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ijkl.doc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6263720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4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ijkl.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ijkl.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ijk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ijkl.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 开学科分类号: 论文编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专业学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作者姓名:姜 坤学科专业:税 务指导教师:曲顺兰 教授 培养院系:财政税务学院二零一四年六月三十日Study on tax policy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china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Jiang Kun Supervisor:Prof. Qu Shunlan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Shandong Un

2、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 开 学科分类号: 论文编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作 者 姓 名: 姜 坤 申请学位级别:经济学硕士指导教师姓名: 曲顺兰 职 称:教 授 学 科 专 业: 税务 研 究 方 向: 税务代理与纳税筹划 学 习 时 间: 自 2012年9 月 1 日 起至 2014年 6 月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4年 6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

3、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4、。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摘要 “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点内容,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一定成绩,但相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税负增加的双重打击,其发展遭遇寒冬。再生资源产业是微利行业,且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如何尽快规范再生资源市场,增强产业实力,制定有利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5、,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进行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再生资源及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阐述了税收政策引导再生资源产业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目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已形成一定特色和规模,但总体上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税收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并按税种梳理了建国以来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选取山东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再生资源企业,就税收负担情况、税收政策实施效果、市场规范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本文提出了有利于再生资源产业持续稳定发

6、展的税收政策建议。关键词: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增值税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s a keycontent of our Twelve-Five planning. The recovery and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rcular economy,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our resource-s

7、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 Today,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obtained certain result, but 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Especiallyin recent years,Chinas renewable resourcesindustry hassuffered bottleneck for the g

8、lobal financial crisisand theincreased tax burden. As a public welfare project, renewable resource industry acquireslow profit, and without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it cannot develop healthily. How toregulatethe market of renewable resources,enhancing industrial strength,formulating tax polices

9、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in promot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developing renewable resourcesindustry.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conduct a study onthe tax policy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This paper defines theconceptof renewable r

10、esources and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and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of taxpolicyguiding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Then the paper introduces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china.At present,the renewable resourcesindustry in Chinahas formed a certain

11、characteristics and a large scale,but on the whole,there still exists problems that market order is not standard and the tax environmentis not perfect. On this basis,the paper selecting some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s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carry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h

12、ich contains taxburden, tax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regulation of market.Then,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influence of current tax policies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Finally,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results, this paperputs forwardsuggestions on tax policy which may be conduc

13、ive to the continuous and stable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Key words: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Tax policy; Value Added Taxiii目 录目录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外研究现状21.2.2国内研究现状31.2.3研究现状述评51.3研究思路与方法51.3.1研究思路51.3.2研究方法61.4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61.4.1主要内容61.4

14、.2 本文创新点7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82.1相关概念的界定82.1.1再生资源的概念82.1.2再生资源产业的界定92.2 税收调节再生资源产业的基本理论102.2.1税收政策和再生资源产业的关系102.2.2税收政策引导再生资源产业的理论基础11第3章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及其税收政策状况分析133.1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及现状133.2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沿革及现行税制153.2.1增值税政策153.2.2企业所得税政策173.2.3其他税种17第4章 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现实分析19以山东省为例194.1样本再生资源企业的确定与基本情况介绍194.1.1调查区域的选取194.1.

15、2调查方法的选取204.1.3样本再生资源企业基本情况204.2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实证结果分析214.2.1税收优惠少,企业税收负担重214.2.2企业受税收监管不到位的影响比较大224.3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44.3.1现行税收政策设计缺陷244.3.2税收监管薄弱26第5章 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建议285.1制定科学完善的税收政策285.1.1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法律化285.1.2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具体设计285.2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税收监管325.2.1重新认定再生资源范围325.2.2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335.2.3扶持再生资源龙头企业34结论

16、36参考文献37附录3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42致谢43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如今全球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一些发达国家自上世纪20、30年代起即开始采取措施鼓励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如对资源回收利用活动加以法律化,出台政策扶持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再生资源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愈加突出,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如何解决资源和环境两个问题,是践行

1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减少废物排放,缓解资源匮乏和短缺问题,有利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S, 2011年12月10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但以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当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

18、模逐步扩大,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再生资源产业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如河北保定、浙江永康、山东临沂、四川新津、河南长葛、广东南海和重庆等废旧物资集散交易市场等2 朱文婕.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1。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虽然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监管不到位、现有鼓励和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特别是2010年底取消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该行业冲击很大,影响

