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自测题.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6237205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自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自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自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自测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 B2. 【问题】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答案

2、】 B3. 【问题】 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物质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答案】 B4. 【问题】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 C5. 【问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答案】 B6. 【问题】 “以僧为师”、

3、“以(书)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A.中国B.印度C.希腊D.埃及【答案】 D7.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 B8. 【问题】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答案】 C9. 【问题】 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

4、习D.上位学习【答案】 D10. 【问题】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 B11. 【问题】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 C12. 【问题】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是“生物的特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答案】 B13. 【问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特点的一项是()。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B.注重学习者

5、为中心C.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D.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答案】 C14. 【问题】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是有()作为法律保证的。A.宪法B.素质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答案】 C15. 【问题】 “使学生对生物学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生物学课程的()。A.知识目标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能力目标D.技能目标【答案】 B16. 【问题】 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B.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

6、表述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C.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答案】 D17. 【问题】 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是()。A.科学性和学科性B.针对性和生动性C.多样性和强化性D.简明性和启发性【答案】 C18. 【问题】 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地方课程【答案】 B19. 【问题】 下列二级主题不属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的是()。A.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B.

7、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答案】 A20. 【问题】 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知识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答案】 ABC2. 【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D.命题思维E.具体逻辑推理【

8、答案】 ABC3. 【问题】 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不陵节而施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学不躐等E.晕而时习之【答案】 BC4. 【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答案】 ABD5. 【问题】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制约着()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权C.教育评价D.教育目的E.教育内容【答案】 ABD6. 【问题】 学与教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

9、学环境【答案】 ABCD7. 【问题】 按照学习的内容,林格伦把学习分为()A.技能和知识的学习B.概念的学习C.态度的学习D.语言的学习E.认知策略的学习【答案】 ABC8. 【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蓉是:“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A.流畅性B.定向性C.独创性D.变通性【答案】 ACD9. 【问题】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独创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突发性E.表现性【答案】 ABC10. 【问题】 动机作为活动的一

10、种动力,其理论为()A.SPI理论B.本能理论C.内驱力理论D.期望理论E.定位说【答案】 BCD11. 【问题】 学习动机的作用有( )。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强化功能D.同化功能【答案】 ABC12. 【问题】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保存和传递文化B.选择和整理文化C.活化文化D.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吸收与融合E.创造和更新文化【答案】 ABCD13. 【问题】 矫治儿童强迫症常用的方法有()A.系统脱敏法B.橡皮圈疗法C.暴露疗法D.行为中止法E.替代法【答案】 ACD14. 【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作

11、用。A.基础性B.前瞻性C.先导性D.普及性E.全局性【答案】 AC15. 【问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D.关注学生的发展【答案】 ABCD16. 【问题】 品德的构成因素主要有()。A.道德认识B.道德能力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E.道德行为【答案】 ACD17. 【问题】

12、 教育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以下交流形式()。A.校际间的学术交流B.互派留学生C.信息高速公路D.出国旅行E.文艺作品交流与共享【答案】 AB18. 【问题】 我国心理学界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的经验内容的不同,将学习分为( )。A.信号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行为规范学习E.情感学习【答案】 BCD19. 【问题】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_功能。()A.导向B.调控C.宣传D.评价E.激励【答案】 ABD20. 【问题】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应做到( )。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B.建立班级管理制度C.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D.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E.训练学生自

13、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答案】 A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奋进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搭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

14、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

15、重新修订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问题1简答题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什么?请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看法。问题2简答题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可是艾顿却说“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让它成为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2、“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句话是说,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如果诉苦,别人会认为这是在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或者是在玩精神胜利

16、、自我麻醉;如果默默努力去战胜困难,苦难才是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会认为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因此,面对苦难,我们要做的不是倾诉,而是脚踏实地去征服苦难,使其变成宝贵的人生财富。2. 那年由于工作调动,我到新的学校报到时,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可我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班呀,课堂上总是乱哄哄的,搞小动作的,交头接耳的,坐立不安的令你应接不暇。下课铃一响,几十个孩子纷纷从座上弹起来,争先恐后地冲向门口。我从事教学已有十六年了,在那段时间,几乎试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方法,就是不能把这个班搞好。我暗暗地等待着时机,准备“杀一儆百”。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号称“大圣”的孙琦,课间把一块快要融化的

17、雪糕,扔在邻班一男生的身上,来了个漂亮的“仙女散花”。先是其班主任气咻咻地跑来告状,下午邻班男生的父母又来讨说法。我带着满腔的怒气,决定让孙琦写一份2000字的检查。在一次班会课上,我把孙琦叫到讲台上,让他当众读自己的检查,并让其他同学来指出他的错误,希望别的同学能够引以为鉴。问题:请运用新课改的学生观分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该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首先,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就否定学生。材料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没有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而是气鼓鼓地

