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6256185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根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稳固地质地貌学的根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和根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拟完好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根底。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我们探究的才能和野外勘查实验的才能。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根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2、实习概况1实习地点其一:贵州关岭花江大峡谷花江大峡谷:关岭花江大峡

2、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西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东北与镇宁县接壤,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邻。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西北起岗乌镇的毛草坪,东南至板贵乡的三江口。全长79公里,平均宽3.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共分为5个景区,即夹山景区、铁索桥景区、下瓜寨景区、盘江桥景区和古生物化石景区。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主峰旧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区最低点是北盘江和打邦河的交集合处,海拔仅370米。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长远的海百合、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特色,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

3、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92%。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2实习单位:09级环境与生命科学系地理科学专业一班 姓名:王斌 学号:081209010033实习时间:2022年6月5号2022年6月10号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5指导教师:莫世江教授、丁卫红教师等6实习分组:09地理1班第一组7实习道路;毕节学院安顺市黄果树瀑布关岭县城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兴义市万峰林石林织金洞毕节学院二、实习内容1、花江大峡谷地质地貌概

4、况地球的裂缝花江大峡谷地处贵州高原南部,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杨子台褶带中的黔南古断褶来之西部,出露地层中三叠纪地层分布广泛,岩性以碳酸岩层为主,这是形成岩溶地貌的根底。经过屡次造山运动,地壳隆升,海水消退,出露的海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高,经水的溶解和风化剥蚀,发育成各种奇观,如溶洞、奇石等,这些奇观主要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奇。 花江大峡谷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奠定了其开展演化的根底。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大峡谷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其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提醒了该区域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开展过程。该区域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岩

5、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2、喀斯特发育情况花江大峡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92%,号称贵州省境内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3、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和发育的主要因素(1)岩石的透水性:水渗入可溶性岩石内部是加速岩石溶解和地质作用的重要因素. (2)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

6、水排水条件好,交替作用强,喀斯特开展速度快;地下水运动缓慢,那么情况相反,溶解的碳酸钙不能及时带走,停滞的地下水很快成为饱和溶液而失去再溶蚀才能。 3)水的溶解才能:净水溶解才能是比拟低的,当水中合有碳酸时,溶解才能加强。 自然界碳酸的来很多,主要来自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雨水的化合,以及土壤层中各种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合。此外,气候和岩石成分、构造、产状、厚度等,对喀斯特的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4、沉积构造 在大峡谷的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如今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似一幅幅

7、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5、地质构造在花江大峡谷一带进展实地的考察,观察该区域的初露岩石的形状,结合书本已学的地质学知识,可以形象的进展如下概括:地质构造主要分为两大类,四小类:一是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其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二是断层,包括地垒断层上升岩层和地堑断层下降岩层两种。 6、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必须进展磁偏角的校正。 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

8、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假设某点的磁偏角,那么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展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程度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那么向右,西偏那么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程度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二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

9、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展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假设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假设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展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拟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防止时而读指北针,时

10、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根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纯熟掌握。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程度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程度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

11、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程度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假设在岩层顶面上进展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假设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那么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程度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程

12、度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程度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挪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记录方式,假如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_,倾角350,那么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_350。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

13、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擅长判断。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假如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受骗作层面以便进展测量。 7、花江大峡谷石漠化情况及其治理方案1石漠化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广西和贵州等地本来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

14、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2成因机理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才能强,成土过程缓慢。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根本原因。二、山多坡陡的地表构造不利于水土资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构造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构造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15、。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四、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开展。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

16、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经常发生,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水分环比泥沙环比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3合理的治理方案一是采取砌坎培土的方式,增加土层厚度;二是采取林农混种的方式,实行以耕代抚;三是采取兴修蓄水池方式,保证林竹生长供水需要;四是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制止人畜践踏,增加林草植被;五是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壤改进、施肥,促进林竹生长。四、多部门联动

17、。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贫困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立,仅靠林业部门一家的努力难以到达效果。因此,政府把林业、国土、财政、农业、粮食、水利、畜牧等相关部门的力量进展整合,实现多部门联动治理。一是积极开展林下种草。结合当地重点开展以花椒为种植的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地区开展林下种情况下,种草养畜,增加了农户收入,调动了广阔群众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性。二是配套完善改土工程。该区域的石漠化治理区域主要集中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耕地富集区,要投入较大力度。三是加强农村能建立。岩溶区群众消费生活能主要靠薪材,长期随意樵采是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理的难点之一。三、实习心得

18、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到达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时机。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理论操作才能。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敏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展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理论操作才能,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时机。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理论操作才能。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_秀美的自然风光,调查理解马地质

19、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进步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理论才能。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_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_天然的资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目前花江大峡谷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花江大峡谷的天然自然资和人类的智慧,让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开展,造福人类。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