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心”开始-生命的开始.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40136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从“心”开始-生命的开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命从“心”开始-生命的开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从“心”开始-生命的开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从“心”开始-生命的开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命,从“心”开始:生命的开始 直至今日,13岁的周位志仍不知道一种巨大的改变在他身上发生了他已不再是原来的“他”。 从2000年8月17日起先,另一个生命融入了他的身体,他的生活为之而变更。 选择 夜深了,白日里蒸腾的喧嚣,随着酷热的消退,也慢慢散去了。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谷兴琳大夫点燃了一根烟。他平常很少抽烟,除非为了熬夜或是想让自己静一静,整理一下思绪。 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惊慌和劳累,已使这位70多岁的老人感到异样的乏累。何况其次天他又得面临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手术给一位13岁的少年换心! “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又不知该等到什么时候!”谷大夫静默地想。 为了这个手术,他和同事,不,应当说是

2、整个医院,仅是打算就花去了两年的时间。在等待“供体”一位能供应移植所专心脏的人的两年里,他和同事们始终不停地收集资料,探讨方案,用动物做试验。时间一点一滴地消逝,然而,“供体”始终没有寻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位志被确定为心脏移植手术的对象后,就始终住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病房,接受细心的护理和治疗。他患有晚期扩张性心脏病,稍有活动就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这种病人许多在发病后一年内死亡,能活5年的仅占13。常规治疗难以获得满足效果,心脏移植是最佳选择。 鉴于这种状况,周位志的父母,一对来自农村的夫妇,同意让儿子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由于始终没有手术的机会。农忙季节时,在获得医生的同意之后,周

3、位志的父母拿了药,带着小位志回了家乡。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谷大夫突然接到电话,“供体”有了,但得在两天内手术。 压抑着兴奋和激烈,谷大夫打电话和周家联系,让对方做好打算。 电话中,周家的反应却让谷大夫吃了一惊。事到临头,周家的决心起先动摇。他们说还得商议商议,让谷大夫再等等。 此时,一场情感与理智的交锋在周家进行着。 一方是周位志的父亲,一方是周位志的母亲和两个舅舅。 父亲的观点很明确:不做手术硬挺着也就几年的命,做了手术或许还有活下去的希望。为了治病,家里的猪、粮食,能卖的都卖了,不能半途而废。 母亲和舅舅们则想,换心本身就是挺危急的事儿,做手术的医生这次也是第一次做,没有阅历,上了手术台

4、,万一下不来怎么办? 8点钟,9点钟,10点钟几个小时的争辩之后,一家人最终选择了手术,尽管有些无奈。 手术 8月17日,7点30分。南京市儿童医院1号手术室。 麻醉科主任和助手推着麻醉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液泵、药品进入手术室。 8点15分,灌注师和助手进入手术室。灌注师的主要“装备”是体外循环机,又称心肺机,这是一种模拟心肺功能的机器。心脏切除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液将借助它完成循环。 9点钟,一切打算就绪,“战斗”即将打响。 9点15分,父母含着泪,远远地看着儿子被送入电梯。5分钟后,无影灯光射在小位志瘦瘦、赤裸的身体上。随后,手术医生、护士跟着进入手术室。 我国每年诞生的先天性心脏病

5、患儿约有12万,其中5060困难畸形患儿在1岁以内夭折,另有半数以上的心脏病患儿活不到成年。对于这些无法手术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和晚期心脏病患儿,惟一的出路就是施行心脏移植手术。 小位志沉沉地睡去。静脉注入的麻醉剂很快产生了作用,他的气管中插入了插管,手术台旁的呼吸机运转了起来。 多功能监护仪的电子屏幕上起先显示呼吸、体温、心搏量等生命指征的数据。代表心脏跳动的水纹线有节奏地移动着,每次心跳的“怦怦”声清楚可闻。 一位大夫用浸透了酒精的纱布,擦拭着周位志的胸部,一次又一次。 9点30分的时候,谷大夫划出了心脏移植手术的第一刀。 血沿着手术刀的刀口很快冒了出来,随即,一块洁白而又干燥的纱布掩在了刀

