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田间试验方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26906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田间试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关田间试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田间试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田间试验方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田间试验方法水稻机插秧技术涉及农机、农艺等领域,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水稻生产栽 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因此,水稻机插秧技术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完善。本章对机插 秧技术的有关试验方法作一简洁介绍,供各地参考。一、秧苗发根力测试方法秧苗的发根力是秧苗素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测试发根力,可对不同的育秧方 式,不同的肥水管理措施进行优化选择.发根力一般用剪去原有不定根后秧苗35天的 发新根数表示。测试方法为:在落谷后15天,选取有代表性的秧苗20株。剪去全部根 系,插入盛有清水的杯中,上罩薄塑料袋保湿,以防水分过度蒸发导致秧苗干枯。而后 置于室内,在插后5天观看各苗发生的新根数(根长55ml

2、l1),平均单株新发根数23. 3根, 说明秧苗发根力较强,否那么秧苗发根力为弱。二、机插水稻产量的测定方法在成熟期收获前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田块5个,详细方法如下:1、割方在选定的田块上,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割方,每点收割2m2 (距边行至少5m),按点 收获、脱粒、晾晒(至含水率13.5%)、适当筛除空枇粒后称重,纪录并求平均,再依此 求出亩实际产量。2、考查产量构成因素在割方取样测产后的同一田块上,此外再连续取生长基本全都、茎篥数大致相同的 10穴:(1)考查总的有效穗数、穴平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在20粒以上)。(2)考查每穗总粒数、空枇粒数和牢固率。从10穴总有效穗数中随机选取50个

3、单穗 进行集中脱粒,晒干后用清水漂,将漂移的空枇粒和水下的饱粒分别晒干,统计各自粒 数。(3)考查千粒重。从饱粒中数出1000粒2份,称重,两份的平均重量即为千粒重。以上测定结果纪录于表1。三、机插质量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机插质量应满意以下指标:漏插率W 5%,伤秧率W4%,相对匀称度合格率285%, 插秧深度01 cm。如机插质量指标达不到上述要求,那么应调整机器并测量带土苗秧块 规格(标准秧块宽27. 528 cm,床土厚2. 02. 5 cm,苗床秧块肯定含水率2035%, 空格率W5%),经调整后指标到达正常后方可作业。1、栽插前测定(1)从栽插前的秧苗中随机抽取五盘,从每盘秧苗中取样2

4、0株,测定苗高,并测定每 盘秧的土厚,将测定数据记入表2。(2)插前匀称度合格率、空格率、秧苗密度的测定从秧箱中取出已栽插三分之一的秧块进行测定,用取样框随机取假设干排,共100小 格,测定每小格上秧苗株数,并计算插前匀称度合格率、空格率及秧苗密度,将测定数 量和计算结果记入表2。2、栽插后测定(1)采纳随机取样法(如对角线取样法)选取五个测区,测区距田边要大于1个工作幅 宽。在五个测区内测定每穴株数、勾秧、伤秧、漂秧株数。每区在全幅宽内各测100穴, 5个区测定样本500穴。测定漏插穴数及全漂穴数、翻倒穴数时,在每区内增测100穴, 共200穴,5个区测定样本1000穴,将测定数据记入表3。

5、(2)插秧深度测定。插秧深度以田泥面为基准,量至小秧块外表。小秧块上外表高出 泥面者,其深度按零计。在五个测区四周各测10穴秧苗的插深,共50穴,将测定数据记入表4。行、穴距测定。测定五个样区中每2个工作幅宽的距离和各样区中21穴秧苗的总株 距,将测定数据记入表5。以上测定结果汇总于表6。附表1机插水稻产量调查测定表市县(市、区)测产地点(乡、村)栽插 方式水稻 品种育秧 方式移栽期(月、日)行 距cm株 距cm产量构成状况割方平 均产量 (kg/2m2)亩穴数 (万)每穴 穗数 (个)总有效 穗数 (万)每穗总 粒数 (粒)牢固率(%)千粒重 (g)理论 产量 (kg/亩)实际 产量 (kg

