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46658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之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花之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之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之歌》-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花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读,品味散文诗的语言特点,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感.感知第一人称独特视角,借助想象和修辞的方法理解花之形象2 .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味散文诗的语言特点,把握作者情感,借助想象和修辞的方法理解花之形 象。教学难点: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批注xwhl:学生朗读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 考批注xwhl:学生朗读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 考晴猜“我”是谁?“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

2、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预设:“我”是花(板书课题)设计说明:以猜谜方式激趣,体验作者语言表达的隐趣,让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认识, 迅速抓住诗歌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主朗读,摸索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边读边思考,诗人笔下的“花”是什么,从哪 里看出作者写的是“花” ?(提示学生阅读方法:纪伯伦散文诗写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要写的事物用拟人的手法隐藏起 来,然后再进行比喻描画。读这类散文诗,只要抓住这些比喻去想象画面,就能大致明白作 者在写什么了)预设:文章1-4自然段“我是

3、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是在 说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意即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又收回去”喻指花落,“又说一遍” 喻指来年又花开花落,循环往复年年如。“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这是交代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犹如草坪 中亮丽的星星点点,以星喻花,突出花的高洁夺目。“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诸元 素”是指春夏秋冬,是说花的从萌芽到绽放到凋零的四季变化。“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4、是说 花的功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写出了 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朗读指导:请学生在回答完后朗读该段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出指导,经指导后再让该生示范朗读,最后全班齐读)1 .诗人笔下的“花”在做什么?预设:文章5-7自然段“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黄昏,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这段在写花的一 天如何度过:迎接朝阳,目送夕阳。“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为自然增色添彩。“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 风芬芳馥郁”为自然带来香气。“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早晨沐 浴在阳光中。这段在写花怎样和周遭的世界和谐共处。“我饮着

5、朝露酿成的琼浆”受露珠的滋养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在风中摇摆。 这段在写花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的同时,向往光明。2 .将诗中的“我”改为“花”好不好?为什么?(以第6、7段为例,分组朗读感知不同语言风格间的差异。)预设:文本一:“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观察;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 眼向我凝视J文本二:“花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花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花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花观察;花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 眼向花凝视J文本三:“我饮着朝霞酿成的琼浆

6、,听着小鸟的鸣喉、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文本四:“花饮着朝霞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喈、歌唱;花婆娑起舞,芳草为花鼓掌。 花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花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J文本二、四直接点名“花”,语言直白,文本一、三以第一人称“我”代指“花”,虽无 一 “花”字,却句句在写花,给人猜谜般的含蓄感。设计说明:以反复、多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特点。通过“花”是什么、在做什么 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理解诗意。采用文本替换的方式使学生感知本诗所运用的 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三、深入研读,体会精神.自主阅读

7、课文最后两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花的形象,说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你? 预设:第六段:美好、灵动、友善、受欢迎(外在美)第七段: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乐观、向往光明、追求光明、不孤芳自赏、不顾影自怜 (内在美)1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有什么含义?仅 仅是在写花的精神吗?(教师补充纪伯伦生平经历:纪伯伦从小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曲折、债务缠身与 疾病煎熬之苦。在人生不如意的大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花之歌)预设: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在写花的习性一一总是追逐光明,一心向上生长,但乂蕴含深意一 -揭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高洁志远的志向。作者在

8、这里以花喻人,看似在写花,实际上是借花来表达自己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旁批思考课文,通过补充作者生平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 层含义,体会作者以花喻人的写法。四、课堂反应,深入思考。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预设:作者以花的口吻,借助浪漫的想象和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描绘花的美好与 灵性,用花的精神为人类树立了一种美的典范一一花的美不仅仅在于美丽的外表和浓郁的芳 香,更在于它的内在品质与精神,即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设计说明:结合阅读提示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散文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有比拟深刻的认识。五、布置作业用阅读花之歌的方法来阅读纪伯伦的另两首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读懂诗意,加强散文诗阅读能力和理解能 力。六、板书设计花是什么(1-4)“我”即花花在做什么(5-7)外在美内在美批注xwh2:此为1.2.模仿本课,结合生活实际,写一首散文诗对光明心驰神往花的形象 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反思:教学中,仍然有缺乏之处。没有留足充足的时间来落实仿写散文诗,只是提醒学生结 合生活实际,比方小草、小花、秋风、冬雪等来写儿句话。现在想想,应该让基础好的学生 小试牛刀,不能让学生觉得自我能力不够,就让他们失去锻炼的机会。毕竟有些能力并不是 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与用的过程中锤炼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