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登高(带拼音带译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31554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三百首之登高(带拼音带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唐诗三百首之登高(带拼音带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三百首之登高(带拼音带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三百首之登高(带拼音带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诗三百首之登高(带拼音带译文)第六卷:七言律诗deng gao登高chao dai : tang chaozud zhe : du fu朝代:唐朝 杜甫feng ji tian gao yuan xiao ai , zhu qTng sha bai niao fei hui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wu bian lud mu xiao xiao xia , bu jin Changjiang gun gun lai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wan IT bei qiu chang zud ke , bai nian dud bing du deng tai万里悲秋 常 作客,

2、百年多 病独登台。jian nan ku hen fan shuang bin , lao dao xTn ting zhu6 jiu bei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注释: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 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渚(zhd):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

3、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翻旋转。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 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 所以说“新停”。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4、。杜甫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 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登高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 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 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 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是大历二年(767) 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 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

5、的感情色彩。颔 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 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 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 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锭),胡应麟诗薮更推重 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 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 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

6、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 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 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 “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 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到达了奇妙难名的境 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 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

7、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 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诗前半写景,后半 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 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宣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 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 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颔

8、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 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 “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 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瓶走坂”、 “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前两 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那么说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 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 年”,本喻有限的

9、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 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 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 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 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 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 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尾联对结,并 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 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 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