6、/亩)机插手插机插手插机插手插机插手插机插手插表2秧苗插前状态测定纪录表机具名称型号:试验地点:品种秧龄: 天叶片数:播种量:kg/亩秧苗密度:株/cn?育秧方式:播种日期:测定日期:序 号盘号*-*四五苗 高 mm 厚 mm株数苗 高 mm 厚 mm株 数苗 高 mm 厚 mm株数苗 高 mm 厚 mm株 数苗 高 mm 厚 mm株 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合计平均土厚(mm):插前匀称度合格率,():平均苗高(mm):空格率,():纪录人:测定人:注:苗高指秧苗生根处至最长叶尖的长度;空格率指取样框放置在秧块上的无苗格;插前匀称度合格率()=(合格小

7、块数+ 100) X100;空格率()=(空格数+100) XIOOo试验样机编号:序号12345株数勾秧株数伤秧株数漂秧株数株数勾秧株数伤秧株数漂秧株数株数勾秧株数伤秧株数漂秧株数株数勾秧株数伤秧株数漂秧株数株数勾秧株数伤秧株数漂秧株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合计增漏插穴数测全漂穴数100穴翻倒穴数测定日期:机具名称及型号:机具名称及型号:表3插秧质量测定纪录表试验地点:纪录人:测定人:注:在测定带土秧插秧质量时,“勾秧株数”一栏加填翻倒穴数,用v表示。总穴数,总株数,漂秧株数,伤秧株数,漏插穴数,全漂穴数一,翻倒穴数,平均株数 o匀称度:大田匀称度:伤

8、秧指茎基部有折伤、剌伤和切断现象的秧苗;勾秧指插后茎基部有90以上弯曲的秧苗;漂秧指插后漂移 在水(泥)面上的秧苗;全漂指整穴漂秧;漏插指穴内无苗;匀称度指所测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 翻倒指小秧块侧倒于田中,秧苗叶鞘部与泥面接触。此外,为了客观反映田间真实状况,这里的漏插率不减空穴率,与标准有差异。表4插秧深度(mm)测定纪录表机具名称及型号:试验地点:试验样机编号:测定日期:区号序号12345678910平均*四五合计纪录人:测定人:表5 行、穴距(mm)测定纪录表机具名称及型号:试验地点:试验样机编号:测定日期:四五合计两个工作幅宽 (cm)21穴总株距 (cm)测定人测定人

9、纪录人:表6测定结果汇总表试验日期试验地点累计插秧面积田测定面积-田育秧方式苗高mm试茎宽mm验根长mm条插前匀称度合格率 %件空格率%土厚mm带土苗密度株/cm2插前伤秧率%平均株数株平均插深mm实插穴数穴庙漏插率%作全漂率%业翻倒率%质漂秧率%量勾秧率%伤秧率%秧苗匀合格范围(株/穴)献合格率%相对匀称度%试验日期(年/月/日)经试验地点济纯r例州生产率(曲相)技 作业d的生产率(亩加附)术珈欠J对肘率(而d附)指燃油消耗量kg/亩标使用牢靠性%时间采用率%机具名称及型号:试验样机编号:整理人:注:茎宽指秧苗生根处上方1cm处的宽度;取秧深度指秧针尖进入秧门的深度;移距指每取一 次秧,秧箱

10、移动的距离;漏插率()=(漏插穴数+1000) X100%;伤秧率()=(伤秧株数总和+500穴内秧苗总株数)X100%;匀称度合格率()=(合格穴数+500) X100%;勾秧率()=(勾秧株数总和+500穴内秧苗总株数)X100%;漂秧率()=(漂秧株数总和+500穴内秧苗总株数)X100%;全漂率()=(全漂穴数+100) X100%;翻倒率()=(翻倒穴数+100) X100%;每亩实插穴数(穴/亩)=(6.67X 108)-(平均行距X平均穴距)X (1漏插率一全漂率 一翻倒率),平均行距=五个样区中各两个工作幅宽(被测第一行到2nh+l行的距离)的总和+ (5X2nh), nh样机行数平均穴距=五个样区各21穴距离的总和+ (5X20)秧苗密度=每小格上秧苗平均株数+ (100X取秧深度X移距)相对匀称度合格率()=(匀称度合格率+插前匀称度合格率)X100%匀称度合格范围表(按匀称度合格范围的数据进行统计,株数在此范围内属合格穴。)匀称度合格范围1-32-52-73-83-94-10实测平均每穴数234567注:平均株数的小数点后的数字按四舍五入进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