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247181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标准.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根本情况授课教研室根底部微生物学教研室授课学期第4学期课程名称中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英文Medical microbiology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根底医学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等学时分配总学时70理论40习题实验30实训上机见习适用专业层次医学检验、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二、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地位?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主干根底课程,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的实施旨在提供学生必要的微生物学专业知识;为平、战时常见传染性疾病及其它有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微生物学检验诊断和特异防治提供

2、根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学习有关的根底医学、临床医学及军事医学打下必要的根底,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学习与人类感染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真菌的相关知识,包括:各类医学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包括形态和结构,繁殖和代谢,遗传和变异,抗原构造和分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物质,致病机制及所致疾病;机体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机制及病原微生物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那么;对于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生,有关微生物学检验方面的内容要更加强调。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3、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三、内容标准理论教学局部绪 论教学目标了解:1. 医学微生物学的开展简史2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理解:1微生物、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概念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掌握:1 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2. 郭霍法那么重点难点重点: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2郭霍法那么难点:郭霍法那么学时分配 1学时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目标了解: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2细胞膜的组成及其功能3细菌形态学检查法理解:1细菌的根本结构2L型细菌及其医学意义掌握:1细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意义2革兰染色法重点难点重点:1细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意义2革兰染色法难点:1. 革兰阳性

4、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2. L型细菌及其医学意义学时分配 2学时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教学目标了解:1细菌的理化性状2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能量代谢3细菌的分类理解:1细菌的营养类型与营养物质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3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响4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掌握:1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长曲线2人工培养细菌重点难点重点:1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长曲线2人工培养细菌难点:1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2细菌的新陈代谢学时分配 2学时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教学目标了解: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3消毒灭菌的运用理解:1物理消毒灭菌法2化学消毒灭

5、菌法掌握:1消毒、灭菌、无菌、防腐以及无菌操作的概念2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杀菌法重点难点重点:1消毒、灭菌、无菌、防腐和无菌操作的概念2高压蒸汽灭菌法难点:各种消毒灭菌法的原理学时分配 1学时第四章 噬菌体教学目标了解: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抗原性,抵抗力理解: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掌握:1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等概念2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重点难点重点:1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的概念2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难点:1毒性噬菌体的增殖过程2温和噬菌体复制周期学时分配 1学时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教学目标了解:1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2细菌遗传与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理解:1细菌的遗传物质2基因

6、突变掌握:基因的转移和重组重点难点重点:基因的转移和重组难点:基因突变规律学时分配 2学时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教学目标了解:医院感染理解:1. 宿主免疫防御机制2. 感染的发生与开展掌握:1. 正常菌群和时机致病菌2. 细菌的致病作用重点难点重点:1. 正常菌群的概念及生理作用2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难点:1.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2. 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开展学时分配 2学时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那么教学目标了解: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理解:病原菌核酸的检测掌握:1病原菌感染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那么2细菌别离培养与鉴定、抗原检测、血清学诊断 重点难点重点:1病原菌感染标本的采集与

7、运送原那么2细菌别离培养与鉴定、抗原检测、血清学诊断难点:1细菌别离培养与鉴定2.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学时分配 1学时第八章 球菌教学目标了解:1. 化脓性球菌的生物学特性2链球菌的分类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理解:1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2化脓性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掌握:1. 各化脓性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2葡萄球菌的SPA重点难点重点:1. 各化脓性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2葡萄球菌的SPA 难点:各化脓性球菌的致病机理学时分配 3学时第九章 肠杆菌科教学目标了解:1. 肠道杆菌分类2. 埃希菌属的主要生物学特征理解:1. 肠道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2大肠埃希菌在卫生检验上的意义

8、3肠杆菌科的微生物学检查掌握:1.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所致疾病2. 志贺菌和沙门菌致病性重点难点重点:1.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所致疾病2. 志贺菌和沙门菌致病性难点:肠杆菌科所述细菌的致病机理学时分配 3学时第十章 弧菌属教学目标了解:霍乱的防治原那么理解:霍乱弧菌的形态与培养特点,微生物学检查法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重点难点重点:霍乱弧菌培养与微生物学检查难点: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学时分配 1学时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教学目标了解:1. 厌氧菌的培养特性2.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点3. 肉毒梭菌的分布、毒素分型和致病性4. 无芽胞厌氧菌的分布和种类理解:1. 破伤风梭菌的形态及