19、到再生资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落实。1.1.2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看,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财税政策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是,针对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较为少见。本文的研究将丰富税收政策引导再生资源产业的理论研究。从现实角度看,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深入研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尽快完善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体系,有利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几乎都面

20、临着由于经济增长过快而引发的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情形。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首先被欧洲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收到全世界广泛响应,再生资源产业被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而迅速兴起。德国在废弃物回收产业、日本在废弃物加工产业、丹麦在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堪称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成功典范3 蔡吉跃. 促进湖南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政策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24-27。目前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9600 亿美元,2012年可能达到24000 亿美元。再生资源年回收总值达5000 亿美元,并以每年15%

21、至20% 的速度增长。这与政府的积极扶持和法规政策的推动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外直接提及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研究较少,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体废弃物管理等方面。西方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规制性政策:垃圾收费政策、原生材料征税、再生材料补贴、预收处理费用或征收消费税、押金-返还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循环材料含量标准、产品耐用性标准等4 朱文婕. 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1,这些政策对我国完善税收政策、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垃圾收费政策,经济学家称之为“Pigouvian taxes”(庇古税)。Fullerton&Kinnaman(19

22、99)认为对垃圾收费这一政策间接降低了废旧物资的价格,促使企业更加愿意采用再生资源,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关于原生材料征税政策,Dinan Terry M.(1993) 、Fullerton&Kinnaman(1995)、Palmer&Walls(1997)都认为单纯实施原生材料征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与最终产品消费补贴政策配套实施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Alexis M.Troschinetz&James R.Mihelcic(2009)分析了经济、政策、财政投入、废弃物相关管理组织、当地的回收利用市场等影响发展中国家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的因素,强调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产

23、业的重要作用。Shaufique F. Sidiquea(2010)根据明尼苏达州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了再生资源管理政策对废旧物资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证明税收优惠政策等政府调控手段提高了废旧物资利用率。Walsh(2006)指出定量分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在消费中的比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规范。Naushad Kollikkathara(2008)指出随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将很好的平衡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税收政策是政府理想的调控手段,不仅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在再生资源税

24、收政策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各国受制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扶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也不同。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征税政策,包括征收新鲜材料税、固体废物处理税、其他物品税(如针对电池、轮胎、一次性容器、塑料袋、氟里昂等使用所征的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如荷兰的垃圾税,欧盟的新鲜材料税,美国的焚烧税;一类是税式支出,包括直接税收减免、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从 20世纪末开始对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日本对引进再循环设备的企业减少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和所得税。1.2.2国内研究现状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就出现了“再生资源”的提法。但长久以来人们对其具体

25、内涵并没有全面的认识。近年来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目前,对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研究从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入手,进行广泛的调研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税收政策调整建议。(1)不同时期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贾瑞芬(1994)分析了1994年初税制改革对再生资源企业发展的影响,税率的大幅提高,对再生资源产业这种特殊产业十分不利。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增值税免税时期,李晶(2007)提出财税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鼓励该产业总体发展的财税政策,缺乏支持资源再生技术研发的财税政策,缺乏鼓励提高资源再生产业装备水平的财税政策。自2

26、009年1月1日再生资源行业开始实行先征后退的税收政策以来,万汉平、杨明芳(2009)对湖北省武汉市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论述了新税政的实施效果,分析了企业面临的问题,即企业难以取得进项抵扣发票,增值税税负过重;“先征后退”的增值税优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退款周期长,税款占压资金5 万汉平,杨明芳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新政策实施后所带来的突出问题及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1):25-30。就此他们提出了具体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改进建议。林加冲(2010)认为财税【2008】157号文“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使企业税负过高,一对一回收企业存在更大风险,退税周期长

27、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刘军、罗平(2011)对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进行探讨,总结了再生资源退税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及成因,重点解决了地方之间的优惠政策竞争问题、收购手续漏洞问题、基础工作薄弱问题、税制“低征高抵”问题6 刘军, 罗平, 杨振. 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探讨J. 财会通讯, 2011(6):110-111。(2)相应税收政策调整建议。贾瑞芬(1994)提出鉴于再生资源产业的特性和要求,国家应对该产业实施倾斜扶持政策。周宏春(2008)提出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并举,政府采购与税收优惠并举,征税与收费并举,税收优惠与税收惩罚并举。刘强(2005)等强调再生资源产业对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意

