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259508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能否有效地展开历史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教案的影响。下面是WTT心整理的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一课教学目的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1、知识与才能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根本史实。通过引导学生考虑与探究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p 问题的才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开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

2、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坚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南北朝经济的开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完毕分裂割据场面。而广阔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所以隋灭陈,就完毕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场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开展。2、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1)开皇之治老师让学生自读教材,归纳、总结,然后提问。最后老师总结要点:隋完成统

3、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文帝节省,提倡减轻人民负担。2)大运河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考虑: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可以开通,大运河好不好?(多媒体演示:运河上的船只,运河边的粮仓,运河沿线的城市。用事实说明大运河的作用) (学生考虑)运河给当时、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部分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运河的通航,编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打破性的开展。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洛阳,是运河的中心,南北均归于此,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

4、通之兴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开展。后来靠运河生活的人超过百万。大运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古运河哺育我国古代文明,使之到达了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兴盛,交通空前兴旺的境界。但后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却评说不一。(引入有关评价大运河的诗。学生朗读、老师

5、释读)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之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假设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3、暴君隋炀帝与隋朝的灭亡强大的隋王朝仅经过37年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为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隋炀帝曾经三次巡游江都。(多媒体显示,老师可讲述,也可以利用媒体旁白,引导启发学生考虑)1.605年8月,第一次从洛阳到江都。随从大队嫔妃、歌舞乐队、侍参军士共近20万人。整个船队首尾相接,前后20_多里,为船队拉纤的壮了就达8万多人,运河两岸还有大队骑兵护送。一路上

6、鼓乐不息。船队所过州县,强令500里内居民奉献珍品美味。由于讹诈品太多,每次起程前,要把许多食品倒入河里或埋到地里。船队如同蝗虫一般,所到之处,地方被吃尽搜空。2.610年3月,二次到江都。又下令开江南河,准备东游会稽(浙江绍兴)。611年2月从江都北上巡游涿郡,为对高丽的战争作准备。6_年-6_年,隋炀帝三次进攻高丽。为转运军需,男子征调完了,就征调妇女。有人为躲避繁重的徭役,把自己四肢弄成残废,称作“福手福足”。战争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带来无休止的兵役、徭役。3.6_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当时已经是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对抗隋炀帝暴政了。隋炀帝仍然奢侈腐化,横征暴敛。当时有民谣说:“要抗兵、

7、要抗选(选美女),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赃官杀个光。”6_年隋炀帝的侍卫部队政变,在江都用巾带缢死隋炀帝。繁荣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老师总结:一游江都反映出隋炀帝的豪华和腐朽,二游江都说明了隋炀帝急功近利,国家繁重的徭役、兵役,三游江都说明隋炀帝已是人心尽失,连他的部下都反对他。(学生考虑隋亡的原因,老师引导可以讨论国家的兴衰和宏大建筑工程的关系,和统治者的关系,民富和国富的关系,隋亡带给我们的启示等。)宏大的建筑工程的修建是对国家开展有利,还是使国家走向危机,取决于统治者对工程的使用。开通大运河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应该修养生息,减轻徭役赋税。但是在隋炀帝的眼中大运河首先

8、为他巡游享乐、发动对外战争、对内镇压人民对抗提供了便利。通过巡游来显威风,稳固统治,为发动战争作准备。变本加厉的剥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结果隋朝被吞没在人民的对抗中。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小结: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比照泰和隋之间的一样。)参考答案:一样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_年,隋持续了37年。都修建了宏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皆因暴政而亡。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神奇的远古传说1、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开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消费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3、黄帝-人文初祖 (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有许多创造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出色的部落联盟首拥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领袖。(禅让的根据:有德有才)尧:节省、朴素、爱民。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禹:治水有功。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