9、培养特性2. 产气荚膜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掌握:1. 厌氧菌的致病条件2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那么 3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重点难点重点:1.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那么2. 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难点:1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2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学时分配 2学时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教学目标了解:其他分枝杆菌理解:1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2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掌握:1抗酸染色2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重点难点重点:1抗酸染色2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难点:1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2结核菌素与结核菌素试验

10、学时分配 2学时第十三章 支原体教学目标了解:1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2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理解:肺炎支原体及溶脲脲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掌握:1支原体的定义2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3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重点难点重点: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难点: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学时分配 1学时第十四章 衣原体教学目标了解:1衣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2衣原体的培养理解:1衣原体的共同特性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掌握:1衣原体的定义2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3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重点难点重点:1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2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难点: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 学时分配 1学时第十五章 螺旋体教学目标了解:1螺旋体的概念和种类2螺旋体

11、的生物学特征3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那么理解:伯氏疏螺旋体的致病性掌握:1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2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重点难点重点:梅毒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难点:梅毒螺旋体所致疾病的临床分期以及微生物学检查学时分配 2学时第十六章 病毒的根本性状教学目标了解:1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2病毒的分类理解:1病毒的遗传与变异2病毒的形态、大小与测量掌握:1病毒的结构与功能2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重点难点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功能2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难点:1 病毒的遗传变异2 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学时分配 2学时第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教学目标了解: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关系理解:1 病毒的传播方式2机体的抗

12、病毒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掌握:1病毒的致病机制2病毒感染的类型3干扰素及其作用机制重点难点重点:1病毒的致病机制2病毒的感染类型3干扰素的作用机制难点:1病毒的致病机制 2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学时分配 1 学时第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那么教学目标了解:1病毒感染的治疗2病毒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的原理理解:病毒的别离、培养与鉴定掌握:1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根本原那么2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重点难点重点:1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根本原那么 2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难点:1 病毒别离、培养与鉴定2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学时分配 1学时第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教学目标了解:1其它呼吸道病毒的致病

13、特点2副粘病毒的致病性3SARS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理解: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2流感的防治原那么掌握: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2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型、变异及其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变异及其意义难点:流感病毒的变异学时分配 1学时第二十章 肠道病毒教学目标了解: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形态与结构2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与新型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理解: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免疫性2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疾病及其特异性预防重点难点重点: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疾病及特异性预防难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理学时分配 1学时第二十一章

14、 急性胃肠炎病毒教学目标了解: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理解: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原那么掌握:轮状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重点难点重点:轮状病毒的致病性难点:轮状病毒的致病性学时分配 1学时第二十二章 肝炎病毒教学目标了解:1肝炎病毒的分类与特点2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传播途径理解:肝炎病毒的培养与微生物学检查法掌握:1肝炎病毒的致病性2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与抗体检查方法及防治原那么重点难点重点:1肝炎病毒的致病性2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与抗体检查方法及防治原那么难点: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传播方式、致病机理、抗原与抗体检查及防治原那么学时分配 2学时 第二十三章 逆转录病毒教学目标了解:人类免疫

15、缺陷病毒的流行情况与抵抗力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防治原那么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过程、致病性与传播途径重点难点重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过程,致病特点难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过程学时分配 1学时第二十四章 真菌学总论教学目标了解:1真菌的抵抗力2与医学有关真菌的分类理解:1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2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3真菌感染的防治原那么掌握:1真菌的定义2真菌的形态与结构重点难点重点:1真菌的定义2真菌的形态与结构难点: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学时分配 学时第二十五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教学目标了解:1外表感染真菌的种类2皮肤癣真菌的生物学性状理解:1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2

16、白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性状掌握:1皮肤癣真菌的致病性2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3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重点难点重点:皮肤癣真菌、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难点:皮肤癣真菌、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学时分配 学时实践教学局部实验一 细菌染色与形态观察教学目标 了解:1. 显微镜油镜镜头的使用与保护2. 细菌的根本形态与特殊结构的观察理解: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掌握:1. 细菌单染色和革兰染色的方法和意义2. 细菌染色标本的制备技术重点难点重点:1细菌染色标本的制备技术2. 革兰染色方法步骤难点:1细菌染色标本的制备技术2. 革兰染色方法步骤学时分配 5学时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方法教学目标了解:培养

