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36296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上海立信会计 金融 学院接着教化学院 学年 第学期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家乡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层次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班主任完成时间年月日为全面实行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据 xx 党委、政府的支配和要求,我对 xx 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驾驭村里在组织建设、农夫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详细状况,我实行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化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x xx 村基本状况 xx 村位于 xx 东部川区,全村共有 5 社 135

2、户 540 口人,其中贫困户 44 户,五保户2 户,贫困人口 168 人;耕地面积 3685.43 亩,其中川地 1528.62 亩,山地 2156.83 亩,人均耕地 6.82 亩(川地 2.83 亩、山地 3.99 亩)。该村地处灵新路沿线,距离街道约 2公里,位于达溪河川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1、村组织建设状况xx 村两委班子成员共 8 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一人,村委主任 1 人,村党支部副书记 1 人,委员 8 人,计生专干 1 人,平均年龄 45 岁;文化程度:高校文化 1 人,中学文化 1 人,初中文化 6 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 43 人, 其中流

3、淌党员 10 人,其中困难党员 6 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2、劳动力资源状况全村共有劳动力 184 人,其中男 103 人,女 81 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务工者 53 人,42 人从事建筑行业,11 人从事服务业,年人均收入 1.8 万元。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效率下滑。3、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麦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各社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

4、户率达到 30%以上,有四社已经通了硬化路面,医疗卫生室 1 所,村级活动室 1 所。2014 年底,xx 村种植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 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 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 26.5%。从产业比重看,xx 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种植业:xx 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 2360 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 83%。另种植少量小麦、豆类、蔬菜约 477 亩。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 112 头,户均 0.8 头;羊存栏 240 只,户均 1.

5、7只;猪存栏 30 头。 4、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全村 5 个社 133 户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在各社建有饮水池,全村于 2014 年两社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全村现有固定电话 12 部,移动手机 150 部;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全村尚有纯窖洞住户 8 户,21 人,22 孔;有房有窑洞户 36 户,132 人,房屋间数 130 间,窑洞 37 孔;纯土木结构房屋户数 34 户,130 人,194 间;纯砖混结构房屋户数 15 户,72 人,104 间;楼房户数 1 户,1 人,四间;彩钢房户数 2 户,6 人,4 间。5、公共服务设施村部建筑面积七间 105 平方米;目

6、前村级卫生所、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贫困现状:(2014 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 3826 元的贫困户 44 户,涉及人口 168人,贫困面居全乡偏中水平。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有 32 户 116 人,社会保障水平远不能达到群众的期望值。全村现有 60 岁以上老人 68 名,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 660 元。)6、安排生育工作状况:全村计生人口 500 人,共有育龄妇女 89 人,其中无孩 6 人,一孩 40 人,独生子女户 3 户,二孩 44 人,二女户 10 户,多孩 12 人。落实节育措施 89人,其中放环 31 人,结扎 58 人。二、存在的主要

7、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xx 村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该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山地、台地、陡坡地居多,机械化程度低,土壤品质差,水土流失严峻,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突出,玉米亩产量约 500 公斤左右,小麦亩产量不超过 220 公斤,种植业经济效益微薄。群众养牛多为耕役用,黄牛品质差,黄牛养殖以散养居多,饲养方式比较粗放,年出栏量偏少,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及不明显。二是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全村总户数仅为 133 户,并且人户分别户居多,人口稀有,项目建设很少涉及,致使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因资金短缺、条件太差而长期停滞不前,目前村社道

8、路全为土路,且沟壑纵横,溪流曲折,地形困难,遇阴雨天气群众出行困难,全村房屋大部分系 80 年头土坯房,年久失修,抗灾难度较差。三是由于该村位于偏僻山区,环境封闭,对外沟通机会少,信化工程难以落实,群众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人口文化素养相对较差,青壮年小学文化程度者占 80%;对新生事物接受实力低,缺乏致富技术,这些问题干脆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随着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深化实施,以及我乡牛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推动,少部分农户已通过发展养牛业自食其力,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脱贫致富。但大部分群众目前家庭经济状况须要进一步改善。水自然灾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

9、障碍,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给群众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姚家湾社全社有纯山地 530 亩,全社有 5 户 25 口人全住半山腰,饮水、生产、生活、文化教化、政策落实难以发展,水土流失奢侈资源,人口素养越来越差,如不移民,难以发展。(二)发展前景和优势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条件,提升牛产业。2.大力发展养牛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户整体素养,实现小康生活。 三、对策及建议 (一)因户制宜,合理采纳增收措施该村的低收入户,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造血型,另一类是需输血型。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劳动力,有实力通过自身的劳动脱贫。对这类低收入户,主要考虑

10、从就业、创业方面进行帮扶。帮助就业有两种可用形式。1、充分利用本村的种养大户,赐予他们更多的实惠政策,增加他们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就业帮扶的主动性,让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能从当地得到稳定收入。这样即帮助了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能促使他们驾驭一到两门好用技术,为有条件的低收入户的创业积累阅历。2、对外劳务输出,对低收入户家庭中哪些能外出打工,又找不到途径的劳动力,把他们组织起来,依据用人单位的须要进行岗前培训,统一管理、支配就业。需输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 (二)主动引导,大力提倡自主创业接着扩大养殖规模,改进黄牛饲养方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牛产业经济效益。村内 80%以上的农户养牛在 3 头以上。(三)主动争项改善基础条件一是该村 3 社农田水土流失严峻,耕作特别困难,致使产量逐年下滑,争取水保部门分年度列项整修标准化梯田 1500 亩;二是该村姚家湾社现还居住在山顶,全社 7 户实际居住不到 4 户,饮水、生产生活都很困难,主动争取移民搬迁项目。(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学问的宣扬和培训力度,要主动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运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