6、口上。手术刀接着前移,坚决且细致。尽管这是谷大夫第一次做人体心脏移植手术,但好像对手术的程序了然于胸。 手术刀接着向前行进,心跳照旧特别稳定。 楼下医生办公室里,一群人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台电视屏幕。通过摄像镜头,他们和手术医生一起,亲密凝视事态的发展。 周位志的胸口已打开了一条15厘米长的口子。一个专用的撑子向两边撑开,使大家清晰地看到,一颗淡紫色的心脏袒露了出来。 这是一颗生长了13年的心脏。但是,它生了重病,已无力去支撑一个生命正常的生长。 怦、怦、怦,尽管袒露在空气中,心脏仍旧在尽它最终的职责1 10点11分,几位大夫不谋而合地抬起了头,该进入“正题”心脏切除与移植了。 心包被切开。大夫往

7、右心房中注入肝素。在离主动脉远一点的地方插入主动脉灌注管,在接近上腔静脉的右心房壁插入上腔静脉引流管,近下腔静脉处插入下腔静脉引流管,再将管道连接到体外循环机上,于是,循环机上的“心”和“肺”便替代了人体中的心肺。 心脏移植最志向的状态是供体的取心和受体的缝合同时进行。移植所用时间越短,越利于心脏复跳。体外循环建立之后,谷大夫阻断了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刚一阻断,电子屏幕上的心电图便由水纹变成了一条直线。 谷大夫快速地伸出手术刀,首先沿右心房室切开右心壁,把心脏转向右侧,让左房暴露出来;切开左房壁后,又在肺动脉瓣环稍上方横断肺动脉,主动脉瓣环稍上方横断主动脉。 两分钟之后,心脏被捧了出来。谷大

8、夫起先像修剪树木一样,对比着取出的心脏,修剪起“供心”。 修剪“供心”时,肯定要留意好大小比例。供心过大,在胸腔内会被挤压、扭曲;太小,血管不易缝合。 “供心”被纳入了小位志的胸腔。谷大夫在其他大夫的协作下,快速缝合左右心房、主动脉和肺动脉。针眼密集,没有出血。“供心”修剪如不精确,缝合时针眼就会出现漏血。假如一漏血就得重缝,不仅奢侈时间,也会降低病人的生存几率。 心肺在被阻断了30分钟之后,谷大夫松开了夹子,主动脉重新畅通。全部的眼睛盯住了那颗“供心”,大家都摒住了呼吸心脏跳动了!心电图上的直线又复原成水纹状。 胜利了!从建立体外循环到心脏复跳,整个过程仅用了92分钟。 我国心脏移植起步于上

9、个世纪的70年头,90年头初期才有长期存活的病例。但全国儿童医院尚属空白,这次手术胜利为我国小儿外科开创了先河。 护理 当手术室里的医生长舒了一口气时,楼下的护士们却箭在弦上。 “快,手术结束了,立刻就下来了。”坐守在心脏外科病房的护士们的“弦”马上绷紧起来。跟打仗似的,手术是前线,护理是后勤保障。手术顺当只是胜利的一半,护理跟不上,依旧会前功尽弃。 病区的护士们始终和手术室保持着联系。手术进行到哪一步了?还有多长时间手术结束?就连周位志身上有几根插管,什么用途,在什么部位都问得清清晰楚。 对周位志的护理,一切都是特别的! 原先可以安放5张病床的无菌监护室腾空了,只留一张专供周位志运用。监护室

10、一天前就进行了24小时密封消毒,护理人员进入一律身着无菌衣帽、戴口罩、用消毒液泡手。心脏移植后会产生排异现象,为防止排异,医生用了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可免疫功能被抑制极易使小位志受感染,所以灭菌的要求很严格。 连续几天下来,很多护士嘴上都起了湿疹,手上直掉皮。为什么?嘴上是口罩捂的,而掉皮是让消毒水烧的。 为了24小时护理小位志,整个病区几乎用了一大半的人力。小位志每天所用的物品被单、枕巾、衣服、袜子等,都得换洗消毒,仅这一项,就需两人特地为他服务。 尽管心脏外科病房的护士们长年护理心脏病儿童,但像小位志这样做了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谁也没遇到过。该如何护理,谁也没有底。 小位志在病房里住了一段时间,护士们都很熟识他了,看他还好好地活着,护士们都很快乐。但看到他那全身插满管子的样子,又不免担忧,怕万一护理不好。可全部护理周位志的护士们都在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工作着。 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感染的现象没有发生过一次。小位志一每天变胖变白,他越来越习惯于听着护士讲故事睡觉,也越来越爱吃护士们烧的菜。 周位志的生活已经重新起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