28、义,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鼓励企业投入再生资源行业;另一方面加强监管,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7 刘强.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 环境经济, 2005(10):34-39。欧阳婉娥(2008)认为企业投资再生资源项目或购进再生资源设备应该给与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林家冲(2010)建议恢复70%退税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2年;减免部分税费,创造和谐经营环境;清理整顿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经营秩序8 林加冲. 对再生资源税收政策的思考J. 资源再生, 2010(5):30-31。陈仪(2010)建议实现可再生资源税收政策的法律化。刘军(2011)对增值税退税政策提

29、出改进建议,前移监管关口,堵塞制度漏洞;取消收购发票,完善收购手续;注意现场审核,确保退税质量9 刘军, 罗平, 杨振. 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探讨J. 财会通讯, 2011(6):110-111。叶建(2013)认为制定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时,首先把再生资源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产废、收废、利废,统筹考虑这三个环节来制定再生资源税收优惠政策。1.2.3研究现状述评综合国内外对再生资源产业及税收政策的研究现状,不难总结:一方面,国内外文献对再生资源产业的理论研究很少,现有研究多是借鉴循环经济理论、环境资源学或可持续发展理论,尚缺乏专门的理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另一方面,国内文献对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

30、策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时期,就这一时期的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缺乏历史延续性,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首先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建国以来该产业相关税制沿革,从整体上分析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影响,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1.3研究思路与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然后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税制沿革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再生资源产业面临的问题及现行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找出现行税收政策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31、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产业概念的界定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税收调节再生资源产业的基本理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及其税收政策状况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税制沿革 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现行税制的实施效果 现行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影响分析现行税制的不足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科学合理的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 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税收监管1.3.2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本文对再生资源产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国内外再生资源产业税收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梳理了我国再生资

32、源产业税收政策沿革。(2)调查统计法。为了能够有力说服我国税收政策引导再生资源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需要调查统计政府、企业现存状态及实际想法。(3)政策规范分析法。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税收政策的效果分析以及政策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该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1.4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4.1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界定了再生资源、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阐述了税收政策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首先简述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历程,接着按增值

33、税、所得税、其他税梳理了建国以来相关的税收政策的沿革,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税收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对山东省部分有代表性企业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现行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现行税收政策的不足。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政策建议,特别是增值税、环保税的制定和税收监管方面的完善。1.4.2 本文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学术界多关注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较少的针对再生资源产业进行研究。现有的对再生资源产业的研究多从管理、体系、立法角度,涉及到税收政策的研究较少。本文从税收政策的角度研究再生资源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34、现实意义。43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在了解了研究背景、意义,明确了研究思路、方法,勾勒出文章架构,找出文章的创新点之后,就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理论进行研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述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本章主要对再生资源、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分析了再生资源产业与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异同。阐述了税收调节再生资源产业的基本理论。2.1相关概念的界定2.1.1再生资源的概念外文文献中相关术语主要包括virgin resources(初始资源)、recyclable resources(可回收资源)、recycled resources(再生资源)、waste(废弃物

35、)。Waste指被废弃的、完全或未完全失去用途的物品,与国内废旧物资含义相近。未完全失去用途的waste是recyclable resources,泛指可回收利用的waste,与国内研究中使用的再生资源等内涵相近。而recycled resources与virgin resources相对,是指经过回收、加工等过程,投入生产生活中再次使用的资源。可见,在国外再生资源的内涵强调了再生资源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0 张菲菲.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D. 天津:南开大学, 2010。国内最早出现的与再生资源相关的概念是“废弃物品 ”、“废旧物资”,见于1958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废弃物品收购和

36、利用工作的指示。“废旧物资”主要指已部分或全部失去原来物品的形态、功能,但经过回收加工仍可使用的物品。而“再生资源”的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关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若干问题的通知,是1987年国家经委、财政部、商业部、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布的,首次对再生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再生资源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还具备一定使用价值的废旧物资11 刘岩. 城市再生资源协同管理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9。显然这样的定义有些笼统和模糊。进入21世纪,“循环经济”兴起,再生资源的价值被深入的挖掘。再生资源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 第 8 号)中对再生资源的定义被广泛使用,它指

37、出再生资源是指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来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经过一系列的回收、分类和加工处理,能够具有新用途的各种废物12 国家商务部. 再生资源管理办法S. 2007年3月30日。废弃物包含有害的废弃物、完全失去价值的废弃物和还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还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就是再生资源,可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的一部分。名称的变化并非简单的习惯的改变与养成,更是客观环境变化导致的认识与观念的进步13 张菲菲.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D. 天津:南开大学, 2010。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生产急需原料。废旧物资再利用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生产资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资源与环境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