18、酝酿惩罚学生的决定,准备“杀一儆百”,老师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次,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教师没有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没有根据孙琦个人的不足进行引导和教育该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材料中,教师惩罚学生写2000字检查并让其他同学当众指出错误,该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可能会给孙琦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9、,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3. 材料:2015年的春天,幸福小学的马老师正给一年级三班的学生上课。片段一教师:“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学生1:“九只。”教师:“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乌听到枪声后吓飞了。”学生2:“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教师:“你这孩子,总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片段二教师:“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学生1:“还有三个角。”教师:“错!应该还有五个角。”学生2:“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答案】

20、【知识点】新课改下教学行为的转变(1)马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马老师的行为反映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违背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导致上述教学片段的主要原因是马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学生观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和兴趣等。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上述情况:首先.教学应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其次.教学应从“教给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学科知识内容.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21、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教学应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师要改变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的做法,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学生不同意见。最后.教学应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面对学生的独特思考,教师更应该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

22、,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答案】【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写作能力【参考范文】做有魅力的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简单的八个字向我们讲述了教师最为重要的两个品质,一为学高,一为德高。“学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学识,而“德高”要求教师有一颗挚爱学生的心。“学高”可以培养一名合格的老师,而“德高”却能成就一名有魅力的老师。教师的魅力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哪怕一个字;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进步,学生才能在教师的魅力的熏陶下,成为栋梁之材。灵动的智慧是魅力老师的基础。“师者,所以传

23、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的基本要求,它需要以扎实的知识为根本。知识是水,魅力是舟,水能载舟,有了知识的承载,魅力才能展现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术动态不断刷新,各类交叉学科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倘若教师不能优化自身所学,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就难以为学生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拓宽学习领域,专博相济,才能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魅力。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魅力老师的关键。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

24、、爱好都是不同的,虽然老师教授的知识是一样的,但若选用同样的方法去教授,势必难以达到同等的效果。因此,身为教师,就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质,选用不同的方法,适时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与优点,切实达到最优的效果。无私的爱心是魅力老师的核心。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强忍受癌症的剧痛毅然站在三尺讲台的特级教师孙维刚;扎根悬崖小学18年,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大学毕业后舍弃大城市的工作毅然回藏,守护墨脱人民梦想的格桑德吉:脱去西装礼服.走过半个地球,来到尖山苗寨的外交官夫妻朱敏才、孙丽娜魅力教师数不胜数,他们之所以被我们一遍遍颂扬,让我们一次次感动落泪,皆因为他们对学生

25、诚挚博大的爱心,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执着与奉献。唯有这样的品格,才可浇灌出灿烂的魅力教师的花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演员.吸引着我们对知识渴望的目光;教师是歌唱家,让知识的泉水叮咚作响;教师是雕塑家,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无论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还是心灵的铸造者,教师都要靠自身的知识、智慧来教导学生,更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启迪学生。【点评】材料由著名作家魏巍先生的话构成。整段话的主旨是:作为一名教师,一要有丰富的知识,二要有多样的教学法,三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只有具有这三个方面,才能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范文开头采用大家熟知的“学高

26、为师,德高为范”,起到了开篇点题的效果,而后对“学高”和“德高”做了简单的解释,是释义式的写法。之后,范文采用议论文的常规结构,论述了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必备的三个条件。三个分论点层层递进,有比喻、有假设,亦有名人事例,理证例证相结合,论据丰富,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结尾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再一次突出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紧扣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5. 案例: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关于“酯化反应”的教学过程实录。李老师的教学实录?【播放漫画】看漫画,喝醋能解酒。【讲述】台州人以豪爽著称,经常以酒会友,为什么喝醋能够解酒?【回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很对,大家经过预习已

27、经知道酸跟醇作用生成酯。下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释一下这个原理吧。【活动与探究的讲述】实验的第一步是什么?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如何除去?用什么来吸收乙酸乙酯?【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老师巡回检查,以保证实验安全。【讲述】像这种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作酯化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王老师的教学实录?【投影】?【答案】(1)李老师在化学课堂上是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王老师是在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李老师运用探

28、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三位一体地融合在具体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王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教学,主要采用了启发法和讲授法。在启发的基础上,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2)化学实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第二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第三,利用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3)化学反应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一般按照感知、分析理解、实验操作、归纳总结步骤进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