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范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45403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范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范文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实施看法范文一、发展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构建起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引领,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乡村产业体系,初步走上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约化、产品绿色化、营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增幅高于一产增幅,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7%,以两个三品一标为支撑的甘味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二、充分挖掘寒旱特质优势,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一)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依据全省寒区、旱区不同气候特点和地理类型,变劣势为优势,

2、优化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一带五区产业布局,建设以高原夏菜、都市型农业为主的沿黄产业带,以现代种业、种养业循环、戈壁生态农业为主的河西浇灌农业区,以优质苹果、现代肉牛肉羊产业为主的陇东雨养农业区,以中药材、马铃薯等为主的中部旱作农业区,以林果(苹果、花椒、油橄榄、核桃等)、蔬菜、现代畜牧业为主的天水及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区,以牦牛、藏羊、藏药等为主的甘南及祁连山高寒草地农牧交织区,形成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重点,地方特色产品为补充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一批整乡整县整流域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片种养基地和产业大县。(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林草局等负责).(二)大力发展戈壁生

3、态农业。充分利用河西地区光照足够、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独特优势,集成有机养分枕、水肥一体化、爱护地栽培及光伏新能源等技术,着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产品,推动农业生产园区化、企业化、循环化和产业化。(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省农科院等负责).(三)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开展农夫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启动家庭农场培育安排,支持种养大户发展。激励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夫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加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各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开展契约型、分

4、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把利益安排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夫持续增收。完善农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安排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夫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林草局、省金融监管局、省市场监管局等负责).(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挥省级六大特色产业产销协会作用,联合市县经销队伍抱团出省扩大农产品销售。强化XX大宗特色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功能,探究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体系,

5、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省供销联社等负责).三、拓展乡村产业,促进融合发展( wWw.YuAn0.cN 转载请注明 )(一)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规模扩张,不断提升农产品深加工实力。激励农夫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打造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拥有自主学问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业强镇,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强县,争创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等负责)

6、.(二)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充分挖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爱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漂亮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漂亮乡村旅游示范片带。(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草局等负责).(三)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夫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深化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

7、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全面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实施农产品依托互联网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省邮政管理局等负责).(四)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发展中心厨房、农超对接、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推动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才智农业等。(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化厅、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

8、文旅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草局等负责).四、科学合理布局,实现联动发展(一)强化县域统筹。在县域内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形成县城、中心乡镇、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连接的格局。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形成多主体参加、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的态势。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长,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搭建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产品营销等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等负责).(二)推动镇域产业聚集。实

9、行重点扶持、梯次推动的方式,推动建立中小城镇、重点镇、特色村合理布局、统筹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以县城所在镇、中心镇和特色镇、沿国道城镇带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小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促进镇村联动发展,支持镇(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村。引导农业企业与农夫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等,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等负责).(三)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果,持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支持贫困地区特殊是深度贫困地区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激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夫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大型加工流通、选购销售、投融资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农产品销售。激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进入大市场。(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等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