38、约因素,废旧物资的可再生性被更多的重视。再生资源弱化了其废弃、废旧的特性,而将其作为资源,作为产品前端的意义更加突出14 徐晓燕. 改革开放30年再生资源行业变迁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8(12)。现有文献较多的研究了二者内涵的差异,以及区分二者概念有何意义。这是本文写作可借鉴之处,但不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对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如果没有了资源再生活动,废旧物资是不能够变为再生资源的。再生资源产业确立和发展的意义需进一步阐释。2.1.2再生资源产业的界定关于产业的概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表述普遍被大众所接受,即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相互联系的企业的集合。20世纪50年代

39、出现了与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完全不同的行业服务业,之后产业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更新。现在的产业已经从单一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发展为有从事赢利性经营活动并提供同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群体15 许博梁. 再生资源产业法律制度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可见产业涵盖的是完整的、宏观微观相融合的经济关系。国外再生资源产业是指进行各种与再生资源相关的回收、加工处理等活动的企业的集合。这些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制度,遵循市场规律,自负盈亏。国内的再生资源产业活动,主要分为回收和加工利用两个环节。出于独立研究再生资源产业的目的,笔者将再生资源产业界定为,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初加工、深加工再利用、运输仓储或

40、为再生资源的贸易提供场所、科研、服务等活动的企业集合。如今“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词汇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部分人将再生资源产业活动与上述概念混淆,事实上,再生资源产业活动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广泛,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综合利用:1、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2、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3、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1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S. 2004年1月12日。可见再生资源的回收

41、利用活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资源综合利用涉及较多行业,而再生资源产业是其中较特殊的行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只要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相当于 “废物经济”,是指通过对废物的循环利用来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社会上的普遍推行和认同的循环经济概念是发改委的诠释,即“1+3+5”理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以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价值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为基本特征。再生资源产业与循环经济都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消耗大又浪费严重的

42、情况下产生的。都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维持生态环境和谐为出发点的。而实际意义上的再生资源产业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资源产业主要是针对再生资源的再次开发和利用,对象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除了再生资源还包括原生资源。循环经济注重废弃物回收和利用,更注重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原始资源的使用量。2.2 税收调节再生资源产业的基本理论2.2.1税收政策和再生资源产业的关系税收政策可以归为两类: 税式支出和征税政策。税式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产生的政府非直接支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打破常规税收结构,减征或免征部分特定组织或生产活动的税收。征税政

43、策是政府参与社会再分配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生产和消费导向。政府对与目标相关的行为或产品征税,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从而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税式支出带有鼓励奖赏的性质,鼓励实施者去做。征税政策带有惩罚性质,暗示实施者不要去做。通过税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促进企业重视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17 周生军.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7。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税收政策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导向作用。税收政策通过引导人们现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习惯,来达到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资

44、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税收政策对经济行为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表现为约束,另一方面表现为激励。如很多国家在资源的开发环节设置资源保护税,在资源的利用环节设置能源消费税,对废物排放设置污染物税等约束人们保护环境,同时也利用税收优惠、税收抵扣激励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18 叶志东. 优化税收环境 促进再生资源利用J. 沈阳干部学刊, 2012(8): 33-36。政府运用税收政策调节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以此实现其政策意图和战略导向。可见,税收政策是政府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具有效率的调节手段。二是影响资源成本构成。税收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资源的成本,影响纳税人的消费生产行为,可以实现政府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同时

45、,税收政策可以在资源的使用、排放、回收、再生等各个环节发挥作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壮大。(2)税收政策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消极作用税收工具在调节经济外部性方面颇具效果,但缺陷依然存在。税收政策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有时间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调整的时间周期较长,在新环境下政策漏洞可能被放大,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纳税人的抵抗。不能随环境变化而及时更新的税收政策可能阻碍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无法实现政策目标19 叶志东. 优化税收环境 促进再生资源利用J. 沈阳干部学刊, 2012(8): 33-36。因此,消除税收政策的缺陷,需要优化税收环境,及时调整税收政策,加强税收监管,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46、2.2.2税收政策引导再生资源产业的理论基础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下面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税收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效应。一是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该效应表现在影响生产者的行为。当政府对个别商品课税以后,该商品的成本提高,价格也相应的提高,这样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缩减生产规模或放弃生产,而使资源离开这些行业和产品,从而实现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政府对使用原生资源的企业、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产品征收高税,那么就会打击企业从事该行业的积极性,从而满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政府对个别商品征税后,该商品的相对市场价格会上涨,较替代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