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log.docx

上传人:zhang****gqing 文档编号:6251089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log.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1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log.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log.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log.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2010-4-27一、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分析1、经济向好形势进一步发展201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向好形势进一步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图1:2006-2010年季度GDP同比增长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2:2008-2010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季度同比增长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2、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企业

2、效益大幅提高201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9.9%,集体企业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增长2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8%。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22.1%,轻工业增长14.1%。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8.3%,中部地区增长23.1%,西部地区增长20.2%。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67亿元,同比增长119.7%。在39个大类

3、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个行业由亏转盈,1个行业亏损额减少。图3:2008-2010年工业增加值及构成累计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另外,需求的持续回暖以及同期基数较低的缘故,大部分企业财务状况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得到较大的改善。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3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5101.1亿元,同比增长43.2%,增速较1-2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088.2亿元,同比增长75.8%,增速较1-2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3、农业生产总体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4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7万公顷。目前

4、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2.9%,比冬前提高3.9个百分点。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104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1427万吨,增长5.2%。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受政策调控和信贷收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2010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793亿元,增长26.4%,回落2.2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528亿元,增长21.0%,回落8.4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

5、长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4.4%,中部地区增长26.2%,西部地区增长30.0%。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图4:2008-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5:2009-2010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5、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热点消费快速增长201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

6、售额累计30571亿元,同比增长1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5803亿元,增长15.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077亿元,增长16.7%;商品零售32297亿元,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2877亿元,增长29.6%。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其中,汽车类增长39.8%,家具类增长3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6%。图6:200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7:200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走势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生产价格上涨较快2010年一季度,居民消费

7、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4%。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四涨四落:食品上涨5.1%,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4%,居住上涨2.9%;衣着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9%,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1%。从环比看,受食品价格回落影响,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翘尾因素贡献约4.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贡献约0.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上涨0.5%。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图8:2009-2010年CPI、PPI运行趋势

8、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9:2008-2010年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变化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7、对外贸易加快恢复,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2010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进出口相抵,顺差144.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9亿美元;其中,3月份贸易逆差72.4亿美元。3月份出现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符合我国贸易顺差长期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不具有可持续性。贸易逆差的主因是内需旺盛导致进口大幅增长,而春节等短期因素干扰出口增长疲软所致。

9、由于造成持续多年贸易顺差的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等长期因素并没发生根本性改变,预计未来贸易顺差仍将是常态,但顺差规模将有所下降。图10:2009-2010年月度进出口同比增长变化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8、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长仍比较快2010年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578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9.7%,转移性收入增长13.3%,经营净收入增长7.5%,财产性收入增长17.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14元,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10、。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6.3%,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6%,财产性收入增长15.6%,转移性收入增长13.8%。9、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新增贷款同比减少2010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5.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2.9万亿元,增长29.9%,回落2.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9万亿元,增长15.8%,加快4.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少增2.0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3月份,M2、M1

11、增速双双回落,新增贷款5107亿元,略高出全年信贷目标7.5万亿总量的三分之一,表明一季度数量型货币调控初显成效。继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之后,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3月份共实现货币净回笼6000亿元。政策面对商业银行放贷的监管,以及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使得当前货币增速明显回落,预示着在经济向好、通胀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货币政策正逐步回归到正常化。图11:2008-2010年M2、M1增速变化 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12: 2008-2010年月度新增贷款变化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二、当前经济运行主要问题201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投

12、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带动整体经济均衡较快增长。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经济快速增长较大程度上还是政策刺激的结果,同时还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正逐步显现。具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1、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呈现出企稳复苏的态势,但各国和地区复苏的速度和动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复苏强劲,发达国家复苏则相对缓慢。值得警惕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凸显,主要经济体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国

13、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这些因素都将成为影响全球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潜在威胁。此外,发达国家银行业去杠杆化过程的延长可能导致经济可持续复苏缺乏有力的融资支持,增加了刺激政策退出策略的复杂性和难度。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及其退出政策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难度,这使得全球金融稳定依然比较脆弱,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管理通胀预期难度增加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从2月的2.7%回落至2.4%,月环比下滑0.7%,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季节性下滑所致。虽然当

14、前的经济较快增长并没在很大程度上推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但影响未来物价上涨的因素仍很多,通胀预期仍在不断强化。从国际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在加大。从国内方面看,西南地区旱情及去冬今春的异常低温雨雪天气可能会影响今年粮食收成,进而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压力。而去年的低基数、宽松货币供应环境等也强化了未来的通胀预期。央行去年四季度的居民储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储户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指数高达73.4%,已是连续4个季度上升。总之,从当前形势看,实现今年CPI涨幅3%左右的通胀管理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如何管理好通胀预期已成为经济能否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

15、素。3、贸易摩擦和升值压力增添经济复苏的变数当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缺乏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复苏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再度高涨。随着中国出口情况的改善,日本、部分亚洲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将加大。虽然3月份我国贸易出现逆差,但逆差很难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预计中外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成为一种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增添了我国经济复苏的

16、变数。三、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回升期,但面临的形势仍极为复杂。为此,宏观调控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及时化解新问题、新矛盾,把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保护好、发展好。1、刺激政策应慎言退出2009年,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率先实现经济的企稳复苏。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但由于经济复苏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待政策退出上要慎之又慎。国外方面,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诸多变数。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

17、造成全球实体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债台高筑的美国为应对危机开动印钞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无疑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近期来自法国的一份智库报告警告称,第二季度全球体制性危机或进一步恶化,主权国家债务违约现象有可能出现上升。如果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那么中国经济势必也会受到冲击。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仍要依靠资源资金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供给环境依然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国内方面,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的财政支出和货币信贷驱动,民间的投资增长速度还不是很活跃。在内生性经济增长机制尚未启动之前,刺激政策不宜轻易退出。此外,去年大规模的中长期项目投资和基础

18、设施建设仍需大量的货币跟进,而大量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经济复苏时期也需资金的支持,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显得至关重要。2、货币政策应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从抑制通胀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由侧重于“宽松”转向“适度”。尽管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政策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2009年货币政策是为“保增长”而侧重于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2010年在“防通胀”的同时,需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货币政策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为此,在货币供应总量上,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

19、裕,保证经济运行通畅;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加息等调控工具,力争将过高的货币供应量降至20%上下,避免新增信贷的过快增长和通胀压力的快速积聚。信贷政策应更加注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过去长期依靠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成本实现快速增长,并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为此,信贷政策应更加注重“有保有压”,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严格控制向“两高一低”行业和项目投放贷款,同时对于弱质产业和新兴产业,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应进一步强化,鼓励和支持银行信贷向农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海外投资活动、兼并重组等方面倾斜。3、外贸政策仍需保持稳定当前,我国出口已有较大改善,出口增长回升之快远超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外贸已经完全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部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中外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形势下,当前的外貌政策仍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涉及税收、利率和汇率等外贸调控工具的短期性政策近期不宜调整;对于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信贷担保和政策性贷款等机制性建设应长期坚持并逐步完善和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