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题型.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6239068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题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题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题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题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目镜5x、物镜5xB.目镜10x、物镜10xC.目镜5x、物镜10xD.目镜10x、物镜15x【答案】 A2. 【问题】 马蜂遭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D.学习行为【答案】 B3. 【问题】 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A.主动脉B.肺动脉C.人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答案】 B4. 【问题】 在“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的

2、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播放翠鸟交配视频,随后提问:翠鸟的受精过程与前面学习过的两栖类动物的受精过程有什么不同 该提问属于()。A.回忆提问B.分析提问C.应用提问D.评价提问【答案】 C5. 【问题】 生产上常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果树的营养生殖,这种生殖的优势是能够()。A.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获得新的优良性状C.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D.培育高产的新品种【答案】 A6. 【问题】 下列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A.儿童是无知无能的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愿随意塑造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答案】 B7. 【问题】 下列不属于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的是()。A.德育目标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

3、特征C.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D.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答案】 D8. 【问题】 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答案】 D9. 【问题】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答案】 B10. 【问题】 某教师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5个问题。其中3个问题都提问了班长。该教学行为不符合课程基本理念中的()。A.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面向全体学生【答案】 D11. 【问题】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A.变通性B.独创性C.流畅性D.指向性【答案】 B12. 【问题】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后有色素沉积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 B13. 【问题】 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的指标是()。A.效度B.难度C.信度D.区分度【答案】

5、D14. 【问题】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的前途D.动力来源【答案】 D15. 【问题】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答案】 C16. 【问题】 下列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的是()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答案】 A17. 【问题】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B.C.D.【答案】 C18. 【问题】 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A.B.C.D.

6、【答案】 D19. 【问题】 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染液【答案】 B20.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师:“大家知道,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鸡蛋能孵出小鸡 ”属于哪种导人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

7、,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C.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D.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E.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答案】 ABCD2. 【问题】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传授性B.积累知识C.有意识D.有目的性E.有序性【答案】 CD3. 【问题】 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下列选项中,属于的有( )。A.接受B.形成价值观念C.分析D.反应E.操作【答案】 ABD4. 【问题】 人格倾向性是心理活动动力方向

8、的特征,包括()A.需要B.兴趣C.理想D.世界观E.自我意识【答案】 ABCD5. 【问题】 讲授法的类型包括()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E.讲评【答案】 ABCD6. 【问题】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设置D.教科书【答案】 ABD7. 【问题】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A.设置学习目标B.阅读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E.分析如何完成任务【答案】 BCD8. 【问题】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 )A.自愿组合B.小型分散C.灵活机动D.独立性E.强制组合【答案】 ABC9. 【问题】 测验前的计划包括(

9、)。A.确定测验的目的B.确实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答案】 ABCD10. 【问题】 斯金纳将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即( )。A.应答性行为B.习得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D.强化行为E.消退行为【答案】 AC11. 【问题】 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确实评估目标B.搜集有关的资料C.描述并分析资料D.形成价值判断E.作出决定【答案】 ABCD12. 【问题】 少先队的标志有( )A.红领巾B.队旗C.队礼D.呼号和鼓号E.队会仪式【答案】 ABCD13. 【问题】 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10、)。A.课前准备B.上课C.练习D.评定E.作业【答案】 ABCD14. 【问题】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答案】 ABCD15. 【问题】 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公正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E.激励性原则【答案】 BCD16. 【问题】 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

11、度【答案】 ABCD17. 【问题】 教师成长与发展基本途径有( )。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B.进行专门训练C.教学反思D.开展微格教学【答案】 ABCD18. 【问题】 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答案】 BCD19. 【问题】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国家型课程【答案】 ABC20. 【问题】 课堂板书的特点有( )A.超越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直观形象性E

12、.高度概括性【答案】 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我是一名新入职的体育老师,在一次七年级的短跑蹲踞式起跑新授课教学中,我按照起跑的竞赛技术要求进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课的基本部分阶段,在调整好队形后,我详细地讲解、示范了“各就位”(蹲立双手支撑)、“预备”(抬起臀部重心前移)、“听枪跑”(迅速蹬离起跑器及加速跑)三个环节,还专门强调了“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技术细节,用了大概十五分钟。在示范讲解中,同学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有的交头接耳,甚至打闹。我置之不理,专注于自己的讲解与示范。在随后的学生练习阶段,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所教的技

