGMA法聚类分析p 的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之下,类群A、B和-1、-2类群基本吻合,且2个类群的发散方向比较一致,均汇集成一个大类;类群C与类群A、B有不同的发散方向,且离远点的距离较远,因此,C类群与其他2个类群相比,具有更高的遗传异质性。3 结论与讨论种质资遗传多样性评价是育种的基础。ISSR标记属显性标记,具有多态性高、在不同作物中通用性强的优势,被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的品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p 评价中,特别是适用于没有参考基因组序列信息的物种。汪斌等利用ISSR标记结合SRAP、SSR标记,绘制了红麻、黄麻的DNA指纹图谱用于不同品种的分子识别12-13;马红勃等

11、采用筛选的68个ISSR和SRAP标记,构建了187个单株的F2连锁遗传图谱,可用于烟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14;李本英等筛选出18个ISSR标记,分析p 了18个种群134份云南茶树种质的亲缘关系和多样性,全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4450.819,平均为0.51215;李超等利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p 163份核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时发现,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居群的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16;雒新艳等利用ISSR标记探讨了5个瓣类大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亲缘关系17;刘娟等则利用ISSR标记遗传距离结合不同取样策略,构建了野杏的核心种质18。夏发刚等利

12、用16对SRAP引物初步构建了73份薏苡种质资的DNA指纹图谱,为薏苡遗传研究、品种选育与资保护提供了一定依据,但是在更多资的指纹鉴定中却力有未逮19。本研究从100对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引物,可较好地划分92份薏苡种质,在薏苡基因组信息未公布而分子标记相对缺乏的前提下,可用作薏苡分子指纹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候选标记,并与有限的SRAP、SSR标记联合使用,用于薏苡的遗传分析p 。一直以来,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法)聚类分析p 是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分析p 的重要方法,而主成分分析p 在研究物种亲缘关系、不同种群的地理生态分布等方面有所应用。聚类分析p 提供了丰富的数

13、量信息,能够量化地表现出不同种质间的关系20;而主成分分析p 则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提供更多个体或居群之间的信息,能够直观、形象地描述种质资或居群间的来(或遗传)差异21。有研究表明,种质资个体或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往往和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联性22,但也有例外,本研究将92份薏苡种质划分为3类,但并不是来自同一地区的种质都聚在一起,如编号为75、76、77、78的样品和编号为74、79、80的样品均为福建来种质,却分别聚为2个类群,亲缘关系和地理来之间并未表現出明显的关联性,这可能与取样的不均衡性和标记数量较少有关。张大乐等以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 方法揭示了12个啤酒大麦品种的遗传背景差异23;宋烨等

14、采用12对SSR引物,通过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 将20个苹果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不同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和加工品质特点24。本研究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主成分分析p 法(PCA)对92份薏苡种质进行聚类分析p ,均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与前人的研究结论23-24相似。UPGMA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 在遗传关系聚类分析p 方面各有所长,可结合2种分析p 方法互为印证、补充,更准确地判断不同个体或居群间的遗传关系。【参考文献】:p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89.2Qin F,Li J S,Li

15、 _ H,et al.AFLP and RFLP linkage map in Coi_J.Ge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_5,52(2):209-214.3王 硕,何金宝,农民英,等.薏苡种质资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J.中草药,20_,46(1):112-117.4郭银萍,彭忠华,赵 致,等.基于SSR标记的贵州薏苡种质资遗传多样性分析p J.植物遗传资学报,20_,13(2):317-320.5Ma K H,Kim K H,Di_i A,et al.Newly developed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16、 in Jobs tears(Coi_ lacryma-jobi L.)J.Molecular Ecology Notes,20_6,6(3):689-691.6Ma K H,Kim K H,Di_it A,et al.Assessment of ge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Coi_ lacryma-jobi accessions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J.Biologia Plantarum,20_6,54(2):272-278.7江忠东,郭菊卉,陈庆富.薏苡属植物DNA多样性分析p J.广东农业科学,20_

17、,40(2):124-127,142.8方雪恩,陈 沁,印丽萍,等.ISSR在高粱属植物遗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英文)J.作物学报,2021,34(8):1480-1483.9李 强,刘庆昌,翟 红,等.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p J.作物学报,2021,34(6):972-977.10王海飞,关建平,孙雪莲,等.世界蚕豆种质资遗传多样性和相似性的ISSR分析p J.中国农业科学,2021,44(5):1056-1062.11李宗艳,秦艳玲,蒙进芳,等.西南牡丹品种起的ISSR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_,48(5):931-940.12汪 斌,祁 伟,兰 涛,等.应用ISSR分

18、子标记绘制红麻种质资DNA指纹图谱J.作物学报,2021,37(6):1116-1123.13巫桂芬,徐鲜均,徐建堂,等.利用SRAP、ISSR、SSR标记绘制黄麻基因分子指纹图谱J.作物学报,20_,41(3):367-377.14马红勃,祁建民,李延坤,等.烟草SRAP和ISSR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J.作物学报,2021,34(11):1958-1963.15刘本英,李友勇,唐一春,等.云南茶树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p J.作物学报,2021,36(3):391-400.16李 超,罗淑萍,曾 斌,等.核桃种质资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p J.中国农业科学,2021,44(9

19、):1871-1879.17雒新艳,王 晨,戴思兰,等.基于ISSR标记的大菊品种资遗传多样性分析p J.中国农业科学,20_,46(11):2394-2402.18劉 娟,廖 康,赵世荣,等.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野杏核心种质资J.中国农业科学,20_,48(10):20_-2028.19夏法刚,黄金星,季彪俊,等.基于SRAP标记的薏苡种质资遗传多样性及DNA指纹图谱构建J.植物遗传资学报,20_,18(3):413-420.20王薇薇,郭 军,梅 燚,等.大蒜种质资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p J.江苏农业学报,20_,33(2):397-403.21何虎翼,谭冠宁,何新民,等.63份马铃薯

20、品种(系)资农艺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p J.江苏农业学报,20_,33(1):27-33.22张 晗,王建成,王东建,等.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及中、外高粱遗传变异水平比较J.作物学报,2021,37(2):224-234.23张大乐,李锁平,雷进生,等.利用SSR标记对12个啤酒大麦品种的聚类分析p 和主坐标分析p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_7,30(3):26-31.24宋 烨,翟 衡,姚玉新,等.苹果加工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p J.中国农业科学,20_6,39(1):139-144.杨志坚,温杭凯,陈选阳,等.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_,47(5):37-39.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