17、基的类型与制备方法;细菌菌落的观察理解:常用的细菌接种方法和各种细菌的培养方法掌握:1. 细菌的液体、半固体、固体接种2. 空气中细菌的检查方法沉降法3. 呼吸道细菌的检查法咳碟法4. 随身物品的细菌检查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固体培养基接种别离细菌的操作方法三线法难点:固体培养基接种别离细菌的操作方法三线法学时分配 5学时实验三 化脓性球菌别离鉴定教学目标了解:各种消毒灭菌的方法及应用理解:无菌操作技术掌握:1. 化脓性球菌别离鉴定的方法和步骤2.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3. 抗生素敏感实验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化脓性球菌别离鉴定接种血平板难点:化脓性球菌别离鉴定接种血平板学时分配 4学时实验四 肠道致病

18、菌别离鉴定教学目标了解:肠道致病菌血清学鉴定理解:触酶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及胆汁溶菌实验的原理掌握:1. 肠道致病菌别离鉴定的方法与步骤,鉴定步骤及生化反响2. 化脓菌转种甘露醇或血清肉汤的目的3. 触酶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及胆汁溶菌实验的结果观察重点难点重点:肠道菌粪便标本接种平板技术难点:触酶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及胆汁溶菌实验的操作与结果观察学时分配 4学时实验五 荚膜染色教学目标理解:肺炎球菌特殊结构的形成条件及生物学意义掌握:1. 肠道致病菌糖发酵的结果鉴别,鉴别培养基上菌落的特点2. 掌握肺炎球菌荚膜染色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肺炎球菌荚膜染色的方法难点:肠道致病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19、的观察鉴别学时分配 4学时实验六 抗酸染色教学目标 了解:厌氧菌的别离鉴定方法理解: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掌握:抗酸染色的方法和意义重点难点重点: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的操作方法难点: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的操作方法学时分配 4学时实验七 玻片凝集试验与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教学目标 了解: 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结构理解: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结构的生物学意义掌握: 1肠道菌别离鉴定的血清学方法玻片凝集试验的操作与结果观察 2. 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ELISA检测病毒抗原的操作方法难点:玻片凝集试验的结果观察学时分配 4学时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学时分配理论内容时数实验内容 时数备注绪论第1章

20、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2章 细菌的生理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第4章 噬菌体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第6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7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那么第8章 球菌第9章 肠杆菌科第10章 弧菌属第11章 厌氧性细菌第12章 分枝杆菌属第13章 支原体第14章 衣原体第15章 螺旋体第16章 病毒的根本性状第17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18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那么第19章 呼吸道病毒第20章 肠道病毒第21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第22章 肝炎病毒第23章 逆转录病毒第24章 真菌学总论第25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122112213312211221111121实验一

21、细菌染色与形态观察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方法综合性实验三 化脓性球菌别离鉴定综合性实验四 肠道致病菌别离鉴定综合性实验五 荚膜染色实验六 抗酸染色实验七 玻片凝集试验与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5544444一人一组4-6人一组4-6人一组4-6人一组一人一组一人一组一人一组合计40合计30讲习比例4:3二教材选编使用建议理论课:?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李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实验课:?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汪正清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年三考核与评价1.考核性质:考试课2.考核方式:笔试、操作3.成绩评定方法:总成绩中,课程笔试成绩占80%,实验操作占20%4.试题来源:试

22、题库四教学保障条件标准化教学实验室六间通风良好,采光系数1/81/6,装有冷暖空调,实验台面耐酸、碱一次通过学员120人次。教学准备室1间,配备有关实验准备和试剂配制的设备和操作台。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台式高速离心机,紫外灯,显微镜,恒温培养箱,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教学软件: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配套的光盘一套,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录像一套。五、附录一推荐阅读书目1?医学微生物? 戚中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2. ?医学微生物学? 贾文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现代医学微生物学? 闻玉梅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4Brooks

23、GF. 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22ed ed. Norwalk:Appleton&Lange, 2001.5Lansing M. et al. Microbiology, 5th ed. WCB/McGraw-Hill, 2002.二推荐专业期刊1?微生物学通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2?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3?微生物学杂志?,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4?微生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5?中国病毒学?,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6J BACTERIOL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7J VIROL,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8INFECT IMMUN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三推荐专业网站1教研室网站: :/192.168.4.133:8001/2345编写人:丛延广、黎庶、饶贤才审核人:胡福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石化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