13、术动作。我反复提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是不高。问题:(1)请指出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处理。(9分)【答案】(1)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按运动项目的竞技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讲解花费时间太多,讲解不精练,过于强调细节,未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讲解的知识是重点、难点。讲述的语言应当精炼,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学生“交头接耳,甚至打闹”的这一行为置之不理,没有做到关注学生。没有设置相应的练习环节帮助学生突

14、破重、难点,没有相应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简化性原则。首先要简化竞技运动的技战术难度,其次是适当降低负荷量。普及性原则。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模式,增加娱乐性、有效性,使广大青少年儿童都能参与活动。适应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方便,有广泛的适应性。教育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强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身、心、群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针对材料中的短跑蹲踞式起跑过程,教师应简化难度,不要过多强调细节,如“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小细节。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普

15、及性和适应性,可以多创设一些教学游戏、比赛等,如起跑接力比赛。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对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你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答案】育人如沏茶著名作家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入味。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升人生的水温,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坚定的信念是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6、,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教师岗位,需要迎着晨雾出门,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与辛酸一言难尽。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堆积如山的批改和学生的调皮可能就会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每一位新人来说,都要时刻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执着地坚持,要将教育的水加热到足够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不懈的努力是捷径。只有坚定的理想还不够,要想真正泡出好茶,还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可循,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

17、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之所以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为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凯勒能够从一个聋哑儿童成长为掌握五国语言的著名作家,更是因为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想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过硬的实力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将蓝天白云清晰映衬出来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否则,就会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就得让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要想沏一

18、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让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热量,达到足够的温度。因此,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非同一般的本领,才可让茶香持久。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变。人生如茶。以坚定的信念为基石,以不懈的努力为保障,练就过硬的实力,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点评】这是一道自主命题作文,以著名作家三毛的一句话作为素材,以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为写作背景,因此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细品三毛的话,结合“人生如茶”这个话题,去构思如何泡好茶。范文采用议论文的常规结构,全篇将教师事业比喻成泡茶。开篇点题,三个分论点分别从“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

19、”“过硬的实力”三个方面来比喻泡茶的三个重要条件,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如何泡好茶,也是对于即将走上教师之路的年轻人的引导与劝诫。结尾回扣论点,以一句“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将人生如茶与教师职业再次紧密结合,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3.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21774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3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

20、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3分)(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为什么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分)(3

21、)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3分)(4)有人赞赏道尔顿“似乎是用他的手开始实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答案】(1)从素材中可以看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主要有: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拉瓦锡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的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这些理论和实验都为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基础。(2)古希腊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科学地验证。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因而也更真实、更可

22、靠、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4)“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说出了实验与理论思维之间的关系真理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同时理论思维通过实验现象看到现象的本质由本质推断实验结果。4. 材料:2015年5月

23、18日下午,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高二年级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共40人来到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内进行“考古”活动。学生们首先聆听了专业考古人员有关遗址的介绍,随后,文学班师生手持毛刷、手铲等专业工具,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清理地面、地砖的缝隙,进入“考古发掘”阶段。有学生说:“这个遗址在慈宁宫附近,我们可以抬头看到清代宫殿,低头看到明代宫殿,非常有意思。而且通过这次考古,我才知道考古人员是用手铲一点一点发掘清理地面的,觉得考古工作真的是十分辛苦。”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育行为。【答案】材料中教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1)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包括德、智、体、美等不同类型的

24、教育活动,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包括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等。素质教育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实行开放式教育。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在故宫内进行“考古”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活动,是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的体现,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2)素质教育强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各种能力。冰心文学实

25、验班师生的故宫内“考古”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亲自感受考古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以往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在故宫内进行“考古”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也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劳动。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5. 学生阳阳(化名),现为六年级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常捣乱,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下课后与同学之间摩擦很多,老师见了个个头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

26、他上五年级时,我是他老师,就想: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信。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表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果然明显他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正当我为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欣喜之时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我陷入深思。一是有同学向我报告,阳阳又犯错误了,和很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怎么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我进行了批评谁知他竞离开教室扬长而去问题:分析说明“我”的日常教育评价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答案】(1)出

27、现的问题:材料中的教师违背了品德评价方法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过度的激励性评价造成学生阳阳自我感觉太好,使激励性评价在他的心中贬值,且形成了骄傲自满的心理。(2)解决方法:材料中的学生阳阳原来是后进生,具有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的心理特点。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教师要做到对阳阳关心爱护,尊重他的人格,培养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在他取得进步后。教师应该严格要求,防止他自满。材料中的老师只对阳阳进行表扬,甚至滥用表扬,而没有批评,这不符合品德评价法。教师应该正确采用品德评价法对阳阳进行教育。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教师对阳阳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注意: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