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9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25827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9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9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9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9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19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1. (2021四川射洪模拟)以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朝斗牛画像砖,画中斗牛士拿着器械斗牛。古人认 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并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开展出了斗牛活动。据此可知()A.劳动实践是民俗文化开展的源泉B.中原民间盛行尚武之风C.铁犁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斗牛活动D.文人画创作蕴含农本观答案:|a瓯根据题干材料“古人认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并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 成,由此开展出了斗牛活动”,可知画像中的内容是当时劳动实践的反映,由此可以得出劳动实践是 民俗文化开展的源泉,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农耕,而不是武力,

2、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 证明斗牛的出现与铁犁牛耕的推广有关,故C项错误;这一作品并不是文人画,故D项错误。2.阅读下面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据此可以推知()省份地点铁器种类四川绵阳斧、镭、铐四川荥经铁锄、曲柄刀、削刀重庆巫山铁犁锌、长钎形器、铁削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重庆云阳铁削、铁锄A.西南地区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地区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答案:|c解而铁犁牛耕只是古代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下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农业动力,铁器的广泛分 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故A项错误;材料所展示的是东汉时期我国

3、西南地区 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 B项错误;通过题干图表,可知东汉时期铁器在西南地区的分布已经比拟广泛,故C项正确;西南地区 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3. (2021广西桂林、崇左二模)西汉汉武帝末年,政府重点扶植自耕农推广使用耦犁(一般需要46 个劳力),但自耕农使用耦犁的情况几乎不见于史书记载,在反映庄园经济的壁画中倒出现了双牛牵 引楼车和耦犁的场景。这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B.小农经济的局限性C.儒家重义轻利的影响D.壁画比史书更真实答案:|b逊

4、司题干材料说明需要46个劳力的耦犁在小农中几乎没有使用,倒在庄园经济中出现,这反映 了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的局限性,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 载:“工商皆谓家专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说明手工业的开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手工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附属地位答案:B画II根据材料无法推断是否为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呈现出父子相 传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工之子” “工匠之子”反映了手工业技术父子相传而不是在家族 之间传承,故C项

5、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家庭手工业地位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5.(2020福建漳州三模)唐玄宗时,敕令男满15岁、女满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假设 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这一敕令()A.保证唐朝社会持久繁荣B.延续唐初休养生息政策C.巩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埋下藩镇割据战乱祸根答案:|c瓯题干材料中的敕令有利于保障唐朝人口和户数的增加,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开展,因此 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应选C项;社会繁荣与否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一敕令并不能保证 唐朝社会持久繁荣,排除A项;题干中的敕令明确规定男女婚嫁的年龄,并以户口的增加作为地方官 员“以进

6、考第”的标准,已经不属于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B项;藩镇割据是因为藩镇节度使权力过 大,与这一敕令无关,排除D项。6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朝嘉靖四十 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那么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 民”。这种变化()A.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B.表达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答案力瓯题干材料与专制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商业 而非手工业,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匠籍制度的废除有利于技术的传承

7、,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 “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那么以银雇工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可知匠户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成 为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故D项正确。7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开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那么是比拟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 (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 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 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

8、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 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那么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 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 粟、麦等粮食的缺乏;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 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 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 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

9、等为主要粮食。摘编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 业区出现;形成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开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 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 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

10、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 币地租。匠晅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得出农作物品 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根据材料一 “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 国因此得到广泛传播” “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得出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 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根据材料二“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那么以粟、麦为 主”得出形成南稻北麦的格局。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 的压力”,得出人地矛盾突出;根据材料一 “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

11、、果木等的种 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得出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根据材料一 “自海外传入中国” 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以及政府鼓励农业开展,如垦荒、植棉等;根据材 料二”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得出中国人口的成倍增长。第(2)问,根据材料一 “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 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得出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 品化;根据材料二“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 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得出优化了人 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 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